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者說
====
正在編寫論文,隨讀隨記,跟大家分享一些花絮。
在四阿含與《法句經》、《義足經》的範圍來看,當兩者有差異的時候,依我個人的粗略印象,可能會有80%的機會是《大正藏》正文錯誤,而「宋、元、明藏」的用字(學術上的術語為「異讀」)正確。有時會出現「明藏」異讀正確而「宋、元藏」的異讀錯誤的情形。
====
1. 《中阿含169經》卷43〈根本分別品 2〉:「齊限說,莫[16]求齊限」(CBETA, T01, no. 26, p. 701, c5),[16]求=不【宋】【元】【明】。
「宋、元、明藏」認為「莫求齊限」應該是「莫不齊限」,從後文來看,「宋、元、明藏」是正確的用字,《大正藏》正文所用的「求」字是錯的。
2. 《雜阿含1193經》卷44:
「於無量處所, 生心欲籌量;
[9]何有黠慧者, 而生此[10]覺想?
無量而欲量, 是陰蓋凡夫。」」(CBETA, T02, no. 99, p. 323, b22-24)
[9]何=故【宋】【元】【明】。[10]覺=妄【元】【明】。
第三句「何有黠慧者」,「宋、元、明藏」作「故有黠慧者」,依巴利對應偈頌,作「何」字為適合。第四句「而生此覺想」,「元、明藏」作「而生此妄想」,應以「妄」字為妥。(《雜阿含1193經》卷44:「何有智慧人,而生此妄想?」(CBETA, T02, no. 99, p. 323, c12))
這是少有的例子:
A. 二刻《高麗藏》用字比「宋、元、明藏」正確。
B. 「元、明藏」用字比「宋藏」和《高麗藏》正確。
從巴利偈頌來看(《相應部6.7經》 SN 6.7)
Appameyyaṃ paminanto,
kodha vidvā vikappaye;
Appameyyaṃ pamāyinaṃ,
nivutaṃ taṃ maññe puthujjanaṃ.
前半偈:(哪一位智者(vidvā)會「考量、規劃、擇取方法 vikappaye」對「不可量測的人 Appameyyaṃ 意指『阿羅和無法測得他的貪、瞋、癡』」去「測量 paminanto」),也就是說:「怎會有智者會考量對阿羅漢量測他的貪、瞋、癡?」
前半偈:(我認為「對阿羅漢量測他的貪、瞋、癡」的人,一定是一位被覆蓋的凡夫。」)
莊春江老師的翻譯:「測量著不能計量者,這裡,哪位智者能考察? 衡量不能計量者,我想他是已被覆蓋的凡夫。」
元亨寺《相應部經典》卷6:
「 以量不可量[32] 此誰知分別
以量不可量 我思無智者
唯有為混亂」(CBETA, N13, no. 6, p. 249, a11-13 // PTS. S. 1. 149)
[32]無可度量是漏盡者。漏盡者如斯之戒行定等不可度量。不能了知、分別其不可量度之漏盡者。瞿迦利迦計量此漏盡者,只有混亂而已。
菩提比丘英譯(2000:243):
What wise man here would seek to define
An immeasurable one by taking his measurement?
he who would measure an immeasurable one
Must be, I think, an obstructed worldling.
Appameyyaṃ paminanto,
kodha vidvā vikappaye;
Appameyyaṃ pamāyinaṃ,
nivutaṃ taṃ maññe puthujjanaṃ.
前半偈:(哪一位智者(vidvā)會「考量、規劃、擇取方法 vikappaye」對「不可量測的人 Appameyyaṃ 意指『阿羅和無法測得他的貪、瞋、癡』」去「測量 paminanto」),也就是說:「怎會有智者會考量對阿羅漢量測他的貪、瞋、癡?」
前半偈:(我認為「對阿羅漢量測他的貪、瞋、癡」的人,一定是一位被覆蓋的凡夫。」)
莊春江老師的翻譯:「測量著不能計量者,這裡,哪位智者能考察? 衡量不能計量者,我想他是已被覆蓋的凡夫。」
元亨寺《相應部經典》卷6:
「 以量不可量[32] 此誰知分別
以量不可量 我思無智者
唯有為混亂」(CBETA, N13, no. 6, p. 249, a11-13 // PTS. S. 1. 149)
[32]無可度量是漏盡者。漏盡者如斯之戒行定等不可度量。不能了知、分別其不可量度之漏盡者。瞿迦利迦計量此漏盡者,只有混亂而已。
菩提比丘英譯(2000:243):
What wise man here would seek to define
An immeasurable one by taking his measurement?
he who would measure an immeasurable one
Must be, I think, an obstructed worldling.
第二句的 kodha 如果去查字典會得到「憤怒、瞋怒, anger」。但是此處是字典找不到的意思:「kodha = ko idha 此處何者(通常 idha 只是用來湊字,不帶任何意思)」
《大智度論》卷1〈1 序品〉:「欲量無量法,智者[46]所不量,無量法欲量,此人自覆沒!」(CBETA, T25, no. 1509, p. 63, b22-23)
[46]所不=豈應【宋】【元】【明】【宮】【石】。
此處「豈應」為問句,與巴利偈頌作問句吻合,應以「宋、元、明藏」、「日本宮內省」、「日本石山本願寺」本為合理。
[46]所不=豈應【宋】【元】【明】【宮】【石】。
此處「豈應」為問句,與巴利偈頌作問句吻合,應以「宋、元、明藏」、「日本宮內省」、「日本石山本願寺」本為合理。
《大智度論》卷13〈1 序品〉:「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量,是[10]野人覆沒!」」(CBETA, T25, no. 1509, p. 157, b27-28)[10]野人=人為【宮】*。
此處《大智度論》「宋、元、明藏」與《高麗藏》作「是野人覆沒」不合理,應如「日本宮內省」寫本作「是人為覆沒」!
所以,閱讀《大智度論》這首偈頌,還是要回到巴利字義來,僅僅在漢字推(ㄏㄨ)敲(ㄋㄨㄥ)的幫助不大。
此處《大智度論》「宋、元、明藏」與《高麗藏》作「是野人覆沒」不合理,應如「日本宮內省」寫本作「是人為覆沒」!
所以,閱讀《大智度論》這首偈頌,還是要回到巴利字義來,僅僅在漢字推(ㄏㄨ)敲(ㄋㄨㄥ)的幫助不大。
3. 《雜阿含263經》卷10:「譬如伏鷄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10]餾,消息冷暖,」(CBETA, T02, no. 99, p. 67, b1-2)[10]餾=留【宋】,=鷚【元】【明】*。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61頁:「卵」原本作「餾」,宋本作「留」,元本等作「鷚」,義均難通。經說「伏雞」、「蔭餾」,乃雞母孵卵之喻,「蔭餾」應為「蔭卵」之誤。卵與留之[留-田],字形相似,宋本乃誤作「留」,義不可通,乃改為「餾」為「鷚」。若改為「卵」,則「隨時蔭卵,消息冷暖」,文義了然。今改「卵」,下例此。
也就是說,導師認為「隨時蔭餾」應作「隨時蔭卵」。
這一句應該如此解釋:
「譬如伏鷄生子眾多」:譬如生了很多「卵」(古代稱「雞卵」為「雞子」)的母雞孵卵。
「不能隨時蔭[10]餾,消息冷暖」:「消息」是增減,消是減、息是增。蔭是「遮光讓它凉」,餾是「加溫讓它熱」,隨時是「隨著待冷的時候讓它凉、該熱的時候幫它加溫」。所以整句是「不能依照情況讓它凉快或加溫,增減它的溫度」。
校勘學最忌諱沒有版本依據,憑自己的解讀幫文獻改字。印順導師此處改「卵」字,正是違犯此項校勘學法則。
所以《高麗藏》和《大正藏》用「餾」字正確,「宋、元、明藏」的用字錯誤。
台語稱「餾」字為「liu7」,這是特殊字義,專指「本來熱的東西冷卻下來,幫這種東西緩慢增溫」。
4. 《法句經》卷2〈沙門品 34〉:
「比丘[6]扈船, 中虛則輕,
除婬怒癡, 是為泥洹。」(CBETA, T04, no. 210, p. 572, a14-15)
[6]扈=戽【宋】【元】【明】。
台語稱人「下巴突出」像一把「水勺」為「戽斗 hoo3-tau2」。
作為名詞是「水勺、戽斗」。用「水勺、戽斗」把水舀出來的動詞為「戽」。
「扈」字為「姓」、「隨從」、「蠻橫」。
所以此處「宋、元、明藏」的用字「戽」正確,《高麗藏》和《大正藏》用「扈」字不妥。
支謙《法句經》(T210)翻譯於西元224年,「戽」字至少用了 1800年。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61頁:「卵」原本作「餾」,宋本作「留」,元本等作「鷚」,義均難通。經說「伏雞」、「蔭餾」,乃雞母孵卵之喻,「蔭餾」應為「蔭卵」之誤。卵與留之[留-田],字形相似,宋本乃誤作「留」,義不可通,乃改為「餾」為「鷚」。若改為「卵」,則「隨時蔭卵,消息冷暖」,文義了然。今改「卵」,下例此。
也就是說,導師認為「隨時蔭餾」應作「隨時蔭卵」。
這一句應該如此解釋:
「譬如伏鷄生子眾多」:譬如生了很多「卵」(古代稱「雞卵」為「雞子」)的母雞孵卵。
「不能隨時蔭[10]餾,消息冷暖」:「消息」是增減,消是減、息是增。蔭是「遮光讓它凉」,餾是「加溫讓它熱」,隨時是「隨著待冷的時候讓它凉、該熱的時候幫它加溫」。所以整句是「不能依照情況讓它凉快或加溫,增減它的溫度」。
校勘學最忌諱沒有版本依據,憑自己的解讀幫文獻改字。印順導師此處改「卵」字,正是違犯此項校勘學法則。
所以《高麗藏》和《大正藏》用「餾」字正確,「宋、元、明藏」的用字錯誤。
台語稱「餾」字為「liu7」,這是特殊字義,專指「本來熱的東西冷卻下來,幫這種東西緩慢增溫」。
4. 《法句經》卷2〈沙門品 34〉:
「比丘[6]扈船, 中虛則輕,
除婬怒癡, 是為泥洹。」(CBETA, T04, no. 210, p. 572, a14-15)
[6]扈=戽【宋】【元】【明】。
台語稱人「下巴突出」像一把「水勺」為「戽斗 hoo3-tau2」。
作為名詞是「水勺、戽斗」。用「水勺、戽斗」把水舀出來的動詞為「戽」。
「扈」字為「姓」、「隨從」、「蠻橫」。
所以此處「宋、元、明藏」的用字「戽」正確,《高麗藏》和《大正藏》用「扈」字不妥。
支謙《法句經》(T210)翻譯於西元224年,「戽」字至少用了 180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