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關於「論文寫作」的隨筆


通常,今年動筆寫的論文會在明年投稿。
論文審核時間大約六到九個月,很少超過12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不寫,那麼明年就沒有存稿可以投稿,後年就不會有論文發表。
有兩三篇稿件,曾被我壓著到三、四年後才成型、完稿。其實,這樣子長年積壓的稿件會比較有機會修正、剪裁。
--------
法友提到引用別人見解的規範:「對學術著作乃至大部分的寫作而言,似乎存在著這麼一個經驗規律:『假如這些作品在一個地方存在不「規範引用」的話,那麼類似的、甚至更嚴重的現象肯定會大量存在。』」
有一種「名為借、實為偷」的引用方式,作者在書或論文的前頭寫:「本書(或本文)主要引用某某人的某一篇文章(或書籍),以下不一一詳細列出」,然後,毫無忌憚地、不加標註地引用。
-------
期刊編輯與審稿者常常擔心放行了一篇結論錯謬的論文,下面一說,可以深省。
《經典雜誌》第42期,2002年2月出版,中興大學林孟哲教授提到,量子力學大師薛丁格(Schrodinger)與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狄拉克(Dirac)共同獲得1933年諾貝爾物理獎,1944 年,薛丁格寫了一本「生命是什麼 What is life?」,這本書影響非常深遠,也開創了「分子生物學」這門學問,1962年因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得諾貝爾生物及醫學獎的 James D. Watson 華生和Francis Crick 克里克坦承受到這本書的啟發。
幾十年後,生物結構學的大師裴魯茲 Perutz 說,《生命是什麼 What is life?》這本書影響後世很大,但是,這本書正確的部分沒有原創性,有原創性而影響深遠的部分,則完全錯誤。
-----
是的,即使是期刊接受了我的論點,也不保證這樣的論文不會犯任何錯誤。如同理工學術期刊一樣,數學上有人提出「猜想」,物理有人提出「假說」,都只是提供思辨、檢驗的參考,不能執持自己的見解絕對正確。
------
因為閱讀經典,就隨手做筆記,斷斷續續地寫。因為題目形成了,必須閱讀更多資料才能寫完整;閱讀了更多資料,又產生催促力量去釐清一些事情。這就成為一個「寫--讀」循環。
論文投稿之後,最大的受益來自評稿老師的批判。
-----------
讀書可以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翻譯沒辦法這麼做。
你必須決定每一字、每一句的詮釋,你才有辦法譯出文字。
----------
我覺得論文投稿有兩大益處:
1. 隨著年歲增長,沒有人願意指出自己的缺陷,或當面跟自己提出不同的意見,通常他們只是默默地離開。投稿之後,編輯找了兩位學者,認真地閱讀自己的粗糙之作,提出懇切的建議。這些不同的意見,不管對錯,都會刺激自己成長與精進。
2. 早期我跟學者提問,很少得到回答。畢竟每人研究事繁,教學艱難,不是閒著等人提問。在發表幾篇論文之後,有人會主動執經問字;有人會徵詢問題;自己跟人提問,別人也會回答得勤快一些。這在以「論文」這一維度來勸說大眾學佛而言,是一件值得盡心盡力的要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