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463:摩訶僧祇律算「原始佛教」經典嗎?


Eyes Black (2023/6/10)
蘇老師,想請問摩訶僧祇律算「原始佛教」經典嗎?雖然年代比較晚,但文字與內容與早期佛教似乎蠻接近,與中晚期大乘相差甚遠。
-------
蘇錦坤答:
 有一次開車載長老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時,他問我一個關於戒律的問題,我回答說:「由於漢地佛教界不許(或不鼓勵?)在家居士閱律,所以關於《律》的問題,我不清楚。」
 長老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在腦海裡搜尋一陣子然後說:「在巴利文獻好像沒有禁止居士讀律的規定或習俗。而且,居士不讀律,接待僧眾時會造成僧眾犯規,這是第一點;在南亞佛教國家裡,絕大多數的男眾都曾短期出家,所以他們或多或少都接受一些戒律的教導,這是第二點。」
 我提這一件往事的目的是說,我對戒律的知識相當有限,不要將此處的回答當作唯一的標準答案。
---------
有一次我問無著比丘 Bhikkhu Anālayo:「為何不用 Original Buddhism 或 Primitive Buddhism,而是用 Early Buddhism 來稱世尊早期的教導呢?」
 無著比丘 Bhikkhu Anālayo 回答說:「以 Early Buddhism 來稱『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這是目前學界認為較恰當而不起無謂爭執的用字。從字面上來看, Early Buddhism 是『初期佛教』,而不至於在無妥善的學術基礎、學術分析原則之下去爭執『誰』才是『最根本』、『最源頭』的佛教。至於 primitive,有時給人一種粗糙的、不文明的字義,也不是理想的用字。
------
所以,關於一部佛教文獻算不算「原始佛教」的經典、律典、論典,我們會將其轉換成「算不算『初期佛教』的經典、律典、論典?」除非特別指出是「世尊在世的年代(西元前 461-381年)」,或「世尊入滅後的最初 120年(西元前 381-261年);大致上,我會預設「初期佛教」是在「阿育王」之前的佛教,也就是西元前 431-232年。
部派佛教的年代會在西元前 230-西元 750年,但是,重要的部派佛教著作約於西元 550年之前完成,其後似無對後代有重大影響的著作。
部派佛教與初期大乘佛教的年代是重疊的,(以般若系經典為主的)初期大乘佛教約起始於西元前一世紀。
--------
以今日現存的佛教文獻為主要參考準則,「初期佛教」的經典同多於異,「初期佛教」的論典雖然完全不同,但是,仍有數量相當多的部分教義相通。
「初期佛教」的律典,以基本的核心(經)而言,數量和內容幾乎完全相同,除了一些關於「塔」的規定以外,可以說是「一樣」,也就沒有「誰是誰非」的差別。
但是,對於律條的解說,例如:
《摩訶僧祇律》卷10:「復次佛住舍衛城,廣說如上。世尊以五事利益故,五日一行諸比丘房,見難陀、優波難陀住處。時難陀、優波難陀數錢,手上著土,往詣世尊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佛知而故問:「手上何[4]以著土?」答言:「世尊!我數錢故手上有土。」佛語難陀:「汝等云何手自捉生色、似色,從今日不聽手自持生色、似色。」」(CBETA, T22, no. 1425, p. 311, a3-9)
《十誦律》卷7:「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自手取寶,諸居士呵責言:「沙門釋子自言:『善好有德。』云何自手取寶,如王如大臣?」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問六群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云何名比丘,自手取寶?」佛如是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自手取寶、若使他取,尼薩耆波夜提。」」(CBETA, T23, no. 1435, p. 51, a27-b7)。
除了幾條根本大戒之外,這些解說的差異很大,年代可能較晚,晚到什麼年代還少人研究。
------
結論:
1. 《摩訶僧祇律》算「原始佛教」經典嗎?
 條舉的戒律算是「初期佛教」的律典。
 各條戒律的解說,有可能年代相當晚(晚至西元二、三世紀)。
2. 上述部派年代的劃分,僅供參考,學者各自有他的主張。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