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蘇錦坤---〈「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

pict 158

蘇錦坤---〈「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法鼓佛學學報》15期,67-108頁,(2014),法鼓佛教學院,新北市,台灣。

摘要

本文就「讚佛偈」、「對應經典的次序」與「經文內容」三方面來探討漢譯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之間的異同。

漢譯五十卷本《雜阿含經》有部分經典在文末帶有如「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的定型句(本文稱之為「讚佛偈」),依照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所編的「51相應」,這些帶有「讚佛偈」的經典都位於所謂的〈25諸天相應〉,其中,有三部經典還在他處有另一部不帶「讚佛偈」的「重複」經典。

這一重複經典「一部帶有『讚佛偈』、另一部則無」的獨特現象,僅出現在五十卷本《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巴利《相應部》並未出現此一狀況。

藉助於當代的漢譯《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相關經典的比較研究,漢巴對應經典的「對照目錄」,已經從早期姉崎正治的〈漢譯四阿含〉、赤沼智善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佛光《阿含藏》的「對應經典目錄」,進化到今日仍在陸續增訂的SuttaCentral Project的跨語言文本「對照目錄」。依對應經典的排列順序,可以看出《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關係,還是比巴利《相應部》來得相似。

即使如此,從單一對應經典的比較研究,可以看到有時《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相近,有時《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相近,有時《相應部》與《別譯雜阿含經》相近等參差不齊的現象。所以在細部討論時,仍須逐經作細部比較研究,不宜「以偏概全」而驟下結論。

=============

全文:

https://www.academia.edu/10159419/Stanza_of_Praise_to_the_Buddha_differences_among_SN_SA_and_SA2

===============

關鍵詞: 1. 讚佛偈 2. 《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同 3. 漢譯佛典文獻學 4. 《會編》 51相應 5. 日本《國譯一切經》

目錄

一、 前言

二、 「讚佛偈」

(一)、 巴利《相應部》的「讚佛偈」

(二)、 《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的「讚佛偈」

(三)、 「重複偈頌」與「讚佛偈」

(四)、 小結:一個「假說」

三、 對應經典的次序

四、 《相應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對應經典內容的異同

五、 結語

六、 謝詞

 <附錄一>:《相應部》「56〈相應〉」與《雜阿含經論會編》「51〈相應〉」的對照表

<附錄二>:《雜阿含經論會編》與日本《國譯一切經》(1929)編訂之《雜阿含經》結構對照表

一、前言

印順法師認為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在組織架構上分為七「誦」。這樣的篇章分類與巴利《相應部》的結構相似,但是「誦」的數量、名目與次序均不相同。印順法師於〈《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文中作一總結式的陳述:

「『五陰』、『六入處』、『雜因』、『道品』四誦,是『修多羅』;『八眾誦』是『祇夜』,總為五誦(五品)。『記說』是『如來所說』、『弟子所說』,間雜的附於「修多羅」相應以下。『雜阿含經』原譯本的部類次第如此。」[1]

印順法師在同一書中評定《雜阿含》與《相應部》篇章的對應關係,原文此處只列前五〈誦〉,筆者依據書中文意增列後兩〈誦〉,列表如<表1>:

<表1>

《會編》編訂的《雜阿含》篇章次第

對應的《相應部》品名

《相應部》該品的次第

五陰誦第一

蘊品  Khandhavagga

第三品

六入處誦第二

六入處品Saḷāyatanavagga

第四品

雜因誦第三

因緣品 Nidānavagga

第二品

道品誦第四

大品  Mahāvagga

第五品

八眾誦第五

有偈品 Sagāthāvagga

第一品

弟子所說誦第六

如來所說誦第七

所以,《會編》指稱的〈八眾誦〉[2] 是相當於《相應部》的〈有偈品〉。印順法師稱〈八眾誦〉是「祇夜」,這在巴利文獻可以找到同樣的說法,覺音論師曾在註釋書中稱〈有偈品〉為巴利「九分教」的「祇夜」。[3]

至於《別譯雜阿含經》的篇章,則可分為「初誦」與「二誦」。[4]「初誦」與「『二誦』的最後一卷」相當於〈八眾誦〉與巴利《相應部˙有偈品》;「二誦」(不含最後一卷)相當於《雜阿含經˙如來所說誦》的〈大迦葉相應(41)〉、〈聚落主相應(42)〉、〈馬相應(43)〉、〈摩訶男相應(44)〉、〈無始相應(45)〉、〈婆蹉出家相應(46)〉、〈外道出家相應(47)〉,除了〈馬相應(43)〉、〈摩訶男相應(44)〉、〈外道出家相應(47)〉在《相應部》無相當的對應以外,其餘〈相應〉分屬〈因緣品〉、〈蘊品〉與〈入處品〉。[5]

水野弘元於〈部派佛教與雜阿含〉文中敘述:「屬於上座部的巴利《相應部》與屬於說一切有部之漢譯《雜阿含》十分相似,唯就內容而言,漢譯《雜阿含》若除去非本來所有之卷23、卷25(即阿育王譬喻 Aśokāvadāna),則兩者大體一致。至於約占兩者份量三分之一的《別譯雜阿含》,可能係抄自大部之《雜阿含》,或是其他部派之《雜阿含》之全本或未完全寫就者,此誠為問題所在。」[6]

水野弘元認為《別譯雜阿含經》「可能抄自『大部之《雜阿含》(五十卷本《雜阿含》)』,或者為「其他部派的《雜阿含》的全本或部分」,如為前者,則兩者勢必非常相近;不過,此兩項都只是推測之詞,學界對此尚無定論。[7]至於說「巴利《相應部》與漢譯《雜阿含》十分相似」,是否就意味此兩部在三者之間比較相近,仍然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印順法師於《雜阿含經論會編》說:

「部派所誦的『雜阿含』,現存說一切有部的《雜阿含經》,『赤銅鍱部』的《相應部》;其他部派,偶存一鱗一斑而已。試先作組織的對比觀察:『雜阿含經』全部,上座部各派,應該都是分為五誦(五篇)的,《雜阿含經》先出長行的「修多羅」。《相應部》先立〈有偈篇〉,這是先偈而後長行的。化地部《五分律》說:「此是雜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法藏部的《四分律》說:「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傳為雪山部 (律與《四分律》相近) 的《毘尼母經》說:「與比丘相應,與比丘尼相應,與帝釋相應,與諸天相應,與梵王相應,如是諸經,總為雜阿含」。以比丘、比丘尼、天、魔等相應(雜)為例,說明《雜阿含經》的內容,與《相應部》先立〈有偈篇〉相合。可能是飲光部的《別譯雜阿含經》,也是先有偈頌。所以,或以為『雜阿含』的原形,應該是偈頌在先的。但《相應部》是赤銅鍱部本,與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等,同屬於上座分別說系的流派;同屬於一系而經典結構(先有偈頌)相同,是不能證明為『雜阿含』之原形的。在九分(十二分)教的成立過程中,先有「修多羅」而後「祇夜」,是佛教界所公認的。原始聖典的集出,應先為精簡的長行,適應通俗教化的偈頌,成立要遲一些。」[8]

印順法師在上文中指出,赤銅鍱部(意指巴利《相應部》)、化地部、法藏部、雪山部、飲光部(意指《別譯雜阿含經》)的「雜阿含」都是「先偈頌、後長行」,而說一切有部的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則為「先長行、後偈頌」,但是,他並不贊同「『原形雜阿含』的組織為先偈頌、後長行」的說法。不過,本文將不處理所謂「偈頌、長行孰先孰後」的議題。

下文將就「讚佛偈」、「對應經典的次序」與「經文內容」三方面,探討《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三者的異同。

為行文簡潔、指稱方便,本文以「《會編》」指稱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以「〈八眾誦〉」代表「《會編》所指稱的〈八眾誦〉」;如非特別聲明,本文將以「《雜阿含經》」指稱「五十卷本《雜阿含經》」,而以「雜阿含」泛指「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別譯雜阿含經》(T100)、五十卷本《雜阿含經》(T99)」或與此三譯本的內容、結構相似的「印度語言文本 Indic texts」;本文以「《別譯雜阿含經》」指稱「十六卷本《別譯雜阿含經》」。

本文經常提及「宋、元、明藏」、「元、明藏」或「明藏」,以單引號(「」)表示,此類稱謂指「引用《大正藏》頁底註」的「校勘註記」,筆者並未親自去檢閱《思溪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宋藏」)、《普寧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元藏」)或《徑山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明藏」,或稱「嘉興藏」)。

二、「讚佛偈」

〈八眾誦〉有部分經典在文末帶有如「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9]的定型句(以下簡稱此類定型句為「讚佛偈」),如上述,〈八眾誦〉相當於《相應部˙有偈品》,也就是說,依經典集結的編輯原則,此類經典的內容至少有一首偈頌,而漢譯經典的「讚佛偈」則是如同經首「如是我聞」與經末「歡喜奉行」的「定型句」。依照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所編的「51相應」,[10]這些帶有「讚佛偈」的經典都位於所謂的〈25 諸天相應〉之中。

每一部帶有「讚佛偈」的〈八眾誦〉經典,它的《別譯雜阿含經》對應經典也會有類似的「讚佛偈」:「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久捨於嫌畏,能度世間愛。」[11] 反之,〈八眾誦〉不帶「讚佛偈」的經典,其《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也一樣無「讚佛偈」。這些經典形成相當獨特的「對稱」現象。

《相應部˙有偈品》有三部經典,分別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各存在兩部偈頌內容相同的對應經典,一部有「讚佛偈」,另一部則否。這樣的「重複偈頌」的經典也提供了線索,來判定兩者篇章結構的異同。

以下分「巴利《相應部》的『讚佛偈』」、「《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的『讚佛偈』」、「重複偈頌」等幾個「子題」來探討「讚佛偈」,最後以〈小結〉總結本節的結論。

()、巴利《相應部》的「讚佛偈」

《相應部˙諸天相應》的第一部經《SN 1.1.1》的偈頌為:

“cirassaṃ vata passāmi,

brāhmaṇaṃ parinibbhutaṃ;

appatiṭṭhaṃ anāyūhaṃ

tiṇṇaṃ loke visattikan. ”

菩提比丘的的英譯為:[12]

“After a long time at last I see,

A Brahmin who is fully quenched,

Who by not halting, not straining,

Has crossed over attachment to the world.”

筆者譯為:

「經過很久的時間,確實,我終於看見,

   一位究竟涅槃的婆羅門﹔

(他)不住立(停留)也不攀緣(掙扎),

   已經超越對世間的執著。」

另外在《SN 2.2.8》的偈頌中,也有類似的偈頌,但是差別在第三句為「比丘無喜亦無惱」:[13]

“cirassaṃ vata passāmi,

brāhmaṇaṃ parinibbhutaṃ;

anandiṃ anighaṃ bhikkhuṃ

tiṇṇaṃ loke visattikan.”

如果將《相應部》此兩偈的「不住亦不攀」、「無喜亦無惱」,與《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的「讚佛偈」相比較,如《雜阿含 1267經》作「一切怖已過」[14] 、《雜阿含 584經》作「一切怨悉過」[15] 、《別譯雜阿含 180經》作「久捨於嫌怖」[16] 、《別譯雜阿含 168經》作「嫌怖久捨離」[17] ,其間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

但是,依據菩提比丘《相應部英譯》書中[18] 引述 Enomoto 編訂的梵文《瑜伽師地論》[19] 的偈頌:

“After a long time at last I see

A brahmin who is fully quenched,

Who has gone beyond all enmity and fear (sarvavairabhayātitaṃ)

Who has crossed over attachment to the world. ”

筆者譯為:

「經過久遠的時間,我終於見到

 一位究竟涅槃的婆羅門;

 已經超越一切的怨敵與恐怖,

 度過世間的貪著。」

如此,這一首偈頌就與漢譯《瑜伽師地論》的「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已過諸恐怖,超世間貪著」[20] 相當,也與《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的「讚佛偈」較為類似。

綜合以上所述,《相應部》也有與《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相當的「讚佛偈」,只不過此偈只在《SN 1.1.1》與《SN 2.2.8》出現兩次;[21] 而「讚佛偈」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各出現 72次,「讚佛偈」可以當成《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部分有偈經典的「定型句(pericope)」。

此讚佛偈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為巴利經典亦有此定型句(讚佛偈),只是被省略了,如同部分《相應部》經文省略了「如是我聞,一時」的定型句一樣。第二種情況為將此「讚佛偈」作為定型句附屬於經末的型式,屬《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的「口誦傳承」(oral tradition)所特有。

筆者支持第二種情況,因為如果判為巴利口誦傳承所省略的話,應該在其他經文有更多例子帶有「讚佛偈」﹔如果一個句子在《相應部》只出現一次或兩次,不適合推定此為定型句。

《SN 1.1.1》只有一首偈頌,就是與漢譯「讚佛偈」相當的偈頌,這在所謂「有偈品」的編輯原則不成問題;但是在漢譯對應經典上,因為只有這一首偈頌,所以無法將此首偈頌當作經末重複的定型句,只能視之為經文的核心內容。接下來的《SN 1.1.2》,有一段經文作:

“Nandībhavaparikkhayā, saññāviññāṇasaṅkhayā, vedanānaṃ nirodhā upasamā – evaṃ khvāhaṃ, āvuso, jānāmi sattānaṃ nimokkhaṃ pamokkhaṃ vivekaṃ.”

菩提比丘將上引的經文當作偈頌翻譯:

“By the utter destruction of delight in existence,

By the extinction of 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By the cessation and appeasement of feelings;

It is thus, friend, that I know for beings--

Emancipation, release, seclusion.” [22]

筆者譯為:

「經由滅盡對『(三)有』的喜愛,

 經由止息想與識,

 經由斷絕與平息諸受;

 如是,朋友,我知道眾生(如何)

 解脫、放捨與涅槃。」

此處經文,莊春江並未譯成偈頌,而是譯作長行:

「以有之歡喜的遍盡、以想與識的滅盡、以受的滅與寂靜,朋友!這樣,我知道眾生的解脫、能被解脫、遠離。」[23]

莊春江此處的譯文呈現一個問題:「〈有偈品〉的第二部經即無偈頌」,顯然與〈有偈品〉的名目不符。在此經的漢譯對應經典《雜阿含1268經》也出現同樣的問題,如果把作為「定型句」的「讚佛偈」不計,就成為一部位於漢譯〈諸天相應(25)〉卻沒有偈頌的經典。[24] 但是,將此段經文當作偈頌則有另一問題,因為與目前已知的詩韻不符。[25] 筆者認為這個背誦失誤而造成不符詩韻的問題,早在兩個口誦傳承(巴利與漢譯經典所根據的傳承)分離之前就存在了。

在此以《相應部》的〈1 Devatā saṃyutta諸天相應〉與〈2 Devaputta saṃyutta天子相應〉的次序來編列漢譯對應經典,如<表2>。

進一步檢視<表2>,可以發現巴利〈1諸天相應〉的漢譯對應經典大多數帶有「讚佛偈」,只有少數為無漢譯對應經典或不帶「讚佛偈」;而巴利〈2天子相應〉的漢譯對應經典則大多數無「讚佛偈」,只有少數為無漢譯對應經典或帶有「讚佛偈」。此一現象,將在下一節從漢譯對應經典的角度來審視其意涵。

<表2> 《相應部》〈1 Devatā saṃyutta諸天相應〉與〈2 Devaputta saṃyutta天子相應〉的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相應部》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1267

SN 1.1.1

180

1268

SN 1.1.2

179

1001

SN 1.1.3

138

SN 1.1.4

139

1002

1312

SN 1.1.5

140

311

1003

SN 1.1.6

141

579

SN 1.1.7

164

580

SN 1.1.8

165

996

SN 1.1.9

133

995

SN 1.1.10

132

576

SN 1.2.1

161

1004

SN 1.2.2

142

1006

SN 1.2.3

232

1007

SN 1.2.4

233

1335

SN 1.2.5

355

598

SN 1.2.6

175

600

SN 1.2.7

174

578

SN 1.2.8

163

584

SN 1.2.9

168

1078

SN 1.2.10

17

586

SN 1.3.1

170

1275

SN 1.3.2

273

599

SN 1.3.3

173

1281

SN 1.3.4

279

581

582

SN 1.3.5

166

1310

SN 1.3.6

309

601

SN 1.3.7

176

589

SN 1.3.8

183

588

SN 1.3.9

172

602

SN 1.3.10

177

1287

1302

SN 1.4.1/2.3.1

285

301

1288

SN 1.4.2

286

SN 1.4.3

1286

SN 1.4.4

284

1277

SN 1.4.5

275

SN 1.4.6

1192

SN 1.4.7

105

1289

SN 1.4.8

287

1274

SN 1.4.9

272

1273

SN 1.4.10

271

SN 1.5.1

87

998

SN 1.5.2

135

999

SN 1.5.3

136

SN 1.5.4

SN 1.5.5

587

SN 1.5.6

171

997

SN 1.5.7

134

593

SN 1.5.8

187

SN 1.5.9

595

SN 1.5.10/2.3.4

189

1015

SN 1.6.1

242

1291

SN 1.6.2

289

1000

SN 1.6.3

137

1005

SN 1.6.4

231

1018

SN 1.6.5

245

1016

SN 1.6.6

243

1017

SN 1.6.7

244

1019

SN 1.6.8

246

1014

SN 1.6.9

241

1021

SN 1.6.10

248

1020

SN 1.7.1

247

1009

SN 1.7.2

236

SN 1.7.3

1010

SN 1.7.4

237

SN 1.7.5

SN 1.7.6

SN 1.7.7

1011

SN 1.7.8

238

SN 1.7.9

1008

SN 1.7.10

235

1285

SN 1.8.1/2.1.3

283

1022

SN 1.8.2

249

1013

SN 1.8.3

240

SN 1.8.4

234

596

SN 1.8.5

181

SN 1.8.6

1292

SN 1.8.7

290

SN 1.8.8

SN 1.8.9

SN 1.8.10

1317

SN 2.1.1

316

1318

SN 2.1.2/2.2.3

317

1309

SN 2.1.3/1.8.1

308

1310

SN 2.1.4/1.3.6

309

1311

SN 2.1.5

310

1313

SN 2.1.6

312

1305

SN 2.1.7

304

SN 2.1.8

583

SN 2.1.9

167

SN 2.1.10

1303

SN 2.2.1

302

1304

SN 2.2.2

303

1301

SN 2.2.3

300

597

SN 2.2.4

182

1269

1316

SN 2.2.5

178

315

586

SN 2.2.6

170

596

SN 2.2.7

181

585

SN 2.2.8

169

1001

SN 2.2.9/1.1.3

138

593

SN 2.2.10

187

1287

1302

SN 2.3.1/1.4.1

285

301

1276

SN 2.3.2

274

999

SN 2.3.3

136

595

SN 2.3.4

189

1343

SN 2.3.5

363

1307

SN 2.3.6

306

SN 2.3.7

588

SN 2.3.8

172

1306

SN 2.3.9

305

1308

SN 2.3.10

307

() 《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的「讚佛偈」

《雜阿含經》中帶有「讚佛偈」的經文都在其中四卷(卷22、卷36、卷48、卷49),我們依次討論這四卷經典。

卷22為《雜阿含576-603經》,依照《會編》,此28部經位於〈諸天相應(25)〉,請參考<表3>。

<表3> 《雜阿含經》卷22的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對應經

別譯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經號(無讚佛偈)

576

SN 1.2.1

161

577

SN 10.2

299

578

SN 1.2.8

163

579

SN 1.1.7

164

580

SN 1.1.8

165

581

582

SN 1.3.5

166

583

SN 2.1.9

167

584

SN 1.2.9

168

585

SN 2.2.8

169

586

SN 1.3.1/SN 2.2.6

170

587

SN 1.5.6

171

588

SN 1.3.9/SN 2.3.8

172

589

SN 1.3.8

183

590

184

591

185

592

SN 10.8

186

593

SN 2.2.10

187

594

AN 3.127

188

595

SN 2.3.4

189

596

SN 1.8.5/SN 2.2.7

181

597

SN 2.2.4

182

598

SN 1.2.6

175

599

SN 1.3.3

173

600

SN 1.2.7

174

601

SN 1.3.7

176

602

SN 1.3.10

177

603**

(1326)

(SN 10.12)

(325)

(** :《雜阿含603經》的兩首偈頌為《雜阿含1326經》十五首偈頌之二,但是前者為天子問、世尊答,後者為「雪山夜叉經」,嚴格來說,《雜阿含603經》無對應經典。)

卷22除了《雜阿含582-583經》與《雜阿含591-595經》等七部經之外,均有「讚佛偈」。而且帶有「讚佛偈」的經典,其《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也有「讚佛偈」;不帶「讚佛偈」的經典,其《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也沒有「讚佛偈」(《雜阿含582經》為《雜阿含581經》的重複經典而未帶「讚佛偈」,與《雜阿含603經》均判定作在《別譯雜阿含經》無對應經典)。

卷36為《雜阿含993-1022經》,依照《會編》,《雜阿含993-994經》位於〈婆耆舍相應(24)〉,其餘28部經位於〈諸天相應(25)〉,請參考<表4>。

<表4> 《雜阿含經》卷36的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相應部》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993

256

994

257**

995

SN 1.1.10

132

996

SN 1.1.9

133

997

SN 1.5.7

134

998

SN 1.5.2

135

999

SN 1.5.3

136

1000

SN 1.6.3

137

1001

SN 1.1.3/SN 2.2.9

138

1002

1312

SN 1.1.5

140

311

1003

SN 1.1.6

141

1004

SN 1.2.2

142

1005

SN 1.6.4

231

1006

SN 1.2.3

232

1007

SN 1.2.4

233

1008

SN 1.7.10

235

1009

SN 1.7.2

236

1010

SN 1.7.4

237

1011

SN 1.7.8

238

1012

239

1013

SN 1.8.3

240

1014

SN 1.6.9

241

1015

SN 1.6.1

242

1016

SN 1.6.6

243

1017

SN 1.6.7

244

1018

SN 1.6.5

245

1019

SN 1.6.8

246

1020

SN 1.7.1

247

1021

SN 1.6.10

248

1022

SN 1.8.2

249

(** :《別譯雜阿含257經》:「即說偈言(本無,少偈)。」[26]可能是出自背誦忘失,此頌可以從《雜阿含994經》補入。)

卷36除了《雜阿含993-994經》位於〈婆耆舍相應(24)〉,與《雜阿含999經》等三部經之外,均有「讚佛偈」;而且帶有「讚佛偈」的經典,其《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也有「讚佛偈」;不帶「讚佛偈」的經典,其《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也沒有「讚佛偈」。

卷48為《雜阿含1267-1293經》,依照《會編》,此27部經位於〈諸天相應(25)〉,請參考<表5>。

<表5> 《雜阿含經》卷48的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相應部》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1267

SN 1.1.1

180

1268

SN 1.1.2

179

1269

1316

SN 2.2.5

178

315

1270

269

1271

270

1272**

1273

SN 1.4.10

271

1274

SN 1.4.9

272

1275

SN 1.3.2

273

1276

SN 2.3.2

274

1277

SN 1.4.5

275

1278

SN 6.10

276

1279

277

1280

278

1281

SN 1.3.4

279

1282

280

1283

281

1284

282

1285

SN 1.8.1/SN 2.1.3

283

1286

SN 1.4.1

284

1287

1302

SN 1.4.1

285

301

1288

SN 1.4.2

286

1289

SN 1.4.8

287

1290

288

1291

SN 1.6.2

289

1292

SN 1.8.7

290

1293

291

(** :《雜阿含1272經》無《別譯雜阿含經》對應經典,經中的偈頌相當於巴利《經集》844頌,也出現在《雜阿含551經》:「虛空於五欲,永以不還滿,世間諍言訟,畢竟不復為。」[27] )

從<表5>可以看出,卷48顯現的有「讚佛偈」的經典、無「讚佛偈」的經典兩者交錯的情況更為繁複,而對應的《別譯雜阿含經》則像物體的影子一樣,也跟著交錯出現,而不見有一失誤。這樣「如合符契」的對應關係不可能是抄經過程遺漏「讚佛偈」所能達到的狀況,極有可能是兩者的印度語言文本(Indic texts, 口傳的或書寫的)於此特點完全相同所造成的。

卷49為《雜阿含1294-1324經》,依照《會編》,《雜阿含1294-1318經》位於〈諸天相應(25)〉,請參考<表6>。《雜阿含1319-1324經》位於〈夜叉相應(26)〉,本文暫且不討論,所以<表6>只列到《雜阿含1318經》。

<表6>《雜阿含經》卷49的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相應部》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1294

292

1295

293

1296

294

1297

295

1298

296

1299

297

1300

SN 10.1

298

1301

300

1287

1302

SN 1.4.1

285

301

1303

SN 2.2.1

302

1304

SN 2.2.2

303

1305

SN 2.1.7

304

1306

SN 2.3.9

305

1307

SN 2.3.6

306

1308

SN 2.3.10

307

1309

SN 2.1.3

308

1310

SN 2.1.4/SN 1.3.6

309

1311

SN 2.1.5

310

1002

1312

SN 1.1.5

140

311

1313

SN 2.1.6

312

1314

313

1315

SN 2.2.7

314

1269

1316

SN 2.2.5

178

315

1317

SN 2.1.1

316

1318

SN 2.1.2/SN 2.2.3

317

《雜阿含經》卷49好像分成兩截,從《雜阿含1294-1299經》為帶「讚佛偈」,從《雜阿含1300-1318經》為不帶「讚佛偈」。在此,我們先檢驗與〈諸天相應(25)〉相關的重複偈頌,之後再來回顧此一議題

() 「重複偈頌」與「讚佛偈」

在上一節可以見到,《相應部1.1.5經》、《相應部1.4.1經》與《相應部2.2.5經》經典,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各有兩部對應經典,其中一部帶有「讚佛偈」,另一部則否。在此將此類經典列表如<表7>

<表7> 三部《相應部》經典的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相應部》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1002

1312

SN 1.1.5

140

311

1287

1302

SN 1.4.1/2.3.1

285

301

1269

1316

SN 2.2.5

178

315

第一組《相應部 1.1.5經》的四部漢譯對應經典,分別為《雜阿含1002經》、《雜阿含1312經》、《別譯雜阿含140經》和《別譯雜阿含311經》。《雜阿含1002經》與《雜阿含1312經》的差別為天子名號、[28]偈頌的字詞和「讚佛偈」的有無。《別譯雜阿含140經》和《別譯雜阿含311經》 的差別也是一樣。就此處《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偈頌的差別而言,不僅是翻譯團隊不同而譯文不同,更有可能是各自「源頭文本 source text」內容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因此,不存在有所謂《別譯雜阿含經》「可能抄自『大部之《雜阿含》(五十卷本《雜阿含》)』的議題。[29]

《雜阿含1002經》:

「『斷除於幾法?幾法應棄捨?而復於幾法,增上方便修?幾聚應超越,比丘度駛流?』

『斷除五捨五,增修於五根;超越五和合,比丘度流淵。』」[30]

《雜阿含 1312經》:

「『斷幾捨幾法?幾法上增修?超越幾積聚?名比丘度流?』

『斷五捨於五,五法上增修;超五種積聚,名比丘度流。』」[31]

《別譯雜阿含 140經》:

「『當思於何法?應棄捨何法?修行何勝事?成就何等事?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

『能斷於五蓋,棄捨於五欲;增上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32]

《別譯雜阿含 311經》:

「『斷除於幾法?棄捨於幾法?增進修幾法?比丘成幾法?凡修除幾法?得度於駛流?』

『除五欲受陰,棄捨於五蓋;增進修五根,成就五分身;如是之比丘,超渡生死海。』」[33]

此一偈頌尚可參考《法句經》:「捨五斷五,思惟五根;能分別五,乃渡河淵。」[34]與《相應部 1.1.5經》、巴利《法句經》370頌。[35]

第二組《相應部 1.4.1經》、《雜阿含1287經》與《別譯雜阿含285經》都未提到與世尊問答的天子名號,而《相應部 2.3.1經》、《雜阿含1302經》與《別譯雜阿含301經》都提到這位天子為「尸毘天子Siva」。無天子名號的漢譯兩經有「讚佛偈」;有天子名號的漢譯兩經無「讚佛偈」。

第三組《相應部 2.2.5經》同樣有四部漢譯對應經典,分別為《雜阿含1269經》、《雜阿含1316經》、《別譯雜阿含178經》和《別譯雜阿含315經》。《相應部 2.2.5經》的問偈似乎是將天子在《相應部 1.1.1經》的問句「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化為偈頌「誰度於諸流,晝夜勤不懈?不攀無住處,云何不沒溺?」就問偈而言,[36]《雜阿含1316經》、《別譯雜阿含178經》與《別譯雜阿含 315經》較接近巴利經文,[37]《雜阿含1269經》的問偈「何染而不著」意義不夠清晰。《雜阿含1329經》也有三首偈頌與本經相關,問偈與《相應部 2.2.5經》相近。

《相應部 2.2.5經》、《雜阿含 1316經》與《別譯雜阿含 315經》都提到與世尊問答的天子為「Candano栴檀天子」而無「讚佛偈」;《雜阿含1269經》與《別譯雜阿含178經》都未提到這位天子的名號。

() 小結:一個「假說」

白瑞德(Rod Bucknell)在一篇尚待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巴利《相應部》中,〈1諸天相應 Devatā〉與〈2天子相應 Devaputta〉的主要差別在前者81經都無天子名號,[38] 而後者30經都有天子名號。

依照《會編》,〈天相應(37)〉的範圍是《雜阿含861-872經》,此一區間的經典都不帶偈頌;《會編》將〈天相應(37)〉歸入〈如來所說誦〉,而不是與巴利〈有偈品〉相當的〈八眾誦〉。因此,《會編》的〈天相應(37)〉雖然名稱與巴利〈1諸天相應 Devatā〉、〈2天子相應 Devaputta〉相似,但是,兩者並無對應關係。

那麼,在《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之中,是否有與〈2天子相應 Devaputta〉對應的篇章?

筆者在此提出一個「假說」:「與〈2天子相應 Devaputta〉對應的經典,保存在《別譯雜阿含經》卷15 之中的《別譯雜阿含301-317經》,《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則散布在〈諸天相應(25)〉之中,但是仍然保持『天子相應』的形式:帶有天子名號而不帶『讚佛偈』。」

以<表8>而言,《別譯雜阿含經》卷15為《別譯雜阿含298-329經》,將對應到巴利〈10夜叉相應 Yakkha〉的《別譯雜阿含298-299, 318-329經》擱置不計,剩下的《別譯雜阿含300-317經》完整而有條不紊地與《雜阿含1301-1318經》對應,而且其巴利對應經典都在〈2天子相應 Devaputta〉之中。筆者以為,《別譯雜阿含300-317經》與《雜阿含1301-1318經》應該歸類為〈天子相應〉而排於兩部漢譯的〈諸天相應〉之後。[39]

回顧<表7>,《相應部1.1.5經》有一組位於漢譯〈諸天相應〉而有「讚佛偈」的對應經典(《雜阿含1002經》、《別譯雜阿含140經》),與另一組不帶「讚佛偈」的對應經典(《雜阿含1312經》、《別譯雜阿含311經》);《相應部1.4.1經》的情況也是類似。《相應部2.2.5經》則有一組位於漢譯「〈天子相應〉」而不帶「讚佛偈」的對應經典(《雜阿含1316經》、《別譯雜阿含315經》),與另一組含「讚佛偈」的對應經典(《雜阿含1269經》、《別譯雜阿含178經》)。

《相應部》也出現同樣的「重複偈頌」,依據菩提比丘的偈頌編號,位於〈1諸天相應 Devatā〉的《相應部1.1.3經》的3, 4兩頌,與位於〈2天子相應 Devaputta〉的《相應部2.2.9經》的310, 311兩頌完全相同;差異只在後者的天子名號為 Uttara。《相應部1.3.6經》的65, 66, 67三頌,與《相應部2.1.4經》的259, 260, 261三頌完全相同;差異只在後者的天子名號為 Māgadha。《相應部1.4.1經》的78-84七頌,與《相應部2.3.1經》的320-326七頌完全相同(第十三頌多了兩句);差異只在後者的天子名號為 Siva。《相應部1.5.10經》的170-182十三頌,與《相應部2.3.4經》的340-352十三頌完全相同(第十三頌多了兩句);差異只在後者的天子名號為 Ghaṭikāra。

綜上所述,以「讚佛偈」這一特性而言,《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顯得較《相應部》的關係親近。

<表8> 《別譯雜阿含經》卷 15 之中的《別譯雜阿含298-319經》的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無「讚佛偈」)

巴利《相應部》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經號(有「讚佛偈」)

《雜阿含經》號(無「讚佛偈」)

298

SN 10.1

1300

162

299

SN 10.2

577

300

1301

301

SN 2.3.1

1302

302

SN 2.2.1

1303

303

SN 2.2.2

1304

304

SN 2.1.7

1305

305

SN 2.3.9

1306

306

SN 2.3.6

1307

307

SN 2.3.10

1308

308

SN 2.1.3

1309

309

SN 2.1.4

1310

310

SN 2.1.5

1311

311

1312

312

SN 2.1.6

1313

313

1314

314

SN 2.2.7

1315

315

SN 2.2.5

1316

316

SN 2.1.1

1317

317

SN 2.1.2

1318

318

SN 10.4

1319

319

1320

320

SN 10.6

1321

三、 對應經典的次序

藉助於當代的漢譯《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相關經典的比較研究,漢巴對應經典的「對照目錄」,已經從早期姉崎正治的〈漢譯四阿含〉、赤沼智善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佛光《阿含藏》的「對應經典目錄」,進化到今日仍在陸續增訂的 Suttacentral project 的跨語言文本「對照目錄」。

審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對應經典」,可以發現前兩者的次序緊密對應,其間很少有跳號或次序顛倒的現象;相對於此,《相應部》的「對應經典」次序就不是如此緊密呼應。

以上一節的<表8>而言,《別譯雜阿含300-317經》與《雜阿含1301-1318經》逐一密切對應,同一區段的《相應部》對應經典,在次序上就常有「空隙」或次第前後互換的現象。

在此,再舉《別譯雜阿含經》卷2為例(請參考<表9>),可以見到《別譯雜阿含經》與《雜阿含經》在對應經典的對稱關係,而與《相應部》在此類經典的次序上,相差較大。[40]

<表9> 《別譯雜阿含經》卷2(23-42經)的《雜阿含經》與《相應部》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

《雜阿含經》經號

《相應部》經號(SN)

《別譯雜阿含經》經號

《雜阿含經》經號

《相應部》經號(SN)

23

1084

4.9

33

1104

11.11

24

1085

4.10

34

1105

11.13

25

1086

4.15

35

1106

11.12

26

1087

4.7

36

1107

11.22

27

1088

4.11

37

1108

11.24

28

1089

4.6

38

1109

11.5

29

1090

4.13

39

1110

11.4

30

1091

4.23

40

1111

11.19

31

1092

4.25

41

1112

11.18

32

1093

4.3

42

1113

11.20

四、 《相應部》、《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對應經典內容的異同

從上兩節關於「讚佛偈」與「對應經典的次序」的討論,可以得出如此結論:在此兩項議題上,《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較為親近,而與《相應部》差異較大。

雖然如此,仍然不宜概括認為各部單一對應經典,《雜阿含經》必定與《別譯雜阿含經》較為親近,而與《相應部》相距較遠。以下舉例說明此一原則。

《相應部2.3.1經》的漢譯對應經典為《雜阿含1302經》與《別譯雜阿含301經》,三部經典的天子名號都是「尸毘Siva」,兩部漢譯經典都無「讚佛偈」,偈頌都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形式。但是,巴利經文卻是由六位不知名的天子分別說六首偈頌,最後由世尊說最終的偈頌;所以,《雜阿含1302經》與《別譯雜阿含301經》較為近似,而與《相應部2.3.1經》相差較大。

《相應部2.3.1經》還有一部巴利對應經典為《相應部1.4.1經》,兩者偈頌完全相同,差異是後者無天子名號;[41]《相應部1.4.1經》的對應經典為《雜阿含1287經》與《別譯雜阿含285經》,《雜阿含1287經》偈頌仍然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兩首偈頌(外帶一首「讚佛偈」),但是《別譯雜阿含285經》則有六首偈頌而與巴利對應經典相似:

「應共善人住,親近於善者;從彼人受法,得利不生惡。

 應共善人住,親近於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利樂。

 應共善人住,親近於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名譽。

 親近於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解慧,是故應共住。

 親近於善者,從彼人受法;親族中尊勝,能離於憂愁;於一切苦中,而能得解脫。

 遠離諸惡趣,能斷一切縛;純受上妙樂,得近於涅槃。」[42]

在同一組的六部對應經典之中,無天子名號的三部,《雜阿含1302經》與《別譯雜阿含301經》比《相應部2.3.1經》親近。但是有天子名號的三部,《別譯雜阿含 285經》與《相應部1.4.1經》近似,而與《雜阿含1287經》差異較大。

再舉另一個例子,<表7>《相應部1.1.5經》有四部漢譯對應經典,分別為《雜阿含1002經》、《雜阿含1312經》、《別譯雜阿含140經》與《別譯雜阿含311經》。《雜阿含1002經》與《雜阿含1312經》的差別為天子名號[43] 和「讚佛偈」的有無;《別譯雜阿含140經》和《別譯雜阿含311經》 也有同樣的差異。

此一狀況也出現在《相應部1.1.6經》,巴利經文與對應的《雜阿含1003經》答偈均未指明此「五」的意涵:

《雜阿含1003經》:

「五人於覺眠,五人於眠覺;五人取於垢,五人得清淨。」[44]

《相應部1.1.6經》:

“Five are asleep when others are awake.

Five are awake when others are asleep.

By five things one gathers dust.

By five things one is purified.” [45]

《別譯雜阿含141經》

「若持五戒者,雖睡名為寤;若造五惡者,雖寤名為睡;

若為五蓋覆,名為染塵垢;無學五分身,清淨離塵垢。」[46]

同樣地,《別譯雜阿含141經》的譯文解釋此「五」為「五戒、五惡、五蓋、五分身」,這與《相應部1.1.6經》經文不同。[47] 如此,則《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對應經典較為接近,而與《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差異較大。

當然,就對應經典的經文內容而言,《別譯雜阿含經》是否比較近似《雜阿含經》的,或是更接近《相應部尼柯耶》的對應經典,需要《別譯雜阿含經》全部364 經的詳細比對。經由上述舉例,這三者的經文相似程度有可能是隨個別單一經典而有不同的差異程度,恐怕是不宜下一個概括的論斷。

五、 結語

本文概述《相應部˙有偈品》的〈1 Devatā saṃyutta諸天相應〉與〈2 Devaputta saṃyutta天子相應〉之漢譯對應經典,這些對應經典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帶「讚佛偈」者,第二種是無「讚佛偈」者,第三種是同時有一組帶「讚佛偈」、及另一組不帶「讚佛偈」的對應經典。「讚佛偈」在《相應部》,只出現在《SN 1.1.1》以及《SN 2.2.8》兩經,在梵漢的《瑜伽師地論》也有相當於「讚佛偈」的經文。

藉由白瑞德「〈1 Devatā saṃyutta諸天相應〉無天子名號,〈2 Devaputta saṃyutta天子相應〉有天子名號」的提示,筆者認為,在《相應部˙有偈品》對應經典的範圍之中,《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帶有「讚佛偈」的經典是無天子名號,而不帶「讚佛偈」的經典是有天子名號,後者很有可能是漢譯「雜阿含」中相當於巴利〈2天子相應 Devaputta〉的篇章,特別是《別譯雜阿含經》的卷15的某一區段,很有可能與此巴利〈2天子相應〉相當。

雖然本文舉「讚佛偈」和「對應經典的次序」為例,而主張《雜阿含經》和《別譯雜阿含經》在版本譜系上較為親近,而與《相應部》差距較大;但是,本文也強調不能以此組織結構的相近,而推論每一部對應經典都是前兩者較《相應部》親近,個別經典的異同會隨各部經文而不同,實際的異同仍須逐經比對。

這樣的結論也可以讓我們反省、審思。《會編》出版已經超過三十年了,此書設立了「〈五陰誦第一〉、〈六入處誦第二〉、〈雜因誦第三〉、〈道品誦第四〉、〈八眾誦第五〉、〈弟子所說誦第六〉、〈如來所說誦第七〉」與「51〈相應〉」的篇章結構。一方面,《會編》規劃篇章結構、斠勘字句、藉助《瑜伽師地論》比對經文、解析攝頌、詮釋並發揚經義等等,都有極大建樹,同時也刺激當代研習《雜阿含經》的風氣,值得我們從佛教史的角度去審思此一影響。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依據傳統文獻學的方法回顧此一「架構」,詳細檢閱與此「架構」相關的文獻,進行省思。例如,依據現有《雜阿含經》文獻的記載為「雜因誦第三品」與「弟子所說誦第四品」,與《會編》建議的七誦次序不同(如果「弟子所說誦」是第四品」,有可能〈八眾誦〉就不會是第五品);[48] 而「51〈相應〉」的結構,一則並未出現與巴利〈2天子相應 Devaputta〉對應的「相應 saṃyutta」,二則《會編》有13個〈相應〉為巴利文獻所無,等等;從「傳統文獻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議題都值得進一步探討。[49]

 六、 謝詞

筆者曾於2008年向白瑞德教授(Rod Bucknell)請教本文<表2>的意涵,他向筆者解說〈1諸天相應 Devatā〉與〈2天子相應 Devaputta〉之間的差別,此一「發揚」也是本文解讀「讚佛偈」的關鍵,承蒙他同意本文先行發表,在此致謝。

本文的一些構想倚賴大量對應經典的查證,筆者從Suttacentral網址(http://www.suttacentral.net/) 與CBETA 得到很大的助益,如果沒有這些協助,筆者將無法查證相關的構想,更無從完成本文,在此向這兩組團隊致謝。

感謝兩位審稿老師,他們不僅指出本文立論粗疏的地方,也細心地挑出本文初稿的一些疏漏、訛誤。

當然,本文所呈現的任何訛誤、缺失,仍然是筆者的文責。

縮寫:

(中文經典引文依照《大正藏》編號,巴利經典引文依照《PTS》版本編號,第一個數目字表示經號,然後依卷數,頁次及行次標示。).

AN 增支部Aguttara-nikāya

SA 雜阿含Sayukta-āgama (at T 99)

SN 相應部Sayutta-nikāya

Snp 經集Sutta-nipāta

T Taishō 大正藏, 後面的阿拉伯數字代表經號,例如 T7代表《大正藏》經號第7號法顯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01, no. 7, p. 191, b)

參考書目

一、 佛教經典與工具書

《趙城金藏》,(2008),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北京市,中國,照相製版本。

《金版高麗大藏經》,(2004),宗教文化出版社,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北京市,中國。

《磧砂大藏經》,(1987),新文豐出版公司,(原版:延聖院大藏經局編) ,台北市,台灣。

《大正新修大藏經》,(1983),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授權新文豐出版公司翻印。台北市,台灣。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1983),佛光出版社,台北市,台灣。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2014),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台北市,台灣。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2006),印順文教基金會發行,新竹縣,台灣。

Sayutta-Nikāya, (1973),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UK.

Sutta-Nipāta, (1990),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UK.

Dhammapada, (1994, 1995),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UK.

CSCD, version 3,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Dhammagiri, India.

《國譯一切經》,(1929),《大東出版社》,東京都,日本。

二、 英文或英文著作翻譯

Akanuma, Chizen 赤沼智善, (1929, 1986 reprint at Taipei),《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The Comparative Catalogue of Chinese Agamas & Pali Nikayas 》,華宇出版社,台北縣,台灣。

Anesaki Masaharu, (姉崎正治), (1908), ‘Th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 Chinese’, Transaction of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35/3), pp. 1-138, Japan.

Bodhi, Bhikkhu, (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 Boston, USA.

Brough, John, (1962, 2001), The Gāndhārī Dharmapad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Delhi, India.

Bucknell, Roderick, (2007), ‘The Structure of the Sagātha-Vagga of the Saṃyutta-Nikāya’,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4(1): pp. 7-34. UK.

Bucknell, Roderick, (2008),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Other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ktāgama’,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vol. 21, p. 23-54,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New Taipei City, Taiwan.

Bucknell, Roderick, (2011, draft),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atā- and Devaputta-saṃyuttas, collections of early discourses “Connected with gods” and “Connected with sons of gods” ’.

Jayawickrama, N. A., (1959), ‘Buddhaghosa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s of the Pali Canon’, University of Ceylon Review, vol. XVII Nos. 1 & 2, pp. 1-17.

Norman, K. R., (1995), The Group Discourses II, PTS, Oxford, UK.

Norman, K. R., (1997), The Word of the Doctrine (Dhammapada), PTS, London, UK.

三、 中文著作

印順法師,(1983, 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正聞出版社,台北市,台灣,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再版。

了參法師(譯),(1995),《南傳法句經》,向覺雜誌社,台北市,台灣。

淨海法師(譯),(2000),《真理的語言(法句經)》,德州佛教會玉佛寺,德州,美國。

蘇錦坤,(2008),〈《別譯雜阿含經》攝頌的特點〉,《正觀雜誌》45期,5-80頁,南投縣,台灣。

蘇錦坤,(2009),〈《雜阿含經》攝頌初探---兼談印順導師在《雜阿含經》攝頌研究的創見〉,《福嚴佛學研究》4期,89-139頁,新竹市,台灣。

蘇錦坤,(2011),〈漢譯佛典校勘舉例 -- 兼論印順導師與佛典校勘〉,《福嚴佛學研究》6期,23-72頁,新竹市,台灣。

四、 網路資源

1. 內觀研究中心(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的CSCD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 網址:(http://www.tipitaka.org/romn/)

2. Online Sutta Correspondence Project:

(http://suttacentral.net/)

3. 莊春江工作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

<附錄一>:巴利《相應部》「56相應〉」與《雜阿含經論會編》「51相應〉」的對照表

今本各大藏經所收的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均未出現所謂「51相應」的篇章結構,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是將《雜阿含經》編作「51相應」的第一本漢語書籍。筆者詢問曾長期親近印順法師的師友,他們對此「51相應」的來源也不知曉,法師的著作也未曾提到此項編訂的緣由或依據。筆者揣測,可能是參考日本《國譯一切經》中五十卷本《雜阿含經》的分類,進一步修改訂正而成,此兩者「誦」、「相應」篇章結構的異同,請參考文末〈附錄二〉。<表10>為「漢巴〈相應對照表〉」,其中「漢譯〈相應〉」欄,意指「印順法師所編的『51相應』」。

<表10> 漢巴〈相應對照表〉

巴利〈相應〉

漢譯〈相應〉

巴利〈相應〉

漢譯〈相應〉

1諸天相應 Devatā

諸天相應(25)

31 乾闥婆相應Gandhabbakāya

---

2天子相應 Devaputta

---

32雲相應 Valāhaka

---

3拘薩羅相應 Kosala

---

33婆磋相應Vacchgotta

婆磋出家相應(46)

4魔羅相應 Mara

魔相應(18)

34 禪相應 Jhāna

---

5 丘尼相應 Bhikkhunī

比丘尼相應(23)

35 六入處相應 Saḷāyatana

六入處相應(2)

6梵天相應 Brahma

梵天相應(22)

36受相應 Vedanā

受相應(6)

7婆羅門相應 Brāhmaṇa

婆羅門相應(21)

37 女人相應Mātugāma

---

8 婆耆沙相應 Vaṅgīsa

婆耆舍相應(24)

38 閻浮車相應 Jambukhādaka

---

9 林相應 Vana

林相應(27)

39沙門相應 Sāmaṇḍaka

---

10夜叉相應 Yakkha

夜叉相應(26)

40目犍連相應 Moggallāna

目犍連相應(29)

11 帝釋天相應 Sakka

帝釋相應(19)

41質多相應 Citta

質多羅相應(33)

12 因緣相應 Nidāna

因緣相應(3)

42聚落主相應 Gāmaṇi

聚落主相應(42)

13 現觀相應 Abhisamaya

斷知相應(36)?

43無為相應 Asaṅkhata

---

14 界相應 Dhātu

界相應(5)

44 無記相應 Abyākata

---

15 無始相應Anamatagga

無始相應(45)

45道相應 Magga

聖道分相應(13)

16 大迦葉相應 Kassapa

大迦葉相應(41)

46覺支相應 Bojjhaṅga

覺支相應(12)

17 利得相應Lābhasakkāra

---

47念處相應 Satipaṭṭhāna

念處相應(7)

18羅侯羅相應 Rāhula

---

48根相應 Indriya

根相應(10)

19 勒叉那相應Lakkhaṇa

---

49正勤相應 Sammappadhāna

正勤相應(8),佚失

20譬喻相應 Opamma

譬喻相應(49)

50力相應 Bala

力相應(11)

21比丘相應 Bhikkhu

比丘相應(17)

51神足相應 Iddhipāda

神足相應(9),佚失

22 蘊相應 Khandha

陰相應(1)

52阿那律相應Anuruddha

阿那律相應(30)

23羅陀相應 Rādha

羅陀相應(14)

53禪相應 Jhāna

---

24見相應 Diṭṭhi

見相應(35)

54阿那般那相應 Ānāpāna

阿那般那相應(14)

25 入相應 Okkanta

入界陰相應(39)

55 須陀洹相應 Sotāpatti

---

26 生相應 Uppāda

入界陰相應(39)

56諦相應 Sacca

諦相應(4)

27 煩惱相應 Kilesa

入界陰相應(39)

28舍利弗相應 Sāriputta

舍利弗相應(28)

29 龍相應 Nāga

---

30 金翅鳥相應Supaṇṇa

---

學相應(15)

馬相應(43)

不壞淨相應(16),(40)

摩訶男相應(44)

剎利相應(20)

外道出家相應(47)

大迦旃延相應(31)

雜相應(48)

阿難相應(32)

病相應(50)

天相應(37)

業報相應(51)

修證相應(38)

<附錄二>:《雜阿含經論會編》與日本《國譯一切經》(1929)編訂之《雜阿含經》結構對照表

日本《國譯一切經》(pp. 325-402)的〈誦〉與〈相應〉編次:

<表11> 〈誦〉的編次

日本《國譯一切經》的編次

《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編次

第一、五蘊誦

五陰誦第一

第二、六入誦

六入處誦第二

第三、因緣誦

雜因誦第三

第四、弟子所說誦

弟子所說誦第六

第五、道誦

道品誦第四

第六、八眾誦

第七、偈誦

八眾誦第五

第八、如來所說誦

如來所說誦第七

<表12> 〈相應〉的編次(日本《國譯一切經》各〈相應〉的編號為筆者所加)

日本《國譯一切經》的〈相應〉編次

《會編》的〈相應〉編次

日本《國譯一切經》的〈相應〉編次

《會編》的〈相應〉編次

1 蘊相應

陰相應(1)

26病相應

病相應(50)

2羅陀相應

羅陀相應(14)

27應報相應

業報相應(51)

3 見相應

見相應(35)

28比丘相應

比丘相應(17)

4六入相應

六入處相應(2)

29魔相應

魔相應(18)

5因緣相應

因緣相應(3)

30帝釋相應

帝釋相應(19)

6 四諦相應

諦相應(4)

31 拘薩羅相應

剎利相應(20)

7界相應

界相應(5)

32婆羅門相應

婆羅門相應(21)

8受相應

受相應(6)

33梵天相應

梵天相應(22)

9 舍利弗相應

舍利弗相應(28)

34比丘尼相應

比丘尼相應(23)

10目犍連相應

目犍連相應(29)

35婆耆舍相應

婆耆舍相應(24)

11阿那律相應

阿那律相應(30)

36諸天相應

諸天相應(25)

12 摩訶迦旃延相應

大迦旃延相應(31)

37天子相應

天相應(37)

13阿難相應

阿難相應(32)

38夜叉相應

夜叉相應(26)

14質多相應

質多羅相應(33)

39林相應

林相應(27)

15念處相應

念處相應(7)

40大迦葉相應

大迦葉相應(41)

16根相應

根相應(10)

41聚落主相應

聚落主相應(42)

17力相應

力相應(11)

42馬相應

馬相應(43)

18菩提分相應

覺支相應(12)

43 摩訶男相應

摩訶男相應(44)

19聖道相應

聖道分相應(13)

44無始相應

無始相應(45)

20安般那相應

阿那般那相應(14)

45婆磋種相應

婆磋出家相應(46)

21學相應

學相應(15)

46外道相應

外道出家相應(47)

22不壞淨相應

不壞淨相應(16) ,(40)

23諸相應

雜相應(48)

24 八眾相應

---

25譬喻相應

譬喻相應(49)

斷知相應(36)?

正勤相應(8),佚失

入界陰相應(39)

神足相應(9),佚失

修證相應(38)

‘The Praising Stanza’--The difference among Za ahan jing, Bieyi Za ahan jing and Sayutta Nikāya

Abstract

Based on examinations over topics of ‘the praising stanza’, ‘the sequence of parallels’ and ‘the content of parallel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ssue of the intimacy and difference among Za ahan jing (T99), Bieyi za ahan jing (T100) and Pāli Saṃyutta Nikāya.

There is a pericope as the so-called ‘the praising stanza’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by the end of some sutras of the Za ahan jing (T99). These sutras locate in the chapter of ‘the davatā saṃyutta’ defined by Master Yinshun’s book. There are three sutras among them equipped with another parallel without ‘the praising stanza’ in the same Za ahan jing (T99).

Only Za ahan jing (T99) and Bieyi za ahan jing (T100) carry parallels with and without ‘the praising stanza’, not the Pli Saṃyutta Nikāya.

In the light of recent comparative studies, comparative catalogs of Āgamas and Nikāyas evolved all the ways from Anesakiā’s ‘The Four Chinese Āgamas’, Akanuma’s ‘The Comparative Catalogue of Chinese Agamas & Pali Nikayas’, Fo-guang’s comparative catalogs in ‘Foguang ahan zang’ to the catalog on the website of Sutta Correspondence Project (The Suttacentral Project: http://www.suttacentral.net/ ).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hese parallels, it demonstrat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99 and T 100, as compared to that of SN.

Be that as it may, we should not jump into such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the case for parallels of each single sutta. It takes a detailed comparison to claim the intimacy and difference for parallels of an individual sutta of T99, T100 and SN.

Keywords: 1. The praising stanza 2. Intimacy and difference among T99, T100 and SN 3. Master Yinshun 4. Fifty-one saṃyuttas defined in the Za ahan jing lun hue bian 《雜阿含經論會編》 5. Japanese Guongyi yiqie jing 《國譯一切經》


[1] 印順法師(1983, 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b 52),pb 為《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的光碟片對《會編》的〈《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一文的頁次編號。

[2] 各版藏經的五十卷本《雜阿含經》並未出現「〈八眾誦〉」的文字,但是留存兩〈誦〉的名稱:「雜因誦第三品」(CBETA, T02, no. 99, p. 108, c27)、「弟子所說誦第四品」(CBETA, T02, no. 99, p. 126, a6)。《瑜伽師地論》卷3:「又復應知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淨事,六、差別事,七、說者事,八、所說事,九、眾會事。有情事者,謂五取蘊。受用事者,謂十二處。生起事者,謂十二分事緣起及緣生。安住事者,謂四食。染淨事者,謂四聖諦。差別事者,謂無量界。說者事者,謂佛及彼弟子。所說事者,謂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眾會事者,所謂八眾: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天王眾,六、三十三天眾,七、焰摩天眾,八、梵天眾。」(CBETA, T30, no. 1579, p. 294, a20-b2)。印順法師(1983, 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b 8,認為《瑜伽師地論》此文為解說《雜阿含經》內容:「佛所說的,不外乎九事,就是『一切事相應教』的事,『雜(相應)阿含經』的部類內容」。〈八眾誦〉的命名可能根源於此。日本《國譯一切經》(1929)之中的《雜阿含經》也編有八誦,其中有〈偈誦〉與〈八眾誦〉,其所含經典與《會編》不同。實際上,《會編》的〈八眾誦〉比較接近日本《國譯一切經》所編的〈偈誦〉,請參考文末<附錄二>。

[3] Bucknell, (2007:3), note 3: “At MN-a II 106 and Vin-a I 28, Buddhaghosa identifies the Sagātha-vagga with geyya-aṅga, the second of the nine recognised classes of text (navaṅga-dhamma; e.g. MN I 133–4 ~ T I 764a25–6 and AN II 103 ~ T II 635a17–19).” 西方學者對「祇夜」有不同的見解,例如 Jayawickrama (1959:12): “commentary of Majjhima-nikāya Ps II 106, sabbampi sagāthakataka suttaṃ geyyan’ti veditabbā.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all discourses with verses are ‘geyya’.” 他在文中建議「『geyya 祇夜』或許是一種古印度的文體,偈頌是固定不變的,長行可以是即興增減的」。也就是說,並非為了「重宣此義」而說此偈,這是「長行為主、偈頌是附加的」;而是長行依「偈頌」而隨宜講說,這是「偈頌為主、長行是彈性變動的」。他在文中也建議「在佛教長期的口誦傳承過程中,或許『geyya 祇夜』的本義已經被遺忘了」。Jayawickrama 認為祇夜可能與ākhyāna有關,ākhyāna是一種從吠陀時代以來的文體,這種文體有固定的偈頌,而伴隨著一些敘述,但是這些敘述的長行(散文)是比較即興式而自由發揮的。就像我們見到的巴利本生故事的結集,原本只是偈頌(《本生經》),然後在稍後的年代附加上一個故事(《本生經》的註釋書)。筆者以為,Jayawickrama (1959) 所指稱的與ākhyāna文體相仿的 geyya,與漢譯佛典中「重宣此義」的「重頌」,兩者的意涵並非完全相同。請參考蘇錦坤(2008:14-20)。

[4] 印順法師(1983, 1994: pb 28):「現存的《別譯雜阿含經》分為〈初誦〉與〈二誦〉。〈初誦〉及〈二誦〉末卷,是〈眾相應〉的「祇夜」;「二誦」長行,是〈如來所說〉。」

[5] 〈大迦葉相應(41)〉相當於《相應部尼柯耶》的〈迦葉相應(16)〉,〈無始相應(45)〉相當於《相應部尼柯耶》的〈無始相應(15)〉,這兩個相應屬於〈因緣品〉。〈婆蹉相應(46)〉相當於《相應部尼柯耶》〈蘊品〉的〈婆蹉種相應(33)〉,〈聚落主相應(42)〉相當於《相應部尼柯耶》〈入處品〉的〈聚落主相應(42)〉。

[6] 水野弘元,〈部派佛教與雜阿含〉,《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附錄(下)〉,683頁,第七行。

[7] 由於《別譯雜阿含經》的譯文有今本《雜阿含經》所無的內容,因此,前者不可能自後者抄出。請參考蘇錦坤(2011),所舉的三個例子:1. 《雜阿含1178經》與《別譯雜阿含92經》關於「汝父出家」。2. 《別譯雜阿含139經》的巴利對應經典為《SN 1.1.4》,《雜阿含經》無此對應經文。3. 《別譯雜阿含257經》:「佛告之曰:『隨汝所說。』即說偈言(本無,少偈)。」(CBETA, T02, no. 100, p. 463, c22-23)。此偈《雜阿含994經》為:「我今住佛前,稽首恭敬禮,…然後般涅槃,一切當敬禮。」(CBETA, T02, no. 99, p. 260, a17-c23)。如自《雜阿含經》抄出,不應說「本無,少偈」。也請參考蘇錦坤(2008)。

[8] 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 b53-54。

[9] 《雜阿含576經》(CBETA, T02, no. 99, p. 153, c16-17),此類偈頌的譯詞並非一致不變,有時用字略有出入。

[10] 印順法師(1983, 1994),此一「51相應」篇章的定義,並未出現在各版《大藏經》的《雜阿含經》之中。

[11] 如《別譯雜阿含 132經》(CBETA, T02, no. 100, p. 426, a21-22) ,各經在翻譯此偈時,有些用字或有出入,如《別譯雜阿含140經》卷8:「往昔已曾苦,婆羅門涅槃﹔嫌怖久棄捨,能度世間愛。」(CBETA, T02, no. 100, p. 427, c23-24) ,「苦」字應為「見」字的訛誤。

[12] Bodhi (2000:89).

[13] 第三句之中的:「anighaṃ 無惱」,內觀研究中心(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的CSCD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 網址 (http://www.tipitaka.org/romn/)作「anaghaṃ 無瞋、無惡」。

[14] 《雜阿含 1267經》卷48:「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CBETA, T02, no. 99, p. 348, b19-20)。

[15] 《雜阿含 584經》卷22:「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怨悉過,永超世恩愛」(CBETA, T02, no. 99, p. 155, b25-26)。

[16] 《別譯雜阿含 180經》卷9:「我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久捨於嫌怖,能度世間愛」(CBETA, T02, no. 100, p. 438, c27-28)。

[17] 《別譯雜阿含 168經》卷9:「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嫌怖久捨離,能度世間愛」(CBETA, T02, no. 100, p. 436, b24-25)。

[18] Bodhi (2000:391),註168。

[19] Enomoto, Fumio. Śarīrārthagāthā of the Yogācārabhūmi, in F. Enomoto, J-U Hartmann, and H. Matsumura, Sanskrit-Texte aus dem Buddhistischen Kanon: Neuentdeckungen und Neueditionen, 1. Goettingen 1989. 此偈為 “cirasya bata pashyāmi, brāhmaṇaṃ parinivṛtaṃ, sarvavairabhayātītaṃ, tīrṇaṃ loke viṣaktikām.”

[20]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374, a6-7)

[21] 《SN 1.5.4》與《SN 1.5.5》也可以當作「讚佛偈」,不過此兩經僅有此偈頌而別無其他經文,偈頌的內容也與本文所引「讚佛偈」不同,所以不列入比對討論。此兩偈可參考Bodhi (2000:121):《SN 1.5.4》(verse 147):“The seer has crossed over the abyss

With its one root, two whirlpools,

Three stains, five extensions,

And ocean with twelve eddies.”

《SN 1.5.5》(verse 148) 為 “Behold him of perfect name

the seer of the subtle goal,

The giver of wisdom, unattached,

To the lair of sensual pleasures.”

[22] Bodhi (2000:90).

[23] 莊春江,《莊春江工作站》網址: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02.htm).

[24] 相當於上述菩提比丘所譯的偈頌,《雜阿含1268經》譯作長行:「愛喜滅盡,我心解脫;心解脫已,故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CBETA, T02, no. 99, p. 348, c2-4)。《別譯雜阿含179經》也同樣譯作長行:「我盡觀見有,汝天當知,今我之心得善解脫,得解脫故,能知眾生之所縛著,得解脫、盡解脫、淨解脫,亦悉知之。」(CBETA, T02, no. 100, p. 438, c4-6)。

[25] Bodhi (2000:344), note 8: “In this verse only the first two pādas conform to a recognizable metre (Vatt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verse is corrupt.” 在 Ee2 版本顯示,有一抄本嘗試增加一行而符合另一種詩韻,但是看起來缺乏說服力。(Ee2 為羅馬字改寫本。)

[26] 《別譯雜阿含257經》(CBETA, T02, no. 100, p. 463, c23),《別譯雜阿含經》卷13:「本無少偈」(CBETA, T02, no. 100, p. 463, c23),「元、明藏」作「本云少偈」。

[27] 《雜阿含551經》(CBETA, T02, no. 99, p. 144, b6-7)。

[28] 《雜阿含1312經》首先稱此天子為「多羅揵陀天子」,經文末後卻稱為「陀摩尼天子」(CBETA, T02, no. 99, p. 360, c28) ,應該是抄手在抄寫時誤引自《雜阿含1311經》的天子名,這是校勘所謂的「涉上而誤」。

[29] 關於《別譯雜阿含經》不是抄自「大部之《雜阿含》(五十卷本《雜阿含》)」的議題,請參考蘇錦坤(2008, 2011)。

[30] 《雜阿含 1002經》(CBETA, T02, no. 99, p. 262, c17-22)。

[31] 《雜阿含 1312經》(CBETA, T02, no. 99, p. 360, c23-27)。

[32] 《別譯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0, p. 427, c15-21)。

[33] 《別譯雜阿含 311經》(CBETA, T02, no. 100, p. 479, a19-25)。

[34] 《法句經》(CBETA, T04, no. 210, p. 572, a15-16)。

[35] 《相應部 1.1.5經》有兩首偈頌(問與答):“Kati chinde kati jahe, kati cuttari bhāvaye; Kati saṅgātigo bhikkhu, oghatiṇṇoti vuccatī. ” 與 “Pañca chinde pañca jahe, pañca cuttari bhāvaye; Pañca saṅgātigo bhikkhu, ‘oghatiṇṇo’ti vuccatī.” 巴利《法句經》只有後一首偈頌。此首《法句經》偈頌在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在犍陀羅《法句經》的對應偈頌為“Paja china paje jahi, paja utvari-bhava’i, paja-ṣaǵadhi’o bhikhu, oha-tiṇo di vucadi.”(78頌),請參考Brough(1962, 2001:129)。漢譯《出曜經》與《法集要頌經》無此對應偈頌,原因有待探究。

[36] 《雜阿含1269經》「誰度於諸流,晝夜勤精進?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CBETA, T02, no. 99, p. 348, c13-14)。《雜阿含1316經》「誰度於諸流,晝夜勤不懈?不攀無住處,云何不沒溺?」(CBETA, T02, no. 99, p. 361, b27-28)。《雜阿含1329經》「云何度諸流,日夜勤方便? 無攀無住處,而不溺深淵?」(CBETA, T02, no. 99, p. 367, a2-3) 《別譯雜阿含178經》「都無所緣攀,又無安足處,甚深洪流中,誰能不沈沒?誰有勤精進,能度瀑駛流?」(CBETA, T02, no. 100, p. 438, b12-14)。《別譯雜阿含315經》「云何度駛流,晝夜恒精進?如此駛流中,濤波甚暴急;無有攀挽處,亦無安足地;誰能處深流,而不為漂沒?」(CBETA, T02, no. 100, p. 479, c20-23)

[37] 《SN 2.2.5》: “Kathaṃsu tarati oghaṃ rattindivamatandito; appatiṭṭhe anālambe, ko gambhīre na sīdatī”,菩提比丘譯為 “Who here crossed over the flood, Unwearying by day and night? Who does not sink in the deep, without support, without a hold.”(Bodhi 2000:148),《小部˙經集》“Ko sūdha tarati oghaṃ, kodha tarati aṇṇavaṃ; appatiṭṭhe anālambe, ko gambhīre na sīdatī.”諾曼(K. R. Norman) 譯為“Who crosses the flood here? Who crosses the ocean here? Who does not sink into the deep, which has no standing point and no support? ”(Norman 1995:19, verse 173).

[38] 《相應部 1.5.10 經》的天子名為 Ghaṭikāra,但是並未出現於經文中,而是以附註的形式出現,偈頌與之完全相同的《相應部 2.3.4 經》,則在經文敘述天子名為 Ghaṭikāra。對應經典《別譯雜阿含189經》未出現天子名號,而《雜阿含595經》則稱之為「無煩天子」(CBETA, T02, no. 99, p. 159, b5)。白瑞德教授此篇論文(2011, draft)為:‘The structure of the Devatā- and Devaputta-saṃyuttas, collections of early discourses “Connected with gods” and “Connected with sons of gods” ’。

[39] 請參考文末<附錄二>,日本《國譯一切經》的編次,〈天子相應〉即緊列於〈諸天相應〉之後。

[40] 《別譯雜阿含經》與《雜阿含經》一樣,今本的次序紊亂,需要「重整、復原」。在各本古代經錄之中,最早著錄此經的經錄為《眾經目錄》記載的「《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與《歷代三寶紀》的「《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雖然唐朝以前的各種經目都著錄作為二十卷,現行收錄於《大正藏》的《別譯雜阿含經》卻為十六卷本,而最早收錄十六卷本的存世藏經為《趙城金藏》。十六卷本《別譯雜阿含經》有364經,二十卷本則缺了相當於十六卷本的258 經到267 經,只有354經。2007年六月白瑞德教授(Roderick S. Bucknell) 於中華佛學研究所演講時,建議兩者的共同原本為二十卷,此原本收錄在藏經成二十卷本時,漏失了上述經典;而另一方面,有些藏經則收錄為十六卷本,卻發生一些經典次序的錯置。請參考Bucknell (2008),或蘇錦坤(2008)。

[41] 如同本文〈2.4 小結〉所陳述,〈1諸天相應 Devatā〉為無天子名號,〈2天子相應 Devaputta〉為有天子名號。請參考Bucknell (2011, draft)。

[42] 《別譯雜阿含285經》(CBETA, T02, no. 100, p. 473, b6-18)。

[43] 《雜阿含1312經》首先稱此天子為「多羅揵陀天子」,經文末後卻稱為「陀摩尼天子」(CBETA, T02, no. 99, p. 360, c28) ,應該是抄寫時誤抄自《雜阿含1311經》的訛誤。

[44] 《雜阿含 1003經》(CBETA, T02, no. 99, p. 263, a7-8)。

[45] Bodhi (2000), p. 92.

[46] 《別譯雜阿含 141經》(CBETA, T02, no. 100, p. 428, a4-7)

[47]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有此偈頌:「五覺及眠寐,五眠寐及覺;有五受塵垢,五是清淨行。」(CBETA, T28, no. 1549, p. 801, a16-17)。

[48] 請參考文末<附錄二>,日本《國譯一切經》的《雜阿含 經》編為八誦,與《會編》不同。

[49] 日本《國譯一切經》的《雜阿含經》編為48〈相應〉,其〈天子相應〉就編在〈諸天相應〉之後,請參考本末<附錄二>。《會編》此13個巴利《相應部》所無的〈相應〉為:〈學相應(15) 〉、〈不壞淨相應(16) 〉及〈不壞淨相應(40) 〉、〈剎利相應(20) 〉、〈大迦旃延相應(31) 〉、〈阿難相應(32) 〉、〈修證相應(38) 〉、〈馬相應(43) 〉、〈摩訶男相應(44) 〉、〈外道出家相應(47) 〉、〈雜相應(48) 〉、〈病相應(50) 〉、〈業報相應(51) 〉,請參考文末<附錄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