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捨、厭、遠離---歡樂的時光 (17)

644

無著法師關於「修習四念住」的書:
1.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2. 《念住的各種面向》 Perspectives on Satipaṭṭhāna(英文本,以出版;中譯本,目前法鼓山翻譯中)
3. 禪修手冊
第一本為引用漢譯《阿含經》,第二本大量引用漢譯《阿含經》,第三本純粹禪修指導與問答,沒有摘錄經文。
P1170250
版主在部落格貼文中陸續指出,某些「譯詞」雖然漢字完全相同,可能因譯者不同,其實是譯自不同梵、巴利用語而具有不同意涵。
即使是同一梵文、巴利用語,在漢譯經典中,也發現同一經典採用不同譯語的情況。
因此,版主建議「跨語言文本對照閱讀已經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對於有心傳播阿含經典、解說阿含經典、詮釋阿含經典的學佛者,憑著漢字的表面字義、文意來開講經義,已經是完全不合時宜。
這些詞義的釐清,不僅是解說經文的意思,有時,也與禪修的重點環環相扣。
P1170251
在參訪過程,法師講解「身念住」不僅僅是,於身具念,對身上的某些部位、姿勢、動作了了分明,而且是「藉身念明瞭『諸法』的如實『本質 nature』」,所以,身念住的修習,不僅有觀呼吸、觀行住坐臥、觀動作,還有觀三十一身分、觀四大、觀腐屍。由觀身而察覺「受」,由感知「受」而察覺「心」,知「心」知非我、無常而觀法,由「法念住」而導向覺悟、解脫涅槃。
經由提問,法師也解說了「厭離 nibbidā」、「捨 upekkhā」、「遠離vossagga(捨棄)」等字彙。
《雜阿含1經》卷1:「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CBETA, T02, no. 99, p. 1, a10-11)
此處「厭離 nibbidā」代表「不感興趣、不抱期待」,即是「於此不生執著 free from attachment」。
有人問:「此處厭離是代表『disgusting 厭惡』嗎?」
法師說:「如此解釋是對經文『嚴重的』誤解。這應該是像一朵花,凋萎,然後自然地凋謝;不是『強烈的厭惡』或『厭惡』。」
法師說:「『捨 upekkhā』是『平衡 balance』,不僅僅是『放下 let go』、『捨棄 give it away』,而更是一種平衡。」
《雜阿含經》卷7:「如念覺分…,如是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覺分、定覺分」(CBETA, T02, no. 99, p. 47, c6-7)。
上一次「法談」時,法師與性空法師(Dharmadipa)都一再強調,任何禪修的進展都需要「遠離vossagga(捨棄)」現有的階段,「遠離vossagga(捨棄)」是「定根」的必要條件。

對我而言,《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的解說,似乎要比《雜阿含647經》、《雜阿含659經》與《增壹阿含46.8經》來得實用。(yifertw.blogspot.tw/2012/04/blog-post.html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0〈17 根品〉:「云何定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4]正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CBETA, T26, no. 1537, p. 499, c7-9)[4]正=止【宋】【元】【明】【宮】。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8〈6 辯攝等品〉:「定根云何?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CBETA, T26, no. 1542, p. 723, b17-19)
《雜阿含647經》卷26:「何等為定根?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定根。」(CBETA, T02, no. 99, p. 182, c7-9)
《雜阿含659經》卷26:「何等為定根?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CBETA, T02, no. 99, p. 184, a15-16)
《增壹阿含46.8經》卷42〈46 結禁品〉:「彼云何名為定根。所謂定根者,心中無錯亂,無若干想,恒專精一意,是謂名為三昧根。」(CBETA, T02, no. 125, p. 779, b4-6)
P1170243
P117023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