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連;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石路縈回九龍脊,水光浮動五湖天;
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豁傳。」
七百年後,清朝降臣袁枚寫了《再題第二泉》,回敬了蘇東坡一下:
『不似西冷遠莫求,不同廬瀑占高頭;
出山不遠濟人便,最好人間第二流。』
蘇東坡的詩,是說登山攬勝他的慣例,所以足跡踏遍長江南岸的群山,他帶著皇帝賞賜的「小團月」茶葉,來品嘗這知名的「人間第二泉」。袁枚的詩是說,以天下的名泉來說,浙江西湖的虎跑寺名泉太偏遠了,廬山瀑布的水又要登山很久才取得到水,只有惠山泉在市區之中,出山不遠,市井小民就可以享用得到,雖然是「第二」,這個「第二泉」可是最好的。可惜這個最好的「第二泉」已經被凡夫俗子丟了不少銅板。
這也是擷取東坡的詩句做對聯:
「雪芽為我求陽羨;
乳水君應餉惠泉。」
希望你幫我求取陽羨的嫩茶,加上惠山的泉水就成為人間的好茶。(袁枚《隨園食譜》:「至于無錫酒,用天下第二泉所作,本是佳品。」)
忙裡偷閒跑了一趟無錫,無錫有錫山和惠山。
第二泉旁有氣質美女拉二胡《二泉映月》曲調。
錫的熔點比較低,也就比較容易提煉出來,甲骨文時代的「金」字,先是指「錫」,春秋之後指「銅」,最後才固定下來當作黃金的用詞。
錫山遠在春秋時就以產錫著名,所以此地稱為「有錫」,後來錫礦挖盡了,此地改名為「無錫」,漢朝初期,發現了新礦(新的採挖技術?),又稱為「有錫」,短短幾年內,錫礦真的是採掘殆盡,從此「無錫」的名稱就不再改變。這是錫山,
這是惠山。
蘇東坡《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經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蘇東坡也留下許多與惠山寺有關的事蹟。
惠山寺的寺牆爬滿藤蔓。
蘇軾赴知湖州軍州事任,遊「惠山寺」,惠山寺在無錫縣西郊七里,蘇軾自言:「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即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於是追用其韻,作〈遊惠山,并敘〉三首:
夢裏五年過,覺來雙鬢蒼。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還從世俗去,永與世俗忘。(其一)
吾生眠食耳,一飽萬想滅。頗笑玉川子,飢弄三百月。(其三)
蘇軾透過游寺,達到世我兩忘、睏眠飢食、不起妄念的境界。
蘇東坡雕像。
華孝子祠。
無錫夜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