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島史》(Dīpavaṃsa),為錫蘭現存最古編年史之史詩,係用巴利語記述,與「大史」(Mahāvaṃsa)同為錫蘭佛教史研究不可欠缺之文獻。但是,以「史書」的嚴謹態度去考察內容,也不少「傳說」混雜於其中,無法當作嚴謹的「史書」。
一般認為《島史》約編於西元四、五世紀,著者不詳;以《一切善見律註序》卷1,兩處引述《島史》(CBETA, N70, no. 36, p. 71, a2 // PTS. Sp. 74, 及 CBETA, N70, no. 36, p. 71, a12 // PTS. Sp. 75),覺音論師約於西元 420年編著《一切善見律毘婆沙》,所以,《島史》應該是成於西元四世紀或之前。《島史》的作者(或編者)是否知道在巴利文獻之外,另有其他佛教部派?是否知道另有其他語言的佛教文獻?
從下列敘述,可以確認他或他們知道其他佛教部派的存在,很合理地可以推論:「位於大寺派的巴利文獻的傳承者,知道有其他佛教部派使用其他語言的佛教文獻」。
《島史》說:
「(其他)部派割裂原始結集,自行編列其結集;擯斥原有經、律,增訂『相似經、律 paṭirūpa suttavinaya』。」
關於「第一結集」(世親稱為「根本結集 mūlasaṃgīti」),世親認為「第一結集」的內容已經散失,目前所見是不完整的殘餘經論,而《島史》和大寺派僧人則認為,「第一結集」的內容完整地、無差錯地保存在巴利文獻裡。
就當代佛教文獻學者而言,大都主張:
「假如有第一結集的話,各部經典的結構、其中某些單經的內容並未完全封閉,而是有時引入或增刪內容。」
巴利文獻裡有些(數量不多)疏漏或佚失的內容,這已經是漸為人知的事實。
在巴基斯坦「吉爾吉特 Gilgit」新發現的《長阿含經》寫本,有十經在巴利文獻是劃歸《中阿含經》,所以各部派在認定「經典長度」為「長」而收入《長阿含經》,認定「經典長度」為「中」而收入《中阿含經》,並未有一致的標準。
甚至,有可能《長阿含經》與《中阿含經》的結集,「經典長度」不是唯一的編輯標準,「經典宗旨」或「經典功能」的考量,優於「經典長度」的抉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