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時我興起這樣的疑問:「世尊涅槃後,曾經親炙世尊教導的弟子他們讀誦什麼經?是否在什麼經典中提到過在家人應該讀誦那些經典?即使在佛滅後一百二十年的阿育王時代,當時的出家在家四眾讀那些經典?跟我們在台灣見到的《阿彌陀經》、《金剛經》、《心經》、《法華經》、《首楞嚴經》、《藥師經》、《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華嚴經》、《楞伽經》等等,有什麼差別?」
佛陀未入滅時,弟子聆聽世尊精簡的教導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精進不放逸地依教奉行。如《雜阿含17經》:「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CBETA, T02, no. 99, p. 3, b29-c2)這是常見的記錄,另外有一經難能可貴地提到尊者阿那律陀背誦經典:《雜阿含132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尊者阿那律陀於摩竭提國人間遊行,到畢陵伽鬼子母住處宿。時尊者阿那律陀夜後分時,端身正坐,誦憂陀那、波羅延那、見真諦、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尸路偈、義品、牟尼偈、修多羅,悉皆廣誦。爾時畢陵伽鬼子夜啼,畢陵伽鬼子母為其子說偈呵止言:
[畢陵伽鬼子,汝今莫得啼;當聽彼比丘,誦習法句偈;若知法句者,能自護持戒;
遠離於殺生,實言不妄語,能自捨非義;解脫鬼神道。]
畢陵伽鬼子母說是偈時,畢陵伽鬼子啼聲即止。」
經中提到尊者所背誦的有:
[1] 憂陀那:為Udana的翻譯,現今巴利三藏《小部尼柯耶》,第一部為《小誦》,第二部為《法句經》,第三部為《憂陀那》,實際上,漢譯文獻顯示「說一切有部」有可能稱《法句經》為《憂陀那》,所以有可能是指兩者,而非單純地意指巴利《小部尼柯耶》的《憂陀那》,另外在漢譯及巴利文獻均提到《憂陀那》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之一,也有可能是指整個分類。《法句經》的漢譯相當容易取得,有慧炬出版社淨海法師譯的《真理的語言,法句經》有中英文翻譯,
佛陀教育中心流通、周金言翻譯的《法句經、故事集》,流通處偶而可以看到的了參法師譯的《法句經》,市面上買得到的探索家出版社的《法句經》,《大藏經》裡的《法句經》、《法集要頌經》、《法句譬喻經》及《出曜經》等等。
《小部尼柯耶》《憂陀那》的漢譯比較難找,曾見過一本《小部經》漢譯(譯自泰文小部經),但是印行數量有限,流通量並不廣。
在元亨寺翻譯的《南傳大藏經》《小部尼柯耶》有此兩種,不過大概只有到佛教圖書館去閱讀,這一類的書通常圖書館是不外借的。
[2] 波羅延那:為 Paaraayana 的翻譯,現今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 Sutta-nipaata》的第五品,提及十六學童各自向世尊問一個問題,以及世尊的回答,《雜阿含經》及《相應部尼柯耶》有三到四部經曾經解釋這些問答的偈頌。市面上有探索家出版社、郭良鋆翻譯的《經集》(佛陀教育中心也有流通本),在元亨寺翻譯的《南傳大藏經》《小部尼柯耶》有《經集》及《義釋》,特別要提的是郭良鋆翻譯的《經集》有大乘的意味,這是巴利原文所沒有的,閱讀時可能需要在此留意。
[3] 見真諦:為 Itivuttaka 的翻譯,巴利三藏《小部尼柯耶》的第四部,漢譯只有譯自泰文的《小部經》及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尼柯耶》,或譯為(如是語 Satyadrsa、一筑多、善導、伊帝目多伽),是十二分教之一。古譯有玄奘譯的《本事經》(CBETA, T17, no. 765, p. 662, b15)
[4][5]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巴利《小部尼柯耶》的第八部、第九部,漢譯有圓明出版社、鄧殿臣譯的《長老偈、長老尼偈》及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尼柯耶》。鄧殿臣也將註解譯出,對讀者較為方便。
[6] 尸路偈:為 Saila-gaathaa或者Sela-gaathaa 的翻譯,[說一切有部]所傳的「世羅尼偈 Sela-gaathaa」在《長老尼偈》也有世羅比丘尼的偈,不過這在《雜阿含經》及《相應部尼柯耶》是作為長老尼阿臘毘 Alavika的偈。《長老尼偈》中世羅尼偈為:
57 世本無涅槃,清淨何所為?速速尋歡樂,免得日後悔。
58 愛欲似毒箭,五蘊似鉆板,汝所說歡樂,與我已無關。
59 斷除一切貪,斷除癡愚闇,惡魔汝當知,汝已被我斬。
《雜阿含 1198經》「魔波旬即說偈言:『
世間無有出,用求遠離為?還服食五欲,勿令後變悔。』
時阿臈毘比丘尼作是念:『是誰欲恐怖我?為是人耶?為非人耶?姦狡人耶?』心即念言:『此必惡魔欲亂我耳。』覺知已,而說偈言:『
世間有出要,我自知所得,鄙下之惡魔,汝不知其道,
譬如利刀害,五欲亦如是,譬如斬肉形,苦受陰亦然,
如汝向所說,服樂五欲者,是則不可樂,大恐怖之處,
離一切喜樂,捨諸大闇冥,以滅盡作證,安住離諸漏,
覺知汝惡魔,尋即自滅去。』時魔波旬作是念:『彼阿臈毘比丘尼已知我心。』愁憂不樂,即沒不現。」(CBETA, T02, no. 99, p. 325, c29-p. 326, a16)
可以將《雜阿含 1198經》與《長老尼偈》57~59頌認為是同樣的偈頌。
[7] 義品:為 A.t.thakavagga 的翻譯,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 Sutta-nipaata》的第四品,在《大智度論》中有引述部分偈頌,市面上有探索家出版社、郭良鋆翻譯的《經集》(佛陀教育中心也有流通本),在元亨寺翻譯的《南傳大藏經》《小部尼柯耶》有《經集》及《義釋》,在《大正藏》有三國支謙翻譯的《佛說義足經》(CBETA, T04, no. 198, p. 174b)
[8]牟尼偈:為 Muni-gaathaa 的翻譯,現代學者建議為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的第一品蛇品第十二經。
[9] 修多羅:為十二分教之第一分教,在鳩摩羅什的門下四哲之一、釋僧肇《長阿含經序》「契經、四阿含藏也。增一阿含四分八誦,中阿含四分五誦,雜阿含四分十誦,此長阿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CBETA, T01, no. 1, p. 1, a11-13)
可以作為修多羅的解釋。
[附記]:《雜阿含1321經》的對應經典內容與此不同。
《別譯雜阿含 320經》「爾時尊者阿那律從佛遊行,至彼摩竭提國鬼子母宮。時阿那律中夜早起,正身端坐誦法句偈及波羅延、大德之偈。又復高聲誦習其義及修多羅等。時鬼子母所愛小子,字賓伽羅,啼泣墮淚。時鬼子母慰撫子言:『道人誦經汝莫啼泣。』即說偈言:『
汝賓伽羅止爾聲,聽道人誦法句偈﹔聽是偈已除破戒,獲得清淨能守禁﹔
汝賓伽羅止爾聲,聽道人誦法句偈﹔聽是偈已得不殺,汝賓伽羅止爾聲﹔
聽道人誦法句偈,聽是偈已得實語﹔汝賓伽羅止爾聲,聽道人誦法句偈。
聽是偈已離鬼胎,是故汝應止啼聲。」(CBETA, T02, no. 100, p. 480, c20-p. 481, a3)
只提到 [1] 法句偈、[2]波羅延那、[4][5]大德之偈及[9] 修多羅。
而《相應部尼柯耶》《SN 10.6》則只提及法句偈(dhammapadani 法句的複數)而非經名《法句經 dhammapada》。
B. 在白拉特(Bairat)之阿育王石柱法敕,年代約於世尊涅槃後 130年,法敕說:「摩竭陀國之天愛王敬禮僧伽,問候其少病樂住。諸大德知朕既對佛法僧有恭敬與信心,諸大德、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善說,而且,諸大德,今朕思惟:『如此正法當應久住』,而指示如下:諸大德,此等之法門應時聽聞、憶持。」
在這個法敕,阿育王指示應該時常聽聞憶持的經典為:
[1] Vinayasamukare,即使大多數的翻譯與解釋為「毘奈耶的最勝法教」,不過有人建議此經應該是指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的『轉法輪經』(《雜阿含 379經》、《SN56.11~12》),而不是『毘奈耶』。漢譯可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佛光出版社>,《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捷克;釋性空 Dhammadipa],<香光書鄉出版社>與元亨寺《南傳大藏經》。
[2] Ariyavasani 聖居經,《AN 10.20》(《增支部尼柯耶 10.20 經》),相當於《增一阿含 46.2 經》,也可參考《雜阿含 71 經》。漢譯可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佛光出版社>與元亨寺《南傳大藏經》。
[3] Anagata-bhayani 當來怖畏經,《AN 5.77~79》(《增支部尼柯耶 5.77~79 經》),相當於《十誦律》「佛告優波離:當來有五怖畏。」(CBETA, T23, no.1435, p. 358, c26-p. 359, b15),也可參考《佛說五恐怖世經》「佛告諸比丘:有五當來恐怖」(CBETA, T24, no. 1481, p. 957, b28-29) 漢譯可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佛光出版社>與元亨寺《南傳大藏經》以及《大正藏》23册、24册。
[4] Muni-gaathaa牟尼偈,現代學者建議為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 》的第一品蛇品第十二經。
[5] Moneyasute 寂默行經:現代學者建議為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的第三品大品第十一經,那羅迦經。
[6] Upatisa-pasine 優婆帝沙問經,現代學者建議為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的第四品義品第十六經。 ( [4][5][6]漢譯及英譯可見
A. 《The Group of Discourses II》,[K. R. Norman、UK],<PTS>
B. 《南傳大藏經》,[台灣、吳老澤編譯],元亨寺,【小部尼柯耶】<經集>及<義釋>
C. 《香光莊嚴》,<香光書鄉出版社>,散見向智尊者文章的翻譯
D. 《義足經》,[三國吳、支謙譯]《大正藏》第四册。
[7] Rahulovada 羅睺羅經,巴利《中部尼柯耶 61經》,《中阿含 14 經》。漢譯可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佛光出版社>與元亨寺《南傳大藏經》。
[附記]:
1. 由於在白拉特(Bairat)之阿育王石柱法敕只留下經名,除了比對相似的經名之外,實際上很難有進一步的資料指證坐實那一部經就是現存的這一部經,即使經名完全相同也無法保證完全吻合,更何況有些經名與猜測的經有相當的差異。
2. 即使上述所推斷的經名完全正確,也仍存在一些問題。為何推薦的經典有三部來自《經集》、兩部來自《增支部》、各有一部分別來自《相應部尼柯耶》與《中部尼柯耶》?如果《經集》特別重要,為何在後代並未有特別的強調?此法敕推薦的標準是什麼呢?重要的經典、經文簡潔、經義重要可是不至於太過深奧、以統治者的立場看來非常實用的經典?應該很有可能不是阿育王列這七部經,誰向阿育王推薦的?有幾個人在怎樣的討論下選出這七部經?為何沒推薦讀律?如果第一部代表毘奈耶(戒律),為何未推薦《轉法輪經》和《涅槃經》?
C. 在北印度三藏法師弗若多羅翻譯的《十誦律》,第四誦七法安居法第四,提到的是,如果有博聞多學的居士學習下列經典,可是『若未學欲學,若先學忘欲誦』,為了這些所謂『大經』,容許僧人可以在結夏安居期間離開,而前往居士家」(CBETA, T23, no. 1435, p. 174, b17-c3)
這些『大經』是:
[1] 波羅紗提伽(晉言清淨經):Pasaadika 《長阿含17經、清淨經》、《DN 29》
[2] 波羅紗大尼(晉言一淨經):Sampasaadaniiya《長阿含18經自歡喜經(自清淨經)》、《DN 28》
[3] 般闍提利劍(晉言三昧經):Pa~ncattaya五三經,《中部102經》(《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漢譯屬於「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沒有『五三經』。從性質的近於『梵網』,而又與『梵網』次第相連,可斷言為:說一切有部的『五三經』,是編入『長阿含』的」(p578 ))
[4] 摩那闍藍(晉言化經):Maayaajaala 幻網經,《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那」為「耶」字的誤寫,義譯為「幻網」。就可知的『幻網經』說而論,在現有的漢譯聖典中,沒有與之相同的(藏譯中有)。」( p579 )
[5] 波羅小闍藍(晉言梵經):Brahmajaala 《長阿含21經,梵動經》(即梵網經)、《DN 1》、《梵網六十二見經》 (CBETA, T01, no. 21, p. 264a),〔小〕應為〔門〕之誤。
[6] 阿吒那劍(晉言鬼神成經):Assalaayana《中阿含 151經》、《MN 93》
[7] 摩訶紗摩耆劍(晉言大會經):Mahaasamaya《長阿含19經》、《DN 20》、《SN 1.4.7》、 《雜阿含1192經》、《別譯雜阿含 105經》。
[8] 阿羅伽度波摩(晉言蛇譬經):Alagadduupama《MN 22》、《中阿含200經阿梨吒經》
[9] 室唳咆那都叉耶時月提(晉言索滅解脫經):待查
[10] 釋伽羅波羅念奈(晉言釋問經也):Sakka-pa~nha《長阿含14經釋提桓因問經》、《DN 21》、《中阿含134經釋問經》。
[11] 摩呵尼陀那波梨耶夜(晉言大因緣經):Mahaa-nidaana-pariyaaya 《DN 15》、《長阿含13經大緣方便經》、《中阿含97經大因經》
[12] 頻波紗羅波羅時伽摩南(晉言洴沙迎經):Bimbisaara-pa.tigga.nhana(Bimbisaara-
Pa.tisanthaara?)《中阿含62經頻鞞娑羅王迎佛經》、《T41 頻婆娑羅王經》、《雜阿含1074經》。
[13] 般闍優波陀那肝提伽(晉言五受陰却經): Pa~nca-upadanakkhandha
[14] 沙陀耶多尼(晉言六情部經):Sa.laayatanika《MN 149》、《雜阿含305經》
[15] 尼陀那散猶乞多(晉言同界部經):Nidaana samyutta 印順導師認為 [13]、[14]、[15] 三部經指的是《雜阿含經》的<五陰誦>、<六入處誦>、<雜因誦>。[13](晉言五受陰却經)的「却」字應該是「部」字。[15] (晉言同界部經)的「同」字應該是「因」字。此 [13]、[14]、[15] 的次序與《雜阿含經》相同而與《相應部尼柯耶》的次序 ([15] 、 [13]、[14]) 不同。
所以漢譯的「部」字應該是 「vagga 品」的意思。而且依據 [15] 的音譯,《雜阿含經》<雜因誦>可以翻譯成<因緣相應誦>。
[16] 波羅延(晉言過道經): Paaraayana ,今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 Sutta-nipaata》的第五品。
[17] 阿陀波耆耶修妬路(晉言眾德經): A.t.thakavagga巴利《小部尼柯耶》第五部《經集 Sutta-nipaata》的第四品,在《大智度論》中有引述部分偈頌,在《大正藏》有三國支謙翻譯的《佛說義足經》(CBETA, T04, no. 198, p. 174b).
[18] 薩耆陀舍修妬路(晉言諦見經也):Satya.drsa,巴利《小部尼柯耶》的第四部,漢譯有玄奘翻譯的《本事經》(CBETA, T17, no. 765, p. 662, b)
[附言]
基本上,我大膽假設年代的次序上是《阿育王白拉特法敕》,其次為《別譯雜阿含320經》,又其次為《雜阿含1321經》,再其次為《十誦律》。我當然不是指經與律的年代比<阿育王法敕>晚,我是指,經律在佛陀入滅後,經過師父弟子口耳相傳,等到增訂編為現存漢譯本的底本時,可能有部分是年代在阿育王法敕之後增列的。(所以在《SN 10.6》記載的是法句(複數)而已,在《別譯雜阿含320經》則項目增多為五項,到了《雜阿含1321經》就成為九項。)
在《阿育王白拉特法敕》提到《相應部》一經、《中部》一經、《增支部》兩經、《小部、經集》三經。而稍後的《雜阿含1321經》則列舉《小部》(或稱為《雜藏》)七經、《相應部》(?)一經,加上含括範圍頗大的「修多羅」。到了《十誦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 578)認為前七經屬《長阿含》,次五經屬《中阿含》,再次三經屬《雜阿含》,末後三經屬《雜藏》。
在此三處記載中,可以看到包含在《小部》中的,《阿育王白拉特法敕》七經有三經,《雜阿含1321經》九經有七經,在《十誦律》則十八經僅有三經。
這樣顯示的重心轉移有三個方面:
1. 由重詩偈的簡潔、簡短、容易記誦的教導,轉向較具故事性、散文(長行)的教導。
2. 後來被編入《經集》的經典,逐漸失去其重要性。
3. 從素樸的修行指導轉向高度思辯的哲學分析。
4. 逐漸看到所列的經,從單經到結集成「經組」的名稱,如由《經集》的單經《阿育王白拉特法敕[6]》Upatisa-pasine 優婆帝沙問經,到《別譯雜阿含320經》的《波羅延》,到《雜阿含1321經》 的《義品》、《彼岸道品》(《經集》的名稱遲遲未在漢譯經典出現)。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7:「若復大經欲誦正誦。謂小空大空經增五增三經幻網經影勝王迎佛經勝幡經。」(CBETA, T23, no. 1442, p. 662, a28-b1)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4:「若復大經欲誦正誦。謂小空大空經。增五增三經。幻網經。影勝王迎佛經。勝幡經。」(CBETA, T23, no. 1443, p. 925, c5-7)
『十誦律』的十八經,前七經屬『長阿含』,次五經屬『中阿含』,再次三經屬『雜阿含』,末後三經屬「雜藏」。與『十誦律』的「大經」相當的,『四分律』作:「誦六十種經,如梵動經」。在古代有這麼多的大經,而被推為「方廣」經的,也就在這裏面。
1.『五三經』:推定為與『十誦律』的『般闍提利劍』 Pan~catraya,『中部(102)』的Pancatraya相當。『根有律』作「增五增三」,似乎是譯者錯了,誤以為是『增壹阿含』的「增五」與「增三」。漢譯(屬於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沒有『五三經』,從性質的近於『梵網』而又與『梵網』次第相連,可斷言為:說一切有部的『五三經』是編入『長阿含』的。『五三經』先總舉有關於未來的妄說──死後有想、死後無想、死後非有想非無想、死後斷滅、現法涅槃──五說;又綜合為:死後存在(即前三說)、死後斷滅、現法涅槃──三說(「五三」以此得名),而加以一一的解說。次列舉有關於過去的妄說──我及世界常無常等、有邊無邊等、一想異想等、苦樂等(十六說)。然後約次第定的進修,超越種種妄執,而達於最高的解脫。這是條理當時世間的種種異執,而顯示佛法為更高的殊勝。
2.『梵網』:與『長部』(一)的『梵網經』,『長阿含』(卷一四)的『梵動經』相當。『十誦律』作『波羅小闍藍』,「小」為「門」字草書的訛寫,原語應為「波羅門闍藍」Brahmajala。初明一般人但見佛法僧的瑣細卑近事項──戒,而或讚或毀,這是不足以讚毀佛法的。所以在敘述卑近的戒法後,廣明如來自證的甚深微妙法(「大法光明」)。這就是超越世間,有關過去的十八妄說,有關未來的四十四妄說──六十二異見,而得真實的寂滅。網羅當時的一切異見,而顯示佛法的深妙──智證寂滅,與『五三經』意趣相同,而條理與說明,更為精確!
3.『幻網』:『十誦律』作「摩那闍藍」,「那」為「耶」字的誤寫。摩耶闍藍Mayajala,義譯為「幻網」(舊注作「化經」)。就可知的『幻網經』說而論,在現有的漢譯聖典中,沒有與之相同的(藏譯中有)。這是說一切有部所傳誦的,也應該屬於『長阿含經』。『成實論』引『幻網經』說:「有幻幻事」。在緣無可知,與緣無不能知的論辯中,引到這部經。『順正理論』也為此同一問題,而一再的引述引述較詳的,如『成唯識寶生論』說:
「於彼幻網經中……即此眼識所知之色,不見實有及以定住,但於妄情起邪分別,作決定解而生言論:唯斯是實,餘義成非。……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我觀過去未來現在眼識,觀彼所緣諸色,然於彼處,無有常定,無妄、無異,實事可得;或如所有,或無倒性,悉皆非有。唯除聖者出過世間,斯成真實」。
『順正理論』卷四(大正二九‧三五0下),引文而與此相同的,有:
「佛告多聞諸聖弟子,汝等今者應如是學:諸有過去未來現在眼所識色,此中都無常性、恆性,廣說乃至無顛倒性,出世聖諦,皆是虛偽妄失之法」。 「唯斯是實,餘義成非」(古譯「餘皆虛妄」),是世間種種異說的偏執。予以破斥,而結歸於出世間的真實。與『五三』、『梵網』的意趣相合。偏執與異說,從認識的錯亂而來。所緣的境界,猶如幻事,是有惑亂性的。非實有,非常定,而以為是實、是定,這才「於妄境而起邪分別,作決定解」,起種種異執了。就僅有的文證而論,『幻網經』的意趣,與『五三』、『梵網』一樣,而說理更為明確!『五三經』與『梵網經』,都是略舉論題,而後廣(分別)說的。
4. 『五蘊』,5.『六處』,6.『大因緣』:蘊、處、因緣的次第,合於『十誦律』說。如『般闍優波陀那肝提伽』Pancupadanakkandha,義譯為五取蘊。舊注作「五受陰卻」,「卻」是訛寫,應為「五受陰部」。『沙陀耶多尼』sad-ayatana,義譯為「六處」,舊注作「六情部」。『尼陀那散猶乞多』Nidana-samyutta,義譯為「因緣相應」。舊注作「同界部」,「同」是「因」的訛寫。這三者的次第,顯然是『雜阿含經』(『相應部』)的「五陰誦」(「蘊相應」),「六入誦」(「六處相應」),「因誦」(「因緣相應」)。然『雜阿含經』中,是眾多經的類編;雖有廣說的部分,但與上面的三經相比,顯然是不同的。『大毘婆沙論』說「大因緣」,是沒有取『雜阿含』的「因緣相應」為「方廣」的。『大因緣』是『十誦律』所說的『摩呵尼陀那波梨耶夜』Mahanidanaparyaya。在說一切有部中,編入「中阿含」,即卷二四的『大因經』。分別說系Vibhajyavadin編入「長阿含」,如『長部』的『大因緣經』;『長阿含經』的『大緣方便經』。『大因緣經』,先讚歎緣起的甚深,略舉緣起說,而後廣為分別解說。末了,舉外道有我者所執的(受、色)二類異計,加以責破。然後舉「七識住」、「二入處」、「八解脫」,以明佛法的究竟解脫。對於「因緣」,『大毘婆沙論』者的意見如此;那屬於「方廣」的「五蘊」與「六處」,不是也應有這樣的契經嗎?關於「六處」,『中阿含經』有『分別六處經』;與『中部(137)』的『六處分別經』相當。經中先略舉六處、(六識)六觸、十八意行、三十六刀、斷成就、三念住、無上調御,而後廣分別說,並以八解脫為無上調御。『中部(148)』別有『六六經』, (149)『大六處經』,也都是有關六處的解說。這二部經,與『雜阿含經304、305』同本,但「廣說」的性質不明。關於五蘊,以五蘊為名的廣分別說,雖沒有發見,但五蘊的廣分別說,見於『中阿含經』的『象跡喻經』;『中部(28)』名『象跡喻大經』。該經雖以四聖諦攝一切法,於一切法中最為第一,而以象跡為比喻。但在解說中,實只是「五盛陰苦」的廣分別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正是這部經的精義。『大毘婆沙論』者的「方廣」──蘊、處、因緣,都應是文廣義深的廣說。與前三經結合起來,「方廣」的特性是:文句為廣分別說;內容為甚深的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