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的「甑」字如圖所示,留有「籀文」和「小篆」。
《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典》「甑」字的解說:「古代蒸煮食物之瓦器,底有小孔,置於鬲上,有如今時之蒸籠。《說文解字.瓦部》:『甑,甗也。』《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jAyNzA3(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jAyNzA3)《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從「籀文」來看,左右兩個「弓」形容蒸氣,底下的「鬲」字是煮水烹飪的器具,中間「曾」字底下的「日」,其實是正在引入爭氣的透氣孔,其上的「目」用以置物,或解說為帶柄的蓋子。
為什麼特別提起「甑」字呢?因為此字在台灣市面很少見。可是,台語稱蒸籠為「籠甑 lang5-sng5」。一般是跌了三四個蒸籠(籠甑 lang5-sng5)一起蒸。
中國的市面上有所謂「甑糕」,招牌名稱也是作「甑糕」,靠近一看,就是台南市狀元糕(又稱「管子粿 Kon2-ah-kue2」),底下有煮水成蒸氣的鍋爐,將木製的甑插在透氣孔上,利用蒸氣煮熟「甑糕」。
-------
接下來介紹「鬲」這個烹飪器具,在考古實物上,很容易見到「鬲」,它有三隻腳,在腳之間擺置燃火,而此容器在腳的上方有一個中空的裝水容器,這是煮水成蒸氣來燜熟食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