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雜阿含 1186經, 內纏與外纏---1


《雜阿含 1186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縈髻羅豆婆遮婆羅門,本俗人時為佛善知識,來詣佛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外身縈髻者,是但名縈髻;內心縈髻者,是結縛眾生;今請問瞿曇,云何解縈髻?』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受持於淨戒,內心修正覺;專精勤方便,是則解縈髻。』

時縈髻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CBETA, T02, no. 99, p. 321, b21-c4)

《雜阿含1187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時有縈髻波羅豆婆遮婆羅門來詣佛所,而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身外縈髻者,是但名縈髻;內心縈髻者,是結縛眾生;我今問瞿曇,如此縈髻者,云何作方便,於何斷縈髻?』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入處;於彼名及色,滅盡令無餘;諸識永滅者,於彼斷縈髻。』

佛說此經已,縈髻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CBETA, T02, no. 99, p. 321, c4-18)


《別譯雜阿含100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髻髮婆羅突邏闍婆羅門往詣佛所,問訊已訖,在一面坐。即說偈言:『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有能除者?』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明智豎立戒,心修於智慧;專精能勤學,年少除髻髮。』

時婆羅門復說偈言:『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能斷除者?』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眼耳鼻舌身,及與於意法;名色都無餘,心意盡滅度;若能如是者,斷除於髻髮。』」

(CBETA, T02, no. 100, p. 409, c14-29)
《雜阿含 1186經》與《雜阿含 1187經》的經文在似懂非懂之間,只是此兩經在《別譯雜阿含 100經》卻濃縮成一經,而且《雜阿含 1187經》的『諸識永滅者,於彼斷縈髻。』在意思上,與《別譯雜阿含100經》『心意盡滅度;若能如是者,斷除於髻髮。』也有些微差距。

《別譯雜阿含173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即說偈言:『云何外結髮?內亦有結髮?
 世界俱結髮?我今問瞿曇,
 云何令結髮,作於不結髮?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有能除者?』爾時世尊復說偈言:『明智豎立戒,心修於智慧;專精能勤學,年少除髻髮。』時婆羅門復說偈言:『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能斷除者?』爾時世尊復說偈言:『眼耳鼻舌身,及與於意法;名色都無餘,心意盡滅度;若能如是者,斷除於髻髮。』」(CBETA, T02, no. 100, p. 409, c14-29)

讓我們閱讀對應的《相應布尼柯耶,SN 7.1.6》吧!

但是實際上此經還有其他對應經典:『雜阿含599 經』與『別譯雜阿含173經』,在巴利文尼柯耶為『相應部S1.3.3經 jatā 纏結』。另外,覺音論師的『清淨道論』對本經的第二偈詳加解說,並因此而開展『清淨道論』全書。所以,第一偈的解說在本部落格《雜阿含 599經, 開展清淨道論的偈》,已經詳細解說,此處將只著重第二偈的探討。

第一偈問偈:『外身縈髻者,是但名縈髻;內心縈髻者,是結縛眾生;今請問瞿曇,云何解縈髻。』:「外在對身體的纏縛不是真正的纏縛,內心貪瞋癡引起的纏縛才是眾生(生死輪迴)的纏縛,瞿曇(喬達摩)啊,如何解除(脫離)這樣的纏縛?」

問的是「如何」

第一偈答偈:『受持於淨戒,內心修正覺;專精勤方便,是則解縈髻。』:「住立於戒的具慧者,修習心和慧,一個精勤和聰慧的比丘,他能解開這個纏結。 」(『慧』在本偈提到三次:1.第一句『住於戒的智者』,指的是本有的、天生的智慧sapañño。2.第二句『修習心與慧』,指的是觀慧 pañña。3.第三句『精進又明智的比丘』,指的是判斷力的明智nipako,將修習戒定慧列為第一優先的智慧。])

第二偈問偈:『外髮悉被髻,內有髻髮不?世間髮所髻,誰能斷除者?』。』:「外在對身體的纏縛不是真正的纏縛,內心貪瞋癡引起的纏縛才是眾生(生死輪迴)的纏縛,瞿曇(喬達摩)啊,誰能解除(脫離)這樣的纏縛?」

問的是「誰」

第二偈答偈:『眼耳鼻舌身,及與於意法;名色都無餘,心意盡滅度;若能如是者,斷除於髻髮。』

回答是「阿羅漢」

Those for whom lust and hatred

Along with ignorance have been expunged,

The arahants with taints destroyed,

For them the tangle is disentangled.

那些斷除貪瞋癡的漏盡阿羅漢,

他們能解開這個纏結。

Where name-and-form ceases,

Stops without remainder,

And also impingement and perception of form,

It is here this tangle is cut.

當名色捨斷無餘,與厭離「色想」,

在此,纏結被斷除。

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色』是指『欲界的存在』,『名』是指『受、想、行、識四蘊』,是指『色界的存在』,『Rūpasaññā色想』是指『無色界的存在、禪境的存在』。(清淨道論329頁對此有解釋。)『纏結在此處被切斷』是指『不再於三界輪迴』而『涅槃』。」

此處的解答是:「斷除纏縛的人是『斷除貪瞋癡的漏盡阿羅漢』,『有滅即涅槃』。」

『有滅即涅槃』請參考本部落格《雜阿含351經 『諦觀井水而不觸身』與『忍而不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