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的 KANO

109

以下引自〈王立第二戰研所 Evil Overlor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http://blog.yam.com/eoiss/article/72920451

很多事講開了,只會讓人更悲憤而已。

轉變腦袋比較慢,所以要去修歷史,不然怎麼培養下一代的乖寶寶。

嚴重警告讀者,這篇不是棒球文,也不是影評,請對意識形態無法理解者趕快按上一頁離開。

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的KANO,上週上映後因為時間問題一直沒辦法觀賞,前日終於有空看電影,所以在電影院坐了三小時,終於搞懂了這部片,為什麼在KANO上映前後,各種影評跟好雷負雷,竟然有完全不一樣的解讀。沒錯,這篇心得文,主要是針對那些影評,不是影片本身。

因為,影片本身,說穿了就是為了讓電影更流暢更好看,在一些歷史細節部分改編,一部非常標準的熱血甲子園棒球電影。歷史的問題,筆者就一次講完,因為KANO打一開始就說是改編真實歷史,不是紀錄片,所以拿一些變動指責歷史的不專業,這實在是沒有道理,不然為何不去罵甄環傳,那才叫做改編的徹底。若說是熱血度太離譜,筆者的想法是,說這種話的大概沒看過多少日本甲子園電影或是動畫,打斷手腳繼續幹全壘打的都有,磨破指皮撐到底還好啦。

整體來說,一部熱血甲子園電影,基本要素都有含在裡面,就算最後的結局仍然輸球,也是可以拍得很熱血勵志。這部片的不同點在於,加入了嘉南大圳的梗,使其首尾呼應,在劇終前的對話,跳脫了三流甲子園影片的無腦熱血,用可以預見的金黃稻海結束,畢竟他們都是農林學校的學生,人畢竟也是要過生活的。

接著來談談正題,為什麼有些影評,評到非常的光怪陸離,其中最讓人感到詭異的,大概是指責KANO破壞台灣主體性,宣揚殖民主義與美化日本的這些鬼話。之所以說是鬼話,就是因為KANO本身呈現的是歷史史實,基本上的時代考據並沒有缺少,如果呈現出史實就是宣揚殖民主義,難不成竄改歷史才叫做符合政治正確?

一點也沒錯,問題出在政治正確上,筆者非常可以理解這些人,光是看到KANO的預告片就開始起乩的心理。筆者現在已經全片看完,也完全可以理解,有人看完電影後焦慮到指責KANO宣揚殖民與皇民化,這到底是什麼思維。

這種反日的意識型態,深植在很多人的心中,甚至可以比喻成巴夫洛夫式的反應。這些人的特點是,一旦見到任何日本的好,若不能加上幾句現在中國也崛起,心中就不暢快。提到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發展,非得說幾句日本是為了本國利益才建設台灣,不然這些人就鬱悶難當。若是有人提到日本殖民時期的民族和諧更甚於國府來台後的狀況,他們必定會大肆批評這是殖民遺毒、皇民思維,不把自己滿肚上古委屈傾洩而出就不滿,一定要宣告全世界,日本人到底以前有多壞,要是有人表達異議,我們就可以活脫脫看到北韓李主播的真人廣宣版在你眼前上演。

筆者個人的觀察是,很多現在年紀低於四十歲的人,大概都不大理解這種盲目的崇尚特定國家,仇視另一個國家的心態到底怎麼養成的。其他人對他們的觀察與研究,也就頂多是嘲笑其為天龍人,或是歷史白癡也就罷了。筆者之所以有些感觸,是因為筆者個人,從前就是這種人,而且要是時光倒退二十年,筆者還可以投書報紙,大書三千字KANO到底是如何破壞台灣意識。

問題到底出在哪?會來看本小格的人,大概也不會是筆者以前認識的那些眷村友人,所以把話說白了也沒差。筆者從小開始,在圖畫紙上作畫,只要主題畫的是跟日本有關,必定是把日本人畫的面目猙獰、獐頭鼠目,然後我們中國人都是正氣凜然、方面大耳,現在回頭想想覺得很好笑,但反過來說這也很可怕,是什麼樣的教育會讓一個不到十歲的小鬼,在純白的圖畫紙上,畫上這麼多醜惡大人的偏見?

理由也沒有很多,回憶過去,筆者對親友的認識來說,本省的同學鄰居似乎沒有人像筆者一樣,家裡擺滿著歷史書刊與山川地理雜誌,而且會受到父親影響,從小就把這些翻到爛掉的比例也很低。這種跟筆者類似的書蟲,印象中有認識的,後來都是念大學去了,而且畢業後當公務員的還不少。這其實也不難理解,聯考年代只要你願意背書,記性也沒太差,要考上大學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不提類似筆者這種從小就愛看書的人。

那麼,意識型態在哪?說穿了就是這些書的內容是什麼,是真實的歷史故事,還是充滿偏見跟歧視的宣傳樣本?當然是後者啊,以前的年代,哪裡買得到沒有被修正過的歷史故事?別鬧了,筆者看過的那些書籍,只要提到日本的,無一不是強調日本的黑暗面,民族性有多惡劣、侵略性有多強、人種品格有多差等等,然後提到中國,當然是徹底的光明與浩然正氣。連國中都還沒念的小鬼,從小就看這些東西,各位讀者可以自己想想,長大後他腦袋瓜到底會裝什麼。

筆者算很幸運,先父還會指導與修正筆者的看法,要筆者別把書本裡講的都當真的,還常教一些正反兩面的觀點,事後想想真是幸運,若是遇到眷村那些伯父,大概除了加強偏見外,什麼都沒有。

為何說是偏見?筆者在天龍論裡面講得很清楚,天龍思想說穿了就是階級歧視與種族歧視,這源自儒家思想,社會一切都必須安於一個固有的階序。所以我們閱讀的所有書刊,全部都必須有意無意間宣傳這種階序觀點,在這種觀點下,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必定是生活慘烈、遭受迫害,人人都心向祖國期待統一,而日本的戰敗是天命所歸理所當然,理由當然是邪不勝正,國府來台受到盛大歡迎,台灣人無不歡欣國軍的解放。

這種解放者與被解放者之間,一定要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因為受到日本邪惡的殖民統治,台灣人的整體水準極端落後,被小頭銳面滿臉橫肉的日本官僚魚肉五十年後,生活情況慘不忍睹,相較於打敗日本的國府,每個官員都是清廉自持、有為有守,來台之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所以生活品質才會大幅提高,衛生健康獲得極大改善。

簡單講,就是一個善惡二元觀,凡是我方就是善的,對方就是惡的,惡人怎麼會做好事?就好比綠野仙蹤裡的女巫為什麼會做壞事,因為她「長得很醜」!這啥鬼價值觀,以現代觀點來說,凡是一個事件的發生必有其前因後果,敵我雙方各有正義,為了國家利益誰對誰錯這很難講。但是呢,在筆者小時候接觸到的就是這種二元論,大腦中早就內建一套自動篩選系統,遇到任何人、事、地、物,都要先階級排序、善惡歸位,之後才是檢視事實。(註:當然,若事實牴觸階級善惡,就要優先修正事實。)

若是長大成年後,懂得自我學習,或是學了相關專業,讀過些近代史,必定會大為震驚自己過去的無知。筆者就是這種人,當追求真理的心遇到了過往的錯誤,當然是捨棄錯誤的觀念,哪有去相信這種世界上只有好人跟壞人的價值觀。(註:根據人類學家白女士的分類,還有一種不是人。)

但是,筆者也必須很沉重的說,絕大多數從小接受這種詭異價值,混合了儒家階級排序與種族偏見的人,是沒有自覺到這一點的。說自己毫無自覺也不甚正確,因為這要看接受這種「偽大中國史觀」的程度有多深,還有日後自己到底對知識的探索興趣有多少。尤其是,過去在這種思維中獲利者,因為從來沒有受到衝擊,也不會去反思這種思維哪裡有問題,這種人一旦當官或是成為社會菁英,掌握了話語權,會變得如此駭人也不意外。

但台灣民主自由後,改變了很多事情,資訊的發達與專業的抬頭,讓這種歷史慢慢回覆了應該有的面貌,但效果畢竟有限,不如從小洗腦的好用。這裡面少數人自始至終都沒改變,成為了現在極少數的統派;大多數人呢,則是清楚知道這套歷史觀太鬼扯,但心中實在無法接受與轉變,所以乾脆的成為中壢李姓客官,凡事都跟你講「沒有一定的對錯」、「雙方觀點都該要檢視」、「過去的事情就別追究了,我們要向前看」。

在這套階級體系中,台灣人受到邪惡日本帝國殖民,絕對是非常的淒慘,所以相對於解放者國府,必須列為比較下等的階級,而處於解放者的當然是比較高等,這根本無庸置疑。因為先預設接受了這一套排序,所以只要看到跟自己幻想的狀況不合的結果,若不是暴跳如雷,就是悲憤莫名,反正總要找個理由來說服自己,其實KANO這部片是假的、錯的,或是根本是皇民去拍的,當然是美化「邪惡的」日本殖民者。

讀者有沒發現,筆者寫了近快三千字,都沒提到一點。也就是要評斷所謂的日本到底好還是不好,必須要拿出具體的證據來檢視吧,攤開歷史一頁頁看,這不是一清二楚的事情嗎?

咳!讀者若這樣想,就陷入了他們這種「偽中國史觀」者的陷阱,因為對「我們」接受這種思維長大的人來說,階級排序是絕對的,台灣人身為被殖民者,一定是生活悲慘,極端痛恨日本人。種族歧視也是必要的,山胞都在山上,沒事還會出來獵人頭,霧社事件還會去反抗日本人呢。國族偏見也是必備的,日本人就是大壞蛋,怎麼可能做好事,若日本人會做好事,其心態也是邪惡的,若心態竟然也不是邪惡的,那一定是你中殖民遺毒太深,只想要美化邪惡的日本人。

KANO的口號對這些人來說,實在太不政治正確了,「棒球不分人種」這句話居然是日本人說出口的?簡直背離天道,罪無可逭。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這其實不會太刺激他們,這只用一句話「殖民需要」就可以打發。但是棒球不分人種、三族共和為了優勝旗奮鬥,這種場面就徹徹底底的刺痛「偽大中國史觀」者的心靈,而且階級、種族一次破壞,怎麼不可惡?

喔,為什麼不是「偉大」,而是「偽大中國史觀」?啊中國早就被滅了啊,共產黨幾乎把中國文化中好的都消滅了,來台灣的早就跟土地同化到幾乎也消失了,剩下的全部都是幻想,不是偽那是什麼?有種就把話講得徹底一點,去說繼承中華文化堯舜禹湯一脈相承的中華民國,其治權擴及中國大陸。不然就是乾脆點承認共產黨就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好了,反正不管哪一個都是偽的,沒一個是真的。

==============================

110

以下引自〈哪來日據? 1931年中國還在台北設外館  2014/03/09 13:03

http://newtalk.tw/mobile/news_in.php?id=45069

教育部調整高中課綱,引發百餘位歷史學者大反彈。參與連署的中研院台灣史所長謝國興雖然今(9)日沒有出席抗議記者會;但他則以專文聲援指出,「日據」就是否認當時日本統治的合法性;但承接清朝的中華民國成立後,事實上,「1931年起中華民國在台北還設有總領事館,也就是在法理上完全承認日本對台灣統治的合法性」。

馬政府從去年9月透過行政院發文各機關要求將「日治」改成「日據」,到了最近還透過課綱調整,企圖要求所有高中歷史教科書遵守這一規定,引發反彈。對此,謝國興教授透過史學專業將相關的歷史事實整理出來。

他在「歷史態度與道德勇氣:為什麼是『日治』而不是『日據』」一文指出,行政院在2013年7月23日發文通令全國,規定公文書「凡引述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之時期,簡稱時應使用『日據』之用字」。中國大陸向來只用「日據」,行政院此一通知如果全台各機關果真遵守,在這一問題上兩岸可稱統一了。

謝國興指出,其實戰後,台灣民間習慣使用「日治時期」或「日本時代」來指稱日本統治台灣的這段時間,基本上這是一種中性的描述。但1951年11月15日,台灣省新聞處發文通告所有媒體機構,轉知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的代電指示,大意謂「世俗稱日治時期,殊堪憂懼,今後一律改稱日據時代,以正視聽」。該通告隨後刊登在「台灣省政府公報」1951年冬季第41期。

謝國興除了論述馬關條約下的台灣法律地位外還指出,「日治」時期的主要含意就是日本合法、正當性統治台灣時期;「日據」則是意味著日本或者非法、或者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情況下佔據並統治台灣。「日治」不過是客觀事實的描述,「日據」則是具有情緒性抗議的價值判斷字眼。就客觀的歷史過程來說,清朝政府在馬關條約訂定後固然沒有立場說日本「侵略佔據」了台灣。

謝國興指出,而且中華民國成立後也沒有表示過不承認前朝割讓台灣之舉,或要求修改條約改變台灣被日本統治的現實,「1931年起中華民國在台北還設有總領事館,也就是在法理上完全承認日本對台灣統治的合法性」。中華民國政府1941年12月9日因太平洋戰爭爆發,正式對日宣戰,才曾宣布廢止中日間關係的所有條約。

謝國興指出,但單方面廢止領土讓渡條約,在國際法上是否有效容易產生爭議,台灣隸屬於中華民國的正式解決必須等到1952年8月的中日和約生效後。也就是,即使對日宣戰時不承認前此中日之間合約,但若以此延伸解釋日本治台是非法佔據,當然是強詞奪理。

此外,謝國興還透露,2012年他本是高中歷史課綱審查委員。當時,歷史教科書的審查委員全部是歷史學者;但到了要審第二冊時,突然有所謂「民間學者」以強烈語氣要求教育部修改教科書內容,提出統派色彩濃厚的見解;又突然增聘了一位台大政治學專業的張姓教授,斧鑿痕跡過於明顯」;因此,第二冊審查完畢後,由於無法認同執政當局以政治力介入教科書的學術審查工作,因此他主動表示不再擔任審查委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