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豆瓣網》〈佛學文獻小組〉Buddhist Literature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662468/
前言: 《人生》雜誌編輯訪問賴賢宗於2003年6月9日,地點在台北家居。2004年一月,賴賢宗就訪問稿再予以增補整理,《人生》雜誌2004年三月號的「大覺智海/佛學人物」專欄刊出此訪問稿的簡稿,只有五個問題,現在刊出的則是受訪的長稿。
一、您在台大和德國接受了完整的哲學訓練,並分別取得博士學位,是什麼機緣投入佛學研究?
答:大家對我的認識一般是我拿了台大與德國慕尼黑大學兩個哲學博士,以及我回國後提倡佛教詮釋學與如來藏思想的當代詮釋,但是不了解我個人的思想背景,不了解我為何有這些學術主張,所以我想在這裡作一些說明,我想對於有志於佛學研究的同好和年青學子也會有一些參考價值。
我從小就在冥冥之中很有佛緣,有許多難以解釋的法緣。我讀高中時是一個所謂的文藝青年,記得我們當初有一批國中同學組織了一個標竿社,有的人寫詩,有的人是寫散文小說。我熱衷於寫詩,以寫詩維持生命靈性於不墬。雖然如此,大學聯考時我選擇的第一志願卻是台大哲學系,因為當時我自己身體的病痛和家庭的一些因素,我對於生命是苦,眾生常在苦中,有很深的感觸,而感到文學只是提出問題,並無法解決生命的問題,但是哲學卻彷彿可以解決生命的問題。後來我如願進入台大哲學系就讀,但是在念了一年之後,那時的學習環境讓我感到哲學只在概念思想上解決宇宙人生問題,而這樣又讓我感到不足,所以開始追求人的實際存在的徹底改變的方法,後來就投入佛教信仰。大一升上大二時 (1982年) 我在懺雲法師座下皈依三寶,進入佛教的探索路程。並且在1983年從聖嚴師父在農禪寺打禪七,我所寫禪七心得曾經刊出於那時的《人生》,後來編入《禪門囈語》第二集。後來我不僅修持淨土和禪,也出入密宗、瑜珈和丹道,甚至是基督教的靈修。我從學過很多師父 (明復法師、悟光上師、惟覺和尚、廣欽老和尚及許多密宗上師數十名),後來漸漸融合出自己的修持體驗和方法。總之,我是由人生和眾生的苦而趨入佛學,皈依之後,理論和實修並重。但是我對於佛教和哲學的投入也不是一頭熱和盲從,而是經過反覆的辯證,我生命的盤旋空間很大、很曲折,難以在此敘述。現在我對於佛法自己有很多理想,但是如何一一落實,還在摸索之中。
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佛學本來就是一種開放的普世智慧,而且佛法是一種普世的文化現象,我們不應故步自封,而應該像聖嚴師父兼具世界各地文化的眼光胸襟,弘法於東西方。我在台大念書時就以一種跨文化溝通與文化哲學的角度來研讀佛學。很幸運地,台大哲學系擁有豐碩的西洋哲學與中國哲學的師資與課程,讓我奠定良好的東西方哲學根基,對我將來從事跨文化溝通的佛法研究,與以文化哲學的角度來研讀佛學是一大助力。而我讀台大那時候專授佛學課程的葉阿月老師、楊惠南老師、恒清法師還有其他幾位老師,都給了我相當大的佛學啟蒙。但是佛學的學習過程必須具備很多方面的才能,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學習和領悟。我於1994年到1998年的德國留學對我自己的佛學學習具有本質上的影響,我從中體會到跨文化溝通之中的佛法的深度和廣度,領會到世界哲學觀點下的佛教哲學的崇高與美麗,下面有機會我會說說這方面的情形。
簡言之,我在求學階段體認到佛學與社會實踐以及人的自我覺醒有關,體會到佛學與哲學有相通的課題,所以轉向專業佛學研究之後,也自然具有這些特色。除此之外,我強調個人要能夠轉識成智、心靈提昇,以及帶來社會的淨化改變,宗教在這些方面是強大的力量,捨此很難達成普渡,這些皆促使我想進一步研究佛學。
還有我在台大的哲學博士論文是研究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的倫理神學,當中研究的是德意志觀念論所討論的「倫理行動與終極實在」的關係,這個課題與儒家的心性論,以及佛教的佛性論與唯識思想都是相通的。就我個人的學術生涯看來,我第一篇發表的國際學術會議的學術論文是<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 以真諦譯《佛性論》為研究中心> (1993年8月,「三十四屆亞洲與北非研究國際研討會」 ICANAS ) , 香港大學主辦),後來我發表的論文以佛學研究為最多,所以我求學的階段和學術發表的過程都以佛學研究為主要對象,並不是你此題提問所說的我在台大和德國分別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才有「什麼機緣投入佛學研究」。在我的自我評價之中,佛學研究室我最花費時間心力從事的學術專業,而我的多元的哲學理論背景,使我研究佛學採取了和別人不一樣的進路。現在的佛學研究做的很細,限定在一小部份佛典從事語言和版本的比較研究,這樣的佛學研究是很基礎的文獻研究,有其需要,但是我自己的佛學研究卻有奇特的因緣走向跨文化與哲學反思的進路,和一般人不太一樣,我自己感到很慶幸。
二、您當初為何選擇到德國留學呢?對您個人研究視野最富啟發的是什麼呢?
答:到德國留學的原因主要希望學好德國哲學,以及好好研究德國優秀的佛學、宗教學、比較宗教研究傳統。1993年我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當初的學門是哲學,而且指定我研究康德哲學,1994年六月成行到德國留學,本來我已經向台灣的教育部提出到波昂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深造,在那裡從事康德知識論與唯識思想的比較研究,可是後來在給我入學許可的四個德國大學中,我卻選擇慕尼黑大學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哲學系。慕尼黑大學哲學系的古典哲學研究實力具備國際聲望,課程多元,這是我選擇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則是我知道慕大擁有布魯克 (Michael Von Bruck) 及勞伯(Johannes Laube) 兩位著名的佛教哲學教授,以及在其他科系有許多佛學、宗教學、宗教哲學相關師資,讓我心生嚮往。
德國留學對我個人最富啟發的除了德國哲學的研究傳統外,就是宗教學研究所所長布魯克教授及日文系勞伯教授從事具有深度和包容性的佛教哲學詮釋與佛教的跨文化溝通,他們這種研究方式對我的影響很大,符合於我一直所追求的境界。他們兩位都是哲學家,具備很強的哲學詮釋批判能力,又有宗教學、神學研究實力,他們兩人也分別對梵文佛典和日文佛典很精熟。他們讓我體會到佛教的哲學詮釋的深度和廣度,以及佛教與基督教相互之間對話的重大意義。而在德國的學習期間,我深刻地體會到德國真的是一個思辯高度辯證發展的民族,生命情調內斂嚴肅,向內走的盡量求其徹底,具有嚴肅批判的超越精神,無怪乎會產生那麼多的哲學家以及宗教家、神學家,並且能將哲學和宗教這兩者做美妙的結合,這是讓我最心動的地方。
我的德國博士班學程讀得很辛苦,但是很值得懷念。可以在這裡講一下,提供後來者參考,畢竟留學德國學習佛學的人在國內尚少見,所以類似經驗的傳遞有其需要。我在慕尼黑大學主修哲學,輔修是宗教學 (Religionswissenschaft) 和日本研究 (Japanologie),我除了通過初級討論課及一些檢定考試之外,最後攻下了七張的Hauptsemimar (高級討論課) 的 Schein (修業證明)。一般留德的研究生在博士學程是修六張高級討論課修業證明,我卻因為投入佛學研究,而修了七張。另外,我在台灣就學過一些日文、藏文、梵文,也曾到慕尼黑大學印度文化系 (Indologie) 繼續學習藏文、梵文,老師是F. Wilhelm 教授,也從 Laube 教授加強過日文。前述高級討論課要求很嚴,要在課堂上提德文口頭報告並回答各種問題,和期末繳交約二十頁的德文報告,因為份量重,即使是德國同學一個學期大約也是只能修一個高級討論課,而我在幾乎前兩年就把七張高級討論課的修業證明就修完了。因為我所領的公費留學獎學金要求我在德國要研究康德哲學,所以我在德國的博士論文寫的是 Gesinnung und Normenbrgruendung (《存心與規範證立》),討論康德倫理學在當代倫理學、法政哲學的爭議,我的指導教授是哲學學院院長Wilhelm Vossenkuhl (佛申庫) 教授,博士論文寫作過程經過師徒一對一的逐段逐頁的深入討論,寫來很辛苦,但是和我從學於另外的布魯克及勞伯兩位佛學教授一樣,實有師徒薪火相傳、心心相印的刻骨銘心的感覺。此外,我最後一個學期曾在慕尼黑大學漢學系授課,教授曹洞禪的五位思想,因此大致上知道德國漢學系的訓練方法和研究方向。還有,我很喜歡藝術、美學,所以在慕大從學過美學與價值現象學的著名學者Wolfhart Henckmann教授,現在我們成了討論跨文化美學的朋友。另外,我從學的老師還有Wilhelm Jacob、Dieter Henrich、Reinhard Lauth、Giovanni B. Sala等教授都是康德哲學、德意志觀念論的國際著名學者。
我先在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拿到博士學位,但是我在德國的求學,對於我的學術研究卻有脫胎換骨的體會,這不只是多拿了一個博士學位而已,而是一種自己感受到的學術研究思想內涵的突破與轉化。我不是要輕視台灣的學術養成訓練,而是我們台灣的學術教學機構的人文學科的研究方法、視野和對於內涵嚴謹性的要求在許多方面都是相差德國很多很多。現在台灣講求本土化,好像過度膨脹了自己的學院的學術養成的水平。我們的文化傳統有很多很好的素材,但是我們對它缺乏應有的夠水平的研究。
我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到的研究方法較為開闊、多元,不似台灣受到日本佛學研究過深,謹守著文獻學和語文研究而無法從中突破出來,極少有人真正深入於佛教哲學以及從事跨文化的詮釋。慕尼黑大學目前已經設有佛學研究中心,這幾年我幾乎每年都返回德國從事研究,寫作討論 Onto-Hermeneutik und Ontodynamik des Buddismus (佛教的本體詮釋學與本體動力) 的專書,也已經執行了國科會的相關研究案有三年了,預計過些時候可以完成並在德出版。還有,布魯克教授及勞伯教授也曾分別於1998 年和1999年來臺灣訪問,是我促成的,他們都關心我回台的狀況,所以很快就跟我之後來台灣訪問,我曾安排布魯克教授在華梵大學學術會議作主題演講,勞伯教授拜訪過葉阿月教授和華梵大學馬遜校長,可惜台灣對於德國的佛教哲學有些隔閡,他們來台並沒有引起應有的迴響,我覺得相當遺憾,希望以後能夠彌補。
三、請問您回國後的研究重心是什麼呢?最近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呢?
答:我的學術興趣橫跨的領域較為廣泛,包含了宗教研究、哲學思想,以及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部分。儘管如此,我還是期勉自己做一個「統之有元,會之有宗」的哲學家。在佛學方面,我回國後的研究是延續出國前的課題,第一個是有關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例如這兩年分別發表了「印順導師與如來藏思想」,以及「後印順時代如來藏思想在台灣的爭議」等論文。
再來則是我的《佛教詮釋學》一書的完成,已經於2003年十月出版。此書是我在德國時逐漸蘊釀成的,所要整合的包括以海德格 (M. Heidegger) 與嘉達瑪 (H. Gadamer) 為主的德國當代詮釋學、京都學派、以及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的佛教詮釋學成果,還有成中英先生所講的「本體詮釋學」等學說,而所要詮釋的是東亞佛教,尤其是中國佛教的部分。此一佛教詮釋學的理論內涵包含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佛教存有學,一三三一。第二個環節為佛教認識論,不縱不橫。第三個環節則是佛教的實踐論、價值論,性修不二。也就是說,這三個環節呈現出一套具有體系的佛教哲學,同時也是我個人對東亞佛教思想基盤所做的哲學反思。其次,在這本書當中也談論了天台、淨土、禪學三個佛學的重要方向,並以這三個方向來闡述以上的三個環節,以上屬於理論建構部分。接著則是應用部分,含括佛教詮釋學在宗教對話的應用、心理治療、佛教科學觀。
2003年,我也在德國發表了兩篇德文寫作的佛學論文,其中文譯名第一篇為〈中國宇宙論與佛教的三一思辨哲學,以及對道家、基督教對話的貢獻〉(Die speculative Philosophie der Freieinheit im chinesischen Universismus (Taoismus) und Buddhismus),這篇文章收錄於德文和英文出版的《宗教哲學對話取代全球化文化衝突》的書系裡,是先在德國 Hannover舉行的Expo 2000 (世界文化博覽會) 的一場宗教對話學術論文研討會上發表,除了論文的發表外,重要的是我在台上代表東亞宗教的學者與歐洲宗教的學者們進行文化溝通與對話,讓我體認到基於東亞佛教而進行世界宗教對話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另一篇我2003年發表的德文論文是〈道元禪與海德格的思想之路與存有動力〉,是發表於勞伯教授榮退的慶祝論文集之中,也是佛學的跨文化溝通的相關討論。
我回國的這些年來,除了佛學研究之外,我也進行美學研究以及藝術評論,分別結集《意境美學與詮釋學》、《意境與抽象》兩本書。而我的兩個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因為因緣巧合都寫是西方哲學,現在和將來也一定會陸續有西方哲學的論著,這在我從事佛學哲學當代詮釋之時,不僅給了許多靈感,而且是必要的知識背景。我這樣做不是一味雜學博學,氾濫而不知歸,而是效法普賢菩薩的大願行,見證佛法是活在當代的多元文化之中,佛學智慧是開放給普世價值與世界哲學。有時候,我會問為何自己如此辛苦呢?將一經一論好好研究,並依之修行不就好了嗎,但是我每一想到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娑婆世界、圓融十法界的偉大精神,就願意以我此世微薄的辛勞,上供本師之法華三眛。
四、近年來「佛教詮釋學」受到注意,很多人很想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研究方法,您可否簡單說明一下?而這樣的研究方法對台灣的佛學研究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答:佛教詮釋學在中國傳統佛學本來就有了,那就是所謂的義理之學,所謂的判教。而詮釋學 (Hermeneutics) 這個名稱則是西方的。詮釋學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主流之一,海德格 (M. Heidegger) 和嘉達瑪 (H. Gadamar ) 是哲學詮釋學學說的創立者。詮釋學在西方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例如慕尼黑大學法學院著名的考夫曼 (A. Kaufmann) 教授就發展出「法律詮釋學」,其他如宗教學、神學、美學也都受到詮釋學的影響而有相應的開展,是當代學術界的大事。而我所說的佛教詮釋學即要與詮釋學此一當代具影響力的學說進行融和,我也參照了H. Beck、京都學派、成中英、印順、牟宗三等人的相關研究成果,將佛教哲學融入於世界哲學當中,並且與當今西方宗教學與哲學進行對話。
中國佛教有所謂的判教,例如天台宗與華嚴宗皆有判教的理論。判教是一種對佛法的系統性的理解(systematic understanding),因為各種經典傳到中國的時間順序不一,而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時就必須進行系統性的理解,因而就出現了判教。判教一方面是追求整體性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顯露出學術文化創造的企圖。眾所皆知的判教最終的目的是要追求圓教,這即是中國佛教、東亞佛教不僅繼承印度佛教,想要提出屬於自己的思想創造。
但是以前稱為「判教」,現在則需要進一步地稱為「詮釋學」,因為判教是針對佛教系統而言,佛教內部的人可以說它是一種判教,然而針對教外的人,想使我們和他們達到系統性的開放理解與溝通,就必須稱為詮釋學。換句話說,詮釋學是一種更為開放的研究態度,又,它的判教不光是判佛教內部不同的理論,他同時可以判傳統之中的儒釋道三家,也可以開放給世界哲學、世界宗教,比如牟宗三先生就曾經對儒釋道三家和中西哲學進行一種當代新儒家哲學的判教,並且就他在判儒釋道三家之後所追求的東西哲學的圓教是怎樣的問題,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知道詮釋學是對不同文化體系的一種開放溝通。
佛教詮釋學可以包含下列三部分的說法:一個是傳統佛教的義理之學。第二個則是應用當代的哲學語言重新來詮釋佛教,使它開放給當代的哲學。第三點是一種佛教的跨宗派、跨文化溝通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而這樣的跨文化溝通我們以前的傳統佛教就有,即是所謂的判教,而到了今天,這樣的判教則不僅是面對佛教,還必須面對儒釋道三家,以及面對西方的哲學、宗教。所以,你所問的佛教詮釋學的重要性、對台灣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可以就這三點來進行考察,由此可見我們提倡佛教詮釋學,並不是追逐西方思潮的時髦,而是有其思想上的必須性,國內提倡佛教詮釋學的有吳汝鈞,中生代學者的提倡者還有林鎮國、郭朝順、曹志成、游祥洲等人。
五、如來藏思想是中國佛教的核心想法,您相當關注此一議題,您對如來藏的研究與過去的學者有何不同?加強對如來藏的研究對當代佛學研究有何意義與啟示?
答: 我對於如來藏思想的研究處理了許多重要課題。在此說明其中兩個課題: 我論述了早期如來藏說的三經一論 (即《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以及《寶性論》) 所包含的如來藏思想模型 (如來藏三義) 的漸次發展的成熟過程。例如《寶性論》中的偈文可以分析出如來藏的三層含義:第一是法身遍在,第二是真如平等,第三個為胎藏。從如來藏三義的角度出發,我釐清了如來藏三義在三經一論以及《佛性論》的發展轉化過程,甚至是後來影響中國佛教很大的《攝大乘論》、《起信論》 的如來藏、佛性之三義,以及把握到從印度到中國的如來藏說之基本思想結構是一致的。
其次,我研究了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的課題,研究了識轉變和轉依的內在交涉,也就是主體能動性與究極實在的內在交涉此一世界哲學關心的課題,德意志觀念論所討論的自由形上學,海德格所論的時間性與存有意義的交涉,在大乘佛教有精采的討論。當代印順的如來藏學與後印順時代的如來藏思想之爭議,也涉及了這方面的討論,國內的相關課題的討論者忽略了這方面的深入的世界哲學的涵義。
以上兩個課題一是就如來藏思想的思想史意義來說,一是就其東西哲學對話的涵義來說。再來,我強調的是中國佛教不止是繼承印度佛教,還具有他自己高度的創造性,而其關鍵就在於如來藏思想、佛性論。中國的天台的性具與華嚴的性起都強調「性」 (佛性),佛性可以說就是如來藏,是本於印度的如來藏說的進一步發揮,它們對如來藏三義的辨證結構進行了剖析,再以中國的心性論、體用論將它轉化,變成了圓融的教理與宗教實踐,印度佛學將之講成如來藏三義,是分析地說以至於不可說,而中國佛教將之講的圓融,則是以圓教而妙說之。誰較高明,都不用去執著,重要的是互相溝通與合作,而重視自己的傳統是一個必要的起點。簡言之,我的研究闡釋闡明: 天台的圓融三法 (圓融三觀等等) 如何就是前述的如來藏三義的中國式表達。也就是說,天台、華嚴、禪的圓頓思想是有所本的,本於印度的如來藏說,不過印度如來藏說是具印度人的性格,他們畢竟是有雅利安人的血統,所以強調思辯,強調信仰,講到後來以「不可思議」來形容,訴諸一種超日常的想像力,印度的大乘佛教有很多的報身佛的「觀」,也就是靠超日常的想像力以及信仰力,從當中得到轉化生命的力量。這與中國佛教講求當下現成,講求入世創造的圓融,重視人存在的現實性,強調從現實具體事物當中得到啟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例如,印度和尚要你觀想佛放出八萬四千種光明而一一光明又具足八萬四千種相好,在超世的冥想境界之中得到加持。而中國禪師則是指點眼前的水流花開,要你去領悟當中的無情說法,自悟心法。
關於如來藏思想對當代佛學研究的啟示意義,我們要好好想想,當今三大佛教文化圈(漢傳、藏傳、南傳)當中,我們對自己漢傳佛教的定位,是要從那邊著手,本質意義在那裡,我們可以是否得到一個我們自己的出發點與統觀的脈絡,這樣我們不能不重視如來藏思想、佛性論。同時,這樣具有特色的東亞佛教不止是有所本,而且是經過東亞文化圈自己消化出來的圓融與圓頓,也對其他兩系的佛教文化也具有參考性價值,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此外,當西方 (歐美) 的哲學家對傳統的理論理性為主的哲學傳統進行批判與解構時,東方的佛教正好可以對治其單面向的文化發展困局,例如「空」的思想就曾在西方引起陣陣的東方文化風尚,例如京都學派哲學家和日本禪師在西方介紹佛教之空的哲學曾引起很大的注意,「空」的思想在西方引起重視,是因為「空」可以對治唯科學主義對於物質的過度偏重,以及填補西方傳統形上學與傳統神學崩解之後的心靈空虛。對於一般人來說,緣起性空的思想與實修對於西方人來說可以解決人生的苦惱。然後我們回到佛教思想發展史,在大乘佛教思想史之中,「佛性」(如來藏)則是「空」的進一步昇華與轉化。到了漢傳佛教,中國人以高度的文化智慧將如來藏思想加以吸收繼承、創造轉化。所以「佛性」思想也可以像「空」的理論一樣與理論理性為主的西方文化來對話。可惜的是,在西方,佛教的如來藏、佛性論這種高峰理論的研究相對來說雖然並不少,但是從哲學詮釋加以發揮者尚少。「佛性」(如來藏)思想具有辯證性,不像「空」的思想只要分析性闡明,對於現象流轉加以遮撥就可以得到,不像「空」的思想那樣針對西方單面向文化的缺失而易被人接受,所以「佛性」(如來藏)思想也不像「空」的理論很快地就吸引了西方人的注意。因此,未來,基於如來藏思想 (佛性論) 的漢傳佛教與西方的對話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六、在德國的宗教研究方法與態度有哪些是值得佛教援用與學習的?
答:我強調的是德國的佛教的哲學詮釋與佛教的跨文化溝通研究等等方面。當然德國的梵文研究和佛典的比較語言學研究是享有國際聲望的,大家已經熟知,不必在此贅述。我主張,雖然文獻學語言學進路的研究是佛學研究的基礎工夫,但是要如何詮釋文字背後的意義,以及佛教的主要觀念在佛教思想史當中的不同開展側面,乃至於佛教的觀念和理論在當代具有什麼意義,如何落實在當代的環境中,並與世界其他的宗教與不同文化進行對話,這些皆很需要在當代進行佛教的哲學詮釋與跨文化溝通。所以,我認為我們台灣的佛學研究不能只謹守文獻學與語言學,而應向德國乃至歐美的這方面學習。著名的佛教學者吳汝鈞先生拿的是加拿大的佛學研究博士,他也曾在德國和日本短期留學,他多年前在《佛學研究法》一書就已經提出佛教的研究方法應是文獻學與哲學詮釋雙軌並進,我覺得這是一個相當理想的方式,當然學者個人的精力和才能有限,多數人不可能兩方面兼美,但是應該要有兼美的理想與胸襟才是,而不是現在有人動不動就說什麼「內部建構法」,批評國際上常見的佛學研究法是「異化」,大開國際佛學研究的倒車,實則貽笑大方。我以布魯克教授為例,他的學習背景有哲學、神學,以及比較宗教學。他也曾經在印度從事這些方面的講學有六年之久,對亞洲佛教有直接的學習與體會,甚至於他自己每學期都在大學之中開設禪坐的課程,也是德國著名的禪修「接心」的主持老師。而布魯克教授本人除了深具哲學、宗教學研究素養,同時具有優異的梵語能力,為文獻與語言學奠下根基,他也因為深具這兩大方面 (哲學詮釋與文獻學) 的能力,所以能做出佛教哲學詮釋與跨文化溝通的研究,享有國際聲譽。勞伯教授也有相同的情況,他的日語非常好,曾在日本的天理大學用日語教學多年,他的專長是研究京都學派哲學、淨土思想的當代詮釋、東亞佛學,是德國最好的田邊元(京都學派中的重要學者)專家。日本的京都學派是將禪、淨土與西方哲學做一番融合,所以勞伯教授對如何融合西方哲學與東亞佛教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對佛教的哲學詮釋與佛教的跨文化溝通也就駕輕就熟。又,我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佛申庫教授曾和布魯克、勞伯兩位教授開過「絕對無」的三個學系合開的高級討論課,討論京都學派的哲學在佛教當代詮釋與跨文化溝通上的意義。以上這些正是台灣比較欠缺,並且應該加以學習的。
七、台灣的佛學研究極需投入更多的研究人才,依您的求學與任教經驗,對有志於投入佛學研究的青年學子,您會有什麼樣的建議以及他們應如何加強本身的研究資糧呢?
答:首要工夫得有文獻學與語言學的基盤,所以趁年輕時多多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梵文、藏文、巴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要儘量學習。即使研究漢傳佛教,至少需要能讀日本,學過梵文。第二點則是吳汝鈞先生所提倡的佛學哲學詮釋與佛學文獻詮釋要雙軌並進,我個人對此十分贊同。因而對佛學的義理之學要多下苦功,此外,也須涉獵佛學之外的中西方哲學,同時在個人能力許可之下,可以多多學習跨文化溝通所需要的各種科際整合的人文社會科學,例如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等。當然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通,但是可以就其個人興趣來選擇性發展。例如對心理學有興趣者可以發展佛教心理學,歐美在佛教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踐都有很大的成果,漢傳佛教的心性論有著深遠優美的傳統,可供發展佛教心理學與治療學的資源甚多,但是我們的佛學學者極少有人從事於此,我們的學者只著重文獻的研讀,有一些孤芳自賞,少能從事應用與整合,長久下來,可能佛學會變成少數學者的手中玩物,而與社會大眾脫節,據我的觀察,強調文獻學、語言學研究的日本佛學雖學殖豐富,但是與日本社會大眾文化的距離甚遠,遠不如台灣提倡人間佛教來的有社會活力。
總之,我認為,過去我們的佛學研究受到日本的影響很大,日本學者長於精細的文字對比、考據、考證。現在必須再看看歐美的佛學的趨勢,他們除了古典佛典文獻學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傳統之外,還有很強的哲學詮釋傳統,跨文化的溝通以及科際整合的學問,這些皆是新時代的所謂義理之學所須要吸收的。我們吸收學習之後,更有助於深刻瞭解我們自己固有的源遠流長的佛教義理之學的傳統,做出當代的創造,而不是「內部建構」建構來建構去,走不出自己空洞的內部。
賴賢宗履歷 ( 含 : 著作目錄 ) 修定於 2005 年七月十二日
壹 基本資料
一 姓名 賴賢宗 ( 英文 : Lai, Shen-chon)
二 . 性別 男
三 . 籍貫 台灣台北縣, 出生時地 : 1962 年,台北市
四 連絡方式 : laishenchon@yahoo.com.tw Tel: 86746712 ( 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 )
個人網站 : 賴賢宗哲學宗教藝術雅集 : http://web.ntpu.edu.tw/~shlai/
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電話 :02-86746465
五 . 學歷
1 ( 德國 ) 慕尼黑大學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 a t M u nchen) 哲學博士 (1998 月 2 月,獲博士學位 ) (1994 年 6 月赴德深造,教育部選派公費留學生 , 主修 : 哲學 , 輔修 : 宗教學、日本研究 ) ( 博士論文 : Gesinnung und Normenbegrundung: Kants Gesinnungsethik in der modernen Diskussion , 信念與 規範奠基 : 當代爭議中的康德信念倫理學 ) 。
畢業成績 : magna cum laude ( 特優 ) 。
2.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博士 (1996 年 12 月 ) ( 學位論文 : 實踐與希望 : 康德的 “ 道德的信仰 ” 及其爭議 - 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及其方法論的反省 ) 。
3.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碩士學位 (1992 年 6 月 ) 。
4. 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學位 (1986 年 ) 。
六 現任國立台北大學中 文系副 教授暨中文系系主任,兼任台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貳 . 學術著作
一 專書
出版中西文哲學學術專書八本,如下 :
1. 《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003 ,共434 頁。
2. 《體用與心性 : 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 2001 ,台北,學生書局。共 262 頁。
3. 《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3 ,共 294 頁。
4. Gesinnung und Normenbegrundung: Kants Gesinnungsethik in der modernen Diskussion ,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論文,德國 ars una 出版社出版, 1998, 慕尼黑,書名中文譯名 : 《信念與規範奠基 : 當代爭議中的康德信念倫理學》。共 206 頁 。 ( 收入德國 Kant-Studien - Bibliographischer Informationsdienst Nr. 25, April 2000 康德哲學研究書目 )
5.《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台北, 1998 年, 桂冠圖書公司。共 399 頁。
6.《意境與抽象 : 東西跨文化溝通中的藝術評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 年十二月,共 154 頁。
7.《當代佛學與佛學傳統》,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 年十月
8.《 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 》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005 年十二月
又,於專業期刊與專書之中發表中西哲學論文 ( 含佛學、美學 ) 約六十餘篇 ( 研討會論文不計入 ) ,以下分為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兩大部分列出已經出版與發表之論文。
二 東方哲學與比較哲學學術期刊與專書中之學術論文 ( 已出版 )
49. 海德格、詩禪一致與跨文化美學,收於 《藝術論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005 年五月
48. 佛教詮釋學的建構與反思 : 京都學派哲學與海德格爾的交涉,收入洪漢鼎編 《中國詮釋學》第二輯 (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4 年十二月 )
47. 天台佛學與生態哲學,新竹,玄奘大學,玄奘佛學研究第二期, 2005 年一月 ( 同文也收入 《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現代佛教學會編,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 2005 )
46. 李二曲的體用全學之人文化成與平章儒佛,台北, 收於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 ? 人文集刊 ? 第三期, 2005 年
45. 覺意三昧與四句無生門,中壢,圓光佛學學報, 2004 年十二月
44 成中英哲學思想發展與意義,台北, 《書目季刊》 (Bibliography Quarterly) 第三十八卷第一期 , 2004 年六月,頁 55-69 。
43. 典範交疊的意義 – 簡論光環舞集二十年精華公演的美學意義,台北, 《美育》 , 2004 年九月。
42 海德格論道 : 一個文獻學的考察,台北, 《思與言》 ( 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 , 2004 年六月。
41. 海德格與道 : 論海德格思想的「轉折」與其對中國道家的關注,收於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 ? 人文集刊 ? ,頁 97-140 , 2003 年四月。
40. 賴賢宗, 熊十力論性覺性寂及其體用哲學在儒佛會通上的涵義,收於 ? 玄圃論學續集 : 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簡體字 ) 頁 138-146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39. 天台佛性論的詮釋學與中國佛教哲學在 21 世紀 的發展,收於方克立主編 ? 21 世紀中國哲學走向 : 第十二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論文集 ? ( 簡體字 ) 頁 633-666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 年四月 。
38. 佛教與科學 : 論佛教科學觀與佛教心理學作為一個範例,收於柏殿宏、陳德光主編 ? 宗教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論集 ? ,頁 97-118 ,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3 。
37. 賴賢宗, 德意志觀念論與當代新儒家的道德形上學,收於吳光主編 ? 當代新儒學探索 ? ( 中華文化研究集刊 ) ( 簡體字 ) 頁 163-1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
36. Shen-chon Lai ( 賴賢宗 ) ,< Dogen , Heideggers Gedankenweg und Ontodynamik > ( 道元、海德格的思想之路和存有動力 ) ,收於 Hannelore Eisenhofer-Halim 編 ? Wandel zwischen den Welten: Festschrift fuer Johannes Laube ? ( 諸世界中的漫遊 : 勞伯教授慶祝集 ) , Frankfurt am Main , Peter Lang , 2003 ,頁 413-437 。
35. Shen-chon Lai ( 賴賢宗 ) ,< Die speculative Philosophie der Freieinheit im chinesischen Universismus (Taoismus) und Buddhismus: Ihr Beitrag zum taoistische-buddhistisch-christlichen Dialog >,收於 Peter Koslowski 主編 Philosophischer Dialog der Religionen statt Zusammensto β der Kulturen im Proze β der Globalisierung ( 《宗教的哲學對話取代全球化過程中的文化衝突》 ) 一書, Wilhelm Fink Verlag , 2002 ,頁 129-161 。
34. 佛教詮釋學的重省,收於 ? 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會後修訂版 ) 頁 359-372 ,活動日期 : 2002 年 3 月 2-3 日,會後修訂版論文集於 2002 年 9 月出版 ,現代佛教學會 。
33. 當代台灣如來藏思想的諍議與回應:邁向後印順時代的如來藏學 ,弘誓佛學院主辦, ? 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研討會論文集 ? ,頁 N1-35 ,活動時間 : 2002 年 4 月 21 日 ;光碟版電子書, ? 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 ? 第十一片,台北,法界出版社, 2002 年 8 月出版。
32. 抽象與意境的融合 : 當代書法美學的一個嘗試 , 收於 ?2001 現代書法新展望 ? (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2 年十一月 ) 。
31. 跨文化管理與中西管理文化之融合,收於 ? 新儒 . 新新儒 : 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的融合 ?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 2002 年 10 月,頁 215-234 。
30. 佛教的空與基督教哲學, 收於輔大宗教學系主編 ? 輔大宗教系 2000 年宗教交談研討會論文集 ? ( 輔仁大學宗教學叢書 1 ) 頁 103-148 ,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2 年十一月出版。
29. 論現象學詮釋學美學在台灣的發展,收於 ? 思與言 ? 「台灣美學人文專號」第 40 卷第 2 期,頁 131-163 , 2002 年 6 月。
28. 從如來藏三義到天台佛性論 ,收於 ? 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 上冊 ? 頁 327-352 , 台北,華梵大學。
27. 「轉依」二義之研究,收於 《 中華佛學學報 》 第十五期,頁 93-101 ,台北, 2002 年七月出版。
26. 崇高美學的重檢 : 康德、海德格和中國雄渾觀的對比研究並走向中國的當代抽象美學與禪畫美學,收於 《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 ,頁 485-630 ,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宗教叢書 12 , 2002 年 1 月。
25. 當代新儒家哲學在台灣之發展、批判與前瞻,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現代學術研究 : 台灣文學與哲學專題》, 2001 年 12 月,台北,頁 183-209 。
24. 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心之性情說對此的批評,佛光大學出版中心, ? 中國哲學研究季刊 ? 第二期, 2001 ,宜蘭。
23. 從詮釋學到中國繪畫的意境美學, 2001 ,東吳哲學學報,台北。
22. 法藏 ? 大乘起信論義記 ? 及元曉與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 : 以法藏、元曉 與見登關於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的討論為中心,台北,中華佛學學報, 2001 。
21. 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心之性情說對此的批評,佛光大學, ? 中國哲學研究季刊 ? 第二期, 2001 ,宜蘭。
20 禪的意境美學 : 以禪藝合流與石濤的一畫論為研究的主要對象,收於普門學報, 2001 年 1 月,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19. 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收於 ? 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 ? ,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 年八月。也收入於 ? 普門學報 ? 2003 年元月號,頁 105-133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18. 佛教詮釋學與全球倫理 : 以禪宗見性體驗的佛教詮釋學為例,收於《哲學與文化》第 318 期,頁 1026-1044 , 2000 年 11 月出版。
17. 曹洞五位與天台三諦,東吳大學哲學學報, 2000 年, 4 月
16. 當代新儒家的道德形上學之重檢 : 以牟宗三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為研究中心, 2000 年 6 月,《鵝湖學誌》第二十四期
15. 中國大乘佛教的本體詮釋學,收於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 頁 87-105 , 北京,三聯書店, 2000 年一月出版。
14. 印順的如來藏思想之研究 : 印順如來藏學及其在對比研究中的特義,收於《印順思想 - 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 頁 297-328 ,台北,正聞出版社, 2000 年 4 月出版。
13. 佛教與基督教:漢語神學的宗教對話的一個試探,收於楊熙楠編《漢語神學芻議》頁 167-188 , 2000 年三月出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12. 《寶性論》及相關論典論佛性與信: 論早期如來藏說的基本模型及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中三種佛性與信之三義之交涉,正觀佛學季刊, 1999 年 12 月
11. 淨土信仰論之研究 : 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 1999 年。
10. 佛教詮釋學的當代建構的一些爭議 : 由《空性與現代性》的多元詮釋論起,《中國佛學》,台北, 1999 年 10 月
9. 熊十力的體用論的基本結構與平章儒佛, 1999 年 4 月,台北,《鵝湖月刊》
8 論吳汝鈞《天台佛學與早期中觀》所論的中觀學及佛性取向的詮釋,台北, 1998 ,《東吳哲學學報》
7 唐君毅早期哲學與德意志觀念論,台北, 1997 年 6 月,《鵝湖學誌》
6. 朱子論「心統性情」與「易體」的交涉,《哲學論衡》第一期, 1995 年,台北。
5. 人間佛教的宗教社會學與現代性問題 - 以太虛、印順的詮釋差異為線索,《思與言》第 32 卷第 1 期, 1994 年 3 月,台北 )
4. 《楞伽經》與如來禪 ( 《獅子吼》,第 33 卷第 1 期, 1994 年 1 月,台北
3. 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鵝湖月刊》, 1993 年 12 月、 1994 年 1 月,台北。
2. 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 - 《中邊分別論》<相品> 及《佛性論》 <顯體分>所呈現的「境的思路」 ( 《國際佛學研究》第二期, 1992 年,台北。
1. 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 -- 以世親學《佛性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 1991 年 12 月,台北。
三 東方哲學與比較哲學的學術會議之論文發表 ( 已發表 )
46. 佛教宗教多元論的哲學 : 從希克談起,第一屆「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 2005 年五月 14 、 15 日
45. 天台佛學與生態哲學, 慶祝印順導師百歲嵩壽 「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學術研討會 , 2004 年 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
44. 佛教與生命教育, 2004 年「宗教與生命教育」研討會, 2004 年
43. Heidegger's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and Art Criticism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海德格的 《藝術真理的本源》與跨文化溝通的藝術批評 > ) , 發表於 AICA 2004 WORLD CONGRESS IN TAIWAN ( 國際藝評人協會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ritiques d'Art, UNESCO, United Nations ,簡稱 AICA) 2004 年會 ) , 2004 年十 二月二日 至四日
42. 意境與跨文化美學, 「認同˙地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 ( 第三屆亞洲藝術學會年會 )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 e ty of Art in Taipei
Identity ‧ Area ‧ Transformation ,台北, 2004 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
41. 虛雲和尚禪法之分析與詮釋 : 虛雲和尚的照顧話頭禪法與禪修慧命之當代融通,萬能科技大學「生命教育教育學術研討會」 , 2004 年五月三十一日 。
40. 佛教詮釋學的建構與反思 : 京都學派哲學與海德格的交涉,宜蘭礁溪,佛光大學, 詮釋學與中國經典注釋研討會, 2004 年六月二日 至四日。
39. 衛禮賢、榮格的丹道研究與《太乙金華宗旨》之當代詮釋,宗教、人文、管理學術研討會,景文技術學院, 2004 年五月二十六日。
38. 海德格與禪 : 以西谷啟治論虛無主義為主之在京都學派中的相關討論,發表於 2004 年二月十三日十四日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現象學與佛教哲學會議」 )
37.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與當代佛教道家哲學的新路向, 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主辦「第一屆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研討會」, 2003 年 10 月 29 日 。
36. 海德格、詩禪一致與跨文化美學, 國立歷史博 物館、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辦「第四屆東方美學學術研討會」, 2003 年九月 25-26 日。
35. 海德格與道 : 論海德格思想的「轉折」與其對中國道家的關注, 2003 年 3 月 14 至 15 日,香港中文大學, 《現象學與 道家哲學 》學術研討會。
34. 全真養生與三教合一, 玄奘大學與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合辦的「丹道與養生研討會」, 2002 年 5 月 26 日 。
33. 當代水墨與詮釋學 : 抽象與意境的融合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墨新紀元 : 2002 年水墨畫理論與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02.6.3 。
32. 從如來藏三義到天台佛性論 ,華梵大學哲學系,儒佛會通研討會, 2002.5.5
31. 跨文化管理與中西管理文化之融合,「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主辦, 2002.5.5
30. 佛教與科學 : 論佛教科學觀與佛教心理學作為一個範例 ,輔仁大學,宗教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2.5.3
29. 當代台灣如來藏思想的諍議與回應:邁向後印順時代的如來藏學 ,弘誓佛學院主辦,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研討會, 2002.4.21
28. 佛教詮釋學的重省,現代佛教學會,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2002 年 3 月 2-3 日,台北
27. 轉依二義之研究, 2001 年 11 月,玄奘大學,第一屆玄奘學術研討會
26. 意境與抽象的融合 : 當代書法美學的一個嘗試,兩岸 2001 書法新展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美術館,文建會, 2001 年 11 月
25. 本體詮釋與多元理性 : 當代新儒家哲學與未來台灣儒家哲學的新路向,台北, 東吳大學,儒家文化與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之發展研討會, 2001 年 11 月
25. 天台佛性論的詮釋學與人間佛教,天台學研討會,華梵大學, 2001 年 9 月
24. 熊十力論性覺性寂及其體用哲學在儒佛會通上的涵義,「熊十力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研討會」,武漢大學, 2001 年 9 月 7 日至 10 日
23. 天台佛性論的詮釋學與中國佛教哲學在 21 世紀 的發展,北京,第十二屆國際中國哲學會議, 2001 年 7 月
22. 人間佛教之思想基礎與佛光學的融合精神, 2000 佛光學研究發表會,國際佛光會界總會, 2000 年 11 月。
21. 禪宗哲學與基督教哲學的對話的一個當代嘗試,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宗教交談學術研討會, 2000 年 11 月。
20. 佛教的空與基督教哲學,輔仁大學「第三個千禧年哲學的展望 : 基督宗教哲學與中國文化的交談」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0 年 11 月。
19. 佛教詮釋學與人間佛教思想的哲學詮釋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主辦,「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0 年 11 月。
18. 從詮釋學美學到中國繪畫的意境美學 , 2000 年 10 月 28 日 , 華梵大學「藝術文學研討會」。
17. 覺之教育與人文精神 , 2000 年 10 月 , 華梵大學「覺之教育研討會」。
16. "Spekulativ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 globaler Gedanke und interreligioser Dialog"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 Global Thinking , and Interreligious Dialogu e) , in “The fifth Expo-Discourse, Philosophical Dialogue of the religions, instead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 Expo 2000 Hannover , 20-21 October 2000 , Hannover ( MENSCH, NATUR, TECHNIK IN DER SICHT DER RELIGIONEN DISKURS DER WELTRELIGIONEN , AUF DER WELTAUSSTELLUNG EXPO 2000 HANNOVER )
15. 從禪的詩美學談師法自然與淨化人心,華梵大學「第三屆 師法自然淨化人心研討會」, 2000 年 10 月 14 日,台北。
14. 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性情的交涉, 2000 年 6 月,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
13. 海德格與道, 2000 年三清道家道教學術研討會,2000年4 月
12. 佛教詮釋學與全球倫理, 2000 年 5 月,東吳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全球倫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11. 禪的意境美學 : 以禪藝合流與石濤的一畫論為研究的主要對象, 2000 年 4 月,華梵大學哲系 第四屆儒佛會通研討會
10. 牟宗三論體用縱橫 : 由體用縱橫重檢圓教的基本思想模型並論孔學之未來發展 (1999 年 9 月,孔子學術國際會議,台北 )
9. 慈悲、智慧與佛教詮釋學及治療學-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 (1999 年 9 月,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研討會 )
8. 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學之重檢 (1999 年 7 月,第十一屆國際中國哲學會議 )
7. 境界美學與佛教 (1999 年 7 月,第十一屆國際佛教教育與文化研討會 )
6. 禪、企業倫理與管理, 1999 年 5 月,中央大學第五屆管理與哲學研討會
5. 意與境渾與道家美學, 1999 年 5 月,三清道家道教文化基金會
4. 淨土信仰論之研究 : 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 現代佛教學會研討會, 1999 年 3 月
3. 曹洞五位與天台三諦, 1998 年 10 月,東方宗教研討會月會
2. 唐君毅早期哲學與德意志觀念論, 1997 年 7 月 第十屆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韓國漢城
• 唯識與如來藏的交涉 : 以《佛性論》為研究中心, 1993 年 8 月,「三十四屆亞洲與北非研究國際研討會」 ( ICANAS ) , 香港大學主辦。
四 西方哲學期刊或專書論文 ( 已出版 )
15. 康德先驗方法的重檢 : 海德格與先驗多瑪斯主義的先驗方法 ( 台北,《哲學與文化》, 2004 年二月,頁 91-105)
14. 從 「道德」到「法權」 : 從康德的令式倫理學到康德的法權哲學之過轉之研究 , 2001 年 5 月,思與言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雜誌
13. 許路赫特對康德倫理學的闡釋及信念的規範與共識的建構的問題 ( 《思與言》,台北, 2000 年 9 月 )
12 共識與共識理論危機的當代諍議 ( 《思與言》,台北, 1999 年 9 月 )
11. 阿培爾的言談倫理學中的「理性事實」與其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 (1999.3 ,台北,《思與言》 )
10. Moralischer Gottbeweis und Gesinnung ( 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與信念 ) , Vielfalt und Konvergenz der Philosophie. Vortr a ge des Kongresses der o sterreichischen Gesellschaft f u r Philosophie ( 收入 《哲學的多樣與統合 : 奧地利哲學年會集刊》 ) , S.391-397 , Innsbruck , 1-4 Februar 1998 Teil 1
9. 亨利希 . 海德格神父訪問錄與海德格傳的若干疑點 ( 台北, 1998 年十二月,《哲學與文化》第 295 期 )
8. 費希特的康德詮釋與先驗哲學體系的出發點 ( 台北,《哲學與文化》, 1998 年 5 月 )
7. 費希特前期宗教哲學的發展及其對康德倫理神學的發揮和批判 ( 台北, 1997 年,《鵝湖月刊》第 22 卷第 11 、 12 期 )
6. 通往「體系」之路 : 青年黑格爾體系的萌芽與其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 台北, 1997 年 12 月, 《思與言》 )
5. 康德的道德的信仰及其爭議 ( 《東吳大學哲學學報》第二期,台北, 1997 年 3 月 )
4. 宗教多元論哲學 : 希克與康德 ( 《揭諦 : 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學報》 創刊號, 1997 年 6 月 )
3. 康德倫理學之「先驗自由」與「實踐自由」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 (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七期, 1994 年 6 月,台北 )
2. 康德倫理學中「意志」與「意念」的連結 ( 《哲學與文化》,1993 年 8 月,台北 )
1 評鄺著《康德倫理學原理》(《哲學雜誌》,1993 年1月,台北 )
五 西方哲學的學術會議之論文發表 ( 已發表 )
5. 海德格與先驗多瑪斯主義論先驗方法及其在當代價值哲學之中的涵義,中國哲學會,價值哲學研討會, 2001 年 6 月。
4. 拉納和康德論「先驗」 : 先驗多瑪斯主義的「先驗神學的人類學」之路, ( 2001 年 4 月,南華大學,世界宗教學研討會 ) 。
3. 信念與責任: 論韋伯的康德倫理學批判及許路赫特的相關詮釋 (2000 年 5 月,台北,淡江大學「自由與責任」研討會 )
2. 言談倫理學 ( Diskursethik )中的規範證立的問題及賀弗爾 (Hoffe) 對此的批判 (1999 年 3 月,「哲學與社會批評」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 )
1. Moralischer Gottesbeweis und Gesinnung ( 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與存心 ) , 於「奧地利第五屆哲學學會學術大會」 (V. Kongre b der Osterreichen Gesellschaft fur Philosophie) 發表, 1998 年 2 月, Innsbruck 。
六 訪談
1. 佛教哲學與京都學派 – 吳汝鈞與賴賢宗對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台北, 2001 年 3 月。
2. 佛教哲學與唯識現象學 : 吳汝鈞與賴賢宗對談,收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台北, 2002 年 12 月,頁 177-192 。
七 整理發表中的著作
整理出版中的專書 ( 三年內整理出版之學術專書 )
1. 《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整理出版中, 2005 年,台北。
• 《當代佛學與佛學傳統》,整理出版中, 2005 年,台北。
• 《天台止觀及解脫詮釋學》 , 整理出版中, 2006 ,台北。
• 《跨界溝通與藝術評論 : 藝術評論第二集》 , 整理出版中, 2006 ,台北。
• 《道家哲學與丹道新論》,整理出版中, 2006 年,台北 。
• 《宋明儒學 : 從心統性情到心之性情》,整理出版中, 2006 ,台北。
• 《京都學派、海德格與禪宗道家》,整理出版中, 2007 年,台北 。
• 《規範、共識與多元性 : 信念倫理學在當代倫理學與法哲學中的爭議》,整理出版中, 2007 ,台北。
• Buddhistische Hermeneutik. Dreieinheit im chinesischen Buddhismus ( 《佛教詮釋學 : 中國佛教中的三的辯證》 ) , 2006 ,德國,收入 Schriften zur Triadik und Ontodynamik ( 文化會通與存有律動叢書系列,整理出版中 )
8. ? 德國浪漫主義與先驗觀念論的美學 ? , 整理出版中, 2007 ,台北。
參 . 研究領域與專長
主要專長研究: (1) 佛教哲學,( 2 )德國古典哲學, (3) 意境美學與跨文化美學, (4) 當代實踐哲學 ( 倫理學、社會政治哲學 ) , (5) 新儒家哲學與當代新儒家哲學, (6) 跨宗教對話與比較宗教哲學
研究領域:
領域一 ( 中國哲學 ) : (1) 佛教詮釋學, (3) 如來藏說與唯識學的交涉, (3) 天台宗哲學, (4) 佛教美學, (5) 儒釋道三教會通, (6) 跨文化溝通觀點下的儒家哲學的體用論與心性論, (7) 道家哲學與德國哲學之交涉。
領域二 ( 西方哲學 ): (1) 康德與德意志觀念論, (2) 美學, (3) 當代實踐哲學 ( 倫理學、政治哲學、社會哲學 ) (4) 海德格
領域三 ( 跨文化研究 ): (1) 京都學派的哲學 (3) 跨文化哲學 (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 ( 4 )比較美學,詮釋學現象學美學與意境美學美學 (5) 宗教多元論的哲學與宗教對話
未來三年之主要研究領域 : 大乘佛學 ( 佛教詮釋學、天台思想、禪、如來藏思想與佛教詮釋學 ) 、信念倫理學之當代爭議、德國古典哲學、宗教多元論的哲學與宗教對話、海德格哲學、意境美學、新儒家哲學、道家哲學的當代詮釋
肆 . 教學與研究經驗
專任教職 :
現任 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暨台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華梵大學哲學系 專 任助理 教授 (1998 年 8 月起 )
華梵大學哲學系 專 任副 教授 (2002 年 2 月起 )
曾經兼任教職 : 佛光人文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佛光人文與社會學院哲學研究所、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弘誓學院佛學研究所、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 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 ( 約聘教師 ) 、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國立臺北師範院 、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縣社區大學
教學經驗 ( 列出教學科目 ):
20. 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兼任講座 ) , 2004 年春夏學期 : 神秘主義 : 佛教與基督教的對話
19. 佛光人文與社會學院 ( 兼任副教授 ): 2003 秋冬學期 : 道教概論
18. 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 專任 ): 2002 年秋冬季學期 : 哲學概論、理則學、儒釋道與現代生活、大一國文。 2003 年春夏季學期 : 哲學概論、理則學、儒釋道與現代生活、大一國文。 2003 年秋冬學期 : 哲學概論、理則學、大一國文。 2004 年春夏學期 : 哲學概論、儒釋道與現代生活、大一國文。 2004 年秋冬學期 : 隋唐佛學、 哲學概論、儒釋道與現代生活、大一國文。
17. 華梵大學哲學系 ( 專任副教授 ) : 2002 春夏學期,康德美學、海德格、莊子哲學、學士論文寫作。
16. 華梵大學哲學系 ( 專任助理教授 ) (1) 1998 年秋冬季學期授課 : 德意志觀念論、經驗主義、理則學、中觀哲學; (2) 1999 春夏學期授課:德意志觀念論、經驗主義、理則學、中西比較美學、唯識思想; (3) 1999 年秋冬學期授課 : 海德格哲學、形上學、康德哲學、美學; (4) 2000 年春夏學期授課 : 唯識哲學、形上學、美學、康德哲學。 (5) 2000 年冬季學期授課 : 如來藏思想、形上學、美學、海德格哲學。 (6) 2001 春夏學期授課 : 形上學、美學、唯識思想、研究方法、社會哲學。 (7) 2001 秋冬學期 : 西方現代美學、詮釋學、當代新儒家哲學、學士論文寫作、比較宗教哲學。
15.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 兼任 ): 2002 春季學期 : 美學專題研究。
14.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兼任 ) : (1) 1999 春夏學期授課:人文思想; (2) 1999 年秋冬學期授課 : 宗教哲學; (3) 2000 年春夏學期授課 : 佛教哲學; (4) 2000 年秋冬學期授課 : 美學與文學理論專題研究。
13.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推廣部研究所學分班 ( 兼任 ): (1) 2000 年秋冬學期授課 : 佛教哲學 , (2) 2001 春季學期授課 : 禪宗哲學。
12. 佛光人文與社會學院哲學研究所 宗教學研究所 ( 兼任 ): 2001 秋冬學期、 2002 春夏學期 : 佛教哲學 ( 上 ) ( 下 )
11. 圓光佛學研究所 ( 兼任 ): (1) 2001 秋冬學期與 2002 年春夏學期 : 如來藏思想 ( 上 )( 下 ) , (2) 2002 年秋冬學期 : 天台哲學。 (3) 2003 年春夏季學期 : 禪學研究。 (4) 2003 年秋冬學期 : 天台止觀。 (5) 2004 年春夏季學期 : 天台止觀。 (6) 2005 年 : 慧思大師與天台止觀。
10. 弘誓學院佛學研究所 ( 兼任 ): 2001 秋冬學期 -2002 春夏學期 : 如來藏思想
9. 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 : 2000 年,專題講座 ( 兩次,講題 : 佛教詮釋學 )
8.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 2001 年 11 月,專題講座 ( 兩次,講題 : 佛教與人文傳統 )
7. 華梵大學美術系 ( 兼任 ) : 1999 年秋冬及 2000 年春夏學期授課學期授課 : 藝術評論。
6. 台北縣社區大學 ( 永和本校 ) ( 兼任 ): 1999 年秋冬學期授課 : 藝術與宗教
5.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 兼任 ): 宗教哲學、佛教與道家
4. 美國國際東西大學商學院企管研究所,全球領袖企管研究班,主授「跨文化管理」「禪與管理」 (1999 、 2001) ( 兼任 ) 。
3. 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約聘教師 : 1998 SS , 1998 年 3 月至 1998 年 7 月 31 日,授課 : 禪宗五位與天台三諦。
2. 國立臺北師範院兼任講師,授課 : 哲學概論, 1993 年 9 月至 1994 年 6 月。
1. 華梵人文與科技學院兼任講師,授課 : 哲學概論, 1994 年 2 月至 1994 年 6 月。
研究經驗 :
1. 中華民國國科會研究案 (1999-2001 , 2003-2003): 共三年 ( 京都學派與跨宗教哲學 ) ,見後
2. 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研究 (Forschungsstipendiat) ( 研究領域 : 禪與海德格,在日本文化研究所提出, 1997 年 6 月起至 1998 年 7 月 )
3. 慕尼黑大學宗教系研究案 : Sunyata und Buddhanatur ( 1998 年 2 月 1 日起 ) , 協力教授 : Prof. von Bruck ( 慕大宗教系主任教授 ) , Prof. J. Laube ( 慕大日文系主任教授 ) ,目標 : 於 2004 年在德國出版 Sunyata und Buddhanatur ( 空與佛性 ) 之專書
伍 . 經歷與學術研究機構會員
現任
• 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2005 年 八月一日 起 )
• 台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2005 年 八月一日 起 )
• 現代佛教學會第八屆理事長, 2004 年 三月二十七日 至 2006 年 三月二十七日 。
• 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 第一屆理事 (2001 年 8 月 20 日起 ) 。
• 丹道文化教育研究基金會 第一屆第二屆董事 (2001 年 1 月起 ) 。
• 財團法人三清道家道教文化基金會 第一屆第二屆董事 ( 第一屆 1999 年 1 月 1 日 起, 2003 年 9 月 5 日止,第二屆續任 ) 。
• 財團法人國際中國管理與現代倫理文教基金會 ( 英文名稱為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and Contemporary Ethics , IFCMCE) 董事, 2003 年起
• 國立台北大學 校務會議代表 2004 年 -2006 年
曾任
1 《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雜誌》總主編 (2001 年 1 月 -2002 年 12 月,為思與言雜誌第三十九年、第四十年的總主編 ) 。常務編輯 (1993-1994 年, 1999 年 3 月至 2000 年 12 月至 2004 年九月 ) 。
2 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 ( 第五任理事長, 2001 年 9 月起至 2003 年十二月 ) 。
3. 現代佛教學會理事 (2000 年 7 月起,兩屆,至 2004 年六月止 ) 。
4. 「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 般若文教基金會 ) 研究助理 ( 1991 年 )
5. 《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執行編輯 (1991 年創刊號 )
5. 中國佛教 ( 研究學報 ) 編委 (1999 年 8 月起 ) 。
6. 台灣宗教學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 2001.5.11 至 2003 5.11 止。
7. 國立台北大學 研究發展處諮詢委員 2004 年 3 月 .8 日 -2005.3.7
學術研究機構會員
1 Martin-Heidegger-Gesellschaft e.V. ( 海德格學會,德國 )
2 Gesellschaft fur Analytische Philosophie ( 分析哲學學會,德國 )
3 Gesellschaft fur 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 ( 文化際性哲學學會,德國 )
4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社 ( 台灣 )
5 東方宗教研討會 ( 台灣 ) ( 東方宗教研討會已經完成階段任務,後來成立台灣宗教學會 )
6 台灣哲學學會 ( 台灣 )
7. 現代佛教學會 ( 台灣 )
8. 台灣宗教學會 ( 台灣 )
陸 學術榮譽
1. 1998-2001 年,獲選為華梵大學術研究優良, 連續三年 (88 、 89 、 90 學年度連續三年 )
2. 著作 Moralischer Gottesbeweis und Gesinnung ( 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與存心 ) ,獲選於「奧地利第五屆哲學學會學術大會」 (V. Kongre b der Osterreichen Gesellschaft fur Philosophie) 發表 (1998 年 2 月, Innsbruck) 。
3. 著作 "Spekulativ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 globaler Gedanke und interreligioser Dialog" 一文,獲選於 2000 年萬國博覽會之中的「人、自然、科技研討會」 ( MENSCH, NATUR, TECHNIK IN DER SICHT DER RELIGIONEN DISKURS DER WELTRELIGIONEN , AUF DER WELTAUSSTELLUNG EXPO 2000 HANNOVER ) 發表,代表東方學者擔任研討會之引言人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 Global Thinking , and Interreligious Dialogu e) , in “The fifth Expo-Discourse, Philosophical Dialogue of the religions, instead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 Expo 2000 Hannover , 20-21 October 2000 , Hannover
柒 . 語文能力
佳 : 中文、英文、德文
可 : 日文
其他 : 拉丁文 ( 一年 ) 、法文 ( 一年 ) 、梵文 ( 一年半 ) 、 藏文 ( 一年 )
捌 . 國外進修及學術訪問經驗
德國 (1994-1998 博士深造與教學之期間 ):
1. 1994 年 6 月至 1994 年 9 月 : 弗萊堡歌德學院,德文進修。
2. 1994 年 6 月起迄 1998 年 7 月, 教育部公費留學生 ( 獎學金年限 : 4 年 ) , 1994 11 月起,入學於德國慕尼黑大學,主修哲學、副修日本文化和宗教學, 博士研究。
3. 1997 年 7 月 波宏 (Bochum) 大學黑格爾檔案資料中心 (Hegel Archiv) ,訪問執行長 (Direktor) Helmut Schneider 博士及亞洲哲學會。
4. 1996 年雷根斯堡 (Regensburg) ,宗教學研討會,主題:比較宗教學與宗教對談。
5. 德國分析哲學學會學術大會, 1997 年 9 月,慕尼黑大學哲學學院主辦。
6. 1997 年海德格年會, 德國 Me b kirch ,並專訪海德格家屬 Heinrich Heidegger 等人。
奧地利 :
• 1995 年 8 月 薩爾斯堡大學, 大學聯合學術研討會,主題 : 歐洲與世界。
• 「奧地利第五屆哲學學會學術大會」 (V. Kongre b der Osterreichen Gesellschaft fur Philosophie) ,發表論文, 1998 年 2 月, Innsbruck 。
日本 (2000.6.25-7.10) 和德國 國科會研究案的學術 訪問 :
• 執行 1999-2000 年的國科會的關於「大乘佛教哲學的當代嘗試: 京都學派學與德國神學之交涉」的研究案。訪問了京都大阪地區的藤田正勝( Prof. Masakatsu Fujita 京都大學日本哲學系教授暨系主任)等京都學派學者。
2. 執行 2000-2001 年的國科會研究案 ( 「大乘佛教哲學的當代嘗試」第二年 ) , 2001 年夏訪問
慕尼黑、圖賓根與柏林。
中國大陸與香港學術訪問 :
1. 2001 年七月,至北京大學參加第十二屆國際中國哲學會議,隨後至山東大學哲學系訪問,並籌設全真道研究中心,又至北京大學哲學系訪問張祥龍教授,至北京社科院訪問洪漢薡教授
2. 2001 年九月,至武漢大學參加「熊十力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討會」,並往武當山、杭州、上海與天台山訪問。在武當山籌設「武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並在武漢的華中師範大學演講,在杭州大學哲學系與思政系演講,在杭州師範學院演講,在杭州社科院交流座談。在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演講,在上海社科院交流座談。並訪問杭州佛學院、天台山佛學院、武漢佛學院本樂老法師。
3. 2003 年 3 月 14-15 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現象學會議發表論文「海德格與道」,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研究所與現象學研究中心, 2003 年 3 月 17-18 日訪問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演講「詮釋學與中國佛學研究」。
玖 . 文學作品與藝術評論
一 . 詩集
• 雪蕉集 ( 台北, 1994 ,詩之華出版社 )
• 悄然生姿 ( 台北,自費, 1998)
• 心靈深戲 ( 台北,自費, 2001)
• 淳美集 ( 台北,自費, 2004)
散文:
1. 覺情書 (1993 ,第二屆佛光文學獎得獎作品散文組 )
2. 道安法師小傳 等 ( 收於 ? 走臺灣佛教五十年 ? )
二 . 文學評論與藝評、造型藝術展覽、策展製作
( 一 ) 文學評論
1. 詩人何為? - 解讀楊平 (1996 ,台北,創世紀詩刊,冬季號 )
• 禪的詩美學與境界美學 ( 1997 ,雙子星詩刊)
• 黃翔詩藝探本 - 狂飲不醉的獸形與身體自由宇宙的交融共舞 ( 黃翔訪台座談會,負責介紹黃翔詩藝 )
( 二 ) 美術評論
1. 論詮釋學現象學美學與意境美學的比較研究在台灣的發展 (2002 , ? 思與言 ? 夏季號 )
2. 詹金水的抽象山水與當代東方抽象美學 (1999 年 1 月,藝術家 )
3. 詹金水意境山水意境美學的本體力動 (2001 年, ? 意境山水 ? 詹金水 2001 年畫展畫冊 )
4. 心靈深戲 : 徐畢華 2001 年畫展評論 (2001 年 9 月, ? 典藏雜誌 ? )
• 畫藝與花藝之心靈深戲 : 徐畢華 2001 年畫展 (2001 年十月 ? 花藝家雙月刊 ? )
• 2002 年八月 擔任高行健「另一種美學畫展」的藝術評論人,並與高行健對談
• 意境與抽象的融合 : 論高行健的水墨藝術 (2002 年, ? 高行健畫冊 ? ,交通大學出版社 )
• 2004 年曾分別在 第三屆亞洲美學藝術學會年會和 國際藝評人協會發表論文,如下 : (1) 發表論文 Heidegger's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and Art Criticism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海德格的 《藝術真理的本源》與跨文化溝通的藝術批評 > ) , 發表於 AICA 2004 WORLD CONGRESS IN TAIWAN ( 國際藝評人協會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ritiques d'Art, UNESCO, United Nations ,簡稱 AICA) 2004 年會 ) , 2004 年十 二月二日 至四日。 (2) 發表論文<意境與跨文化美學>, 「認同˙地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 ( 第三屆亞洲美學藝術學會年會 )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 e ty of Art in Taipei , Identity ‧ Area ‧ Transformation ,台北, 2004 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
• 收集所發表的藝術評論, 2003 年 11 月出版《意境與抽象 : 賴賢宗藝術評論集》一書
( 三 ) 造型藝術創作展覽 ( 個展與聯展 )
• 徐畢華 v.s. 賴賢宗繪畫藝術創作對話「抽象與意境的心靈深戲」 : 2001 年 9 月 15 日至 9 月 30 日 ,台北市紫藤廬。
• 賴賢宗書法繪畫「意境山水與禪道草書」個展,地點 : 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政治大學藝文中心, 2001 年 10 月 8 日 至 10 月 19 日, 10 月 8 日 12:30 開幕茶會 政治大學藝文中心。
• 賴賢宗「意境山水與禪道草書」慶祝校慶書畫展,地點 : 華梵大學, 2001 年 10 月。
• 2004 年四月在時空藝術會場 ( 台北 ) 舉辦「禪意境詩畫展」。
• 2004 年七月至八月在巴黎 Galerie Librairie IMPRESSIONS ( 印象畫廊 ) 與詹金水聯合 舉辦畫展 Zen, Tao et abstraction ( 禪、道與抽象 ) 。
• 禪道意境書畫聯展 ( 八人聯展 ) ,文山教育基金會, 2005 年
( 四 ) 藝術展演製作
1. 劇場製作 : 擔任<當代佛教劇場 --- 新無門關>的製作人, 演出時間 : 2005 年六月三日 晚上、四日晚上、五日下午,演出地點: 牯嶺街小劇場。
2. 文藝講座的策劃 : 擔任<現代佛教文化「佛教、禪學與文藝」講座>的策劃人 ( 主辦單位:現代佛教學會、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等。
3. 「古琴藝術 : 琴歌與禪」古琴音樂會與詩人管管新詩朗誦,台北大學藝文季閉幕節目, 2005 年六月三日 ,地點 : 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大樓六樓 ( 演奏者 : 范李彬、朱育賢 、 蔡淑貞 )
拾 國科會研究案
3. 天台佛教詮釋學之研究:個別型計畫,研究案編號 :NSC 91-2411-H-305-004 ,執行期間: 91 年 8 月 1 日至 92 年 7 月 3 1 日。
2. 中華民國國科會研究案 (1999-2001): 國科會研究案 大乘佛教哲學與比較宗教哲學的一個當代嘗試 ( 之一 ): 京學派哲學與德國宗教思想的交涉之研究 (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he Philosophy of Kyoto School and Religious Thought in Germany)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計畫編號: NSC 89 - 2411 - H - 211 - 003 ,執行期間: 88 年 8 月 1 日至 89 年 7 月 3 1 日。
1 . 空、三的辯證與淘空的上帝 : 大乘佛教哲學與比較哲學的一個當代嘗試 ( 之二 ) - 京都學派哲學與德國宗教思想的交涉之研究,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研究案編號 :NSC 89-2411-H-211-005 ,執行期間:8 9 年 8 月 1 日至 90 年 7月 31 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