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李筱峰:什麼叫做「平埔族」?

以下引自《民報》: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337d61e-49d4-4515-9355-5be6f6bad20d

什麼叫做「平埔族」? 2013-12-21 19:27

李筱峰

李筱峰

1952年生於台南縣麻豆鎮。 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專任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

什麼叫做「平埔族」?

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還可以看到平埔族的痕跡嗎?

台灣原本是南島民族的天地,台灣原住民族被區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這種分類的名稱,是外來的漢語族叫出來的,大抵因地緣關係而分,居住平地者被稱為「平埔番」(但是被稱為「高山族」者,也並非全住於山區,如排灣、魯凱族部分人仍住在平地)。

在近世外來移入者(華寇、倭寇、中日漁民、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閩粵移民等)尚未進入台灣之前,台灣從東北部的蘭陽平原、北端的基隆淡水起,沿著西部平地,一直到南端的恆春半島,這廣大的平原及台地上,散居著許多原住民族的聚落,被通稱為「平埔族」。過去充滿種族優越感的漢語族人以「平埔番」稱之,又以其接受漢化,並向官府繳稅納糧,而稱之為「熟番」,相對於政教不及的高山族,則被稱為「生番」。

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樣,族系繁多,語言、習俗也不盡相同,但都屬南島民族(Austronesian),亦即印度尼西亞語族。荷蘭時代荷人對全台曾做過人類學調查,全台有一百九十三個部落,四十五個族系。民族學者將平埔族分為八族到十族,包括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瀑拉族、巴布薩族、洪雅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族……。直到十九世紀初,各族的分布範圍還很清楚。

但是,由於中國閩粵漢語族移民不斷進入,平埔族在外力入侵、通婚,以及強勢文化的浸漬下,社會逐漸解組,語言消失,身分認同錯亂(詳見本書第30問),再加上歷經外來政權(滿清、日本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思想「教育」,以至於今,平埔族已經不為社會大眾所認知。

雖然平埔族已經在社會大眾的認知中消失,但是平埔族的痕跡,其實在今天台灣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平埔族發音的地名

即使連「台灣」的名稱,也是來自平埔族的發音。(詳見本書第1問),今天台灣有許多市鎮名稱,都是由平埔族社名而來:

根據沈建德的調查研究,今天台灣島上許多市鎮,由平埔族社名漢化者至少一百一十個,西部有七十八個,而且是於一七六四年以前就漢化改名,去社留名,例如:

麻豆社→麻豆,赤崁社→赤崁,萬丹社→萬丹。土庫王社→土庫(雲林),斗六社→斗六,大突社→溪湖大突,南投社→南投,大里杙社→大里,二林社→二林,西螺社→西螺。烏牛欄社→烏牛欄,葫蘆墩社→葫蘆墩(豐原),罩蘭社→卓蘭,沙轆社→沙鹿,大肚社→大肚。苑裏社→苑裡,吞霄社→通霄,後壟社→後龍,新港社 →新港,貓裏社→苗栗市,大甲東社→大甲,日南社→大甲日南。大雞籠社→基隆,淡水社→淡水,里族社→里族,北投社→北投,唭哩岸社→唭哩岸,大琅泵社→ 大龍峒,八里坌社→八里,雞柔社→圭柔山(在淡水),搭搭攸社→塔塔攸(在松山),南崁社→南崁,坑仔社→坑子(在桃園),龜崙社→龜山。秀朗社→秀朗。

此外,宜蘭還有三十二個,是一八四○年後漢化改名。

100

台灣到處都有平埔族地名,圖中高速公路上面的四個地名,

就有三個平埔族地名:大甲、苑里、通宵

101

台北市捷運其哩岸站附近,就是早期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其哩岸社所在地

再者,出現「番」、「社」等字樣的地名,亦是過去平埔族聚落。例如,歷史學者陳國棟出生於淡水賢孝里「番子田」、陳水扁前總統出生地以前也叫「番子田」、歷史學者戴寶村家裡的地址在三芝鄉「番社後」……,這些地名,都讓我們看到平埔族的痕跡。這類型的地名,全台灣至少有一百二十四組。例如:

(1)以「番社」起頭者六個:番社(有改為香社者)、番社腳、番社口、番社內、番社後、番社仔。

(2)「番子」起頭者三十一個:番子庄、番子社、番子田、番子橋、番子路、番子園、番子圍、番子宅、番子巷、番子厝、番子埔、番子坡、番子陂、番子溝、番子坑、番子潭、番子湖、番子崙、番子窩、番子挖、番子壩、番子堀、番子公館、番子寮、番子寮坑、番子渡頭、番子路頭、番子樓、番子鹽、番子田洋、番子田溝仔。

(3)以「番」起頭或結尾者十一個:番路、番婆、番婆寮、番婆湖、番婆崙、番童埔、番挖、番灣、番割田、府番、番山。

(4)以「社」起頭者二十個:社腳、社口、社尾、社頭、社中、社上、社後、社皮、社寮、社寮角、社寮崗、社子、社地、社東、社西、社南、社后坑、社角、社底、社后。

(5)以「社」結尾者十八個:新社、舊社、舊番社、大社、中社、外社、頂社、頭社、下社、水社、東社、西社、南社、頂頭社、下頭社、埔里社、翁子社、水裡社。

(6)其他三十八個:新番子埔、舊番子埔、大埔(源自廣東大埔者除外)、大尾、公廨埔、頂番婆、中番婆、下番婆、小紅毛社、生番空、阿里史、大突寮、萬斗六、阿密哩、喀哩、西勢社、雙寮社、高密、大甲東、埔仔、南崁廟口、坑仔口、霄裡、芝芭里、波羅汶、貓盂、苑裡坑、八芝蘭、瑪陵坑、南港仔、錫板、叭嗹港、金包里、瑪鋉、馬賽、阿里史民莊、阿里史、阿束社。(以上詳見沈建德,《台灣血統》、《台灣常識》)

宗教信仰與儀式

平埔族人最常見的信仰是祖靈崇拜。南部西拉雅族有著名的「祀壺」信仰,他們相信西拉雅人的祖先「阿立祖」,將惡靈、邪靈收拾於壺瓶等容器中,因此,他們以盛水的壺罐供奉於「公廨」中。公廨是他們部落祭祀的地方,相當於西方的教堂。目前南部的許多村落、鄉間,仍保留有「公廨」,或稱為「公厝」者。今天台灣福佬人有拜「地基主」、客家人有拜「土地龍神」之習俗,係源自平埔族對祖靈「阿立祖」的祭拜。

台灣歌謠中的平埔族痕跡

許多平埔族擅長歌唱,在生活上幾乎無所不歌——有祝年歌、頌祖歌、耕種歌、打豬歌、情歌、飲酒歌、待客歌……。所以,今天台灣有許多歌謠,係源自於平埔族,如著名的「思想起」、「牛犁歌」(駛犁歌)、「台東調」(及其同曲調系列「恆春耕農歌」、「恆春民謠」、「青蚵仔嫂」、「三聲無奈」)……,都是平埔族的歌調演變出來的。著名的流行歌曲「月夜愁」,則是經由馬偕牧師採自平埔族歌謠,最後由作曲家鄧雨賢改編而成的。

語言中的平埔族痕跡

研究南島民族的專家李壬癸指出:「因為漢人大量移民來台,其人數與文化居於絕對優勢,就逐漸取代了住在平原地區的各種平埔族群語言了。絕大多數的平埔族語言,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消失殆盡了。」(詳見李仁癸,《珍惜台灣南島語言》,頁五五)

台灣最大族群的福佬系,使用的語言來自閩南語,但是與中國的閩南語並非全然相同,除了摻入了荷蘭語與日本話等外來語之外,也保留一些平埔族語言。再者,語言學上的「母語干擾」現象,也會在新學習的語言中產生:在學習新語言的過程中,因受母語的影響,不可能百分之百移入全新的語言而將原來母語完全捨棄,必然有許多母語的殘留,或因母語的特殊發音而影響新語言的發音。台灣有許多地方有很特殊的發音,也有一些很特殊的用詞(借漢字來表音,無法望文生義了解其意),將這些發音或語詞,對照閩南語的漳州音或泉州音,皆無該語音或語詞,此種現象極可能就是平埔族語言的殘留。學者簡炯仁就曾指出台灣話中的許多語詞,像「龜毛」、「阿沙不魯」、喝酒喝得「馬西馬西」……,係源自於南部西拉雅語。

我們今天台灣人的生活中,尚保留許多平埔族祖先的痕跡,到處可見,有待我們去發掘。

【參考資料及推薦閱讀】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二○○一。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一九九六。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平埔族調查旅行》,台北:遠流,一九九七。

呂理政,《人類學家的博物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一九八八。

李壬癸,〈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群的語言〉,第七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二○○八.九.六。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一九九七。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一九九七。

李壬癸,《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台北:前衛,二○一○。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一九八二。

杜正勝,〈平埔先民的遺產〉,《台灣心 台灣魂》,高雄:河畔,一九九八。

沈建德,〈台灣人血源論之剖析〉,《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一九九七。

沈建德,《台灣血統》,屏東:著者出版,二○○○。

沈建德,《台灣常識》,屏東:著者出版,一九九八。

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台北:前衛,二○一○。

洪麗完,《台灣中部平埔族——  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板橋:稻鄉,一九九八。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歷程》,台北:遠足,二○一○。

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台灣的原住民族》,台北:晨星,一九九二。

徐雨村,《台灣南島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二○○六。

國立編譯館主編,《台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一九九八。

康培德,《殖民帝國與帝國接觸: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板橋:稻鄉,一九九九。

梁志輝、鍾幼蘭,《台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中),南投:台灣省文獻會,二○○一。

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一九九二。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探險台灣》,台北:遠流,一九九六。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中:台灣省文獻會,一九八八。

詹素娟、張素玢,《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二○○一。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一九九五。

潘英,《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一九九六。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 十八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台北:東大,一九九九。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一九八七。

簡上仁,《台灣民俗歌謠》,台北:眾文,一九九二。

簡上仁,《台灣民謠》,台北:眾文,一九九○。

簡上仁,《台灣音樂之旅》,台北:自立晚報,一九九一。

(摘錄自 玉山社出版,李筱峰著《台灣史101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