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部落格《菩提小築》
==========
〈基礎-佛經的語言方針〉
北傳佛教的佛經,絕大多數是文言文,
雖然有人說那是魏晉南北朝、唐朝通俗易懂的字句,
但擱在今日,已經全面使用白話文的華人圈,終究是不太容易讀閱、理解。
誠然,直接讀懂原文是最好的,可是就是有白話文、文言文的隔閡,不得不面對。
普遍流行的佛經,像金剛經、楞嚴經、彌陀經等,有註解、有白話翻譯,
或許對只讀熱門經典的人,問題不大。
然而,想讀其他佛經該怎麼辦?是該一一翻譯成白話嗎?要不,放棄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比如: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咋辦?」
雖然有人說那是魏晉南北朝、唐朝通俗易懂的字句,
但擱在今日,已經全面使用白話文的華人圈,終究是不太容易讀閱、理解。
誠然,直接讀懂原文是最好的,可是就是有白話文、文言文的隔閡,不得不面對。
普遍流行的佛經,像金剛經、楞嚴經、彌陀經等,有註解、有白話翻譯,
或許對只讀熱門經典的人,問題不大。
然而,想讀其他佛經該怎麼辦?是該一一翻譯成白話嗎?要不,放棄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比如: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咋辦?」
「佛經該不該翻譯成白話?如果答案肯定,不擔心辭意失真嗎?」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離經一句,皆是魔說,佛經不可以更動一字一句,乃至翻譯成白話。」
我是願意查國語辭典、佛學辭典,把經文想辦法弄懂的人。
可我知道,這些問題困擾著不少學佛者。
我是願意查國語辭典、佛學辭典,把經文想辦法弄懂的人。
可我知道,這些問題困擾著不少學佛者。
===========
1.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咋辦?」
→懂義理就已經達成目的了,何須心虛。如若追溯回去,難不成得學梵文?
2. 「佛經該不該翻譯成白話?如果答案肯定,不擔心辭意失真嗎?」
→只看一部經、少部經,誤解經意的可能性非常高。
得多讀,而這樣只有多多將佛經翻譯成白話,較容易多讀。
3.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先問失傳的是什麼?
(1)若指的失傳是佛教,
梵文原典如今安在哉,佛教仍在中國,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唯有沒人懂、沒人學,才會失傳。
(2)若指的失傳是佛經,
則應知「是人弘道,非道能弘」。
要翻譯成白話,使更多人能內修外弘,起實質作用,佛法才得以延續。
道理若無人想研究,乃至誤解失真,徒留文言文字又能如何?
唯有沒人懂、沒人學,才會失傳。
4.「離經一句,皆是魔說,佛經不可以更動一字一句,乃至翻譯成白話。」
→佛陀的語言政策可不這麼說。
離開佛教思想,才是魔說(魔=沒有佛法正見的人)。
==========
版主不賣萬用靈藥與美國仙丹,所以,這裡所談的僅適用阿含經典與《法句經》,不含本生故事、大乘經典、密教部類與律典、論典。
漢譯阿含經典與漢譯《法句經》有不少經典無法依照漢字的字面理解,想要求個字字來歷分明,經意通達,漢譯與巴利經文對照閱讀是唯一方法;這在難如天書的漢譯《法句經》更是如此。
總結一句,跨語言文本的經典對照閱讀已經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同時,也該關注「漢譯佛典語言學」解說的一些「漢晉時期」的字義。
以今天的現況來說,對照閱讀並不一定要懂英文或巴利文,
以《雜阿含551經》為例:
「[8]斷一切諸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習近, 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五欲, 永以不還滿,
世間諍言訟, 畢竟不復為。」(CBETA, T02, no. 99, p. 144, b4-7)
[8]斷…復為Sn. 844.。
到此網站:(suttacentral.net),找 SA 551 (《雜阿含551經》),會得到對應經典為 SN 22.3。這時可以選擇到《莊春江工作站》或 CBETA。
《莊春江工作站》為:(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21.htm)
『捨家為無住處之行者,在村落中牟尼不作親交。
諸欲已除去了,不懷著期盼,不會與人作爭論。』
CBETA為元亨寺譯《南傳大藏經》:
《相應部經典(第22卷-第34卷)》卷22:
「牟尼無家無住處
無絕近習於聚落
以空諸欲無希望[4]
何不與人事諍論」(CBETA, N15, no. 6, p. 12, a1-4 // PTS. S. 3. 9)
[4]「無希望」(apurakkharāna),原文之意為「向前寄望」。但漢譯相當此文有「還滿」。此應語根 pr 來的。
這兩種翻譯都不夠理想,請直接閱讀我的解說:(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4/551.html)。
那上面四個問題,版主會怎麼回答「初學者」呢?
1.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怎麼辦?」
→粗懂經文意思,已經不錯,進一步可以讀完經典(例如《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後,再選幾部自己深感興趣的經,或者聽講、或者參加讀書會。
『捨家為無住處之行者,在村落中牟尼不作親交。
諸欲已除去了,不懷著期盼,不會與人作爭論。』
CBETA為元亨寺譯《南傳大藏經》:
《相應部經典(第22卷-第34卷)》卷22:
「牟尼無家無住處
無絕近習於聚落
以空諸欲無希望[4]
何不與人事諍論」(CBETA, N15, no. 6, p. 12, a1-4 // PTS. S. 3. 9)
[4]「無希望」(apurakkharāna),原文之意為「向前寄望」。但漢譯相當此文有「還滿」。此應語根 pr 來的。
這兩種翻譯都不夠理想,請直接閱讀我的解說:(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4/551.html)。
===========
1.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怎麼辦?」
→粗懂經文意思,已經不錯,進一步可以讀完經典(例如《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後,再選幾部自己深感興趣的經,或者聽講、或者參加讀書會。
2. 「佛經該不該翻譯成白話?如果答案肯定,不擔心辭意失真嗎?」
→佛經應該翻譯成白話,擔心辭意失真的話,直接閱讀經文也會辭意失真。
找到較好的解說、閱讀較好的版本,較不易失真。
3.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佛經應該翻譯成白話,而且不只翻譯一次,應由多人進行多次翻譯。
只讀白話經文的人不用擔心「失傳」問題,讓翻譯者去擔心「失傳」問題。
3.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佛經應該翻譯成白話,而且不只翻譯一次,應由多人進行多次翻譯。
只讀白話經文的人不用擔心「失傳」問題,讓翻譯者去擔心「失傳」問題。
4.「離經一句,皆是魔說,佛經不可以更動一字一句,乃至翻譯成白話。」
→「離經一句,即同魔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4:「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返同魔說。」(CBETA, T48, no. 2004, p. 263, b29-c1)。
其實不用這麼嚴肅,解釋有正確的,有不正確的。就像牛奶,有剛離母牛的生鮮純奶,有摻了1%水的、有摻了5%水的、有摻了四分之一水的、有摻了一半水的、有摻了四分之三水的、有摻了99%水的、有根本不是牛奶的、有是毒奶的,誰才是魔說?
==========
對〈覃江:如何讀佛經〉一文的評論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3.html)
=========
Ken Yifertw 提到...
==========
對〈覃江:如何讀佛經〉一文的評論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3.html)
=========
在四阿含、法句經的範圍內,如果不進行漢、巴利經文對照閱讀,
僅憑查國語辭典、佛學辭典,有很多時候是沒辦法把經文弄懂的。
我舉的《雜阿含551經》就是一個特出的例子。
《雜阿含64經》也是一樣: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CBETA, T02, no. 99, p. 16, c8-9)
僅憑查國語辭典、佛學辭典,有很多時候是沒辦法把經文弄懂的。
我舉的《雜阿含551經》就是一個特出的例子。
《雜阿含64經》也是一樣: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CBETA, T02, no. 99, p. 16, 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