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耆那教史:耆那教的分裂


《長阿含17經》卷12:「波波城內有尼乾子,命終未久,其諸弟子分為二分,各共諍訟,面相毀罵,無復上下,迭相求短,競其知見:『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為邪見。以前著後,以後著前,顛倒錯亂,無有法則。我所為妙,汝所言非,汝有所疑,當諮問我。』」(CBETA, T01, no. 1, p. 72, c17-23)。
《中阿含196經》卷52〈大品 2〉:「爾時,沙彌周那於彼波和中而受夏坐,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在彼命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子等各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不和合事,鬪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汝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當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CBETA, T01, no. 26, p. 752, c12-21)。
=========
  依照佛教的敘述,耆那教的分裂是在尼犍子去世之後不久,《長阿含17經》說分裂成兩部,《中阿含196經》並未明言分裂成多少部,但是以「各各破壞,不共和合」的文意來看,似乎不只兩部。
  根據梅塔的書《以棄絕致解脫》來看,分裂是在尼犍子在世時,分裂為多部(不只兩部),西元第一世紀,耆那教又分裂成兩部,這是「白衣派」和「天衣派」。
  耆那教的初期教導,也跟佛教一樣是以師父口誦、弟子跟著背誦來傳承的。在西元第五世紀中葉(西元 450 年),「白衣派」以文字書寫下來,這是今日碩果僅存的耆那教經典,稱為《耆那 - 阿含經》;而「天衣派」的耆那教原始典籍完全佚失,只剩第二層文獻。耆那教使用的語言為「Prakrit 俗語」之中的「半摩竭陀語 Ardhamāgadhī」。
  耆那教的初期教導,也跟佛教一樣;反對種姓制度,認同業力在輪迴的影響。但是,對修行以達到涅槃的教導不同;對達到涅槃的條件也有不同的見解
=====
尼犍子生於剎帝利族,待雙親過世後,於三十歲出家,經十二年遊方苦行,成為「全知者」。首先說法的對象是因陀羅以及他所帶領的天眾;其次才向人說法。
尼犍子以半摩竭陀與說法,每個聽法的人都聽到是自己的語言(佛教的故事是「佛以一音說法,眾聲隨類得其解」。)
他於72歲時,在波和城去世。
=====
  以下是耆那教《後課經 Uttarādhyayana Sūtra》的偈頌,熟悉巴利《小部》的《法句經》與《經集》的讀者,一定和我一樣對兩者的相似程度感到詫異。
  《後課經 Uttarādhyayana Sūtra》13.23 頌:
na tassa dukkhaṃ vibhayanti nāio | 
na mittavaggā na suyā na baṃdhavā / 
ekko sayaṃ paccaṇuhoi dukkhaṃ | 
kattāram eva aṇujāi kammaṃ ||23|| 
 「他的不幸親戚不能分擔,
 朋黨不能,子輩不能,眷屬不能,
 獨個兒他自己飽嚐這一不幸,
 所作之業跟從作者一個人。」
---------
《法句經》卷1〈無常品 1〉: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
 為死所迫,無親可怙。」(CBETA, T04, no. 210, p. 559, b2-3)

巴利《法句經》288頌:
 Na santi puttā tāṇāya, na pitā nāpi bandhavā; 
    Antakenādhipannassa, natthi ñātīsu tāṇatā.
   兒子、父親、親戚都無法作你的庇護,
   當死亡到來時,任何親戚都無法救你。(288)。

========
《後課經 Uttarādhyayana Sūtra》25.28 頌:
 「aloluyaṃ muhājīviṃ | 
       aṇagāraṃ akiṃcanaṃ / 
       asaṃsattaṃ gihatthesu | 
  taṃ vayaṃ būma māhaṇaṃ ||28|| 」
     He who is not greedy, who lives unknown, 
     who has no house and no property, 
     and who has no friendship with householders,
  him we call a Brāhmaṇa. (28)
無貪、沒有名氣,
沒有住所,一無所有,
不與家主親近相友,
我們稱他為婆羅門。
《經集》第四經〈義品〉844頌:
‘Okaṃ pahāya aniketasārī, 
Gāme akubbaṃ muni santhavāni; 
Kāmehi ritto apurakkharāno, 
Kathaṃ na viggayha janena kayirā.’ 
‘Okaṃ 家pahāya 捨棄了aniketasārī 無住所的遊方者, 
Gāme 在聚落、在村莊 akubbaṃ不作 muni牟尼 santhavāni相識;
Kāmehi 希求、期盼ritto 已倒空apurakkharāno無放置在前面的、沒有期望某事、某物、某人到來的, 
Kathaṃ 談話、爭論 na不 viggayha 爭論(名詞) janena 於人(群) kayirā 作(第三人稱單數動詞).’ 
捨家為無住處之行者, 在村落中牟尼不作親交,
諸欲已除去了,不懷著期盼,不會與人作爭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