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雜阿含551經》「斷一切諸流,亦塞其流源」


2017/10/7 在瀚邦佛學研究中心於吳老擇教授帶領之下,和讀書會同學交換閱讀《雜阿含經》的心得。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在閱讀《雜阿含551經》的此首偈頌:
「斷一切諸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習近,  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五欲,  永以不還滿,
 世間諍言訟,  畢竟不復為。」(CBETA, T02, no. 99, p. 144, b4-7)
《雜阿含551經》「斷一切諸流,亦塞其流源」字面上的意思是「不僅要截斷這一水流,也要把此一水流的源頭塞住,讓他不再有水能流出」。
 參考《相應部22.3經》時,發現與漢譯十個字對應的只有三個字「Oka pahāya aniketasārī」,意思是「捨棄家而成為遊方者」,既沒有「流」也沒有「塞泉眼」的敘述。
如果依照巴利經文及註解,《雜阿含551經》的「流」字都要換成「家」字,經文所給的意象完全不同(但是兩者的經義並未互相衝突)。
原《雜阿含551經》的經文:「眼流者,眼識起貪,依眼界貪欲流出,故名為流」,就須翻譯作「所謂眼的家,眼識起貪,依眼界而成為貪欲的家,所以稱為家」。

如同漢、巴經文所敘述,這首偈頌是出自《義品》世尊答摩揵提所問偈」,也就是巴利《小部》第五經《經集》中的第四品《義品》的第九經《摩犍提耶問》(Māgandiyapañha),偈頌編號為844頌(CSCD 的編號為850頌)。
整首偈頌為:
Okaṃ pahāya aniketasārī, gāme akubbaṃ muni santhavāni;

這首偈頌我們也可以在三國時候支謙翻譯的《佛說義足經》讀到:
「捨欲海度莫念,  於𨽁縣忍行黠,
 欲已空止念想,  世邪毒伏不生。」(CBETA, T04, no. 198, p. 180, b23-25)
可以發現,支謙也是將相當於「oka 家」的字翻譯作「ogha 流、海、淵」。
《法句經》卷1〈明哲品14〉: 「斷五陰法,靜思智慧,不反入淵,棄猗其明。抑制情欲,絕樂無為,能自拯濟,使意為慧。」 相當於巴利《法句經》的〈6 智者品〉第12, 13頌(Dhp 87, 88),從梵、巴對應偈頌來看,此頌第三句「度淵不反」與「Okā anokamāgamma」(巴利)、「okād anokaṃ āgamya」(梵)相當,意為「從有家而成為無家」。「oka」有「家、住所」與「水、淵」兩種字義, 漢譯顯然是選取後者。
由於巴利《法句經》第一頌顯示: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第二句「manomayā 為心所造」,在梵文《法句經》(《優陀那經》)與犍陀羅《法句經》都是作「manojavā 為心所驅使」,而漢譯正是《法句經》:「心為法本,心尊心使」(CBETA, T04, no. 210, p. 562, a13),顯示與巴利《法句經》不同且「較正確」的狀況。因此冒然用巴利經文來改漢譯經文是過於魯莽的作法。
也就是說,北傳佛教傳統將此處譯作「oka 流、海、淵」,可能是「用字不同」,甚至是同一字而有不同的解釋傳統。
讀書會中也指出,摩訶迦旃延之所以被後世稱為「說法第一」,也許是他能將生活面上的「離家」,進一步詮釋為「離開貪欲、執著的窟宅(家)」。
吳老擇老師指出,這種將實質的描述進一步作「抽象的、象徵的、高一層次的」解說,不可能發生在世尊尚未入涅槃之時。所以這應該是一部較後期的經典。
=======
以下來自法友 Bingxiu Guo:
下午讀經讀到「牟尼於村不親暱(gāme akubbaṃ muni santhavāni)」,腦中浮現耆那教也稱「不親暱居士處(asaṃsattaṃ gihatthesu; Utt. 25.28)」者為真正的婆羅門(māhaṇa)——真正修行者其實根本沒空閒讓人在那感恩加讚嘆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