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雜阿含372經, 誰觸誰受--1



更有《破群那經》中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

《大智度論》「(問曰:『)更有《破群那經》中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此二經云何通?』答曰:『以有人疑後世不信罪福,作不善行墮斷滅見。欲斷彼疑,捨彼惡行,欲拔彼斷見,是故說「雜生世間,雜觸(得)雜受」。是破群那計有我有神,墮「計常」中。破群那問佛言:「大德誰受?」若佛說「某甲某甲受」,便墮「計常」中,其人「我見」倍復牢固不可移轉,以是故不說有受者觸者。』」(CBETA, T25, no. 1509, p. 60, a6-15)《大智度論》此處的有我有神,不能照字面解釋,必須先了解「神」字的意義。

《大智度論》「佛世尊也如《法句》中說:『神自能救神,他人安能救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CBETA, T25, no. 1509, p. 59, c2-4)此處「神」字,可以依照法句經了解其原意。『神自能救神,他人安能救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此為〔我品第十二Atta-vaggo〕,160偈:

atta hi attano natho ko hi natho paro siya

attana'va sudantena nathaj labhati dullabhaj

A. 自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B. 自己為自己的依止,他人怎可能為依止?自己能調御自己,就是獲得難得的依止。

C. 人是自己的歸依,別人怎麼可能成為你的歸依?妥善調御自己的人,證得難能可貴的自歸依。

D.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調體正,何願不至? 支謙譯《法句經》第二十章、愛身品4頌

E. The self is lord of the self, for what other lord would there be? For with self well controlled one obtains a lord difficult to gain. 人是自己的歸依,別人怎能做自己的歸依?自己能調御自己,才是得到最難得的歸依。

可見,什師將〔自己 atthā〕譯成〔神〕,並不理想,將〔調御 sudantena(well-retrained 善自行調御)〕譯成〔行善智〕,不如其他各譯的〔信〕於原文。

所以《破群那經》原意,無法依賴鳩摩羅什所譯的《大智度論》,而要回到《阿含》的譯本。
《雜阿含 372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住佛後扇佛。白佛言:『世尊,誰食此識?』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頗求那復問:『為誰觸?』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觸者。我若言有觸者,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我說『六入處』緣『觸』,)汝應如是問:「何因緣故生觸?」我應如是答:「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復問:『為誰受?』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應問:「為誰受?」。(我說『觸』緣『受』,)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受?」我應如是答:「觸緣故有受,受緣愛」。』復問:『世尊,為誰愛?』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愛者。我若說言有愛者,汝應作是問:「為誰愛?」(我說『受』緣『愛』,)汝應問言:「何緣故有愛?」我應如是答:「緣受故有愛,愛緣取」。』復問:『世尊,為誰取?』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我說「愛緣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取緣有」。』復問:『世尊,為誰有?』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有」者。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我說「取緣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謂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集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102, a12-b18)

《相應部尼柯耶SN 12.12》「(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現存的眾生,與滋養即當來眾生。那四食?一粗或細的摶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此等為四食資益現存的眾生,與滋養即當來眾生。』世尊說後,尊者牟梨破群那問佛言:『世尊,誰受用此識食?』佛告破群那:『不該作此問題。我不說有用此識食者。如果我說有用此識食者,就合適作此問。因為我未如此說,因此應該如此問:「何者會以識為因緣(而生)?」如此則為合適的問題。如此,合適的回答為:「識食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破群那又問:『大德,誰觸?』佛告破群那:『不該作此問題。我不說有觸者。如果我說有觸者,就合適作此問。因為我未如此說,因此應該如此問:「以何因緣而有觸(生)?」如此則為合適的問題。如此,合適的回答為:「以『六入處』為因緣而有「觸」。以『觸』為因緣,(而有)『受』。」』破群那又問:『大德,誰受?』佛告破群那:『不該作此問題。我不說有受者。如果我說有受者,就合適作此問。因為我未如此說,因此應該如此問:「以何為因緣而有受?」如此則為合適的問題。如此,合適的回答為:「以『觸』為因緣而有「受」。以『受』為因緣,(而有)『愛』。」』破群那又問:『大德,誰有愛?』佛告破群那:『不該作此問題。我不說有愛者。如果我說有愛者,就合適作此問。因為我未如此說,因此應該如此問:「以何為因緣而有愛?」如此則為合適的問題。如此,合適的回答為:「以『受』為因緣而有「愛」。以『愛』為因緣,(而有)『取』,以『取』為因緣而有「有」。(以『有』為因緣,而有『生』。以『生』為因緣而有「老病死」,如是有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集。」』(佛告破群那):『但是,破群那,『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佛告破群那:『不該作此問題。我不說有愛者。如果我說有愛者,就合適作此問。因為我未如此說,因此應該如此問:「以何為因緣而有愛?」如此則為合適的問題。如此,合適的回答為:「以『受』為因緣而有「愛」。以『愛』為因緣,(而有)『取』。以『取』為因緣而有「有」。(以『有』為因緣,而有『生』。以『生』為因緣而有「老病死」,如是有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集。」』(佛告破群那):『但是,破群那,『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覺音論師的《相應部註》說:「為何破群那沒有問:『誰有【有】?』因為他相信有『我』,而世尊的回答已經直接否定這樣的見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