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ven Chou 負責管理的隔壁群組有一篇貼文頗為熱鬧,我只對其中引述「阿含經」以證實四阿含中確有「大乗法」或「菩薩藏」的問題做些理念的澄清。
1. 首先,原貼文作者認為「十二分教」提及「方廣」,「方廣」即是「大乗法」、「菩薩藏」。
當然,如果尊崇《瑜伽師地論》的話,論中說「十二分教」之中的「方廣」是「菩薩藏」(「大乗法」),其餘則是「聲聞藏」;由於「阿含、尼柯耶」確實提及「十二分教」(或「九分教」),所以說「阿含經中有『大乗法』或『菩薩藏』」,是有其道理的。但是,《瑜伽師地論也有不同的講解。(《瑜伽師地論》卷25:「云何『論議』?所謂一切摩呾理迦、阿毘達磨,研究甚深素怛纜義,宣暢一切契經宗要,是名『論議』。」(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1-3))
不過,帖主我主張「十二分教」提及「方廣」,「方廣」並不是「大乗法」、「菩薩藏」。這樣子,我是在冒險指摘《瑜伽師地論》之中有錯誤的陳述;但是,如果我的理解無誤,印順導師在其專著也不將「十二分教」的「方廣」當作「大乗法」、「菩薩藏」。
在《雜阿含1138經》提及「十二分教」,相當於「方廣」的譯詞是「優波提舍」(獨立翻譯的《別譯雜阿含113經》也是如此),印順導師的解釋是:
然優波提舍的本義,是共同論議。各部派的經與律,都說到四優波提舍。這是對於自稱從佛所傳,從某寺院所傳,多數大德所傳,某一知名大德所傳的法與毘尼,不能輕率的信受或拒斥,而應集多數人來共同論究,決定他是否佛法。
相當於「方廣」之處,巴利「九分教」稱其為「Vedalla 毘陀羅」,並不是所謂的「大乗法」或「菩薩藏」。印順導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書中的解釋是:
毘陀羅論Vedallakathā,與阿毘達磨論abhidhammakathā,同為古代的法論之一。而《中部》有《毘陀羅大經》、《毘陀羅小經》,可為「九分教」中,「毘陀羅」的有力文證。覺音論師Buddhaghoṣa在《一切善見律注序》,以「毘陀羅」為:「毘陀羅小經、毘陀羅大經、正見、帝釋所問、諸行分散、滿月大經:凡從問而得喜悅與滿足者,知是毘陀羅」。
--------------
請參考:
--------------
澄清「十二分教」之後,對方所談的事例(經例)就只剩下「譬喻」和「增一阿含經」。
巴利「九分教」不含「譬喻」此一題材,應是不認為這些故事為「佛說 Buddhavacana」,請大家參考:
--------------
阿波陀那(Apadāna, Avadāna 譬喻,羅什譯為「本末」)為通俗教化的演變結果,近於「經變」的體裁,開展成為後世因果善惡業報的故事。
《出曜經》卷1:「《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CBETA, T04, no. 212, p. 609, b29-c1)。
《出曜經》卷1:「《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CBETA, T04, no. 212, p. 609, b29-c1)。
漢譯中「譬喻」的原文有三種:
- 1. 譬喻、本起 (apadāna, avadāna),巴利 《小部尼柯耶》第十經《Apadāna 譬喻》,漢譯有《法句譬喻經》。
- 2. 比喻(opamma, aupamya),如火宅喻、束蘆喻、化城喻
- 3. 因明中宗因喻的譬喻支Darstntika。
十二部經的「譬喻」,不是指《中阿含經,水喻經》(CBETA, T01, no. 26, p. 424a)、《中阿含經,鹽喻經》(CBETA, T01, no. 26, p. 433a)的「比喻 opamma, aupamya」,而是以生動的故事鋪演「佛事」、「讚佛」的「譬喻 apadāna, avadāna」。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所說:「《長譬喻》、《大譬喻》。」(CBETA, T27, no. 1545, p. 660, a18)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362頁)
「本起」是譬喻的異譯。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362頁)
「本起」是譬喻的異譯。
請參考: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598-612頁)和下一貼文:
--------------
最後談及「漢譯《增一阿含經》」,漢譯四阿含當中 T125《增一阿含經》含有「大乗元素」,這是事實。
所以,對方提及「阿含經中有『大乗法』」,並非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只是四部漢譯「阿含經」當中,只有「漢譯《增一阿含經》」出於默誦;默誦之中頗有「忘失」,翻譯之後的傳抄,又經過增刪改編;所以現存,T125《增一阿含經》屬於「所論之經非其本經,所據之義非其本義」的性質。此一研究上未完成,有待當代學者共同努力開發。
帖主我認為:「阿含、尼柯耶」文獻當中應該還是不具「大乗法」或「菩薩藏」。
請參考:
- https://www.academia.edu/7157921/The_Udd%C4%81nas_and_structural_aspects_of_the_Ekottarika-%C4%81gama_2013_
- https://www.academia.edu/7188273/Passages_of_Chinese_%C4%80gamas_quoted_in_T2121_dated_AD_516_2007_%E5%AF%B6%E5%94%B1_%E7%B6%93%E5%BE%8B%E7%95%B0%E7%9B%B8_T2121_%E6%89%80%E5%BC%95%E4%B9%8B%E9%98%BF%E5%90%AB%E7%B6%93
- https://www.academia.edu/7207918/Rendering_Chinese_Udd%C4%81nas_of_Ekottarika_%C4%80gama_T125_2010_%E6%BC%A2%E8%AD%AF_%E5%A2%9E%E4%B8%80%E9%98%BF%E5%90%AB%E7%B6%93_T125_%E6%94%9D%E9%A0%8C%E5%88%9D%E6%8E%A2
--------------
《雜阿含1138經》:「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CBETA, T02, no. 99, p. 300, c5-8)。
《別譯雜阿含113經》:「修多羅、祇夜、授記、說偈、優陀那、尼陀那、伊帝目多伽、本生、毘佛略、未曾有、優波提舍、本事是十二部」(CBETA, T02, no. 100, p. 415, a29-b3)。
《瑜伽師地論》卷38〈8力種姓品〉:「謂諸菩薩以要言之。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一切外論一切世間[15]工業處論。當知於彼十二分教。[16]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CBETA, T30, no. 1579, p. 500, c14-17)
[15]工業處論 śilpakarma-sthāna-jñāna。[16]方廣 vaipulya。
隔壁群組原貼文所作的結論,我也不贊同:
「上述如此多阿含中之经典皆证明大乘法为佛陀所说,倡言「大乘非佛说」的诸佛学研究者可以止矣!不要得少为足,看了某一小部分佛经和后人学者写的历史书,就妄下结论,以成谤法之罪。」
6 則留言:
老師您好,
拜讀大作,有個問題想請教老師。
阿含經中佛與迦葉尊者有一段對話。
《中阿含經》卷11:於是,尊者欝毘羅迦葉止如意足已,為佛作禮,白曰:「世尊!佛是我師,我是佛弟子,佛一切智,我無一切智。」世尊告曰:「如是。迦葉!如是。迦葉!我有一切智,汝無一切智。」(CBETA 2019.Q3, T01, no. 26, pp. 497c27-498a2)
佛與迦葉,諸漏已盡,所作已辦,同證涅槃,為何卻說佛有一切智,迦葉無一切智?佛到底憑借什麼法,得成一切智?迦葉又有何法未修,尚不得一切智?
抱歉,「憑借」乃「憑藉」之誤。
Dear JH,
能否讓我知道你的臉書帳號(閱後刪除),讓我將你加入臉書群組。
簡單作一回答(詳細,貼於臉書「瀚邦佛學研究」),
你將「事火三迦葉」與「摩訶迦葉」搞混了,
故事中,三迦葉剛在正法律之下出家,尚未證得阿羅漢。
迦葉是當年印度較普遍的姓氏之一,如台灣人「陳林半天下」,
經中還提到許多位迦葉,須小心不要混淆。
謝謝蘇老師百忙中解惑,
感謝您的邀請,可惜後學沒有臉書帳號。
老師您說的沒錯,迦葉是姓,這個故事中的「迦葉尊者」是指欝毘羅迦葉,不是摩訶迦葉,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時欝毘羅迦葉尊者是否已證阿羅漢?
老師您說:「三迦葉剛在正法律之下出家,尚未證得阿羅漢。」
請教老師,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經教可以支持這個觀點呢?
就我所知,有些四禪八定俱足,已伏三界愛的外道,一聞佛陀開示,當下便證四果,最有名的就是佛陀入滅當天所度之「須跋陀羅」,他甚至比佛早一步入滅,故「出家時間」無法用於判定證量。
有關欝毘羅迦葉尊者之證量,在後學最早所舉的故事中,欝毘羅迦葉尊者隨後頌偈說:
「昔無所知時, 為解脫事火,
雖老猶生盲, 邪不見真際。
我今見上跡, 無上龍所說,
無為盡脫苦, 見已生死盡。」
(CBETA 2019.Q3, T01, no. 26, p. 498a4-7)
由「見已生死盡」推測欝毘羅迦葉尊者當時已證四果,最少也是慧解脫,但從此偈來說,證據仍顯薄弱,不知道如果進行多文本比較或者查證巴利三藏,會不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呢?
以你所舉的偈頌,問題在於「無為盡脫苦,見已生死盡」是形容「無上龍、世尊」呢?
還是「自稱自己所證的境界」呢?
從漢譯無法判斷,需倚賴梵文經本或巴利經本。
不過討論此事意義不大,
因為此一經是個「譬喻故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