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7日 星期六

法友飛鴻 466:如何看待「大乘非佛說」這個議題?


Eyes Black 問: (2023/6/12) ​
「非佛說」好像是一個很大的指控。如果過度執著於「佛說、非佛說」,整個大乘佛教會不會垮掉?老師如何看待「大乘非佛說」這個議題?
蘇錦坤 答: (2023/6/12)
我個人認為:
 「在21世紀,佛教是一個大家庭;堅持『己宗』為『佛說』,他宗為『非佛說』,徒生滋擾,而難有共同認可的判斷基準。
  我個人不願意討論這個議題,而是討論某一宗,歷史上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哪一個年代?
  某一宗依據的典籍,最早的報導是何時,該文獻最早的『實物』是哪一年代?
  例如:『佛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微笑』,此則故事(或稱作『公案』),最早出現在哪一個漢語文獻?此一漢語文獻現存的實物是哪一個年代?巴利文獻以及梵文文獻可曾出現此一故事的敘述?」
  又如:『玄奘《八識規矩頌》』,此一著作收錄在哪一版《大藏經》?最早提及玄奘著作《八識規矩頌》的文獻是哪一本?歷代經錄哪一本登錄了玄奘的《八識規矩頌》?
  這樣子,比較容易讓討論有札實的評判依據,能得出一個學術上可以判斷的結論。
  所以,我們不問「大乘是佛說嗎?」,而是問「現存《阿彌陀經》的梵本最早的年代是何時?」,而是問「法顯、惠生、玄奘、義淨曾經記錄到印度或西域的『阿彌陀佛信仰』嗎?」,而是問「最早的漢譯《阿彌陀經》翻譯於何時?」,而是問「古今中外最早提到『阿彌陀佛信仰』的文獻、碑銘是哪一個年代?在何處出土?」
------
Yuan Chuan Su 2020/2/15
  想討論大乘非佛說這議題,討論前得作非常多的功課,至少要了解中古印歐語、印度碑銘、印度文本寫本以及考古學,印度史都到一定程度,這時候才開始有能力掌握這議題。在沒具備相關專業時,我會建議擱置這議題不討論。
  這就像一個高中生問了廣義相對論的問題,並質疑廣義相對論正確性,比較好的做法是提醒對方,討論廣義相對論前,該做哪些功課,至少提醒他要把張量跟黎曼幾何學好,等有基礎後再討論也不遲。連基本觀念跟運用工具都不具備的人,他所知道的廣義相對論也只是臆測,而非真正了解,討論大乘非佛說也是如此。
------------
蔡維駿 2020/2/16
我所知道的「大乘非佛說」的意思,就是「所有不被學者所認定的早期資料所包含的大乘法,其實質內容、思想義理,佛陀從來都沒有親口說過」。但不知道我這樣的理解,是不是您所說的「臆測、不是真正了解」,以致於錯誤。如果是,那我會建議學者不要只對一般人宣揚「大乘非佛說」這個論調,而不多加解釋,因為這會令很多人誤解,甚至障礙很多人對佛法的探索、認識。

對一般人而言,知道廣義相對論正確與否,那不急可以慢慢來,也可以都不需要知道,因為那跟我的生活沒什麼關係,留待專家去瞭解就好。但一個人在信受「大乘非佛說」後,該說是否會對此人的學法軌跡,乃至個人命運造成什麼影響呢?知道這個理論的可靠性有多高真的不重要嗎?還是說,雖然這個理論的影響是重大、即時的,但每個人都非得花上幾十年的時間變成專家學者,不然就此連提幾個問題都不被許可,而只能單方面地接收這個訊息?

大乘非佛說已經是學術界的定論了嗎?現階段學者們能篤定地這麼說嗎?如果這個道理真的已經是金科玉律、顛扑不破,而且顯而易見,其實大可直接大方地回答「是」、「能」。不然的話,我的質疑就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我的質疑是沒道理的,可以直接依理論理來評破,我不介意。在理性證據上的確已經是如此的話,我不會有什麼好懷疑、反對的。

您們的發言,在我看來都是有份量的,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重視。但個人以為,在討論的場合,重點應該放在「論述本身是否為真、合理」。至於發言的人是否初學、中學,還是學者教授,這從來都不是決定其言論是否為真理的絕對標準。
--------------
高志宏 2020/2/16
「至於發言的人是否初學、中學,還是學者教授,這從來都不是決定其言論是否為真理的絕對標準。」
我個人只用三法印來衡量。
------------
蘇錦坤 2020/2/16
  高志宏法友,我沒別的意思。
  我只是想提醒,2003/10/21 導師在福嚴精舍的時候,我在導師面前提了一個問題:
  我問:「在龍樹菩薩的論中,在《雜阿含經》中,仍然有一些片段不容易辨別是否符合佛法,或是違背佛法;是真實說,還是方便說。
  是否有一把尺讓學佛的人輕易地辨別這是早期佛法、這是晚期佛法?這是佛法、這是相似佛法、這不是佛法?」
  導師停了一下子,才緩緩的說:「這個不容易。要在經論裡釐清這些差別,非常不容易。」原以為導師會以三法印回答這個問題,導師沒有用耳熟能詳的根本說法作為答案,有點出乎常情,卻又是導師的殷勤叮嚀。
----------
Yuan Chuan Su 2020/2/16
  不管是所謂的聖經非神說或者大乘非佛說,這在學界都是定論,在不少歷普或者科普書籍都會提到。初學者或非相關領域透過歷普或者科普書籍去理解,是一種可以接近學者理解的方式,然歷普或者科普並不能取代專業研究,自然也不能達到學界的理解層次。
  我不反對人們用科普或歷普去宣說學術成果,但宣說的人要清楚自己的認知到什麼程度,引用時清楚知道參考資料所在,了解自己的認知並不能完全代表學術的理解,簡單地說要有清楚的問題意識。這也是為何我之前提到,我曾看過有人在解釋大乘非佛說,結果只有大乘非佛說這句話是對的,其他對大乘的解釋都是錯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問題意識。
  如果有人熱衷於追求學問,覺得科普或科普的解說已經無法滿足他,並想要進一步探求。這時去問相關領域的人,如何舉證聖經非神說或者大乘非佛說,那對方都會提出大量資料佐證,那些佐證不管是否是提出問題的人能理解或接受,但如果沒有對應的專業,勢必無法理解學者的詮釋。
  任何專業訓練都需要時間,我相信任何學者都希望讓他們多年的研究在最短時間讓人們知道跟理解,但事實是任何專業的養成都需要時間,所以沒辦法用三言兩語說明清楚。也因此學者們會更小心處理這議題,深怕有人誤解。
  我舉「廣義相對論」為例,是因為這不是佛學,大家容易旁觀者清。並非高中生就不可以討論廣義相對論,只是會提醒這位提問的同學,想討論前,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或者工具,對方雖然是位高中生,如果他已經會張量,黎曼幾何等專業,那當然也可以討論啊!
  記得幾年前,高明道老師在課後跟同學們做討論,最後討論的結果,有同學回答他沒想到這問題這麼複雜,才會得到這個結果。當時高老師也講了一句:「是啊! 我們常因為習以為常所以正確,但事實不一定如此」
  我們直觀上或者理性上認知的對錯,有時不見得代表就是學術的理解,我非常鼓勵大家多接觸佛學的學術研究,因為這方面在台灣真的很冷門,急需有人接觸。
  另外,這是許多領域常遇到的情況,一個重大問題的背後,常常是累積大量小議題造成。因為重大問題顯而易見,自然容易被人們看到,但解決重大問題的做法,不見得是直接回應這問題,而是不斷處理在它背後的各種小議題,每個小議題都被解決了,重大問題也往往就跟著解決了。
  「大乘非佛說」也是如此,它背後蘊含了非常多的小議題,舉個例子,例如為何大乘的起源跟部派分裂無關。如果要了解這件事,要先了解部派如何形成。為何古代印度會有大小共住的情況。這都是一連串,環環相夠的議題,要對面這些小議題,都需要對應的專業。但這些不見得是歷普、科普書籍會告訴大家的。
---------
Yuan Chuan Su 2020/2/16
  除了Paul Williams的著作,我個人也推薦辛嶋靜志老師的《佛典語言及傳承》。這篇有多篇他的專文與論文,且以中文書寫,對大家會比較易於閱讀。雖然整本書都沒提到大乘非佛說,但讀完後,就會知道裡面提到了不少了解大乘非佛說需要的知識。即使是Paul Williams的著作,也有引用辛嶋老師的研究成果。
  舉個例子,mahāyāna一詞來自就不可能是佛說,因為這詞是來自mahājāna一詞錯誤的梵語化時造成。mahāyāna一詞原意是「大智」。既然這是「大乘」一詞是錯誤梵語化造成,那外面經名掛著大乘或者經文有大乘一詞的經文有可能是佛說的嗎?當然這是這只是科普層次的說明,想要了解為何mahājāna會被錯誤梵語化,那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了,得看論文跟專書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