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讀詩會 9:哀怨詈罵的怨誹詩
中國正統詩人最講究《小雅》詩人之風:「溫柔敦厚,怨誹而不亂。」可我個人小鼻子小眼睛,最欣賞將「不滿、憤恨」溢於情表,不滿、不平、埋怨、憤恨、詈罵,把千年的冤屈仇怨,哀之、哭之、怨恨、詈罵,不再壓抑自憐,怨恨就是要講出來:「喂!你踩到我的腳了!這是人心人肉,會痛的!」而不是溫文敦厚地說:「這位女士,我知道你很注重國際禮儀,並且是一個標準的人道主義者,向來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平常生活舉止,也很注意不要因疏忽去傷害別人。能不能讓我告訴你一下,你現在正用尖尖的高跟鞋,踩在我雪亮的皮鞋上,能不能打個商量?稍微移步一下?」
唐朝、高駢:
「煉汞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
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高駢歷任西川節度使與鎮海軍節度使,時當黃巢戰亂時期,擁軍自重,坐看京城失守,導致唐僖宗出奔四川。這首詩可能是在黃巢舉兵時期,意在怨恨當時的宰相和跟他結怨的太監田令孜。
「我修練四十年,至今還不能升天成仙,仍然守著藥爐在煉丹,(比喻自己四十年來抵禦南詔(大理段氏王朝),帶兵和黃巢作戰,卻不能當宰相或封王),不知道蕭子晉為什麼,只要吹簫演奏音樂就成了仙?(不滿朝廷大官,不用打戰就高官厚祿,享受榮華富貴。)」
唐、李商隱也有一首詩:
「雲臺高議正紛紛,誰定當時蕩寇勳?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這首詩用了一個典故。《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漢武帝時,李廣善於帶軍和匈奴作戰,戰功累積到成為將軍,卻因誤了軍期,被廢為平民返鄉。有一次出城射獵,歸城太晚,回來時已經關了城門。李廣就說:「開城門哪!」守城吏就問:「來者是誰?」李廣自報:「我是以前的李將軍(故李將軍)!」這個守法但沒有守口的官吏笑道:「就是現任的今將軍也不能通過,何況是故將軍?」李廣只好在城外睡了一晚,隔天再進城。這件小事,就被鳳梨日報的記者逮個正著,隔天就上了頭版頭條的新聞。
雲台是指東漢明帝懷念輔佐東漢光武帝恢復漢室的將領,於是在南宮雲台畫了28名將領的圖像,供後人瞻仰。可是名將馬援未被選入雲台畫像之中,原因引起後人不少猜測。
「朝廷在決定誰應該入選雲台畫像時,對東漢初年的將軍,誰該入選,議論紛紛,不知有誰還記得伏波將軍馬援輔佐光武帝立國,又北破狼羌,南征交趾。最後居然沒有入選雲台功臣。這也不用哀怨啊,就像漢朝的李廣,打獵晚歸,誰理你一個『故將軍』呢?」
順便說一句,後來匈奴為患太厲害,朝廷束手無策。大臣有人提議讓李廣回任將軍,對抗匈奴。漢武帝就封李廣為將軍,編校部隊之後,李廣就領軍,帶著皇帝的厚重期望出征。我們李廣可是大將風範,路過灞陵時,就順道把那守城的小官吏殺了。皇帝要他去抵禦匈奴,李廣找了一個小人物祭旗,有誰會不識大體去沮喪大軍的雄威呢?
說道李商隱,他可是名詩人中的深宮怨婦,哀怨得不得了,他的另一首詩〈有感〉:
「中道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
勸君莫強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
「舉棋不定、作事有頭無尾這是我的專長,自古以來,有我這樣驚世駭俗才情的人總是命不好,奉勸你們不要學那畫蛇添足的人,畫好了蛇又加畫了蛇足,最後一杯本來屬於你的香酒反而喝不到了。」
所以就像明、陳時用這首〈竹枝詞〉所說的,
「前船已過綠楊灣,後船猶在蓼花灘;
一樣帆檣一樣櫓,前船何易後何難!」
同人不同命,有時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其實孔子也不反對怒形於色,請讀《詩經,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你看那老鼠都還有皮,你作人卻沒有規矩,作人沒有規矩,不去死還在這裡做什麼?
你看那老鼠還有牙齒,你作人卻不知廉恥,作人不知廉恥,你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去死?!
你看那老鼠還有肢體,你作人卻沒有禮貌,作人沒有禮貌,你為什麼不趕快去死???」
這是孔子編的書,和我無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It is very amusing to share your stories. Make my day a little bit "莞爾" Thank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