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無友不如己者

322

戴教授來函詢問「無友不如己者」,雖然謙稱是「執經問字」,但是這六個字小學三年級就已經教過,問得我直頭皮發麻。

實際上,西元1175年朱熹與陸象山在鵝湖論學,畢竟雙方仍然不贊同對方的為學方法,雖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西元1181年朱熹仍然邀請當年鄙誚他「支離事業竟浮沉」的陸象山來他主持的白鹿洞書院跟諸生講一堂「論語課」,事後還把陸九淵的講詞刻碑供後人瞻仰。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05.html

所以,我來試試看「無友不如己者」要怎麼說。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朱熹《四書集註》:「子夏之言迫狹,子張譏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過高之病。蓋大賢雖無所不容,然大故亦所當絕;不賢固不可以拒人,然損友亦所當遠。學者不可不察。」

王陽明《傳習錄》:

(弟子)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王陽明)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大致上,交友有兩層意思,一是前往增廣見聞、切磋學問,激勵志氣,既然要前往學習,當然是接近善友。

第二層意思是交往,如「扶輪社」每一支社都要求不能有兩位同一職業的社友,希望能了解不同行業的視野與專長。如果認為對方學問、家世、職業、財富、人品不如人,就拒絕來往,不只過度孤高自慢。如果對方學問、家世、職業、財富、人品比你高,別人也拒絕與你交友,那不就是一輩子交不成朋友嗎?

這在古時候比較不成問題,只是平常往來,喝茶聊天,也無不可。但是真正「訂交」,就要交換「名帖」,甚至登堂拜母,這是要像荀巨伯那樣,可以託六尺之孤,臨危救難,傾家蕩產為友赴湯蹈火,這就「無友不如己者」,「不如」應該是在「人品與志氣上不如」,而不是「學問與家世」不如了。

這在佛教也是如此,阿難曾問「親近善知識(善友、良師)學習是梵行的一半嗎?」釋迦牟尼回答:「不是一半,幾乎可以說是全部。」

《雜阿含726經》:「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CBETA, T02, no. 99, p. 195, b14-27)

在佛教修學,是寧可樹下獨修,也不與損友、俗友朝日周旋:

《法句經》卷1〈2 教學品〉:「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

(CBETA, T04, no. 210, p. 559, c4-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