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雜阿含 599經, 開展清淨道論的偈--2 



在此,我們暫時擱置覺音論師的《清淨道論》,依據《雜阿含599經》、《SN 1.3.3》與《別譯雜阿含173經》重新讀偈頌吧!
首先是問偈:《雜阿含599經》〔外纏結非纏,內纏纏眾生﹔今問於瞿曇,誰於纏離纏?〕對照巴利經文:『A tangle inside, a tangle outside, this generation is entangled with in a tangle. I ask you this, O Gotama, who can disentangle this tangle?』
[內有纏結,外有纏結,
 眾生被纏結所纏縛﹔
 喬達摩啊,我問你,
 誰能解開這個纏結?]

巴利問偈的第一句似乎沒有《雜阿含599經》「外纏結非纏」的「非纏」字詞,我們可以參考對應經典《別譯雜阿含173經》「云何外結髮?內亦有結髮?世界俱結髮?我今問瞿曇?云何令結髮?作於不結髮?」(CBETA, T02, no. 100, p. 437, b18-20)
《雜阿含 1186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縈髻羅豆婆遮婆羅門,本俗人時,為佛善知識,來詣佛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外身縈髻者,是但名縈髻;內心縈髻者,是結縛眾生;今請問瞿曇,云何解縈髻。』爾時世尊說偈答言:『受持於淨戒,內心修正覺;專精勤方便,是則解縈髻。』時縈髻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CBETA, T02, no. 99, p. 321, b21-c4)
《雜阿含1187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縈髻波羅豆婆遮婆羅門來詣佛所,而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身外縈髻者,是但名縈髻;內心縈髻者,是結縛眾生;我今問瞿曇,如此縈髻者,云何作方便,於何斷縈髻?』爾時世尊說偈答言:『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入處;於彼名及色,滅盡令無餘;諸識永滅者,於彼斷縈髻。』佛說此經已,縈髻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CBETA, T02, no. 99, p. 321, c4-18)
《雜阿含 1186經》問偈與答偈其實可以視為與《雜阿含 599經》相同,《雜阿含 1187經》問偈相同而答偈不同,兩經的「是但名縈髻」有「雖名為髻而不是真正的髻」的「非髻(非纏)」的意思。與巴利文獻所傳的「對內六入處和外六入處而生愛著,所以稱為『內纏結與外纏結』」不同。這可以由《瑜伽師地論》與《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看出「說一切有部」有此傳統的解釋。
《瑜 伽師地論》「復次由五種相,愚夫內縛與彼外縛而有差別。謂彼外縛為色一分之所繫縛:或木、或鐵、或索所繫,愚夫乃為諸行所縛,又彼外縛他縛所縛,愚夫乃為 自縛所縛。又彼外縛易可了知縛縛因緣、脫脫方便,愚夫內縛一切難知。又彼外縛死後即無,愚夫內縛死後諸行,隨逐往來循環不捨。又彼外縛所有出家能捨諸欲, 便得解脫,一切怨讐不能拘礙。愚夫內縛雖得離欲,乃至有頂尚未能脫,況唯出家?當知此中在離欲位,魔羅於彼不得自在,未離欲位便得自在。其出家位未脫魔 手,若在家位,隨欲所作,未離欲位,魔縛所縛。由世間道,雖生有頂,未脫魔羂。」(CBETA, T30, no. 1579, p. 791, a16-29)此處瑜伽師地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縛有三 種,謂貪縛、瞋縛、癡縛。由貪縛故縛諸眾生令處壞苦,由瞋縛故縛諸眾生令處苦苦,由癡縛故縛諸眾生令處行苦。由貪等縛縛處壞苦等者,以貪瞋癡於樂等受,常 隨眠故。又依貪瞋癡故,於善方便不得自在,故名為縛。猶如外縛,縛諸眾生,令於二事不得自在:一者不得隨意遊行,二者於所住處不得隨意所作。當知內法貪、 瞋、癡縛亦復如是。」(CBETA, T31, no. 1606, p. 724, a2-9)
我們可以看見,即使《別譯雜阿含173經》已有此經的翻譯,在《別譯雜阿含100經》仍然將相當於《雜阿含1186經》與《雜阿含1187經》的偈頌結集於此。如果我們閱讀《SN 7.1.6》,雖然結構和內容與《別譯雜阿含100經》相當,但是仍然未把外纏縛解釋為「外在的身體纏縛」。
《別譯雜阿含100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髻髮婆羅突邏闍婆羅門往詣佛所,問訊已訖,在一面坐。即說偈言:『 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有能除者?』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明智豎立戒,心修於智慧;專精能勤學,年少除髻髮。』
時婆羅門復說偈言:『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能斷除者?』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眼耳鼻舌身,及與於意法;名色都無餘,心意盡滅度;若能如是者,斷除於髻髮。」(CBETA, T02, no. 100, p. 409, c14-29)
《雜阿含599經》「外纏結非纏,內纏纏眾生﹔今問於瞿曇,誰於纏離纏?」我試著翻譯為:「外在對身體的纏縛不是真正的纏縛,內心貪瞋癡引起的纏縛才是眾生(生死輪迴)的纏縛,瞿曇(喬達摩)啊,誰能解除(脫離)這樣的纏縛?」
在此又一次強調,《別譯雜阿含》的翻譯系統譯為結髮,(可能不僅僅是漢譯的關係,而是這一部派本來就將此 jatā 譯為結髮、髮髻),而這樣的解釋可以從《雜阿含1186經》與《雜阿含1187經》得到支持﹔在各個譯本當中,只有「說一切有部」將此偈解釋為「外在的身縛」,而與巴利傳統的「對內六入處和外六入處而生愛著,所以稱為『內纏結與外纏結』」不同。



經號
但名、非纏
雙答偈
答偈內容
讚佛偈
599
非纏
戒定慧
1186
但名
戒定慧
1187
但名
滅盡定
100
兩者
173
戒定慧
SN 1.3.3
戒定慧
SN 7.1.6
兩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