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台灣國立教育部編了一套「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網址如下:
版主在下敝人我,進去瞧了一瞧,作了幾項小測試,簡單紀錄於下
(有些問題已經在此談過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1.html):
1. 詞條方面:
 1.1 「」字未單獨列一詞條。
 1.2 未收「」字,台語「」通用。
 1.3 未收「」字,如「石磨 e1-tsiok-bo7」、「土礱 e1-thoo5-lang5」。
    1.4 未收「醭」字,如「生醭 senn1-phu1」、「臭醭 tshau3-phu2」。
 1.5 未收「蜥蜴」,只留下「杜定」。
 1.6 未收「穿山甲 la1-li2」。
    1.7 未收「蝌蚪」。
 1.8 未收「芭樂、番石榴 pa1-la2」。
    1.9 未收「芒果、仔 suainn7-ah」。
 1.10 未收「撿」字。
 1.11 未收「窗簾」字。

2. 正字方面:這一方面問題最多。
 2.1 「守宮、壁虎」寫作「蟮蟲仔」。「蟮」、「」兩字相通,這是蚯蚓,而不是壁虎。應該寫作「蝘蜒」、「蟲仔」。
 2.2 「蟬」字,標音、正字都不恰當。
 2.3 「雞榆」應作「圭榆」。
    2.4 「屋簷」收錄作「簾簷 ni5-tsinn5」,實際應作「簷前腳 gim5-tsinn5-kha1」。
    2.5 「長腳蜘蛛 la5-ia5」收錄作「蟧蜈」,實際上「」是「小蟬」,這樣子分派漢字,跟「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一樣。
    2.6 「tsiu3-tsua7」收錄作「咒誓」,正確應作「咒詛」。
 2.7 「蕨貓、過貓」應作「蕨苗」。

3. 搜音偏頗,似乎缺乏充分的「田野調查」
 3.1 「蟬」字標音作「am1-poo1-tse5」,其實台灣中部是稱為「am2-koo1-tshe5」。
    3.2 「蠶」字標音作「tsham5, tham5」,台語古音為「tsam5」。
4. 標音失誤:
 4.1 有些字似乎誤將「oo」標作「o」。例如「監督 kam3-took」、「基督 ki1-took」、「旭 hiook」。
    4.2 「蓮霧」標作「lian2-bu7」,正確應作「len2-bu7」。
 4.3 「龍眼」標作「ling5-ging2」,應包含「ling5-king2」。

5. 未標明詞彙來源為「原住民語」。
 5.1 「林投 nau5-tau6」,為來自平埔族語,中部讀音為「lann5-tau5」。

6. 詞條解釋不當或不完整:
    6.1 「藺」:解釋為「姓」,音「lin7」。其實台灣人應該知道「藺草 lun7-tahau2」為大甲帽原料,1970 年以前,台灣普遍用「藺草」包紮雜貨、食物。
    6.2 「螺絲起子」:此處收錄為「螺絲絞 loo5-si1-ka2」,實際上,較常用、普遍的講法是「loo5-lai2-ba3」,這是「driver」的日本語讀音。
    6.3 「分張」不是「將食物分給別人」,而是「分派工作」。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