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阿含字典》(55):寧可、愁毒

  
這兩天翻閱王雲路《中古漢語論稿》,在356-368頁是對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的書評,但是題目為〈讀《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這樣就可以規避「書評」的學術範式與基本要求。
  基本上,一篇書評必需首揭書名、作者、出版年份、出版公司或單位,以及頁數。
  通常必需談到書本的篇章結構與敘述主題,接著就進入重點:這本書的優點與缺點。優點必需指出此書與同類書的差異是什麼?是題材不同?研究範圍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提出一個新的問題?還是就別人的問題、理論提出修正或補充?
  如果只敘述優點而不討論缺點的話,就等於是替出版單位寫的「推薦文」,形同促銷廣告,其學術價值不高,甚至會被擱置不論。
  如果只論缺點,甚至評判得體無完膚,則會得罪作者與書商,甚至樹敵,這也不是忠恕之道。
  最後書評者必需下一結論:「建議閱讀」或「無需參考」。
  所以,學術期刊常見的書評常態是「蜻蜓點水、聊表心意」的評摭、指摘缺失,卻不遺餘力地吹噓、推崇、捧場。
  偶爾,會見到心狠手辣地惡評,結尾才意思意思,了無新意地誇獎幾句。
王雲路(2011),《中古漢語論稿》,中華書局,北京市,中國。
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出版社,台北。
=========
王雲路提到並誇許朱慶之書中對「寧可」與「愁毒」兩詞的詮釋。
她指出「寧可...乎」應同時處理,意同「可以...嗎?」
《佛般泥洹經》卷2:「佛光冥,佛尚棄身,爾曹何望?啼哭躃身者,寧可復得乎?」(CBETA, T01, no. 5, p. 172, c22-24)
寧可復得乎?」意指「即使撲地痛哭,可以再得嗎?」
《別譯雜阿含經》卷7:「汝今寧可不欲增長利益於諸家耶?」(CBETA, T02, no. 100, p. 423, c4-5)
「寧可...乎」是否有「反詰、問難」的意思?一般認為是「沒有」,所以並不解釋作「難道可以...嗎?」
《佛說鴦掘摩經》卷1:「室主欽敬候夫出處,往造指鬘而謂之曰:『觀爾顏彩有堂堂之容,推步年齒相覺不殊,寧可同歡接所娛乎!』」(CBETA, T02, no. 118, p. 508, b27-29)。
此處 CBETA   的驚嘆號並不合適,標點應作:

室主欽敬候夫出處,往造指鬘而謂之曰:「觀爾顏彩有堂堂之容,推步年齒相覺不殊,寧可同歡接所娛乎?」(CBETA, T02, no. 118, p. 508, b27-29)
「寧可同歡接所娛乎?」意思是「可以一起跟喜歡的人一起作樂『狂歡』嗎?」,此處並無反問的意思。
如果「寧可」不在疑問句中,是要解釋「寧願、最好、倒不如」呢?還是解釋成「可以」呢?作「寧願、最好、倒不如」解釋時,應該是「選擇」的語境。例如,「她寧可擼貓,也不去打掃。」
《長阿含2經》卷3:「今我寧可試此輪寶」(CBETA, T01, no. 1, p. 21, c22-23)。這是「可以」,不是「寧願」。
《雜阿含254經》:「我今寧可還受五欲,廣行施作福」(CBETA, T02, no. 99, p. 62, b27-28)。這是「寧願」,不是「可以」。
《雜阿含592經》卷22:「我今寧可發令覺悟」(CBETA, T02, no. 99, p. 157, b4-5)。這是「可以」,不是「寧願」。
========
關於「愁毒」,朱慶之解釋為「此處『毒』字,即是『愁』。」(136-137)。
「愁毒」還有可能與「愁苦」一樣,一種是「憂愁」與「心苦」,另一種是「因愁而苦」;也就是說,「愁毒」意為「憂愁」與「心苦如遭毒」,另一種是「因愁而心苦如遭毒」。
《雜阿含246經》:「內心懷愁毒」(CBETA, T02, no. 99, p. 59, b7)。
《雜阿含638經》:「是故汝今莫大愁毒」(CBETA, T02, no. 99, p. 177, a4-5)
《別譯雜阿含30經》:「爾時,魔王憂悲苦惱,失琉璃琴,愁毒悔恨,還本宮殿。」(CBETA, T02, no. 100, p. 383, a5-6)
《別譯雜阿含128經》卷7:「聚落主曰:『若遭是事,當于爾時,我心愁毒,若死若近死,況復不生憂悲苦惱?』」(CBETA, T02, no. 100, p. 423, a23-2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