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部落格《覺醒之翼——上座部佛教文獻選譯集》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MonksOnSutta2.htm
尊者們談讀經
[編譯]良稹
中譯版權所有 © 2006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編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四聖諦的羅盤 .................................................................. 年那摩利尊者談讀經
把佛陀當成你的老師 ........................................................年那維瑪拉尊者談讀經
經典怎樣幫助禪修? .........................................................坦尼沙羅尊者
經典的詮解 ...................................................................... 菩提尊者
如何讀經 .......................................................................... 菩提尊者
當你親證之時——巴利經文的真實性 ...….......................坦尼沙羅尊者
中部尼柯耶閱讀提綱 ........................................................坦尼沙羅尊者
年那摩利尊者: 四聖諦的羅盤
[簡介]年那摩利尊者(1905-1960,Ven. Nanamoli),英籍,牛津大學語言系畢業,二戰時曾任英軍情報部門審訊官。戰後於1948年來到斯裏蘭卡出家. 長年居住在隱修島,把一些艱澀難解的巴利文獻譯成了清晰的英語,包括《清淨道論》、《中部》經文初稿(後由菩提比丘整理補訂出版),其它書籍包括《念呼吸》、以及《佛陀的一生》。以下摘自他編譯的經文選《佛陀的教導》一書 (The Buddha's Teachings in His Own Words,佛教出版社)。
把佛陀的教導,稱為對世界進行完整描述的嘗試,或者看成是藉由邏輯法構造起來的形而上學系統,似乎都是不正確的。那麽,它是一套道義戒規、一種信仰性的宗教啓示、還是區區一系列克己苦行的行為準則?人們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之前,需要對教義進行某種審查。經文中的材料,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地圖的原材料,讓每個人去構造自己的地圖,但都面向同一個目標。這些對於經驗的有目的的描述,實際上,能讓人們估測自己的位置,判斷自己最好需要做些什麽。經文中給出的描述,並非一套有重疊的系列描述。對於生存現象 作仔細審查,會發現表象背後,總具有某種幻象與悖論的性質。對終點(的描述),從來不能夠徹底完成。經文描述的無數不同側面,其中某些以不同組合重複了無數次,這些描述所處的背景,令人聯想起一套空中攝影,從中可以構造起一幅地圖。經文中的各個側面,皆指向滅苦,這個羅盤所指的四個點,正是四聖諦。讓我們從這些材料中試著構造一幅個人地圖。這樣做總要有個起點,我們可以把出生作爲基線開始構造,生,如同死,在普通人看來是個日常事實,與此同時,它卻是一個不解之謎。
年那維瑪拉尊者談讀經: 把佛陀當成你的老師
[簡介]英籍比丘維巴西(Ven.Vipassi)跟阿姜蘇美多出家多年。以下摘自《林居僧伽》網刊1998年十月刊: http://www.fsnewsletter.amaravati.org/html/46/mundane.htm
我在斯裏蘭卡度過了一年,在那裏與林居僧有過一些有趣的接觸,他們當中許多人研究巴利語,已達到覺得可以輕鬆閱讀經文原文,從那裏出發修行的地步。其中一位年那維瑪拉尊者,德籍,有大約40-45次雨安居了(vassa,代表連續的出家年數)。 我見到他時,覺得在他面前有點畏懼感;他問起阿姜查的傳統禪修方法時,我嘟囔了幾句,發現自己提到了念處經和四念處。 他的反應對我來說是上了一堂課:
「首先,你必須把佛陀當成自己的老師。然後你從《中部107經》(《算數目犍連經》)開始,接下來看《中部117經》(《大四十經》,漢譯《聖道經》),之後《中部44經》(《毘陀羅小經》)。 我談到這點,是因為它的內容離我們的經驗範疇距離相當遠;而且我注意到有一種想推開的感覺——不想接受它。不過從這類接觸中,有東西保存了下來,我發現對佛法堅定不移的素質極其感人。這類接觸,醒目顯示了對經文某些地方有保留情緒,不願意看到教導的某些方面,想抓住我喜歡的、讓我舒服的東西。」
坦尼沙羅尊者: 經典怎樣幫助禪修?
[簡介]坦尼沙羅比丘(Ven. Thanissaro,1949-),美籍,1971奧柏林學院歷史系畢業,主修歐洲思想史。1975年在泰國出家,跟隨泰國林居傳統大師阿姜放,直至 1986年長老去世。自從1993年以來擔任聖地亞哥慈林寺住持。這是一位西方籍僧伽中的傑出行者,也是當代兩位巴利英譯名家之一。以下是尊者在接受《內觀》雜誌採訪時的有關看法(2000年春季刊選譯)。 http://www.dharma.org/ij/archives/2000a/thanissaro3.htm
問: 阿姜放把你訓練成了一個行者,但是過去幾年中,你也在從事巴利經典的翻譯與詮釋工作。 你覺得學習經典怎樣能幫助禪修?
答: 在經典中,佛陀提出的都是正確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我們看事物時帶著個人觀點,因此看見什麽,受這些觀點的影響。但是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個人提問方式的影響。佛陀明智地覺察到,有些問題有善巧,確實把你引向解脫,引向苦的徹底止息; 但另外一些問題卻缺乏善巧: 它們把你引向死胡同,糾成死結、卡在那裏。經文有助於教你怎樣避免那些缺乏善巧的問題。如果你仔細遵從經典的教導,牢記在心,會發現在禪修和日常生活上,確實會開拓眼界。
問: 在當前的佛學教育上有一股潮流,對歷史經典的重要性不再給予強調。例如有人會說:「難道我們沒有常常聽說,佛陀說不要相信經典和傳統麼?」
答: 可是,他卻沒有說要把經典扔掉。你有沒有注意到,美國佛教就像是傳話遊戲(兒童依次耳語傳話,末了意義大改——譯者注)?佛法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從一代老師傳到下一代,直至面目全非?
我有一次收到一張明信片,寄信人用橡皮圖章蓋著:「不要相信任何與你自己的對錯感不一致的東西。 ——佛陀語錄。」那句話似乎是在引用《卡拉瑪經》的一句經文,但是當你切實讀經時,發現上面講的要複雜多了。你不要只因為它來自經典、或傳自你的老師,就相信它。但是也不要只因為它看上去有道理、或者合乎你的偏好,就接受它。你要檢驗它,看看效果怎樣。如果你發現它有害、受智者批評,就停下來。如果它有益、受智者讚揚,就繼續。不過要注意,你不能完全只照自己對事物的領悟行事。要尋找智者,把你的領悟與他們的作對照。那樣你可以確保自己沒有按著先入之見行事。
問: 那麽說,佛經可以作爲 kalyana mitta(s),也就是善知識了?
答: 沒有什麽可以代替與一位真正的智者相處,但是經文常可作爲下一個選擇,特別在我們這樣一個國家(美國),佛教意義上的智者如此稀少。
問: 你提到經文中把某些問題稱爲缺乏善巧。其中有些也許是相當晦澀的哲學問題,沒有人會有興趣。不過你能指出一些與當前禪修者有關的這類問題麽?
答: 一個大問題就是:「我是誰?」有些佛法書籍告訴我們,禪修的目的是回答這個問題,許多人來禪修,以爲那就是禪修的一切。 但是佛經中把它列爲不會有結果的問題。
問: 為什麼?
答: (笑)這個問題好。照我看,回答是:「你要什麼樣的經驗才能回答那個問題?」你能想像出一個能夠讓苦止息的回答麼?你要是不帶著自己是誰的成見,凡事反而容易做得善巧。
問: 無我的學說,是否可以作為佛陀對「我是誰」的回答呢?
答: 不會。佛陀的「什麼是有善?」才是他對「我是誰」的回答。自我的認知是否善?在一定程度上,是的。某些地方你需要一種健康、連貫的自我感來擔負起責任,那些地方需要善巧地保持自我。但是到最後,有責任感的行爲成了第二天性,你有了更高的敏感度,你看見自我的界定,那怕是最細微的那類,也是一種妄執、是一個負擔。因此唯一有技巧的做法是捨棄。
問: 有些人說,他們在禪修時得到宇宙同一體的感覺,他們與萬物相通,這樣一來就減少了許多痛苦,你對此怎樣回答?
答: 那樣的同一感有多穩定呢?等你覺得自己到達那個一切從中而來的穩定的基本狀態時,經文上要你問一句,你是否僅僅把情感當成了經驗。假如那個基本狀態真是穩定的,怎麼會產生我們生活的這個不穩定世界?因此,也許它是無色界中的一界,但是不管你體驗到什麼,它不是對苦的最終解答。
在某種情感層次,那種相通感也許會舒解孤獨的痛苦,但是看得深入一點,你得同意佛陀的說法,相通感和相互依賴正是苦的本質。比如天氣,去年夏天,聖地牙哥氣候宜人,我們沒有往常八月份襲來的熱浪。但同時,這個氣候模式給南阿拉斯加帶來了大雨、給東北地區帶來了幹旱、給北卡羅來納帶來了狂風大雨、棺木都從墓地浮起。我們與這樣的世界同一體能找到喜樂麼?人們常常認爲經文主張從輪迴中解脫是悲觀的,但是它遠勝於指望與萬物相通得到喜樂的觀點本身所帶的悲觀感。然而卻有那麼多的人說希望解脫是自私的。這讓我思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對他人最有益。如果解脫的途徑包括了傷害與冷心腸,你的確自私,但實際上(解脫的追求)卻包括了培養佈施、慈心、戒德,所有那些可敬的心智素質。有什麼自私?你放下了貪、瞋、癡時,周圍每個人都有益。看一看阿姜曼對解脫的追求,在過去幾十年裏對泰國的影響吧,如今已經在傳到全世界。我們如果相互鼓勵找到真正的解脫,那些先找到的人可以告訴其他有志者,大家一起獲益。
問: 那麼解脫的途徑,起始於問題:「什麼是善?」
答: 對。佛陀建議你去拜訪一位老師時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你在佛經中通篇跟蹤這個問題,從最基本的層次一直往上看。經文中記載佛陀在教誡他七歲的兒子羅睺羅,有一個段落,極其精妙(《中部61經》)。開始他強調誠實的重要性,意思是如果你要尋求真理,首先要對自己誠實; 接著他談到要審查自己的行爲。凡行事前,要自問:「我這裏要做的事是有善、還是缺乏善?它會引向安寧還是傷害?」如果看上去會有害,你就不做。如果看去可行,就試一下。不過你做時還是要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如果效果有害,就停下。無害,就繼續。你做完之後,再問同樣的問題:『這件事帶來了安寧還是傷害?』 如果你看到,原來似乎可行的,結果是有害的,你就和另一個有同樣目標的人談談,決心不要再犯同樣錯誤了。如果沒有傷害,知道自己走在正路上,你便很喜樂。
問: 那麽佛陀是在講授怎樣從錯誤中學習的基本道理。
答: 是的,但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那樣的提問,其中包容著他一些最重要教導的種子——也就是我們行動的動機、因果的原理、行爲的當下和長遠效應、以至於四聖諦——苦由過去和現在的業(行動)造成,如果我們觀察仔細,行爲會越來越有善巧、直至徹底解脫。
問: 你怎樣把它用於禪修呢?
答: 從你自己的生活開始。我們都知道,禪修意味著自己得從生活的動蕩中脫身出來,直接審視自己當下的行爲。有些事比其它事容易從中脫身。假如你在生活裏以不善巧的方式行事——欺騙、不當性事、用毒品——你會帶著否定與追悔,發現自己在造一些麻煩的業。因此,爲了糾正言行,你把佛陀的提問方式用於日常生活,給自己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就更容易做到出離。
這樣做時,你同時便是在培養禪定坐墊上需要的那些技巧。關注當下是一種技巧,需要同樣的態度: 觀察心的動態,了解那些有效、那些無效,然後作必要的調整。你一旦進入當下,就用同樣的問題來探索,拆解因果:當下、過往之業與當下之果。一旦把遮蔽了你的覺知亮度的每一個心智狀態都拆解過了,你就把同樣問題再轉向那個光明覺知本身,直到沒有什麽可以探問和拆解——連問題也不存在了。那裏便是解脫的開端。因此這些簡單的問題,可以把你一直帶到修行終點。
問: 這是你在泰國學會的禪修方法嗎?
答: 是的。在一切忠告中阿姜放最強調的是:「仔細觀察」。換句話說,他不希望我只是盲目地學習一種方法、而不去觀察它的效果。他遞給我那本阿姜李的呼吸禪修七步驟,告訴我對它們進行實驗——不是鬆散地淺嘗,而是象邁克爾-喬丹打籃球那樣——反複實驗、富有創意、直到它成爲一種技能。 除非加以實驗,否則又怎能對心智的因果模式獲得洞見?
問: 從我們目前為止的討論來看,你似乎認爲巴利經文不僅給出正確的問題,而且也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答: 正確的答案在於: 你在探索正確的問題時,在生活裏作善的選擇。我想是托馬斯-品欽(譯按:Thomas Pynchon 爲當代美國作家)曾經說過:「只要他們能讓你提錯誤的問題,就不必擔心答案是什麽。」 那句話也該有一句推論: 只要你誠實地堅持正確的問題,你一定能獲得有意義的答案。
菩提尊者: 經典的詮解
[簡介]菩提尊者 (Ven.Bodhi, 1944- )美籍,1966年於布魯克林學院獲哲學學士,1972年於克萊芒特學院獲哲學博士。於1972年在斯裏蘭卡出家. 1988年擔任斯裏蘭卡佛教出版社總編,著有一系列精煉、富有洞見的文章,與坦尼沙羅尊者並列爲當代兩位巴利英譯名家。以下摘自他的《佛陀之言——巴利經文彙編》一書(In the Buddha's Words,智慧出版社)。
且不說把握尼柯耶集結者的視點,我們的詮釋受自身先見的影響,較之受前者的影響,或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依著個人的偏向與習性,或許選擇把佛陀視爲一位腐朽的婆羅門教的自由派倫理改革家、一位偉大的世俗人道主義者、一位激進的經驗主義者、一位存在主義心理學家、一位橫掃一切的不可知論者或舉凡順應我們喜好的其他思想意識原型。經文裏對我們回眸的佛陀,太大程度上是我們自身的映現,鮮少代表一位覺悟者的形象。
在詮釋一套古老的宗教文獻時,我們也許不可能徹底避免把自我與自身價值觀注入我們正在詮釋的對象之中。然而,雖不能達到完全透明,我們卻可以給經文字句以應有的尊重,由此在譯注過程中限制個人偏見的影響。當我們對尼柯耶如此致以敬意時,當我們對經文本身有關佛陀住世之相的背景敘述予以充分重視時,我們會看見,經文描述的佛陀使命,其影響範圍不亞於整個宇宙。在一個無上下時間界限、眾生受無明的蒙蔽與老病死的束縛在其中流轉不息的宇宙背景之下,佛陀作爲人類的啓明者,帶來了智慧之光。
菩提尊者: 如何讀經(摘自《探索的心智》2006年春季刊 采訪菩提比丘)
問: 請談談現代西方佛教居士學習經典的價值。
答: ……我們走上佛陀之道的首要任務,畢竟是獲得八聖道第一道支的正見,它是我們整個靈性道路的指南。正見最初來自「聞」,它包括跟隨有資格的導師閱讀佛經,學習佛法;其次,正見來自「思」,推理思維教導本身及與我們個人生活的關係。只有當我們的「見」清晰敏銳時,我們對佛陀的信根才確立起來,在正見與正信的基礎上,禪定「修習」才能夠朝特定的目標進步。
真正的智慧來自於探索何為善巧,何為非善巧: 何事趨向我們自己的真正福利與喜樂,並且促進他人的安寧,何事引生對己對人的傷害與苦痛。這一切,來自對經文的仔細研習,它只是經典中極少的一部分。我們對所學,必須檢驗、思考,藉內在觀照加以吸收,接著藉直觀洞見加以證悟。
問: 如何把讀經融入個人的修持?
答: 首先他必須了解從何處入門。對於初學經典者,我建議三界智尊者的一本精華小冊子《佛陀語錄》(Buddha's Words)。另一個入門途徑爲「通往內觀」網站的綱要性經文選編,我也推薦站長的《與經爲友》一文。作爲下一步,也許甚至對初學者,我會把謙虛放在一邊,直接推薦《佛陀之言》一書,畢竟,該書大多是佛陀之言,非我之言(In the Buddha's Words, 菩提比丘編譯)。接下來,對於想繼續閱讀經集者,我推薦《中部尼柯耶》……
如何讀經: 我建議初讀時,只把每部經通讀一遍,初步熟悉。接著,讀第二遍時作筆記。對經文內容範圍熟悉之後,列出一些似乎占主導地位並且反複出現的主題,作為將來閱讀的提綱。一邊讀經,一邊從中摘取筆記,納入提綱之下,有必要時隨時添加新的主題;不要忘記記錄出處。過了一段時間——一年或幾年後,你會逐漸對佛法獲得一個「總體」觀,了解所有的教導如何拼接爲一個自恰的整體,好似完成一幅拼圖遊戲。
我還想強調,這些經文來自於歷史上最早的佛教文獻,因此構成了整個佛教傳統的共同遺産。學習這些經典,不僅是上座部佛教弟子或者以上座部為基礎的內觀修行者的工作;對於一切宗派的佛教徒,如果想了解佛教的主根,學習這些經文也是他們的一項工作,甚至可說是責任。
問: 在經典的運用上,有什麽陷阱或者說潛在危險?
答: 在經典的運用上,有一個潛在危險已爲佛陀在《蛇喻經》(中部22)中指明。他提到那些人學了佛法教義,非但不把教導用於修行,反用來批評他人,逞一己之辯才。佛陀把這比喻為抓住蛇之尾: 那條蛇會回頭咬住他的手臂,造成死亡或致命之痛。我見過無數西方人落入這個陷阱,我自己有時也包括在內。盡管一個人起始有良好的動機,他帶著教條觀念,抓緊某個教導,用自己的知識駁斥他人,結果與其他以不同方式解釋經典者陷入了一場「詮釋戰」。另一個危險是,把分析思維扔出窗外,對經典全盤盲目接受。畢竟,有不少經文經不起現代科學知識的檢驗。我們不能一邊批評基督教創世論者,一邊自己成為與之類似的佛教徒。
坦尼沙羅尊者: 中部尼柯耶(MN)閱讀提綱 Majjhima Syllabus
1. 論法: 把法義討論置於正語的背景之下
21, 58, 63, 95
2. 論佛: 講述他追求覺醒的四部經;講述作為果報,他成為何等人的兩部經
4, 19, 26, 36, 49, 72
3. 論信: 信與智的關係;聞佛陀說法而信歸者的例子;末利王后被指責事事信佛;僧伽為信之源;MN60續論MN95提出之問題
27, 56, 60, 70, 82, 86, 87, 108
4. 修行道概觀: 七種淨化;次第之道;十道分;道之為「正」
24, 39, 117, 125, 126 (107)
5. 業: 如何自觀其業,從中修學;善與非善業的果報
61*, 41, 45, 57, 135, 136
6. 正精進: 精進行道的必要;所需之精進的種類(此處與前一章略有重疊,MN101與MN45可互換)
2, 5, 66, 78, 101
7. 出離: 感官欲樂的過患;出離在滋長修道情緒中的作用(即: 在家之悲哀與出離之悲哀的不同);覺醒者不參與感官欲樂
13, 14, 54, 75, 105, 137
8. 禪修之一: 禪修初階的問題;念住
62, 10, 20, 118, 119
9. 禪修之二: 禪那與其在趨向洞見與解脫中的作用
52, 106, 111, 121, 140
10. 四聖諦: 舍利弗爲主角的四部經;講述五蘊的一部經
9, 28, 43, 109, 141
11. 不執持之一: 無常與非我的教誡
147, 1, 44, 146, 148
12. 不執持之二: 講述放開的更多教誡
18, 74, 131, 138, 143, 152
(* 教誡羅睺羅的三部經加重標出)
最近訂正 10-26-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