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佛學研討會,剛在台上發表重要論文,英姿俊發的年輕教授,不以版主為鄙薄,下了講台,緊坐在我身旁的座位聽講,偶爾對台上的論點交換一些小意見。版主我趁著換場的空檔,細讀這位教授的文稿,居然有些用字不太規範,他解釋道,因為用了字體轉換軟體,將簡體字轉為繁體,重新校讀過,心想應該將問題字全數剔出更正了,沒想到漏網之蟲(bug)這麼多。
版主指出他文件上的「潷」字,說這字應該是「濾」字吧?他說,濾字,是擺在「布囊」濾出渣滓,或將漿汁倒在布上濾出汁液。他拿著紙蓋在杯口上,只留一小縫,傾斜紙杯,解釋說,這樣子將渣滓留在容器裡,而將汁液倒出,叫「潷」。
我跟他說,今天我覺得十分快樂,又學了一個字。印象當中,台語沒有對應的詞、字來形容這個動作。教授說,這字,上海話還在用。接著我敘述台語逐漸流失,即使台灣年輕人還肯講,但是詞彙不夠繁複,用語的深度也不足。他也提到內地的諸多方言,也是面臨消失的危機。
我們也聊了一些佛教用詞訛變的問題,比如說「世尊」有人寫作「釋尊」,雖然《大正藏》見到這一用法(《佛說大阿彌陀經》卷2:「與今釋尊所以勸駕阿闍王子」(CBETA, T12, no. 364, p. 340, a24-25)),但是前者為 Bhagavant 的對譯,後者的用法不算「規範」。又如有學者用「釋迦摩尼佛」,這應該是筆誤,應該作「釋迦牟尼佛」。「摩尼」為「maṇi」的對譯,意為珠寶,又是西元三世紀時,「摩尼教」創立者的名字。「牟尼」為「muni」的對譯,意為「智者、賢者」,古時將「釋迦」譯為「能」,將「牟尼」譯為「仁」。稱「釋迦摩尼佛」是不夠「規範」。
下圖一,為《集韻》。下圖二,為元版《玉篇》,下圖三,為《正字通》,但是解釋上「去滓」、「榨去汁」,用語還是上海話較具神韻。
1 則留言:
wandeyunhai
潷字在北方话里还是比较常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