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雜阿含351經,『諦觀井水而不觸身』與『忍而不證』--1


開仁法師在他的書《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中,190頁,引印順導師的話:『我對於《雜阿含788經》是取之「不墮惡趣」之正見特色,而《雜阿含351經》則用其「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觀點。』並引《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所)說之彌勒「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以為「初期大乘菩薩」知滅而不入的源頭。(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空之探究>>p.152 ~ p.153)

在此,我想要探索以巴利傳統的立場來閱讀《雜阿含351經》(SN 12.68),試圖理解巴利經文與註釋書是否有「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意涵。在此我們先閱讀印順導師之見解。

一、 空之探究

三 大乘『般若』與『阿含經』(147頁)

釋迦佛說法,從現實的身心說起,指出生死不已的癥結所在,呵斥生死,呵斥煩惱,從聖道去實現理想的涅槃。涅槃nirvana,佛沒有說是這樣的,那樣的,因為涅槃是無量、無數,不能說是有是無的。佛只是從煩惱的不再生起,苦蘊(身心)的不再生起,以「遮」的方法來表示,如燈(火)滅一樣。這樣,說生死是有為samskrta,那涅槃就是無為asamskrta。有為法有生住滅(無常),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常)。對於生死有為與涅槃無為,一般是看作對立的別體法。即使說涅槃空與無為空,也不許說是有為空那樣的。這是後世的聲聞弟子們,為了說明佛法,出發於相對(二)的立場,終於忽略了涅槃的超越絕對性。(<<空之探究>>p.147 ~ p.148)

「當來世有比丘,欲說般若波羅蜜而說相似般若波羅蜜。……諸比丘說言: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憍尸迦!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小品般若T8.546.3)

以生滅無常觀為相似般若,不生滅(不壞)觀為真般若,雖可說對某些部派說,但在文字上,顯然是不滿傳統的『阿含經』。『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的對立,應該說是佛法的不幸!

『般若』等大乘經,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圓滿佛果而外,甚深義──一切法空,法法皆如的闡揚,都是涅槃別名,這應該是依『阿含』思想引發而來,怎麼會到達這樣的對立呢?傳統者指新興的大乘為非佛說,大乘者稱『阿含』等為小乘,尖銳的對立,能不說是佛法的可悲現象嗎!從不拘宗派的超然立場來說,傳統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行人,都有些偏頗了!『阿含經』的中心思想,是緣起pratitya-samutpada,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有,說明生死的集,有為法;也依緣起的相依性──依之而無,說明生死的滅,無為法。有為與無為,依同一原則而闡明。但傳統佛教界,似乎少有能完滿的把握緣起;不是以緣起為生滅邊事(有為的),就推想為不變的理性(無為的)。還有,慧解脫prajna-vimukti本是一切阿羅漢的通稱,所以論佛與阿羅漢的差別,就舉慧解脫為一切阿羅漢的代表。依空、無所有、無相而得心解脫citta-vimukti,不正就是阿羅漢的心解脫嗎。但阿羅漢中,有不得深定的,有得深定的,這才方便的分為慧解脫,與(心慧)俱解脫ubhayatobhaga-vimukta的二類。我要這麼說,因為要解說一項事實。『雜阿含經』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Susima比丘,他們是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後層次,也可說有二類。一、法住智dharma-sthitita-jnana知:緣起被稱為法性dharmata、法住dharma-sthitita,所以法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於五蘊等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雖然沒有禪定,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自證。二、涅槃智nirvana-jnana知:生前就能現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驗),名為得現法涅槃drstadharma-nirvana;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這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後契入的層次。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有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到水一樣。部派佛教中,主要是上座部系,重於四諦的知見,少有得現法涅槃的。在教義上,雖有種種阿羅漢,滅盡定等,而缺乏超越的體驗,所以這一系的教義,被譏為:「唯見浮繁妨情,支離害志,紛紜名相,竟無妙異」了。(<<空之探究>>p.149 ~ p.151)

大乘佛法的興起,決定是與大眾部系有關的。『論事』說到:安達羅派以為:釋迦菩薩在迦葉佛時,入於決定。東山住部等也說:成佛以前的菩薩,已經得法現觀,入正性決定。正性決定,是體悟正法而成為聖者。這樣,菩薩有二階位:一、凡夫;二、得正性決定的聖者。菩薩的分為二階,與大乘所說的菩薩是一致的。大眾部系中,法性不二思想的開展,「本生」又廣泛的流傳;菩薩道受到佛弟子的讚仰,有聖位菩薩的安立。如有人發心修學,求成佛道,依佛法說,這是可能而值得讚歎的。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Maitreya「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被稱為菩薩的持經譬喻師法救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空之探究>>p.152 ~ p.153)

二、  華雨集(第四冊,286頁)

慧的經驗,也是淺深不等。現在要講的,是最淺的「聞所成慧」,即「聞慧」。我人自讀經,或自聽開示而得來的慧,(與一般生得慧不同)就是聞慧。對佛法絕對的真理,豁然啟悟,由豁然無礙而得貫通,所謂「大開圓解」。這種解慧,並不是證悟。試舉一個比喻:井中有水,已經明白的看到,但不是嘗到。對聞所成慧──正見,經裡有頌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惡趣)」。這是說,若人生於世界上,能得到正見的力量,增長不退。如菩薩長期在生死輪迴中度眾生,得了此慧,雖然或有小錯,但決不造重罪。故生死雖歷千百次,終不墮入地獄。(<<華雨集第四冊>>p.286 ~ p.287)

  瑜伽師地論引文

諸學見跡,雖於『有滅寂靜涅槃』不隨他信,內聖慧眼自能觀見,然猶未能以身觸證,譬如有人熱渴所逼,馳詣深井,雖以肉眼現見井中離諸塵穢清冷美水,并給水器,而於此水身未觸證。如是有學雖聖慧眼現見所求後煩惱斷,最極寂靜,而於此斷身未觸證。(<<中觀,瑜伽部30>>p.837.2)

此見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中觀,瑜伽部30>>p.81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