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抵達新竹

p61

辛島靜志教授,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1976-1994年先後在東京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博士)以及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後)學習,研究佛教學、印度學與漢學。曾任北京大學漢學研究中心、瑞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法國最高學府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兼任教授、客座研究員。2012年于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做報告。2013年獲德國薩克森學士院Friedlich Weller獎。主要著作:《〈長阿含經〉譯注》六冊(合著)、《漢譯〈法華經〉文本研究》、《〈長阿含經〉原語之研究》、《正法華經詞典》、《妙法蓮華經詞典》、《道行般若經詞典》、《道行般若經校注》、《中亞出土佛教寫本:大英圖書館藏梵文斷簡》(第一冊、第二冊)、《大眾部出世間部律〈威儀法〉研究》。

地點: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B 302A室,

時間:上午 10:00~12:00

9/17 《列子》與《般若經》

9/24 「盂蘭盆」之義 --- 自恣日的「飯缽」

10/1 何為判斷偽經之根據 --- 以《舍利弗問經》為例

10/8 利用「翻版」研究中古漢語演變 --- 以《九色鹿經》為例

========================

9/13 剛和辛島老師一起吃晚餐。

辛島老師說他見過你,在上海疑偽經典研討會時跟你說過話。

我已轉贈《學刊》,並言明代你跟他邀稿。

晚餐桌上,我們一起剝菱角;這是辛島老師生平第一次拿著菱角,撥出菱角仁進食咧。

====================

PM 5:40

  辛島老師 見我在 Lobby 看書等候,過來跟我打招呼。

 我贈送一本「台灣紀遊」,辛島老師回贈「和菓子」長條形栗子蛋糕。我將 BCS 《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轉贈,並代替 BCS  跟辛島老師邀稿。

    清華大學陳淑芬老師、她讀高一的兒子和辛島、我一齊前往「自然法則」用晚餐;陳老師作東。

 席間辛島問漢字「作、做」的差別,我說「作」字比較文雅,通常是作文、作畫,作還有等於的意思,如「作牛作馬」。

 做通常是較耗體力的粗工,如做工、做事。

 辛島認為做是 do, 作是 make,其實,也不盡然。

 但是「工作」不能寫為「工做」,「畫作」不能寫為「畫做」。

 「青」字,有「烏、暗」的意思,例如東京都的一條大街叫「青梅街道」,讀音其實是「烏梅街道」。 

 在餐桌上,是一張覆蓋整個桌面的白紙。我們從石山本願寺與比叡山被織田信長殲滅,談到日本人「辣」和「鹹」都稱「karasi, kalai」,談Stefano Zacchetti 在日本東京的著作,談 Richard Gombrich. KR Noeman, Johannes Bronkhorst, 談劉震、船山徹、水野弘元、林屋友次郎、向井亮,辛島老師談在北京從季羨林修博士時,季老師年已八十,並不講課,只是一星期有幾次對坐聊天,其他時候辛島就在季老師的書房看老師的藏書。

p6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