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雜阿含351經,『諦觀井水而不觸身』與『忍而不證』--4




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


《雜阿含351經》如是我聞,一時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住舍衛國象耳池側。爾時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有生故有老死,不異生有老死。如是說有。〕〔尊者茂師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耶?〕尊者茂師羅答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

《巴利文S12.68,Kosambi,瞿睒彌》一時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那羅陀、尊者阿難住瞿睒彌瞿師羅園。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有生故有老死』耶?〕(在『迦藍經Kalama』: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相信師承之教,不要相信傳統,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原理而相信,不要因思考推理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

尊者茂師羅言:〔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有生故有老死』。〕復問:〔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有有故有生』耶?所謂『有取故有有』耶?所謂『有愛故有取』耶?所謂『有受故有愛』耶?所謂『有觸故有受』耶?所謂『有六入處故有觸』耶?所謂『有名色故有六入處』耶?所謂『有識故有名色』耶?所謂『有行故有識』耶?所謂『有無明故有行』耶?〕

〔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有有故有生』﹔所謂『有取故有有』﹔所謂『有愛故有取』﹔所謂『有受故有愛』﹔所謂『有觸故有受』﹔所謂『有六入處故有觸』﹔所謂『有名色故有六入處』﹔所謂『有識故有名色』﹔所謂『有行故有識』﹔所謂『有無明故有行』。〕

〔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生滅故老死滅』耶?所謂『有滅故生滅』耶?所謂『取滅故有滅』耶?所謂『愛滅故取滅』耶?所謂『受滅故愛滅』耶?所謂『觸滅故受滅』耶?所謂『六入處滅故觸滅』耶?所謂『名色滅故六入處滅』耶?所謂『識滅故名色滅』耶?所謂『行滅故識滅』耶?所謂『無明滅故行滅』耶?〕

〔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生滅故老死滅』﹔所謂『有滅故生滅』﹔所謂『取滅故有滅』﹔所謂『愛滅故取滅』﹔所謂『受滅故愛滅』﹔所謂『觸滅故受滅』﹔所謂『六入處滅故觸滅』﹔所謂『名色滅故六入處滅』﹔所謂『識滅故名色滅』﹔所謂『行滅故識滅』﹔所謂『無明滅故行滅』。〕

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諸有的止息是涅槃』耶?〕

尊者茂師羅言:〔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諸有的止息是涅槃』。〕

復問:〔尊者茂師羅,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亦默然不答。

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那麼,尊者茂師羅是阿羅漢,斷除所有染著。〕

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汝今且止,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言:〔我今且止,汝為我答。〕

爾時尊者那羅陀語尊者殊勝:〔友,殊勝,請將問題從頭問起,我將為你作答。〕尊者殊勝言:〔那麼,讓尊者那羅陀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將從頭問起,讓他為我作答。〕(於是從頭問起,問答如上。)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尊者那羅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如尊者所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尊者殊勝言:〔那麼,尊者那羅陀是阿羅漢,斷除所有染著。〕尊者那羅陀言:〔友,雖然我以正智清晰地見此『諸有的止息即是涅槃』,我不是阿羅漢,尚未斷除所有染著。友,譬如在沙漠中路旁有一口井,但是此處沒有繩子也沒有水桶,有一人來到井邊,為酷熱所苦惱、所折磨,疲倦、烤熱、乾渴﹔他往井裡頭看,清晰看見而且明瞭『這是水』,但是無法接觸到水。如是,雖然我以正智清晰地見此『諸有的止息即是涅槃』,我不是阿羅漢,尚未斷除所有染著。〕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那羅言:〔彼尊者殊勝所說,汝復云何?〕尊者那羅語尊者阿難言:〔尊者殊勝善說真實,知復何言?〕時彼正士各各說已,從座起去。

此時,尊者阿難問尊者殊勝:〔尊者那羅陀如此解說,你認為如何?〕尊者殊勝回答:〔尊者那羅陀如此解說,友,阿難,實為善說饒益。〕
《相應部尼柯耶SN 12.68,Kosambi,瞿睒彌》的經文顯然地,「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這是如實知見十二緣起,尚未究竟離繫、捨斷煩惱,仍然在有學的位階。必須究竟諸漏、證入涅槃,如同以身觸井水而解除生死的大渴。所以這是『知見而未證』,而不是「忍而不證」。

那麼北傳的經典註解是否對《雜阿含 351經》作『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的詮釋?

在《瑜伽師地論》的古《雜阿含經》的摩呾里迦(本母),對本經的註解為:「諸學見跡,雖於『有滅寂靜涅槃』不隨他信,內聖慧眼自能觀見,然猶未能以身觸證,譬如有人熱渴所逼,馳詣深井,雖以肉眼現見井中離諸塵穢清冷美水,并給水器,而於此水身未觸證。如是有學雖聖慧眼現見所求後煩惱斷,最極寂靜,而於此斷,身未觸證。(<<中觀,瑜伽部30>>p.837.2)」

也是解釋為有學「身未觸證井水」,意味著阿羅漢能盡諸有漏,捨斷煩惱,而究竟涅槃。

也許印順導師闡述的「修人菩薩行的人間佛教」,對『佛法』與『初期大乘』有良好的啟示,進而對大乘菩薩行的入世精神作發揚。

不過,印順導師的見解:『我對於《雜阿含788經》是取之「不墮惡趣」之正見特色,而《雜阿含351經》則用其「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觀點。』

是否《雜阿含351經》為合適的源頭,仍有待學者的深思。

問題:(難易度:非常簡單*,簡單**,有點難***,困難****,非常困難*****)

1. 漢譯《雜阿含經》中的「異信、異欲、異見、異審諦忍」是什麼意思?出自那些漢譯經文?(***)

2. 巴利尼柯耶的「異信、異欲、異見、異審諦忍」的意思是什麼?(***)

3. 在《雜阿含 351經》的井水喻是什麼?指的是「忍而不證」嗎? (***)

4. 《雜阿含 351經》與《SN 12.68經》的差異是什麼?(***)

5. 《瑜伽師地論》對《雜阿含 351經》的解說是什麼?與印順導師的「忍而不證」相同嗎?(***)

6. 《雜阿含 351經》的如實觀十二因緣,如此是否已經「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7. 阿難尊者在《雜阿含 351經》解說了什麼?(***)

8. 本經解說的「有滅涅槃」是什麼意思?(****)

9. 本經的教導是什麼?(****)本經是對在家弟子還是出家弟子的教導?(***)

10. 讀完本經的感想是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