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外國學者指著經文問我:「這裡,見了什麼?聽了什麼?」
我笑著回答:「這裡的經文,見不是見而聽不是聽。」
《中阿含97經》:「尊者阿那律陀!欲有所問,唯願見聽。」(CBETA, T01, no. 26, p. 549, c26-27)
所以,「欲有所問,唯願見聽」的意思是,「我想提問,希望能被你允許我的提問」。
在裘雲青老師的論文〈《生經》難解詞語選釋四則〉,提到「見」+「V」(動詞),則此動詞有時是被動語態,有時是主動語態,比如說【『甲』唯願「見諒」『乙』】,乙是說話者,甲是對話者。
如果是被動語態,則『乙』希望被原諒;
如果是主動語態,則希望『甲』原諒『乙』。這時,通常有一點低位的『乙』懇求高位的『甲』的意思。
-----
1. 「見」+「V」(動詞),被動語態:
《生經》卷3:「梵志答婦:『我身今日欲得求安,反見危害;既依仰他,復見毀辱。』」(CBETA, T03, no. 154, p. 92, a14-15)
------
2. 「見」+「V」(動詞),主動語態:
《生經》卷1:「其人所作,有所成立,第一恭敬,未曾輕慢,最見篤信」(CBETA, T03, no. 154, p. 72, b16-17)。此時「見」字,無被動語態之意。
《生經》卷3:「親厚捐肉,唯見乞施,吾欲食之」(CBETA, T03, no. 154, p. 86, c24-25)。此時「見」字,有懇請的語意。
-------
《雜阿含312經》卷13:「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CBETA, T02, no. 99, p. 90, a12-14)
對應的《相應部35.95經》:「diṭṭhe diṭṭhamattaṃ bhavissati, sute sutamattaṃ bhavissati, mute mutamattaṃ bhavissati, viññāte viññātamattaṃ bhavissati. 見者即如所見,聞者即如所聞,感者即如所感,識者即如所識。」(CBETA, N16, no. 6, p. 97, a4-5 // PTS. S. 4. 73)
菩提比丘解釋道:
「對所見的色而言,眼識僅覺察到色。因為眼識於色僅見到色,而不是其他的諸如『常』...等。其他類型的識也是如此,僅是『所見』。或者換句話來說:『見僅是見』是眼識,也就是於色感知色。『僅僅』表明『界限』(mattā ti pamāṇaṃ)」。『僅僅』是『所見 the seen』。如此,心(the mind)為『僅是見』。(全句是:thus "merely the seen," (an attribute of) the mind.)。其意義為:「此時心僅是眼識」。這代表著「眼識於所見的色不起貪、瞋、癡」。所以,心僅為「無貪、瞋、癡」的「眼識」。於此,我將以「眼識」為界限。我將不超越此界限而讓心起貪、瞋、癡。於所聞、所覺(muta)也是如此。
『所知 the cognized』是意根所注意到的對象。於此『所知』僅僅為此『所知』,此一『注意 adverting』為界限,當此一『注意 adverting』為「無貪、瞋、癡」,我將令此心以「注意」為界限。我將不超越此界限而讓心起貪、瞋、癡。」
--------------
只讀漢譯經文而未對照巴利經典的同學,很容易將上述「見聞覺識」的「覺」擴大解釋,從元亨寺版《相應部35.95經》經文「感者即如所感」,也不容易把握「感」字的字義。這一字是「muta」,漢譯或作「覺」,或作「受」,或作「感」,此字的巴利字義是指「六根之中,除眼、耳、意之外的三根,也就是「鼻、舌、身」的感受,所以「diṭṭhasutamutaviññātabbesu」為「diṭṭha 見 suta 聞 muta 受 viññātabba 應被知覺的」的位格。
「viññātabba」應是六根中「意根」的作用,而非「色、受、想、行、識」的「識」。
漢譯經文「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雖然解釋為「量」而可以講得通,但是將「mattā」作「僅是」解釋,而成為「見僅僅是見、聞僅僅是聞」,解釋起來更為簡潔。
-----------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發智論》卷20:
「汝於所見聞,唯有所見聞,
及於所覺知,唯有所覺知。」(CBETA, T26, no. 1544, p. 1030, c21-23)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42:「於此中應知所見唯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CBETA, T29, no. 1562, p. 579, a23-25)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6〈分別業品 4〉:「汝於此中應知所見,雖(唯)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CBETA, T29, no. 1558, p. 87, c8-10)
似乎應解釋作「只有」。
--------
「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
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
與巴利經文對照,分別是:diṭṭha 見,suta 聞,muta 覺,viññāta 識(有些經文翻譯作「見、聞、覺、知」)。一般人對 muta 一字較為陌生。
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受而言,「眼的感受」為「diṭṭha 見」,「耳的感受」為「suta 聞」,「意所起」為「viññāta 識」,「鼻舌身」三根的感受稱之為「muta 覺」,並不是說將鼻根、舌根、身所感覺的冷熱、粗細、硬軟、壓力大小混為一感,這只是隨宜稱呼,鼻根所感受的仍只是「氣味」,舌根所感受的仍只是「味道」,身所感受的仍歸身的感受。
「見只是見,聞只是聞,覺只是覺,識只是識」,這是單純以六根感受而不加標籤、不加判斷,這在無著比丘書中,念處的修習當中有較詳細而深入的介紹。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無著比丘著,釋自鼐、釋恆定、蘇錦坤、陳布燦、王瑞鄉翻譯,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2013年元月。
1 則留言:
原來如此,所以台語"見笑"看來也是類似解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