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這玩意兒與台語有什麼關係呢?
雙引號之內引自《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部落格
http://folksports.ntua.edu.tw/02_knowledge_01_02.aspx
『陀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明朝,它是否由宋朝的千千演變而來的,沒有資料加以考證。明朝的陀螺,已不是宮女在宮內的玩具,它已成為民間一般兒童的大眾化玩具。當時的陀螺都是木製的,實心而無柄,先用繩子繞好後,向前一拋,再往後一拉,陀螺就會在地面上旋轉,當它慢下來時,再用繩子,在其周圍,同方向不停的鞭打它,它又會快速的旋轉起來。這種玩法傳了兩三百年,一直到民國初年,大陸東北的小孩還有這種玩法。但名稱已改成冰猴兒,因為當地的孩子是在冬天下雪時玩,當冰猴兒在厚厚的冰層上旋轉,動作非常靈巧,像猴子一般,所以才取名冰猴兒。
陀螺流行四、五百年來,已傳遍五大洲,世界各國都出現類似陀螺的玩具,而且名稱也因地域性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日本,陀螺被稱為「獨樂」,以江戶(即今東京)、京都及仙台等地最風行;在台灣被稱為「甘樂」,打陀螺則稱為「釘甘樂」;在江南又被稱為「地靈」,乃取其能在地上靈活轉動,顯得有活力、朝氣之意。』
文建會這段解釋有幾個問題:
1. 陀螺的台語不合適寫成「甘樂」,「甘」是合口音,寫作「干樂」會好一點。
2. 不知道陀螺來自古印度,也不知道在西元四、五世紀時,即被翻譯為「獨樂」,說日本稱為「獨樂」,好像是說「稱儲存與出借圖書的地方,英文為 library,日本稱為圖書館」,好像漢語沒有圖書館似的。
3. 台語也稱為「打干樂 phah kan lok」。
約當西元544年,北魏朝代的賈思勰原寫了一本農業技術書《齊民要術》,在第四十六篇〈種榆、白楊〉中,有如此的字句:
「五年之後,便堪作椽。不梜者,即可斫賣,一根十文。梜者鏇作獨樂及盞,一個三文。」
意思是,「榆樹種了五年之後,便可以作橫梁、細梁。樹心沒有空洞的榆樹,就可以砍伐賣錢,樹心有空洞的榆樹,可以加工(鏇,銷切成圓弧形)為杯盞或陀螺」。
既然可以賣為一個三文,價格和杯盞相等,應該還算普遍,所以早在西元第六世紀中國北方玩陀螺就相當普遍了,這可比第八世紀的唐朝至少早了兩百年。
有一位古代文人聲稱陀螺之所以稱為「獨樂」,是因為可以自己賞玩而自得其樂。這是屁話,一個在家自己賞玩的遊戲能夠經歷諸多戰亂、饑荒、逃難,還能流傳一千五百年之久嗎?
小時候,看見鄉里孩童人人打陀螺,就買了一個來試試身手。接下來就是比賽,誰的陀螺轉得久。然後在地上畫一個圓圈,每人擺二到三個陀螺躺在圓圈裡,每個參賽者打陀螺把自己的陀螺救出圓圈外。陀螺大賽輸了的人,就必須在空地上打了自己的陀螺,贏的人狠狠地在正在轉的陀螺上,打上自己的陀螺因為對方心狠手辣,用來釘人的陀螺腳是銳利的尖釘(這才叫「釘陀螺」),見到鄰居心愛的陀螺被剖壞,因而掉眼淚咧…
佛經是最早提到陀螺的紀錄。
《優婆塞戒經》卷6〈24 業品〉:「如舞獨樂,雖念念滅,因於身業微塵力故,而能動轉。」(CBETA, T24, no. 1488, p. 1069, b15-1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如舞獨樂,緩見來去,急則不見。」(CBETA, T27, no. 1545, p. 35, c22-23)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3〈1 世第一法品〉:「猶如小兒弄於獨樂,旋速則見如住,旋遲則見來去。」(CBETA, T28, no. 1546, p. 25, c20-21)
《優婆塞戒經》是北涼曇無讖翻譯的,譯於西元426年。
《阿毘曇毘婆沙論》是僧人道泰與浮陀跋摩譯於西元426年。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是唐朝玄奘譯於西元656年。
這裡的「獨樂」就是現在的「陀螺」。
印順導師的《妙雲集》第16册《以佛法研究佛法》125頁,
『陀羅尼」dha^ran!i^,是大乘的特法。《大智度論》(卷五)解說為「
能持」、「能遮」。持與遮,實為同一內容的相對作用;一般是譯為(總)持的
。陀羅尼也從dhr!字根而來。陀羅尼的持而不失,與法同一語原(陀羅尼,可說是達磨俗化了以後,引起的代替名詞)。這可以從一器物來說明:兒童玩具中,有名為「陀螺」的,形製各式不一。或截取竹筒(作孔),中貫以支柱。先以繩纏繞,然後抽繩放去,陀螺就急疾地旋轉,在轉動而能保持力量平衡時,能卓立而不會倒下來,並發出嗡嗡的聲音:這名為抽陀螺。也有木製的,卓立在地,抽繩而急疾旋轉,如不斷的以繩鞭策他,就能久久的保持卓立而不倒,這可說是打陀螺了。「陀螺」,實是從印度傳來的,如涼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說:「猶如小兒弄於獨樂,旋速則見如住,旋遲則見來去」。「獨樂」,顯然為 陀螺的異譯。所以被稱為陀螺(即獨樂),正因為「旋速則見如住」,能保持不失。這是dhr!而用於器物的稱呼,與陀羅尼,達磨(法),都從「保持不失」 的意義而來。陀羅尼有名為「旋陀羅尼」的,可見dhr!的「持而不失」,是在動態下顯現出來,而不是什麼靜止的、抽象的不變不失的原理。這對於法(達磨 )的被用為運動的原理;被比喻為輪,輪那樣的轉動,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藏人僧俗都在轉經幢,手中拿著一個轉輪去搖轉,也和此意義近似。ˋ
但是台灣原住民也有陀螺,來源恐怕是一個謎了。
以下引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31196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