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由:「形聲字」與「右文(聲符)」




農曆春節前後與幾位研究台語的朋友交換意見,我提到:「笛、迪」為入聲「tek」;「由、油、蚰、宙、軸、妯、柚、釉」都不是入聲字,韻母均為「iu」,由於古漢語的演變,入聲與非入聲有極嚴格的界線,「入聲字」不會語音流變成「非入聲字」,反之亦然。因此,「笛、迪」的聲符「由」,應該不是「由、油、蚰、宙、軸、妯、柚、釉」的聲符「由」,從甲骨文、金文、盟書、漢簡、帛書等古代文字看來,這兩類的「由」寫法一定不同,只是「隸定、楷定」時,寫成一致罷了。我特別舉「怠、怡」兩字為例,雖然部首都是「心」,聲符都是「台」,兩個「台」可能是不同字的演化。
當時,我只是推測,並未實際去找「字」為證。昨天,偶然讀到舊文:
1. 如我以前所說,依憑「右文」演繹「字音」,需小心謹慎。
  如「怡、怠」,如「帛、錦、棉」,即使「右文相同」,可能不是「形聲字」、可能是不同的「聲符」簡化成同一筆劃,也有可能是「民間俗字」,可能是「省聲」(聲符簡寫),原因非一,不從「字源」追溯,恐怕下的結論並不妥當。
   最近我閱讀學者關於甲骨文、金文、帛書、漢簡的書,學者發現,商周文字會把「台」當作「吾」(吾、吳同音都代表「我」),可見現存的「右文」台,它的來源有「ㄞ」韻的「殆、怠、迨、紿、駘、颱、苔、邰、鮐、邰、駘」,其來源可能是「臺」字的簡寫,另有「一」韻的「怡、貽、飴、詒、眙、治、耛」。從「怠、怡」兩字,可知其來源不同。  「由」字右文,有入聲「ik」韻的「迪、笛」,也有不是入聲的「iu」韻,如「抽、紬、袖、柚、釉、怞、岫、油、蚰」;由於漢語的演變,入聲與「非入聲」不混,所以也可能來自不同的右文。


  2. 語言學家已經指出,/t/ --> /ts/ --> /s/ 的現象,可以在歐洲語言找到許多例證,抽(thiu1)-->宙(tsiu7)-->岫(siu3) 可以反映此一現象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苔」字,華語已經轉為「ㄞ」韻,台語仍然保存「ti5」音,華語這邊可能產生了「字形影響讀音」的現象。查閱「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資訊科學研究所、數位文化中心共同開發)的《小學堂》部落格,發現《說文》並未收「由」字,《說文》的「由」是寫作「繇」,而「謠-言」的下半截,其實不是「缶」而是「倍-人」。這顯示「自由」的「由」是簡寫,而非本字。
再看「油」字,甲骨文刻的是一滴油滴入器皿,從中國湖北省出土的「郭店楚簡」看,好像是台灣製茶場的揉捻機器在壓榨豆子出油一樣。也就是說「由」是「油的本字」,「由」的寫法被「久借不歸」,才加三點水來表明身份(這才是「六書」中「假借」的本意)。
那麼「笛」字呢?除去部首「竹」,拿「由」這個字形去比對古代樂器,最像的樂器應該是一種陶製有孔的樂器「壎」,就是現代常見的「陶笛」。《詩經》的〈小雅〉篇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的詩句。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