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飯剛煮熟時,總會盛一碗熱燙的飯,淋一湯匙豬油,倒下醬油,撒一些味精,成為一碗美味的醬油飯。
家裡每隔幾天就會「炸豬油 tsuann3-ti1-iu5」,拿一大塊肥豬肉煮出豬油,冷卻後,就裝在陶罐裡,小孩子就將炸剩的「豬油粕 ti1-iu5-pho3」, 嚼著吃,誇張一點就沾著砂糖吃。(有時走音說成「豬油粕 ti1-iu5-pho1」 )
大約在 1973年左右,有人說豬油,膽固醇過高,勸大眾改吃沙拉油(只有少數醫生私下說,有些廠商的沙拉油加入抗凝劑,會衍生另一問題),然後在三四年前,才有醫生說,其實,豬油中的膽固醇不完全是有害健康的東西,甚至有醫生說,豬油還比沙拉油好,不管怎樣,「炸豬油」一事就從台灣家庭中消失。
今天看了「地溝油」的報導,勾起了兒時「炸豬油 tsuann3-ti1-iu5」的記憶。
相當於「炸」字,台語有兩個讀音。
一是把生的豬油加熱,煮出豬油來,稱為「炸豬油 tsuann3-ti1-iu5」。台語有一句俗語「豬頭皮炸不出油 ti1-thau5-phue5-tsuann3-bo5-iu5」,表面是說沒辦法用豬頭皮炸出豬油來。其實是說沒學問、沒創意的人說不出什麼好意見來。」
二是將油擺入鍋裡加熱,去將食物炸熟。例如「炸油條 tsinn3-iu5-tsiah-kue2」、「炸香腸 tsinn3-en1-tshiang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