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那體慧:〈如是我聞〉

P1170133

2005 年版主到美國加州去拜訪一個我心儀很久的在家學佛團體,受到熱情的接待,各個主要讀書會的導讀學長來交換意見,聆聽我說說自己的阿含學習經驗。

我提到《雜阿含經》的〈天子相應〉,不見得就真的有一位天子身諸光明遍照祇園,來見世尊。

《雜阿含經》卷22:「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CBETA, T02, no. 99, p. 153, c6-8)

帶頭大哥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等到談到「如是我聞」的「我」字,不見得是指「尊者阿難」,這位讀書人作色抗言「如是我聞,諸經都是阿難從佛聽聞而來,這不是基本常識嗎?」

整個融洽的談話就此「不了了之」。

這和我日後遇到「五時判教」一樣,對方總是懷疑你是不是佛教徒?不然怎會對一個眾人皆知的「佛教基本常識」起了一個「大逆不道」的說詞?

日後閱讀到那體慧(Jan Nattier)的〈如是我聞〉一文,'Now You Hear it, Now You Don’t: The Phrase “Thus Have I Heard”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她探討初期漢譯佛經如安世高、安玄、康僧會、支謙,是譯作「聞如是」,並未出現「我」字。

她推論有兩個可能原因:一是原典並無「我」字,二是「標準漢語習慣省略此一「我」字 Standard Chinese syntax」。

我翻到文章盡頭去看此文所列的參考書籍論文,那體慧討論漢語標準句型時,並未參考任何漢語論文,也未徵詢任何漢譯佛典語言學的學者,就達成她自己的結論!

這就是現況,國際間知名的初期漢譯佛典的研究者,在研究、探討漢譯佛典而作成結論之前,他們或許會徵詢日本學者解讀佛典的經驗,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會想到問一問漢地學者的看法如何

=============================

HAO一個砲灰 提到... (2014年9月15日 下午8:34

研究佛典就要研究巴利文,巴利文的屈折特性在分析語化的中古漢語難以保留,巴利語保留的訊息量比漢語充足,假如說"去",在漢語會有"誰?" "去"的問題。則在巴利語的動詞詞根去"Gach",但用在句子上作為動詞這個字絕對不會以這種形式出現,以變化出來的Gacchami來說好了,只要一個Gacchami不用指明"誰"去,就能知道是"我"去了;則Gacchati就是"他"去。
巴利三藏的如是我聞原文是"Evaṁ me sutaṁ"。Evaṁ是副詞,意思為如此、這樣;me是第一人稱受格,不但代表了"我"更因為me是受格單字,故有"被我"之意,表示受到來自主詞的狀態。sutaṁ是主詞,詞根為suta是指淵博的學問(中性)/兒子(陽性),加上aṃ結尾是屬中性主格,指的是所聽到的學問,即所聞。整句就是"我所聽到的學識就是如此"。
小弟剛學巴利語沒多久,若有謬誤請多包涵笑納。
另外附上原文,由以下經文確知,這段經文的開頭是"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 –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Atha kho aññatarā devatā abhikkantāya rattiyā abhikkantavaṇṇā kevalakappaṃ jetavanaṃ obhāsetvā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ntaṃ abhivādetvā ekamantaṃ aṭṭhāsi. Ekamantaṃ ṭhitā kho sā devatā bhagavato santike imā gāthāyo abhāsi。

========================

Pariyesana Ariya 提到...

Hao師兄
您好! 對於您譯「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為「我所聽到的學識就是如此」頗有不同的解讀,請毋介意,謹供參考如下:
I. 您認為「me是第一人稱受格」
一. 然而,me並非第一人稱受格;我(ahaṃ)的第一人稱受格(s. acc.)是maṃ或
mamaṃ。
二. Me出現於三種詞格,分別是:第一人稱具格(s. ins., by me, 被我)、第一人稱與格(s. dat., for me, 為我)、第一人稱屬格(s. gen., my, 我的)。
II. 您認為「sutaṃ是主詞,詞根為suta是指淵博的學問(中性)/兒子(陽性),加上aṃ結尾是屬中性主格,指的是所聽到的學問,即所聞。」
然而,sutaṃ有三種意義,依巴英辭典PED分別是:
一. 動詞suṇāti(聽聞,字根是√śru)的過去分詞(pp.),於此是將過去分詞用於被動句(passive sentence),成為虛主格被動詞態(pp. impersonal),意為 - 它曾被 … 聽聞(It was heard …)。
二. 同為動詞suṇāti(聽聞,字根是√śru)的過去分詞(pp.),於此是將過去分詞
作為中性抽象名詞(n.s.nom.),意為 – 聖訓、古訓、啟示、博學、教義(sacred lore, inspired tradition, revelation; learning, religious knowledge)。
三. 動詞sū or su (產生,字根是√sū)的過去分詞(pp.),於此亦是將過去分詞作為中性抽象名詞(n.s.nom.),意指 – 兒子(son)。
III.「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的完整翻譯似以「它曾被我如此地聽聞(It was thus heard by me)」為妥,因為:
一. 由於Evaṃ(如是、如此地)是副詞,僅用於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所以sutaṃ應採用上述第II.之一.項將過去分詞用於被動句而成為虛主格的被動詞態,即指:它曾被 … 聽聞(It was heard …)。
二. 至於me 則採用上述第I.之二.項的第一人稱具格(s. ins., by me, 被我)。
IV. 若譯「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為「我所聽到的學識就是如此」:
一. 則sutaṃ應是相對於「所聽到的學識」而言,其中「所聽到的」似為奢譯;
於此,sutaṃ顯然是採用上述第II.之二.項將過去分詞作為中性抽象名詞。若此,名詞於此處將不能被Evaṃ(如是、如此地)的副詞所修飾。
二. 至於me應相對於「我 … 的」而言,於此,me顯然是採用上述第I.之二.項的第一人稱屬格(s. gen., my, 我的)。
三. 若依上述可略譯為「我的學識是如此地」,此似未保持語句結構的完整。
另,Gacchami似以Gacchāmi為是。
Best regards with Mettā,
Pariyesana Ariya 25 Sept., 2014

2014年9月25日 下午8:15

2 則留言:

Eng 提到...

研究佛典就要研究巴利文,巴利文的屈折特性在分析語化的中古漢語難以保留,巴利語保留的訊息量比漢語充足,假如說"去",在漢語會有"誰?" "去"的問題。則在巴利語的動詞詞根去"Gach",但用在句子上作為動詞這個字絕對不會以這種形式出現,以變化出來的Gacchaami來說好了,只要一個Gacchaami不用指明"誰"去,就能知道是"我"去了;則Gacchaati就是"他"去。
巴利三藏的如是我聞原文是"Evaṁ me sutaṁ"。Evaṁ是副詞,意思為如此、這樣;me是第一人稱受格,不但代表了"我"更因為me是受格單字,故有"被我"之意,表示受到來自主詞的狀態。sutaṁ是主詞,詞根為suta是指淵博的學問(中性)/兒子(陽性),加上aṃ結尾是屬中性主格,指的是所聽到的學問,即所聞。整句就是"我所聽到的學識就是如此"。

小弟剛學巴利語沒多久,若有謬誤請多包涵笑納。

另外附上原文,由以下經文確知,這段經文的開頭是"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 –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Atha kho aññatarā devatā abhikkantāya rattiyā abhikkantavaṇṇā kevalakappaṃ jetavanaṃ obhāsetvā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ntaṃ abhivādetvā ekamantaṃ aṭṭhāsi. Ekamantaṃ ṭhitā kho sā devatā bhagavato santike imā gāthāyo abhāsi。

Unknown 提到...

Hao師兄

您好! 對於您譯「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為「我所聽到的學識就是如此」頗有不同的解讀,請毋介意,謹供參考如下:

I. 您認為「me是第一人稱受格」

一. 然而,me並非第一人稱受格;我(ahaṃ)的第一人稱受格(s. acc.)是maṃ或
mamaṃ。
二. Me出現於三種詞格,分別是:第一人稱具格(s. ins., by me, 被我)、第一人稱與格(s. dat., for me, 為我)、第一人稱屬格(s. gen., my, 我的)。
II. 您認為「sutaṃ是主詞,詞根為suta是指淵博的學問(中性)/兒子(陽性),加上aṃ結尾是屬中性主格,指的是所聽到的學問,即所聞。」

然而,sutaṃ有三種意義,依巴英辭典PED分別是:

一. 動詞suṇāti(聽聞,字根是√śru)的過去分詞(pp.),於此是將過去分詞用於被動句(passive sentence),成為虛主格被動詞態(pp. impersonal),意為 - 它曾被 … 聽聞(It was heard …)。
二. 同為動詞suṇāti(聽聞,字根是√śru)的過去分詞(pp.),於此是將過去分詞
作為中性抽象名詞(n.s.nom.),意為 – 聖訓、古訓、啟示、博學、教義(sacred lore, inspired tradition, revelation; learning, religious knowledge)。
三. 動詞sū or su (產生,字根是√sū)的過去分詞(pp.),於此亦是將過去分詞作為中性抽象名詞(n.s.nom.),意指 – 兒子(son)。

III.「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的完整翻譯似以「它曾被我如此地聽聞(It was thus heard by me)」為妥,因為:

一. 由於Evaṃ(如是、如此地)是副詞,僅用於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所以sutaṃ應採用上述第II.之一.項將過去分詞用於被動句而成為虛主格的被動詞態,即指:它曾被 … 聽聞(It was heard …)。
二. 至於me 則採用上述第I.之二.項的第一人稱具格(s. ins., by me, 被我)。

IV. 若譯「如是我聞(Evaṃ me sutaṃ)」為「我所聽到的學識就是如此」:

一. 則sutaṃ應是相對於「所聽到的學識」而言,其中「所聽到的」似為奢譯;
於此,sutaṃ顯然是採用上述第II.之二.項將過去分詞作為中性抽象名詞。若此,名詞於此處將不能被Evaṃ(如是、如此地)的副詞所修飾。
二. 至於me應相對於「我 … 的」而言,於此,me顯然是採用上述第I.之二.項的第一人稱屬格(s. gen., my, 我的)。
三. 若依上述可略譯為「我的學識是如此地」,此似未保持語句結構的完整。

另,Gacchami似以Gacchāmi為是。

Best regards with Mettā,

Pariyesana Ariya 25 Sept.,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