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增支部3.30經》:膝慧

《增支部3.30經》:「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者耶?覆慧人、膝慧人、廣慧人。
諸比丘!云何為覆慧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於比丘前聽法。比丘即與彼說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彼就坐於其座,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後。不僅如此,從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乃至……不思惟後。諸比丘!猶如溉注於被覆之瓶,水必外流而不存留其處。正如是,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不思惟後,諸比丘!是名為覆慧人。
諸比丘!云何為膝慧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作開示。彼就坐於其座,思惟其所說之初,亦思惟中[10],亦思惟後。又,從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後,諸比丘!猶如人之膝上列置胡麻、硬米、糖果、棗子,忽而從座起,即令諸墜落,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亦思惟後[11]。又從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後。諸比丘!是名為膝慧人。
又諸比丘!云何為廣慧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作開示。彼就坐在其座,思惟其所說之初,亦思惟中,亦思惟後。從其座起,思惟其所說之初,亦思惟其中,亦思惟其後。諸比丘!猶如溉注於已起之瓶,水當存留其處而不外流。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作開示。彼就坐於其座,思惟其所說之初,思惟中,思惟後。從其座起,亦思惟其所說之初,思惟中,思惟後。諸比丘!猶如溉注於已起之瓶,水當存留於其處而不外流。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思惟後,從其座起亦思惟其所說之初,思惟中,思惟後,諸比丘!是名為廣慧人。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
       如是覆慧人     無知無明眼
      如是屢往問     於諸比丘前
      為彼等所說     初中乃至後
      彼無有明慧     無能得其解
      勝前覆慧人     是名膝慧人
      如是屢趣問     於諸比丘前
      為彼等所說     初中乃至後
      當彼坐其座     能解文及義
      起後不了知     亦忘前所解
      勝前勝慧人     是名廣慧人
      如是屢趣問     於前比丘前
      為彼等所說     初中乃至後
      當彼坐其座     能解文及義
      最勝之思惟     不亂彼心意
      依之而受持     修行法隨法
      彼作盡苦痛」(CBETA, N19, no. 7, p. 188, a5-p. 191, a3 // PTS. A. 1. 130 - PTS. A. 1. 131)
[10]「亦思惟中」底本雖將此一句用略字符號顯示,卻不認為有其必要,故譯者遂將原文出示,以下有[*]號者皆然。
[11]「亦思惟後」底本之有 na pariyosānaṁ manasikaroti 是 pariyosanaṁ pi manasikaroti之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