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鄒族、曹族、邵族

212

鄒,台語讀為 “chau 1”,讀音類似普通話的「遭」。

曹,台語讀為 “cho 5”,讀音類似台語「水槽」的「槽」,一般布袋戲與歌仔戲經常聽到「曹操」,這個讀音不會太難。

邵,台語讀為 “siau 7”,讀音類似台語「介紹」的「紹」。

「鄒ㄗㄡ」、「曹ㄘㄠˊ」、「邵ㄕㄠˋ」,北京話的讀音也不同。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51&linkParent=117&linkSelf=117&linkRoot=8

分佈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為主,部分亦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那瑪夏鄉二鄉,目前人口約有6,500多人。社會組織以嚴格的父系氏族組織及大、小社分脈聯合之政治性組織為主,部落事務及祭儀都以男子會所為中心,稱為「庫巴」,結婚前的青少年必須居住於此,同時接受訓練,而女性則禁止進入。部落的祭儀以「戰祭」為最重要,其中整修會所、修砍神樹、迎靈、娛靈、送靈之祭儀過程繁複,音樂性及節奏性最為人稱道。

鄒族分為南鄒與北鄒,一般稱住在阿里山的族群為北鄒,這次受到莫拉克颱風重創的桃源、那瑪夏鄉二鄉則為南鄒。其實近代學者也十分詫異,為何在語言、習俗都有很大差異的所謂「南鄒、北鄒」會被早期人類學者歸類為「鄒」呢?或許是早期學者誤認為兩族都稱人類為「鄒」,也就是自稱為「鄒」。越來越多的學者建議將此兩族列為不同族群的原住民。

因為此音是 “Tsou”,在讀音上比較接近「鄒ㄗㄡ」,而不是「曹ㄘㄠˊ」,所以改稱為「鄒族」。

至於「邵ㄕㄠˋ」族,有時他們自稱為「依達邵」,讀音是 “Thao”。

1 則留言:

竹板凳 提到...

為什麼不用台羅?

還有,許多族名的漢字是日本人所訂下,用台語讀不一定都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