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說謊記--引自《豆瓣網》〈核桃的日記〉

1 
蛇梯棋(Snakes and Ladders),是源自於印度的「擲骰子遊戲」,棋盤上除方格外,還繪有梯子、蛇,以骰子隨機決定棋子的步數,途中若抵達梯子或蛇的格子會移至其他格,以抵達終點為勝利。

----------------------------------------------------------------------

這裡可以玩蛇梯棋

http://www.vam.ac.uk/vastatic/microsites/1414_jain/snakesandladders/

版主贅語:
我們認為有些小孩比其他小孩純真,是因為:「在應該說謊的時候,他不懂得說謊而說了實話」?「或者他說謊的技巧笨拙得可愛,輕易讓人看穿」?「在應該掩飾自己的欲望時,他直接說出自己的貪念」?
家長與學校裡經常討論「如何教導孩童不要說謊」,自從人類有學校以來,這樣教導從來沒有成功過,也從來沒有人檢討是否有更實際的教導方法。
實際上,小孩遲早要說謊,與其不著邊際地教導「不要說謊」,我們是否要教導小孩「說謊的技巧、時機與對象」?
我們過去說過謊,未來可能也還是會說謊。校長說謊、老師說謊、家長說謊、他的同學、朋友說謊、電視說謊、電影說謊、說謊的「電視、電影」裡面的人物也說謊、總統說謊、行政院長說謊,甚至連賣食物給我們的人也說謊。
我們是不是應該教導「如何面對別人所說的謊」、「如何辨別一段敘述中,那一部分比較接近事實、那一部分是一派胡言」、「如何磨練說謊的神情、姿態、語言與情境」。
如果每個小孩無法避免別人對他說謊,他自己也遲早要說謊,是否有一個方法能夠教導「某個場合、某個事件、某個對象」絕絕對對不能說謊?
所謂「迷信」,就是認為教導小孩不要說謊(不管是毫不留情地毒打一頓,或是善巧地溫情開示),只要方法對了,小孩就從此不再說謊。
===============
以下引自《豆瓣網》〈核桃的日記〉
http://www.douban.com/note/201912915/
〈說謊記〉

2012-02-22 18:43:05

核桃真的大了,她開始說謊了。

學校交伙食費,找零的錢没有帶回來。 爸爸問核桃:「找回來的錢那裡去了?」核桃假裝去找。

爸爸猜到核桃在說假話了。

爸爸說,「錢是不是花掉啦?」

核桃尖聲說:「没有!」

爸爸也没有理會她的分辨, 也没有罵核桃,直接说:「核桃, 你記住了,把錢花了没有關係,但是要告訴爸爸,花那兒了。」

「記住啊,以後要跟爸爸說實話。錢花對了,就花了。花不對,爸爸告訴你怎麼花才對。不用說假話。」

核桃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原委說出來,和爸爸估計得一樣。

我記得和核桃一樣大的時候上演過同樣的一幕,被老媽從靈魂上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可惜收效甚微,謊話連篇的毛病一直到大學才改過來。小時候我要遇到這個爸爸該多好啊!

爸爸用常人心態看問題, 不用正確的心態看問題。

「正確」,有時候會違背「人之常情」。

不要讓孩子覺得不太「正確」的人之常情是羞耻的, 也要告訴孩子,怎樣正確地處理生活中自己的「欲望」和「社會常理」的衝突。

想補一句活了這麼大歲數的體會啊:「敢直接面對真實的自己比做個正確的自己要難得多,不過也要活得爽快得多。」

其實,說謊是很令人頭痛的事情。說謊者,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但是又忍不住要做, 做了又不敢承擔。

小孩的第一次謊話是欲望和道德之間的第一次交戰,以後還會或多或少說謊,要緊的是在一次次的「交戰」中慢慢體會「敢作敢當」的重要。

敢於面對自己,人就會强大,不會被欲望牽入偷偷摸摸的陰溝。

爸爸的教育法則是,少量多次。每次犯错,不狠揪,不深究;但每次都要說到位。

讓孩子覺得,世界上没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對、錯都不是世界末日。

小孩的率真是無知無畏的結果。

到了一定年齡,就像在伊甸園吃了蘋果,人有了是非觀念就變得不純潔了。

總想掩飾天性中的「錯」處,也往往想誇耀自己行為的「正確」。

核桃前些日子開始討厭「别人深情地朗誦」,好像人們討厭的那種「裝」。

「說謊話」其實是「炫耀正確」的一體兩面。

人大了,就要不斷地「裝」,把真實的自己掩飾起來。

======================

版主贅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