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法敕分兩種,一種是阿育王石柱上面的銘文,另一種是「摩崖刻文」。
所謂「法敕 Dharma lipi」只是阿育王的詔令,通常有要臣民遵守的「法」(法令、法則),從文字上看來,顯然不是指「佛法」。
如同史基林所說,關於阿育王的記述,有傳說,也有歷史。我們應該更關注歷史,而不侷限在傳說之內。阿育王的歷史,只有阿育王法敕可供參考。
為何阿育王法敕很重要?因為這是最接近佛陀年代的語佛教有關的「實物」。
當我們談論商朝與商湯歷史,除了古書的記載(這些敘述商湯歷史古書的「實物」,例如《史記》,可能都晚於西元第七世紀),現存實物是考古出土的殷墟及甲骨文,從甲骨文上的祭祀列,可以知道《史記》敘述的商朝世系,除了兩處小出入以外,大致相符。
那麼,佛教與釋迦牟尼的現存最早的「實物」有哪些?
阿育王在位期間是西元前 268-232年,約當世尊涅槃後 120年,所以世尊入滅的紀年是 西元前 388年。
-------
小摩崖石刻銘文(編號 Nb3):
摩竭陀國之天愛王敬禮於僧伽,問候其少病時之樂住。諸大德,諸師知朕既對佛法僧有恭敬與信心,諸大德,世尊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善說,而且諸大德,今朕思惟:「如此正法得久住」而得指示如下:諸大德,此等之法門(為)
Vinayasamukase 毗奈耶(之中)的最勝法教,有學者認為是『轉法輪經(《雜阿含379經》)』,而不是『毗奈耶(戒律)』。
Ariyavasani 聖居經,增一阿含46.2經,AN 10.20,參考《雜阿含71經》
Anagata-bhayani 當來怖畏經,AN 5.78, (增支AN 5.77~79),《T1481 佛說五恐怖世經》 。
Muni-gatha 牟尼偈,《小部,經集》第一品〈蛇品〉第12章牟尼經(207~221頌)
Moneyasute 寂默行經, 《小部,經集》第三品、第十一章那羅迦經(679~723頌)
Upatisa-pasine 優婆帝沙問經, 《小部,經集》第四品〈義品〉第16章舍利弗經(955~975頌)
Rahulovada 教羅睺羅經,《中部61經》,《中阿含14經》,「關於妄語而薄伽梵佛陀所說之」
諸大德,朕希望眾比丘及眾比丘尼常常聽聞並憶念此等之法門,(希望)優婆塞優婆夷也如此。諸大德,朕如是(目的),為(此四眾)能知朕的意願而(下令)刻此。
-------
元亨寺版《阿育王刻文》第十三章:「灌頂八年過後而天愛喜見王...,凡於諸隣邦人之間——於此有稱為安提瑜迦[14]之臾那王,又越過其安提瑜迦王,有稱為土羅(瑪)耶王、安提奇那王、摩迦王、阿利奇修達羅王之四王」(CBETA, N70, no. 38, p. 224, a14-p. 225, a2 / )
阿育王灌頂八年為西元前260年,此五王為:
1. 安提瑜迦王 Aṁtiyoga 安條克二世 Antiochus II Theos of Syria, 敘利亞國王
2. 土羅(瑪)耶王 Tulamaya, 托勒密王二世 Ptolemy II Philadelphus,埃及國王
3. 安提奇那王 Aṁtekina 安蒂哥魯斯 Antigonos Gonatas of Macedonia, 馬其頓王
4. 摩迦王 Magas of Cyrene, 位於今日北非利比亞的國王,是托勒密王二世的同父異母兄弟
5. 阿利奇修達羅王 Alikyaṣueale, 伊比魯斯的亞歷山大王 Alexander II of Epirus
這五位國王的在位年代為(BC 西元前):
1. BC 261-246
2. BC 285-246
3. BC 272-239
4. BC 276-250
5. BC 272-242
在摩崖石刻第二章也提到這五王,可以證實此類石刻並非作偽,而阿育王石柱及摩崖石刻的年代確實可信,而佛法在當時已為阿育王所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