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通行法師:〈關於第一次結集若干問題的辨析〉

485

版主按語:通行法師的論點所缺乏的是從經典本身去反省。

===========================

以下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2328225/

通行法師:〈關於第一次結集若干問題的辨析〉

來自: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2014-05-05 14:30:42

作者:通行

【内容提要】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的當年,就有了三藏的第一次結集。這次結集在時間上,大家是給予了肯定。但是,還有很多相關的問題,即結集的人數、地址、藏數、次序、主持人、三藏内容、窟内窟外和大乘結集,學界乃至教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印度是不注重歷史的國度,然而,从中國古代留下來的文獻資料來 看,也對這一次結集的記載千差萬别。為此,筆者試圖對第一次結集的有關文獻做系統的整理,為大家了解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次結集提供資料。

【關鍵词】 結集 三藏 迦葉 阿難大乘結集

【作 者】中國佛學院法師。

前言

印度古來又稱作身毒、申毒、天竺、天篤、身篤、乾篤、賢豆、呬度、印第亞、印特伽羅、末睇提舍、婆羅門國、沐胥、阿離耶提舍、因陀羅婆陀那。有東、西、南、北、中之分,故稱為「五天」。當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有十六大國,數百小國。在十六大國之中,佛住在摩竭陀國都城王舍城和喬薩羅國的都城舍衛城為最久。王舍城外有五山,五山之一耆闍崛山是釋迦如來的根本道場。由於摩竭陀國的歷代國王威勢之盛,屢次征服全印,因而佛教的昌隆也隨著摩竭陀國的大力提倡而盛傳五印度。

公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間,宣揚無上大法,弘化四十餘年,八十歲時,在前往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羅雙樹間滅度。佛陀入滅以後,有愚痴比丘歡喜,認為佛陀圓寂之後,就可以隨便做什麼了。對於此,《十誦律》序記載的很清楚: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諸比丘:我昔時從波婆城,將五百比丘向拘尸城。爾時有一頑愚不善不及老比丘,出惡口言,彼長老常言:應當行是,不應行是,我今得 自在,所欲便作,不欲便止。是愚痴比丘作是語時,唯我獨聞,餘無知者,是諸天神力之所隱蔽。復有一比丘,在我前說,法言非法,非法言法;善言不善,不善言善[1]。」

《大智度論》卷二「初品總說如是我聞」亦有長篇記載了這件事情,但是,與上面所講的大迦葉聽到有不善比丘說的言語有所不同:

「是時大迦葉思惟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修妬路、阿毘曇、毘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2]」

從上面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佛陀在世的時候,大眾都受到佛陀的教化,而虔心地在佛陀周圍修行。但是,佛陀一圓寂,一些不善的比丘就覺得佛陀去世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這樣就沒有人可以約束他們了。當大迦葉聽到這樣的話時,内心之中非常的痛苦,於是就召集諸阿羅漢五百人,在摩竭陀國王舍城外的畢缽羅窟,於佛滅後的第一個夏安居日,結集如來一代所說經律論。這就是「第一結集」,又稱為「五百結集」。結集的原意是經過大會的討論、勘定而得到全體同意通過的意思。關於這次的結集,時間上,各經典記載完全一致,但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記載,却有諸多之不同:

一、結集人數:對於人數的記載,基本上是五百大阿羅漢。

《十誦律》序中講:「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僧中取五百少一比丘,一一稱字。是諸比丘,皆讀三藏,得三明,滅三毒,皆得共解脱。摩訶迦葉僧中唱:大德僧聽:是五百少一比丘,稱名字,皆讀三藏,得三明,滅三毒,皆得共解脱,若僧時到,僧忍聽。是五百少一比丘,皆是集法人,如是白。爾時長老阿難在僧中,長老大迦葉思惟,是阿難好善學人,佛說阿難於多聞人中最第一,我等今當使阿難作集法人。[3] 」

《五分律》的記載也是同樣的五百比丘:「於是迦葉作是念,何許多有飲食床坐卧具,可得以資給集毗尼。唯見王舍城足以資給,便於僧中唱言:此中五百阿羅漢應往王舍城安居,餘人一不得去,作是制已,五百羅漢至王舍城,於夏初月補治房舍卧具,二月游戲諸禪解脱,三月然後共集一處。[4]」

斯里蘭卡所著《島史》、《大史》的記載也同樣是五百比丘,而這五百比丘都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最先掌握」者及其他「長老」,故稱這次結集為「長老說」、「最初說」,這次結集的内容又被稱為「九分教」。《島史》記載說:「五百長老坐於殊勝的七葉窟内,把導師佛陀的教誨區分為九種:『修多羅、祗夜、和迦羅那、闍伽陀、優陀那、伊帝目多伽、陀伽、阿浮陀、毗陀羅』九分教。長老們將此不滅正法,以品、五十集、相應、集等為名進行分類,編纂成稱為經的阿含藏。」 [5]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善見律》卷一等記載的都是五百大阿羅漢結集,然而,在《大智度論》卷一的記載却不相同:「爾時大迦葉選得千人,除善阿難,盡皆阿羅漢得六神通,得共解脱無礙解脱,悉得三明禪定自在,能逆順行諸三昧皆悉無礙,誦讀三藏知内外經書,諸外道家十八種大經盡亦讀知,皆能論議降伏異學。問曰:是時有如是等無數阿羅漢,何以故正選取千人,不多取耶?答曰:頻婆娑羅王得道,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是時王教勅宫中,常設飯食供養千人,阿闍貰王不斷是法。爾時大迦葉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當有外道强來難問廢闕法事,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千人,是中可住結集經藏。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取。[6]」

從這段記載我們就看出了,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大迦葉選擇的是千人,而不是五百比丘。唐玄奘法師所撰的《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記載的同樣是千人結集:「是尊者摩訶迦葉在此與九百九十九大阿羅漢,如來涅槃後結集三藏,前有故基,未生怨王為集法藏諸大羅漢建此堂宇。[7] 」

在《出三藏記集》中,僧祐法師依《大智度論》中介紹而記載的,所以同樣記載的為千人。然而在《四分律》中,却記載了與前面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大迦葉先與五百大阿羅漢結集已了,後來富樓那又率五百阿羅漢來,迦葉與之重結集一次,前後合有千人:「時長老富羅那,聞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即與五百比丘俱,往王舍城。至大迦葉所,語如是言:我聞大德與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我亦欲豫在其次聞法。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此比丘,更問優波離,乃至集為三藏。」[8]

從上面列出的記載來看,諸大部律記載都是五百結集,但是也有少部分記載是一千比丘結集的。唯《四分律》記載有所不同。

二、結集地址

關於結集的地址,各書中記載的基本上是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如斯里蘭卡的《島史》記載:「五百長老坐於殊勝的七葉窟内,把導師佛陀的教誨區分為九種:修多羅、祗夜、和迦羅那、闍伽陀、優陀那、伊帝目多伽、陀伽、阿浮陀、毗陀羅九分教。長老們將此不滅正法,以品、五十集、相應、集等進行分類,編纂成稱為經的阿含藏。」[9]

然而在玄奘法師所撰的《大唐西域記》卷九中,說這次結集的地址是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西南山陰石室。如彼云:「竹林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訶迦葉,在此與九百九十九大阿羅漢,如來涅槃後結集三藏,前有故基。」[10]

在《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記載的却是僧伽尸城:「佛涅槃後,迦葉阿難等,於摩竭國僧伽尸城北,造集三藏正經及雜藏經。」[11]

雖然這裡講的是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西南山陰石室,僧伽尸城,因其翻譯之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稱,其實質是在王舍城的七葉窟。但是在《大智度論》卷二中,所講的却是在耆闍崛山:「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給千人,是中可住結集經藏,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取。是時大迦葉與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告語阿闍世王,給我等食日日送來,今我曹等結集經藏,不得他行,是中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說戒時,集和合僧。」[12]

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對耆闍崛山的地理位置作了具體的介紹:「山城北門外西南山之陰,真諦云王舍城七葉岩,集藏傳云僧伽尸城北,三說同也。大智度論云耆闍崛山結集者非也,此山在王宮城之正北十四五里,接北山之陽。結集在大城北門外,記迹現存,故知非也。」[13]

從上面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雖然書中對結集地點的記載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還是在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唯一的不同就是《大智度論》的記載,但是在王舍城結集的地點還是沒有變的。

三、結集藏數

對於結集藏數的記載,基本上記載都是經律論三藏。如《大智度論》卷二中所云:「是時大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修妬路、阿毘曇、毘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14]

從這段文字的記載中,可以知道,大迦葉結集的是三藏。《四分律》、《十誦律》等所記載的也是結集的三藏。但是,在《五分律》卷三十的記載中,却只有經律二藏,沒有論藏:「五百羅漢至王舍城,於夏初月補治房舍卧具,二月游戲諸禪解脱,三月然後共集一處。於是迦葉白僧言:大德僧聽:我今於僧中問優波離毗尼義,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迦葉復白僧言:大德僧聽:我今欲於僧中問阿難修多羅義,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15]

《摩訶僧祇律》、《善見律毗婆沙》與《五分律》的記載都是一樣的,只有經律二藏,而沒有論藏。但在《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却又有不同的說法,這裡面記載的是經、律、論、雜四藏:「阿難以經,為大眾說,盡集諸經,以為一藏,律為二藏,大法三藏,經錄阿含,戒律大法,三分正等,以為三藏。已說大本,錄諸異法,合集眾雜,復為一藏。」[16]

在《分别功德論》中也記載的是經、律、論、雜四藏。《法苑義林章》中說《摩訶僧祇律》也主張是結集四藏。但是,仔細考訂之後,《摩訶僧祇律》所說的雜藏,其實是指《四阿含》之外的雜藏經,這個仍然是經藏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經藏之外别立的雜藏。

四、結集次序

對於結集次序,就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律部的記載為先律後經。其代表的是大家所熟知的《四分律》。《四分律》卷五十四記載說:「二律並一切犍度調部毘尼增一都集,為毘尼藏。時大迦葉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問阿難法毘尼,白如是。時阿難即復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令大迦葉問我答,白如是。大迦葉即問阿難言: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在何處說?僧祇陀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17]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先結集了律藏之後,才由大迦葉問,阿難答而結集的經藏,除了《四分律》之外,《五分律》、《十誦律》、《善見律毗婆沙》等記載的都是先律後經。《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大智度論》、《撰集三藏及雜藏傳》等,各傳記亦是記載的是先律後經。但是在《摩訶僧祇律》中,却記載的是先經後律。「時尊者大迦葉問眾坐言:今欲先集何藏?眾人咸言:先集法藏。復問言:誰應集者?比丘言:長老阿難。……次問:誰復應集毗尼藏者,又言:長老優波離。」[18]

《周叔珈佛學論著全集》第一册中講這一點時,介紹說:「先律後經是修持次第,先經後律是理解次第。」[19]

五、結集主持

對於結集主持人的記載,對經藏的結集人阿難是沒有異議的,但是,結集律藏和結集論藏的主持人就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了。在諸部律中,記載的都是優波離尊者結集的律藏,如《十誦律》序中說:「摩訶迦葉自行乞食,食竟,出城還至精舍。以是因緣集僧,集僧已思惟。何等比丘能誦毘尼明了?我等難問,能隨問答,當從此人集毘尼。即念優波離比丘,佛常贊誦毘尼,比丘中明了第一。」[20]

《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善見律毗婆沙》卷一,《阿育王傳》卷四,《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十誦律》卷六十,《四分律》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二,《阿育王論》卷六,《大唐西域記》卷九,等等,都記載的是優波離尊者結集的律藏。然而在《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記載的却是阿難結集的律藏:「阿難以經為大眾說盡集諸經以為一藏,律為二藏,大法三藏。經錄阿含,戒律,大法;三分正等,以為三藏,已說大,錄諸異法,合集眾雜,復為一藏。」[21]

《毗尼母經》卷四,《迦葉結經》中記載都是阿難結集的律藏。至於論藏的結集方面,說法就更多了。在《阿育王傳》卷四中介紹的是迦葉結集的論藏:「尊者迦葉作是念,我今當自誦摩得勒伽藏。即告諸比丘,摩得勒伽藏者: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聖道分、四難行道、四易行道、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增一之法、百八煩惱、世論、記結使、記業、記定慧等記。」[22]

《大唐西域記》卷九,《付法藏傳》卷一,《大唐慈恩三藏法師傳》卷三等記載的都是迦葉結集的論藏。但在《十誦律》卷六十中記載的却是阿難結集的論藏:「長老摩訶迦葉思惟,何等比丘誦修妬路、阿毘曇明了,我等難問能隨問答,我等當從此人,集修妬路、阿毘曇。實時作是念,佛贊阿難比丘,於諸多聞比丘中最第一,持一切修妬路,一切阿毘曇。迦葉思惟竟,僧中唱:大德僧聽,是阿難比丘好善學人,佛常贊阿難比丘,於諸多聞中最第一,我等從是人,了了問修妬路阿毘曇集。」[23]

《四分律》卷五十四,《迦葉結經》,《毗尼母經》卷四,《大智度論》卷二等都記載的是阿難結集的論藏。而在《法苑義林章》引《部執異論疏》中記載的是富樓那結集的論藏:「迦葉令阿難誦五阿含集為經藏,令富婁那誦阿毘曇名對法藏,令優波離誦毘奈耶名為律藏。」[24]

但是在缅甸所傳的佛教中,却記載了與這上面完全不一樣的說法。他們記載的是阿逸樓陀結集的論藏。

六、三藏内容

關於三藏的内容,這裡主要講的是經藏的部分。因為律藏的内容都是一樣的。他們分别由僧尼兩部毗奈耶、受戒等犍度和問答、分别等構成的。經藏的内容有四部和五部兩說。四部經藏,這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長、中、增一、雜四部《阿含》,五部則是在四部的基礎上加上《雜藏》。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和《大智度論》卷二都記載的是四部:「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舊云雜者,取義也);若經長長說者,此即名為《長阿笈摩》;若經中中說者,此即名為《中阿笈摩》;若經說一句事、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為《增一阿笈摩》。」[25]

「大迦葉語阿難,從轉法輪經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相應阿含》,是名修妬路法藏。」[26]

關於五部的記載,主要表現在律部裡面,如《五分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毗尼母經》、《善見律毗婆沙》等律部中:「彼即集一切長經,為《長阿含》;一切中經,為《中阿含》;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為《增一》;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如是生經、本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如是集為雜藏。」[27]

「尊者阿難誦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隨其數類相從,集為《增一阿含》;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28]

上面都是關於經藏的記載。而關於論藏的記載,便大有出入了。有主張論藏同經藏、律藏一樣,都是佛親口所說的。如《大智度論》卷二云:「佛在何處初說阿毘曇?阿難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後世墮惡道中,諸有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於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後世生天上樂處。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阿毘曇藏。」[29]

《十誦律》也記載的是佛親口所說的論藏。又有主張分别法相是阿毘曇藏的,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四十云:「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舍摩他、毘缽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30]

《阿育王傳》也同此說[31]。又《四分律》說:「有難、無難、系、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32]《毗尼母經》也說:「有問分别、無問分别、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毘曇藏。」[33]

上面所說的都是佛親口所講的論藏,在《善見律毗婆沙》中,記載的却是佛弟子所作的論藏。「問曰:何謂阿毘曇藏?答曰:法僧伽、毘崩伽、陀兜迦他、耶摩迦、缽叉、逼伽羅坋那、祗迦他跋偷,此是阿毘曇藏。」[34]

在《分别功德論》[35]中,說論藏又名大法藏,是迦旃延撰集眾經,抄撮要慧。適竟持用呈佛,佛言上法,故名大法。但是,事實上也只有現在所傳的《六足論》之一的《施設足論》是迦旃延所造,而非全部論藏。此外還有舍利弗的《集異門足論》和目犍連所造的《法蘊足論》。

七、窟内外之結集

關於窟内窟外的結集的問題,一般都認為,佛滅以後第一個一百年中,和合一味,無有異見。百年之後才分為大眾、上座二部。第一次結集是五百大阿羅漢在一處結集的。但是在《大唐西域記》卷九却記載了窟内窟外的結集:「阿難證果西行二十餘里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大眾部結集之處。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集之眾,而來至此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毘柰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呪藏,别為五藏。而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36]

《法苑義林章》引《部執異論疏》也說有窟内窟外的結集:「部執異論疏云:迦葉令阿難誦五阿含集為經藏;令富婁那誦阿毘曇名對法藏;令優波離誦毘奈耶名為律藏。此時乃有無量比丘來欲聽法,迦葉不許,令住界外,各自如法誦出三藏。有阿羅漢,念佛法恩,念眾生苦,自恒垂淚故,名婆師婆,為大眾主,教授諸人。一由羯磨訖,不聽後來入眾,恐破羯磨,得偷蘭遮罪;二由不令眾雜,唯五百人共大迦葉能相領解,餘則不爾,故不聽入眾,雖有二處各自結集,情見未分,猶同理解。……界外之眾其數既多,故時皆號為多眾也。界内之眾,迦葉上首。世尊自說迦葉為上座,佛滅之後,為弟子依故,時皆號為上座也。」[37]

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中,他們記載的第一次結集也只以大迦葉為首的窟内結集,沒有窟外的結集。有大眾部和上座部之分是在第二次結集的時候,根據斯裡蘭卡的《島史》記載:「過第一個百年而達第二個百年的時候,上座說之上人,發生極大分裂。吠舍離的一萬二千名跋耆子比丘,在吠舍離勝都集會,宣布十事。他們在弘揚佛法時提出角鹽淨、二指淨、村内淨、住所淨、事後同意淨、慣律淨、不攪亂淨、不發酵棕櫚汁淨、金銀淨、無緣座具淨。他們違背師教,宣揚錯誤虛假的教法和虛假的戒律,破壞了佛教真義和教法。

為了對他們進行反駁,佛陀的很多聲聞,十二萬勝者子舉行集會。在這次集會當中,有八位上首比丘,他們很像導師,是大龍象,偉大無比。……這八位具有偉大神通力的比丘,為了淨化他們自己的教義,把惡比丘驅逐出去,破斥他們的邪惡說教。比丘們挑選七百名最優秀的阿羅漢,舉行蒸發結集。這就是第二次結集,在吠舍離的尖頂講堂舉行,共經八個月。

被長老們驅逐的跋耆子惡比丘,……一萬人舉行集會,結集正法,所以這種正法結集稱為大會誦。舉行大會誦的比丘們,違背正法,破壞根本結集。」[38]

《大唐西域記》卷七[39]亦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島史》的這段記載指出,當時的佛教僧團已分裂為兩派,而導致這種分裂的原因是吠舍離跋耆族系的 比丘們提出的「十事」的主張。這十條主張,在上座長老們看來,是「違背師教」、「破壞根本結集」的行為,為了維護佛的教法,他們驅逐了跋耆族系的比丘,並以八位「上首比丘」為首,在耶舍的主持下,七百比丘在吠舍離的尖頂講堂再次進行結集「正法」,歷時八個月完成;而被驅逐的跋耆族系比丘並不服輸,一萬餘人則另行集會,結集他們認可的「正法」,稱為「大會誦」。這次結集的具體内容沒有記載,但這次結集活動實際上是僧團内部分歧的公開化。從此,統一的僧團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派。

八、大乘結集

前面我們介紹的都是小乘三藏的結集。而在一些書裡面記載了大乘的結集,關於大乘散在的結集,又有幾說不同:一說在王舍城;一說在鐵圍山間;一說佛世即以有之。

(一)、王舍城結集大乘三藏

《法苑義林章》卷二引《西域記》說:「《西域記》云:夏安居初十五日,大迦葉波說偈言曰:善哉諦聽,阿難聞持,如來稱贊集素呾纜藏;我迦葉波集阿毘達磨藏;優波離持律明究,眾所知識,集毘奈耶藏,雨三月盡集三藏訖。大乘三藏,西域相傳亦於此山同處結集,即是阿難、妙吉祥等,諸大菩薩,集大乘三藏。」[40]

但是,我們考訂今所留的《西域記》原文,並沒有一處記載了這樣的說法。而在《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七說大迦葉等在舍衛城結集的除了聲聞藏之外,還有菩薩藏,如彼云:「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集諸羅漢得八億四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即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勿使有缺漏。菩薩藏者集著一處;聲聞藏者亦集著一處;戒律藏者亦著一處……最初出經胎化藏為第一、中陰藏第二、摩訶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薩藏第五、雜藏第六、金剛藏第七、佛藏第八,是為釋迦文佛經法具足矣。」[41]

(二)、鐵圍山間結集大乘三藏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引《大智度論》記載說,菩薩藏是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與阿難於鐵圍山間結集的:「彌勒、文殊,將阿難於鐵圍山間集大乘三藏為菩薩藏。」[42]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結集大乘三藏的是佛的弟子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和阿難等,但是在《金剛仙論》卷一却記載是佛陀自己結集的大乘三藏:「如來在鐵圍山外不至餘世界,二界中間,無量諸佛共集於彼,說佛話經訖,欲結集大乘法藏。復召集徒眾,羅漢有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眾有無量無邊恒河沙不可思議,皆集於彼。」[43]

(三)、佛在世時已有大乘三藏

《分别功德論》說:「諸方等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藏」。[44]此大乘經是佛世時,諸菩薩等隨聞散記,就已經有了大乘了,但是未必有一個真正像小乘三藏結集的那樣一個程序。《分别功德論》又說:「阿難實時升於座,座者師子座也。經所以喻師子座者,師子獸中之王,常居高地,不處卑下,故喻高座也。又取其無畏,阿難無量博聞,於聲聞中獨步無畏,故曰無畏座也。(阿難升高座如此也)彌勒稱善快哉說:(彌勒所以下者,懼阿難合菩薩法在三藏,大小不别也。)鍮金同貫,是以殷懃,勸請分部[45]」。西土習慣以三藏對方等而言,三藏代表小乘教,方等才代表大乘教。漢魏時期,乃至南北朝時期西土來華諸譯師中精通三藏的,大部分都是小乘法師。天台宗也稱小乘教為三藏教。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可以證明大乘經未必經過像小乘經那樣严嚴格的結集的。

結語

由於印度是不注重歷史的國度,所以致使佛教史上一些有名的歷史事件得不到很好的掌握,就比如第一次三藏的結集,在人數上有五百、一千兩種不同的說法;在地址上、在藏數上、在結集三藏的次序上、在主持人上、在三藏内容上、有沒有窟内窟外的結集上、有沒有大乘三藏的結集上都不是很清楚。而現存下來的文 獻資料,又記載得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說法,致使我們今天對第一次結集還是處於模糊的狀態。

本文也只是一種介紹性的文章,讓大家了解佛教史上有多少種關於第一次結集的文獻資料。不論上面記載的有多麼的複雜,我們始终不能忘記的是,正是由於這次結集,才使得佛教保存下來。如果沒有第一次的結集,那麼,佛教也有可能隨著佛陀以及佛弟子的滅度而在這個世間消失。所以,我們今天也要懷著感恩的心 情,感恩當時以大迦葉、阿難為首的諸大阿羅漢,是他們讓我們今天也能看見佛經,聽聞佛法。

(責任校對:法恩)

[1] 《大正藏》第23册,第447頁上。
[2] 《大正藏》第25册,第67頁中。
[3] 《大正藏》第23册,第447頁中。
[4] 《大正藏》第22册,第190頁下。
[5] 《島史》,韓廷傑譯,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6年版,第4章。
[6] 《大正藏》第25册,第67頁下。
[7] 《大正藏》第51册,第922頁中。
[8] 《大正藏》第22册,第968頁中、下。
[9] 《島史》,韓廷傑譯,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6年版,第4章。
[10] 《大正藏》第51册,第922頁中。
[11] 《大正藏》第49册,第4頁上。
[12] 《大正藏》第25册,第67頁下、68上。
[13] 《大正藏》第45册,第268頁上。
[14] 《大正藏》第25册,第67頁中。
[15] 《大正藏》第21册,第190頁下、191頁上。
[16] 《大正藏》第26册,第3頁上。
[17] 《大正藏》第22册,第968頁中。
[18] 《大正藏》第22册,第491頁下。
[19] 《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第1册,中華書局,第6頁。
[20] 《大正藏》第22册,第447頁下。
[21] 《大正藏》第26册,第3頁上。
[22] 《大正藏》第42册,第113頁中。
[23] 《大正藏》第22册,第448頁中。
[24] 《大正藏》第45册,第270頁上。
[25] 《大正藏》第24册,第407頁中。
[26] 《大正藏》第25册,第69下頁。
[27] 《四分律》卷54,《大正藏》第22册,第968頁中。
[28] 《摩訶僧祇律》卷32,《大正藏》第22册,第491頁下。
[29] 《大正藏》第25册,第69頁下。
[30] 《大正藏》第24册,第408頁上。
[31] 《大正藏》第50册,第113頁中。
[32] 《大正藏》第22册,第968頁中。
[33] 《大正藏》第24册,第818頁中。
[34] 《大正藏》第24册,第676頁上。
[35] 《大正藏》第25册,第32頁上。
[36] 《大正藏》第51册,第923頁上。
[37] 《大正藏》第45册,第270頁下。
[38] 《島史》,韓廷傑譯,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6年版,第4章。
[39] 《大正藏》第51册,第909頁中。
[40] 《大正藏》第45册,第270頁下。
[41] 《大正藏》第12册,第1058頁上。
[42] 《大正藏》第45册,第270頁下。
[43] 《大正藏》第25册,第800頁下-801頁上。
[44] 《大正藏》第25册,第32頁中。
[45] 《大正藏》第25册,第32頁下。
http://www.zgfxy.cn/ztjj/zgfx/x/zdesjqeyn/2012/03/15/093835757.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