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教導「智慧」的宗教,在閱讀經論時,應當適時思索,而非「一目十行、過目即忘」。
-------《增一阿含49.6經》:
「爾時,梵志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自陳姓名:『施羅當知,有釋種子出家學道,成無上至真.等正覺。我今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辦具種種坐具耳。』」(CBETA, T02, no. 125, p. 799, b21-24)。
此處經文,翅寗梵志受佛教化,歸依世尊而為優婆塞,返家辦具飲食,準備接待世尊及隨行僧眾。施羅梵志至翅寗梵志家,與其對談。此時世尊並未在場,因此「梵志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自陳姓名」等十七字是相當突兀而不合事理。應該如元朝《崇寧藏》與明朝《徑山藏》作「翅寗梵志報施羅梵志曰」等十字才文從義順。
--------
閱讀五十卷本《雜阿含1287經》會發現同一組偈頌分別出現在相距不遠的兩部經典裡。例如:
《雜阿含1287經》卷48:「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與何人同處, 復與誰共事,
知何等人法, 名為勝非惡?」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與正士同遊, 正士同其事,
解知正士法, 是則勝非惡。」」(CBETA, T02, no. 99, p. 354, c9-14)。
《雜阿含1302經》卷49:「時彼尸毘天子說偈問佛:
「何人應同止? 何等人共事?
應知何等法, 是轉勝非惡?」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與正士同止, 正士共其事,
應知正士法, 是轉勝非惡。」(CBETA, T02, no. 99, p. 358, a22-28)。
這樣的重複,有可能是出自翻譯的錯誤,或者是因為「佛陀在不同的時地個說了一次」。
我們在《雜阿含1287經》與《雜阿含1302經》的對應經典《別譯雜阿含301經》也讀到相同的重複偈頌,因此,這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原始的印度文本就重複紀錄了兩次。
《別譯雜阿含287經》卷14:
「應共誰止住? 復應親近誰?
從誰所受法, 得利不生惡?」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應共善人住, 親近於善者,
從彼人受法, 得利不生惡。
」(CBETA, T02, no. 100, p. 473, b3-8)
《別譯雜阿含301經》卷15:時有一天名曰尸毘,威光顯曜,顏色殊常,遍于祇洹,赫然大明,頂禮佛足,却坐一面,而說偈言:
「應共誰止住? 宜與誰和合?
於誰得正法, 獲勝無過患?」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應共賢聖住, 宜與賢和合,
從賢諮正法, 獲勝無𠎝過。」(CBETA, T02, no. 100, p. 476, c19-26)。
------------
那麼,這樣的偈頌在巴利《相應部》是否也重複了呢?
巴利《相應部1.31經》
「只應該與善人們結交,應該與善人們作親密交往,
了知善的正法後,成為更好的而非惡的。」
那時,另一位天神在世尊的面前說這偈頌:
「只應該與善人們結交,應該就與善人們作親密交往,
了知善的正法後,慧被得到而非從其他者。」
巴利《相應部2.21經》
濕婆天子(Siva devaputta)在世尊的面前說這些偈頌:
「只應該與善人們結交,應該與善人們作親密交往,
了知善的正法後,成為更好的而非惡的。
只應該與善人們結交,應該與善人們作親密交往,
了知善的正法後,慧被得到而非從其他的。
-----------
實際上,有一組是濕婆天子(Siva devaputta)、尸毘、尸毘天子說的偈頌,問與答都是各一首偈頌;另一組稱作「天」而無名號的經典,則比這兩首偈頌還多(《雜阿含1287經》的天子沒有名號,但是仍然為問答各一首偈頌)。
另外,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當中,無天子名號的經典有「讚佛偈」,有天子名號的經典則無「讚佛偈」。
這些差異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別譯雜阿含經》卷14: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捨,能度世間愛。」
(CBETA, T02, no. 100, p. 473, b2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