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雜阿含1148經》與 《別譯雜阿含71經》


======
1. 從世尊不遠處經過的人,巴利文獻描述的是:「jaṭilā, nigaṇṭhā, acelakā, ekasāṭakā, paribbājakā」
《雜阿含1148經》譯為「尼乾子、闍祇羅、一舍羅」,
《別譯雜阿含71經》譯為「長髮梵志、裸形尼乾、一衣外道」。
「jaṭilā」,《雜阿含1148經》音譯為「闍祇羅」;但是《別譯雜阿含71經》譯作「長髮梵志」並不貼切。在另一處,《別譯雜阿含173經》:「云何外[結髮,內亦有結髮,世界俱結髮?我今問瞿曇,云何令結髮,作於不結髮?」(CBETA, T02, no. 100, p. 437, b18-20)
「結髮」或作「髻髮」【宋】*【元】*【明】。
《別譯雜阿含173經》:「云何外[結髮,內亦有結髮,世界俱結髮?我今問瞿曇,云何令結髮,作於不結髮?」(CBETA, T02, no. 100, p. 437, b18-20),「結髮」或作「髻髮」【宋】*【元】*【明】。
「nigaṇṭhā」,《雜阿含1148經》音譯為「尼乾子」;《別譯雜阿含71經》譯作「裸形尼乾」並不貼切。
「acelakā」,《雜阿含1148經》無對應譯詞;《別譯雜阿含71經》並作「裸形尼乾」並不貼切。
「ekasāṭakā」,《雜阿含1148經》混合譯為「一舍羅」;《別譯雜阿含71經》則意譯作「一衣外道」。
至於「paribbājakā 遊方乞食者」,兩本漢譯都沒有對應譯詞。

2. 《雜阿含1148經》和《別譯雜阿含71經》都指上述經過世尊的人群為「身皆麁大」、「身皆長大」並不合理。巴利《相應部3.11經》和《小部,優陀那 6.2經》的用字為「parūḷhakacchanakhalomā」,這是指「腋毛、指甲、身毛增長」。應以巴利詞意為合理。
======
《雜阿含1148經》卷4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20]尼乾子七人、[21]闍祇羅七人、[22]一舍羅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23]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1]洛[2]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3]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4]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5]知有智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6]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鍮石銅,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誑於世人。」
佛說此[7]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CBETA, T02, no. 99, p. 305, c21-p. 306, a20)
[20]尼乾子Nigaṇṭha.。[21]闍祇羅Jaṭila.。[22]一舍羅Ekasāṭaka.。[23]三=王【元】【明】。[1]洛=絡【元】,=終【明】【聖】。[2]莫=慕【元】【明】【聖】。[3]辯=辨【宋】【元】,=能辯【聖】。[4]當須=須自【宋】【元】【明】。[5]如=知【聖】【麗-CB】【CB】。[6]現=見【聖】。[7]經=語【宋】【元】【明】。
=============
《別譯雜阿含71經》卷4:「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在一面坐。時,祇洹中有長髮梵志七人,復有裸形尼乾七人,復有一衣外道七人,身皆長大。波斯匿王見諸外道在祇洹中,經行彷徉。時,波斯匿王從坐而起,合掌敬心,向諸外道,自說:「我是波斯匿王。」如是三說。佛告波斯匿王:「何故見此長髮裸形一衣之人如此恭敬?」
王言:「世尊!我國有此三人,阿羅漢中,名為最勝。」
佛告王言:「汝不善知他心所趣,云何知是羅漢非羅漢也?如共久處,用意觀察,爾乃可知。持戒破戒,雖復久處,聰智能知,愚者不知。若其父母,親里眷屬,有死亡者,可分別知。若無此事,難可了知。若遭厄難,為人[4]強逼,令行殺害。或為女人私處逼迫,而不犯戒。可知堅實。隨逐觀察,乃能可知,淨行不淨,欲試其智,聽其所說,唯有智者,善能分別。唯有智人,久處共住,爾乃可知。」
王即讚佛言:「善哉!世尊!如佛所說,久處共住,爾乃可知。持戒破戒,臨難別人,觀察其行,知淨不淨,講說議論,乃別其智凡,此上說有智能知,愚者不知。久處乃知,非可卒知。何以故?我所使人,亦使著如是形服,使遠至他國,察彼國中,或經八月,或至十月,作種種事已,還來歸國。五欲自恣,一切所作,如前無異。是以知佛所說實是善說。」王又白言:「世尊!我亦先知有如是事,但卒不觀察,便起恭敬。」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以見色貌,  而可觀察知,
 若卒見人時,  不可即便信。
 相貌似羅漢,  實不攝諸根,
 形貌種種行,  都不可分別。
 如似塗耳[5]鐺,  亦復如塗錢,
 愚者謂是金,  其內實是銅。
 如是諸人等,  癡闇無所知,
 外相似賢[6]善,  內心實毒惡。
 行時多將從,  表於賢勝者。」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100, p. 399, a19-b27)
[4]強逼=逼迫強【宋】【元】【明】【聖】。[5]鐺=璫【宋】【元】【明】【聖】。[6]善=聖【宋】【元】【明】。
=============
Ud 6.2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住。時在下午,世尊坐於室門之外。時憍薩羅國王波斯匿來到佛所,禮世尊已,坐在一旁。時有髮外道七人,尼乾子七人,裸體外道七人,一衣外道七人,普行外道七人,皆長腋毛長指甲,擔著種種用品,從不遠處走過。
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看到他們,即從座起,右膝著地,合掌向其禮拜,並說:「諸大德,我乃憍薩羅國波斯匿王。」 時螺髮外道等走過之後,憍薩羅國王波斯匿又禮拜世尊。禮拜已,坐於一旁,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彼等人中有阿羅漢或入羅漢道者否?」 時世尊答曰:「大王,大王居於王宮,有嬪妃王子圍繞;著迦屍衣,飾香粉花鬘,用金銀什物,安能得知彼等是羅漢或入羅漢道否?大王,人必共住,方可知其成行;又須長久,方能知之,短時不能;又須認真思考,方能知之,否則不能;又須有智之人,方能知之,無智者則不能知。大王,從言談,可知其人是否純淨。但亦須長久,短時不能;亦須認真思考,否則不能;亦須有智之人,無智者則不能知。能力,必於危難中方可知之,然亦須久時,短時不能;亦須認真思考,否則不能;亦須有智之人,否則不能。」 波斯匿王言:「大德世尊,世尊所言昔所未有,極為奇妙。大德世尊,彼等乃我之屬從,本為暗探,偽裝行者,各地偵察;彼等先行,我則隨後。大德世尊,彼等此刻已洗除灰垢,淋浴塗油,梳理髮鬚,穿著白衣,享受五欲之樂。」 爾時世尊,如是知已,即興而說: 不做低劣事,不受人驅使;不依附權貴,不以法為商。 
=============
SN 3.11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 那時世尊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坐在外面的門屋。   

那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當時,有七位結髮者、七位尼乾陀、七位裸行者、七位一衣者、七位遊行者,長腋毛、指甲、體毛,擔著一佉梨重的東西,從世尊不遠處越過。   那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起座,整理上衣到一邊肩膀後,右膝跪地,然後向那七位結髮者、七位尼乾陀、七位裸行者、七位一衣者、七位遊行者合掌鞠躬後,報上名字三次:   「大德!我是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中略)大德!我是憍薩羅國波斯匿王。」   那時,在那七位結髮者、七位尼乾陀、七位裸行者、七位一衣者、七位遊行者離開不久,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他們都是世間的阿羅漢,或已到達阿羅漢境界之道,他們是這兩者之一。」   「大王!這對在家受用諸欲;住於孩子擁擠的住處;享用迦尸的檀香;戴花環、塗香料、香膏;享有金銀的你是難有理解的:『這些是阿羅漢,或這些已到達阿羅漢境界之道。』   大王!以共住,[其]戒才能被感受,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王!以共住,[其]清淨修行才能被感受,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王!在災禍中,[其]剛毅才能被感受,且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王!以交談,[其]慧才能被感受,且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不可思議啊,大德!未曾有啊,大德!   大德!這被世尊多麼善說:『大王!這對在家受用諸欲;住於孩子擁擠的住處;享用迦尸的檀香;戴花環、塗香料、香膏;享有金銀的你是難有理解的:「這些是阿羅漢,或這些已到達阿羅漢境界之道。」   大王!以共住,[其]戒才能被感受,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王!以共住,[其]清淨修行才能被感受,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王!在災禍中,[其]剛毅才能被感受,且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王!以交談,[其]慧才能被感受,且以長時間,非以短暫的;以作意的,非以不作意的;以有慧的,非以劣慧的。』   大德!這些男子是我的間諜、臥底者,從它國偵察後回來。先被他們偵察,然後我將處置,大德!現在,他們除去那塵垢污穢後,被善浴、善塗油,整理好髮鬚,穿上白衣,他們將具有、具足五種欲自娛。」   那時,世尊已知這件事後,那時候說這些偈頌:   「非以容色形相而人善知,也非以短暫的觀看而信賴,    因為以善制御的特徵,無制御者在這世間行。    如黏土作的假耳環,如銅的半分錢被黃金包覆,    被隨從包覆而行於世間,內在不清淨,外在很亮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