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4:「時瓶沙王無子,時王即集能相婆羅門令占相諸夫人,語言:「汝占此諸夫人,何者應生子?」婆羅門占相言:「此少壯夫人當生子,而是王怨。」王聞是語已,於其夜與此夫人交會,即便有娠。後生男,顏容端正,未生子時婆羅門記言:「當是王怨。」因此立字名未生怨。」(CBETA, T22, no. 1428, p. 591, c17-23)。Ajaata未生 - sattu仇敵
但是,版主認為天下沒有人會將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取名做「從『未生時』即是仇人」,此字的意思應該是「敵人未生」,意為「能與他為敵的人尚未出生」,也就是「無敵」的意思(Michael Radich 指出《梨俱吠陀》中稱「因陀羅 Indra 天帝」為「Ajaatasattu」)。
Michael Radich 出了一本整整201頁的新書討論「阿闍世王傳奇」的演變,以及此一演變的意涵。版主此文簡介其要點,特別偏重在「耆那教」的傳說內容。雖然佛教與耆那教都宣稱阿闍世王信奉他們的宗教,學者認為,阿闍世王可能兩者都供奉,可是對耆那教來得親密一點,這可能是耆那教特別記錄了他「弒父」的藉口的原因。
Michael Radich, 2011, How Ajaatasatru Was Reformed: The Domestication of 'Ajase' and Stories in Buddhist History,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Monograph series XXVII,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Tokyo, Japan.
不像阿育王有將近五十件石柱或銘文等考古文物,可以證實他的年代;阿闍世王與毘琉璃王只存在於佛教與耆那教文獻,此外別無其他記載。這些層層累積的傳說、輾轉改寫的傳奇,從各個留存的故事可以追溯其改寫的痕跡。
這樣的「譬喻」故事(佛教的「譬喻」是指鋪排、演繹故事來講說佛理或宣導他人信奉佛教,與「比喻、寓言」無關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8/6_12.html),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3:「問:『若爾,然燈佛本事當云何通?』
答:『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毘柰耶、阿毘達磨所說。但是傳說,諸傳所說,或然、不然。」(CBETA, T27, no. 1545, p. 916, b24-27)
2. 佛教經典有兩類,一類是阿闍世信奉提婆達多之後,圖謀篡位殺父,另一類是《佛說未生冤經》卷1:「太子曰:『吾少小有志殺父為王』。」(CBETA, T14, no. 507, p. 775, a12-13)。耆那教敘述為第二類。
3. 耆那教版本敘述阿闍世與其他十位兄弟奪取王位。佛教版本則有多種敘述,或與提婆達多合謀,或以武力將其父王下獄,或謀刺殺父王而未成事。
4. 耆那教版本為阿闍世奪取王位而將其父王下獄,一些佛教版本則是頻毘娑羅王自願讓位之後,阿闍世仍然將父王關入監獄。
5. 阿闍世試圖將其父王餓死獄中。
6. 阿闍世母后夾帶食物入獄。耆那教版本為將食物藏於髮內,而將頭髮浸酒餵食。佛教版本的餵食方法各有創意。《佛說未生冤經》卷1:「后曰:『具照斯艱。妾以麨蜜塗身,可就食之』。」(CBETA, T14, no. 507, p. 775, a20-21)
7. 阿闍世王發現其父王久餓不死,禁止母后探獄。
8. 阿闍世王下令閉塞監獄窗戶,不讓父王望見佛陀。
9. 父王描述他在阿闍世幼時的父愛。
10. 阿闍世王後悔惡行,嘗試釋放父王。耆那教版本為阿闍世親自到監獄動手嘗試解開父亡的鐐銬。
11. 父王以為阿闍世王動手施行酷刑而嚇死。
12. 頻毘娑羅王死後生天,或成為夜叉。
13. 佛陀描述阿闍世王。
《增壹阿含43.7經》:「佛告諸比丘:『今此阿闍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應得初沙門果證,在四雙八輩之中,亦復得賢聖八品道,除去八愛,超越八難,雖爾,今猶獲大幸,得無根之信。』」(CBETA, T02, no. 125, p. 764, b5-9)
Michael Radich 指出,所有巴利文獻的記載,未包含阿闍世的生前敘述,也未描述提婆達多食阿闍世的嘔吐物 。
不管是耆那教版本或佛教版本,阿闍世王確實篡奪王位,也將其父王下獄監禁,其父也因此而死;但是與弗洛伊德(Freud)學說的「戀母情結」無關。
筆者認為與阿闍世王惡行相關的描述,其實都是烘托提婆達多的惡行,以新王篡奪舊王來反襯出「新佛」篡奪「舊佛」的不當。
Michael Radich, 2011, How Ajaatasatru Was Reformed: The Domestication of 'Ajase' and Stories in Buddhist History,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Monograph series XXVII,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Tokyo, Japan.
不像阿育王有將近五十件石柱或銘文等考古文物,可以證實他的年代;阿闍世王與毘琉璃王只存在於佛教與耆那教文獻,此外別無其他記載。這些層層累積的傳說、輾轉改寫的傳奇,從各個留存的故事可以追溯其改寫的痕跡。
這樣的「譬喻」故事(佛教的「譬喻」是指鋪排、演繹故事來講說佛理或宣導他人信奉佛教,與「比喻、寓言」無關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8/6_12.html),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3:「問:『若爾,然燈佛本事當云何通?』
答:『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毘柰耶、阿毘達磨所說。但是傳說,諸傳所說,或然、不然。」(CBETA, T27, no. 1545, p. 916, b24-27)
近代有些學者在立論時,有將「譬喻」當作史實的現象(如果不能稱作「史實」的話,至少是第一層的早期敘述),並且全不區分各部文獻所代表的年代(stratum 地層)。
「阿闍世王傳奇」如下:
1. 頻毘娑羅王打獵時殺了一位森林仙人,仙人發誓來生要報仇殺了他。「阿闍世王傳奇」如下:
2. 佛教經典有兩類,一類是阿闍世信奉提婆達多之後,圖謀篡位殺父,另一類是《佛說未生冤經》卷1:「太子曰:『吾少小有志殺父為王』。」(CBETA, T14, no. 507, p. 775, a12-13)。耆那教敘述為第二類。
3. 耆那教版本敘述阿闍世與其他十位兄弟奪取王位。佛教版本則有多種敘述,或與提婆達多合謀,或以武力將其父王下獄,或謀刺殺父王而未成事。
4. 耆那教版本為阿闍世奪取王位而將其父王下獄,一些佛教版本則是頻毘娑羅王自願讓位之後,阿闍世仍然將父王關入監獄。
5. 阿闍世試圖將其父王餓死獄中。
6. 阿闍世母后夾帶食物入獄。耆那教版本為將食物藏於髮內,而將頭髮浸酒餵食。佛教版本的餵食方法各有創意。《佛說未生冤經》卷1:「后曰:『具照斯艱。妾以麨蜜塗身,可就食之』。」(CBETA, T14, no. 507, p. 775, a20-21)
7. 阿闍世王發現其父王久餓不死,禁止母后探獄。
8. 阿闍世王下令閉塞監獄窗戶,不讓父王望見佛陀。
9. 父王描述他在阿闍世幼時的父愛。
10. 阿闍世王後悔惡行,嘗試釋放父王。耆那教版本為阿闍世親自到監獄動手嘗試解開父亡的鐐銬。
11. 父王以為阿闍世王動手施行酷刑而嚇死。
12. 頻毘娑羅王死後生天,或成為夜叉。
13. 佛陀描述阿闍世王。
《增壹阿含43.7經》:「佛告諸比丘:『今此阿闍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應得初沙門果證,在四雙八輩之中,亦復得賢聖八品道,除去八愛,超越八難,雖爾,今猶獲大幸,得無根之信。』」(CBETA, T02, no. 125, p. 764, b5-9)
Michael Radich 指出,所有巴利文獻的記載,未包含阿闍世的生前敘述,也未描述提婆達多食阿闍世的嘔吐物 。
不管是耆那教版本或佛教版本,阿闍世王確實篡奪王位,也將其父王下獄監禁,其父也因此而死;但是與弗洛伊德(Freud)學說的「戀母情結」無關。
筆者認為與阿闍世王惡行相關的描述,其實都是烘托提婆達多的惡行,以新王篡奪舊王來反襯出「新佛」篡奪「舊佛」的不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