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賢善夜頌」、「跋地羅帝偈」 7/8


無著比丘整篇論文的正文才13頁,外加參考書目3頁和註解8頁。正文的13頁當中,最後三頁(頭尾是四頁)解釋「跋地羅帝偈」的意義,這正是整篇論文的核心。在此我將這三頁的內容翻譯出來與無法閱讀英文的法友分享。至於能閱讀英文的法友,請不要忽略那三頁參考書目,這是獨立深入思考此一議題的指南(當然,有些資料不容易找齊),而八頁註解包含許多細節,必須親自去閱讀。
"The Verses on an Auspicious Night, Explained by Mahākaccāna –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摩訶迦旃延解釋的「跋地羅帝偈」-- 《中阿含165經》英譯與研究)
https://www.academia.edu/14933331/The_Verses_on_an_Auspicious_Night_Explained_by_Mah%C4%81kacc%C4%81na_A_Study_and_Translation_of_the_Chinese_Version
---------
「跋地羅帝偈」的意義:
上述經典的核心是世尊所說的一組偈頌(「跋地羅帝偈」),環繞著這一主題:「如何恰當地度一個『賢善的、吉祥的夜晚』」。經文中反覆提到的「賢善的、吉祥的夜晚 bhaddekaratta」有可能是將一個(古代印度社會)熟知的詞注入一個更深奧的意義,類似佛陀在其他經典顯示的作風。雖然「賢善的、吉祥的夜晚」的理念可能來自古印度,將一個特殊的夜晚作為精神意義上的『賢善的、吉祥的』夜晚,此一組偈頌的第四頌顯示,「賢善的、吉祥的夜晚 bhaddekaratta」並非單指「一個夜晚」,如經文顯示的是「晝夜無懈怠」。事實上,古代印度提到「一夜」可能是意指「一整天」。(如同漢語「一日」為「一整天」)。因此,《中部133經》與對應經典《中阿含165經》所教導的可能是:當「放下過去的記憶,不再對未來的渴盼,而無繫著地處於當下,任何這樣的時間都是「賢善的、吉祥的時間」。
在漢巴兩版本的經文當中,摩訶迦旃延解釋我們在修習這個指導所面臨的問題是,心念隨順六根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貪欲和希求。對於過去,心念會留戀對過去的記憶。這些可能會是美麗的人、物,悅耳的音樂、話語,入鼻的香氣,可口的味道,愉悅的接觸,或者意想的快樂經驗。隨順或重演這些記憶,就是「跟隨」過去。然而,過去已往而完全消逝,如此,將當下的時刻沉浸在過去的記憶,這是浪費了此時此地的潛能。
對於未來也是如此。未修習的心念傾向於花許多時間做白日夢與幻想尚未到來的經驗。在這樣的白日夢之下預告著對未來事物如願以償的渴望。然而,這樣自我中心、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實際,仍然只是浪費時間,因為這些對未來的渴望忽略了當下所能提供的義利。
正如在正式禪修過程很容易顯示的,想要避免追念過去與希求未來的嘗試不是輕易可以達成,而需要持續努力於不斷回到我們確實生活的當下。雖然維持關注當下是一項必要的任務,《中部133經》與對應經典《中阿含165經》指示一個「賢善的、吉祥的夜晚 bhaddekaratta」在此之外還需要具成效的內觀。 根據 《中阿含165經》,修習者必需觀現在的「不住」而逐漸通達諸法無常。《中部133經》則提到維持不能征服的、無法動搖的(「無奪亦無動」)處處觀察(內觀 vipassati)。依據註釋書,這是指(法念住的)觀無常,與其他基於了知無常的內觀。
由於對無常的認知似乎是「跋地羅帝偈」的核心,清晰地對諸法的變異本質的認知,會建立於現在能無所繫著,而避免沉湎過去或希求未來。
其他經典也重複提到「跋地羅帝偈」。在巴利《中部》有四部經提到「跋地羅帝偈」,其中之一是《中部133經》摩訶迦旃延解釋的「跋地羅帝偈」。在此《中部》四部經當中的第一部經(《中部131經》),在偈頌之後,由世尊解釋這一組對偈頌。在此一解釋之中,佛陀指出,樂於回顧對過去的記憶與五蘊對過去的繫著有關;希求未來與五蘊對未來的繫著有關。而「誤執五蘊為我」意指於現在做不恰當的觀修。在《中部132經》,阿難作了對「跋地羅帝偈」同樣精確的解說,而受到世尊的認可。四部經的最後一部經,《中部134經》當中,有一位比丘請求世尊為他解說「跋地羅帝偈」,世尊的解說與前面幾經相同。也就是說,《中部131, 132, 134經》的解說是基於五蘊,而《中部133經》的解說是基於六根。
這樣的差異並不意外,不值得詫異;因為經典中內觀的對象主要是五蘊的繫著。這是《念住經》內容之一,依據此經,「具念」必需導向五蘊的無常。依據《相應部22.78經》,對此禪觀的指導被比擬為「獅子吼」。正如獅子離穴出擊而哮吼時,其他動物將充滿了畏懼; 當佛陀說此教導時,諸天也會,因為此一教導讓他們知曉,即使是天眾也是無常。
完全依照「獅子吼」的指示(《相應部22.78經》),「對個人五蘊無常的徹底了知」能徹底破壞所有貪、癡與我慢。可能就是此一原因,經典中描述的解脫主要是觀證五蘊無常所致。由此,過一個「賢善夜」會是將正知證念導向五蘊的生滅興衰而於當下離繫,既不追念過去,也不希求未來。
一方面佛陀與阿難以五蘊來解說「跋地羅帝偈」,另一方面摩訶迦旃延卻以六根來解說。佛陀認可摩訶迦旃延的解說,澄清了另一解說不過只是同一議題的互補觀點。也就是說,從五蘊的觀點和從六根的觀點去修習內觀是互補的方法。兩種都是對「我」的分析,一種是專注於主觀的「五蘊我」,另一種則專注於主觀經驗。在「不追念過去、不希求未來、於現在保持正知正見」這個要點上,兩種方式都一樣地導致究竟解脫。
此一「跋地羅帝偈」所描述與佛陀、迦旃延所解說的基本條件,可以用一首《法句經》偈頌簡練地表達出來,此一偈頌保存在多種不同語言文本的《法句經》裡。
Let go of the past, let go of the future,
Let go of the present, transcending becoming.
Muñca pure muñca pacchato
majjhe muñca bhavassa pāragu.
----------
(巴利《法句經》348 頌)
Muñca pure muñca pacchato,
majjhe muñca bhavassa pāragū;
Sabbattha vimuttamānaso,
na punaṃ jātijaraṃ upehisi.
Let go of the past, let go of the future.
Let go of the present. When you cross over to the other shore of existence,
and your mind will be completely free,
you will never again come to birth and aging.
捨離過去,捨離未來,捨離現在,當你渡到彼岸,心解脫一切,你將不再有老死。(348)
《出曜經》卷26〈雙要品 30〉:
 捨前捨後,  捨間越有, 
 一切盡捨,  不受生老。
「捨前捨後,捨間越有」,所謂「前」者,捨過去陰、持、入、結使、縛著;捨『後』者,捨未來陰、持、入、結使、縛著;『捨間越有』者,捨現在陰、持、入、結使、縛著;捨一切者,於現身中得「虛無道、王三千、典十方」,由意自從,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故說曰:「『捨前捨後,捨間越有,一切盡捨,不受生老』也。」(CBETA, T04, no. 212, p. 752, c23-p. 753, a2)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釋前解後,脫中度彼,
 一切念滅,無復老死。」(CBETA, T04, no. 210, p. 569, b12-1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