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臾那國(Yona)與《中部93經》、《中阿含151經》

p16

《中阿含151經》之中有一摩那(māṇava 青年)名為「阿攝惒羅延多那」前往挑戰世尊對四種姓(vaā)的看法。在對應經典,《中部93經》此一婆羅門青年名為 Assalāyana,另一漢譯對應經典為《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T71)。可以看到相當於「assa」的音被譯作「阿攝惒」,一般翻譯上「攝」這個入聲字會用來譯「sap」,如唐朝義淨法師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迦攝波 Kassapa」;而且「惒」這個音多了出來;《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T71)的「頞波」很可能是「頞沙」抄寫訛誤。相對於 Assalāyana 的另一部分「alāyana」,《中阿含151經》「羅延多那」多了一個「多」字;《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T71)的「羅延」則是漢譯常出現的現象:「未譯出最後一個音節」

《中阿含151經》:「世尊告曰:『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摩納!頗聞餘尼及劍浮國有二種姓,大家及奴;大家作奴、奴作大家耶?』阿攝惒羅延多那摩納答曰:『瞿曇!我聞餘尼及劒浮國有二種姓,大家及奴;大家作奴、奴作大家也。』」(CBETA, T01, no. 26, p. 664, a17-22)。

《中部93經》與此意義相同,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世尊駁斥 Assalāyana 所提四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主張,而舉例說有些國家根本沒有四種姓的區別,例如「餘尼 Yona 臾那」與「劍浮 Kamboja」兩國就只有「主人」和「奴隸」兩種「種姓」,而且不會是世襲,主人會成為奴隸,奴隸會成為主人。

「餘尼 Yona 臾那」與「劍浮 Kamboja」是佛教經論時常列舉的十六大國之中的兩個。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5/08/blog-post_38.html

《中阿含202經》:「若有十六大國,謂一者鴦伽(1),二者摩竭陀(2),三者迦尸(3),四者拘薩羅(4),五者拘樓(9),六者般闍羅(10),七者阿攝貝(13),八者阿和檀提(14),九者枝提(7),十者跋耆(5),十一者跋蹉(Vaṃsa),十二跋羅,十三蘇摩(Soma?),十四蘇羅吒(12),十五喻尼(yona),十六劍浮(16)。」(CBETA, T01, no. 26, p. 772, b12-18)

我們在此可以發現同一 Yona 國,《中阿含151經》譯作「餘尼」,《中阿含202經》譯作「喻尼」。

但是,許多西方學者指出Yona 國是希臘裔所建立的國家,此一國家也出現在《阿育王刻文》第13章:

「除臾那人之間,此等之婆羅門及沙門之部眾沒有無住之地方」(CBETA, N70, no. 38, p. 224, a6 // )

這段譯文譯得有一點憋扭,意思是「婆羅門及沙門遍行於除了臾那國之外的其他國度」(there is no country where these (two) classes (nikāya), (viz.) the Brahmins and the Śramaṇas, do not exist, except among the Greeks),也就是說,「臾那國不存在有婆羅門及沙門」,或者「臾那國雖有婆羅門,但不執行婆羅門的職務,與一般平常國民無異;至於遊方乞食的沙門應該是沒有』。附帶夾敘一句,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38冊《阿育王刻文》第13章:「於[東>柬]埔寨人之間的那婆加人」(CBETA, N70, no. 38, p. 225, a3 // )

此處「[東>柬]埔寨」恐怕應該翻譯作「劍浮 Kamboja」。

《那先比丘經》卷2:「那先問王:『王本生何國?』王言:『我本生大秦國,國名[4]阿荔散。」(CBETA, T32, no. 1670A, p. 702, a18-20)[4]~Alasanda.。

這位與那先比丘辯論的「彌蘭王 Milinda」,稱生於「大秦國 (希臘)」,國名「阿荔散 Alexandra」,亞歷山大大帝征戰各國,留守軍隊常將新征服而建立的港口、城市、國家取名作「亞歷山大 Alexandra」。

以現代的學術立場來說,年代最早的信而有徵的佛教史蹟、文物是「阿育王石柱、摩崖法敕」,其年代為:阿育王灌頂於西元前271年,自立於西元前275年。

以此一年代往上推115年,佛後元年為西元前390年,佛誕生於西元前 471年。

佛滅後,西元前 327 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西元前 325 年亞歷山大大帝離開印度,據說阿育王的祖父月護王(旃陀羅笈多 Candrāgupta)為亞歷山大指派的留守「總督」,後來脫離管轄而獨立。成為孔雀王朝(Maurya)的第一代君主。

亞歷山大大帝離開印度的兩年後,西元前 323年死於巴比倫,他生前指派的「今日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地區」的留守,保持希臘裔統治與希臘文化的政治文化傳統,這就是佛教、耆那教經典敘述的「Yona 臾那國」,國都名為「阿荔散 (Alasanda? Alexandra?)」。

這也就是說西方學者認為,佛陀不可能舉「餘尼 Yona 臾那」為例。或者《中阿含151經》與《中部93經》是晚起的經典,或者這一段敘述為後人所竄入。

當然,也有西方學者認為佛陀應該有機會知道「餘尼 Yona 臾那」(假如這個字是泛指波斯帝國以東的希臘地區的話,而不是指亞歷山大大帝離開印度之後的留守所建立的希臘城邦),顯然 Bronkhorst 並不接受這樣的主張。(無著比丘似乎不贊同 Bronkhorst 的此一主張)。

如果Bronkhorst 的主張「凡是提到『餘尼 Yona 臾那』的經論都是晚於阿育王(西元前271年)的文獻」,有些經典就必須考量有後人增刪的狀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