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從翻譯的角度來理解經文


-----------
  從翻譯的角度來理解經文,注意到有字背誦出錯、誤解字義、忘失師說、誤譯、抄寫訛誤,以及「校勘學」上所謂的「訛、脫、衍、倒」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只發生在漢譯佛教文獻,也會發生在所有翻譯文獻之中;不僅發生在古代,也出現在現代。
  閱讀漢譯佛典(其實,巴利佛典、梵文佛典、藏文佛典也都一樣),必須警覺三個現象:一是,同一印度詞彙翻譯作不同漢字。二是,不同印度詞彙翻譯作同一漢語詞彙而具有不同的詞義。三是,同一印度詞彙翻譯作同一漢語詞彙,但是,具有不同詞義。
  以下按順序舉例說明。
-----------
1. 同一印度詞彙翻譯作不同漢字:
 1.1 saṅkhāra: 翻譯作「行」,「生死」。
   T101《雜阿含12經》卷1:「比丘色能諦觀,若能知色本念,...。痛癢、思想、生死、識,為比丘念本」(CBETA, T02, no. 101, p. 496, b25-28)

 1.2 Vitakkavicārā: 翻譯作「有覺有觀」、「有尋有伺」。
  《雜阿含568經》卷21:「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CBETA, T02, no. 99, p. 150, a24-25)。
  《瑜伽師地論》卷98:「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CBETA, T30, no. 1579, p. 866, a21-22)

1.3
《雜阿含568經》卷21:「入滅盡正受」(CBETA, T02, no. 99, p. 150, b11),「滅盡定」(CBETA, T02, no. 99, p. 150, b13)。
  《雜阿含474經》卷17:「想受滅正受」(CBETA, T02, no. 99, p. 121, b15-16)。
  saññāvedayitanirodha 是「想受滅(正受)」,
  nirodha-samāpatti 是「滅盡正受、滅盡定」,
  拼字雖不同,兩字是意指同一境界。

2. 不同印度詞彙翻譯作同一漢字詞彙
 2.1 T101《雜阿含11經》卷1:「用是故不復生死,不復生死便得度世泥洹道」(CBETA, T02, no. 101, p. 496, b20-21)。
《法句經》卷1〈愚闇品 13〉:「不寐夜長,疲惓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CBETA, T04, no. 210, p. 563, b20-21)。
  此處「生死」是「輪迴 saṃsāra」。
  T101《雜阿含12經》卷1:「比丘色能諦觀,若能知色本念,...。痛癢、思想、生死、識,為比丘念本」(CBETA, T02, no. 101, p. 496, b25-28)。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CBETA, T04, no. 210, p. 569, a24-25)。
  此處「生死」是「行 saṅkhāra」。
  《法句經》卷1〈華香品 12〉:
「知世坏喻,幻法忽有,
 斷魔華敷,不覩生死。」(CBETA, T04, no. 210, p. 563, a25-26)
元《普寧藏》和明《嘉興藏》(又稱《徑山藏》),最後一句作「不覩死生」。
實際上,原譯應該是「不覩死王」,抄錯成「不覩死生」,最後被竄改成「不覩生死」。
  巴利對應偈頌(巴利《法句經》第46頌)最後一句作「adassanaṃ maccurājassa gacche」,「maccurāja」為「死王」,整句為「adassanaṃ 見不到(的地方) maccurājassa 死王 gacche 應去到」,也就是說「你應該去到死王見不到的地方」。

 2.2 《雜阿含1200經》卷45:「時有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正受」(CBETA, T02, no. 99, p. 326, b16-20)
《雜阿含1334經》卷50:「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入晝正受,起不正思惟」(CBETA, T02, no. 99, p. 368, b10-11)。
《雜阿含1082經》卷39:「世尊晡時從禪覺,還祇樹給孤獨園。入僧中,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我...入晝正受。有一比丘亦乞食還至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而彼比丘起不善覺,心依惡貪。」(CBETA, T02, no. 99, p. 283, c12-17)。
從對應經典可知,這個字是「divāvihāra 住於日間修行」而不是「samāpatti 等至、正受、入定」。
  同樣地,對應經典《別譯雜阿含216經》卷12:「翅舍憍曇彌比丘尼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訖洗鉢,收攝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樹下,住於天住。」(CBETA, T02, no. 100, p. 454, a19-21)。
   「住於天住」也是「divāvihāra 住於日間修行」而不是「divyo vihāra 天住、梵住」。

3. 同一印度詞彙翻譯作同一漢語詞彙,但是,具有不同詞義。
3.1 abhisamaya: abhi-samaya 現觀、無間等(*)
abhisamaya: abhisama-ya 止息、無間等(#)
  《雜阿含366經》卷15:「尋復正思惟,如實無間等* 起觀察」(CBETA, T02, no. 99, p. 101, a27)。這是如實「正觀」。
  《雜阿含1214經》卷45:
「修習於無相,滅除憍慢使,
 得慢無間等,究竟於苦邊。」(CBETA, T02, no. 99, p. 331, b6-7)。
對應的《相應部8.4經》(SN 8.4)作:「mānānusayamujjaha;
Tato mānābhisamayā,」,這是「止息慢(māna)」,而不是「正觀慢」。
  《雜阿含105經》卷5:「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CBETA, T02, no. 99, p. 32, b6-8)。這是「止息慢(māna)」,而不是「正觀慢」。
莊春江老師有詳細的註解:「《滿足希求》以「依因依理由,九種慢的捨斷止滅」(hetunā kāraṇena navavidhassa mānassa pahānābhisamayā, AN.4.177)解說,《顯揚真義》等以「依因依理」(hetunā kāraṇena)解說 sammā,以「慢的看見止滅與捨斷止滅」(mānassa dassanābhisamayā, pahānābhisamayā ca, N.36.3/MN.28) 解說mānābhisamayā。」

3.2 身行、口行、意行:
《雜阿含298經》卷12:「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CBETA, T02, no. 99, p. 85, a25-26)。此處「身行、口行、意行」是「身、口、意的造作」。
《雜阿含568經》卷21:「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CBETA, T02, no. 99, p. 150, a24-25)。談禪觀時,則意義不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