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關於「原始佛法不教『厭離』」


雖然「中華原始佛教會臉書」上,用字是:原始佛法不教「厭離」,有加引號。
我認為還不足以顯示此一「中華原始佛教會臉書」主張的「原始佛法不教『厭離』」的「厭離」,究竟和《雜阿含1經》:「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CBETA, T02, no. 99, p. 1, a8-9)有何差別。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中華原始佛教會臉書」指明他所指稱的「厭離」相當哪個巴利用字,而《雜阿含經》經文的「厭離」相當於哪個字,這就是此一主張的原因。
例如:
《雜阿含1經》卷1:「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CBETA, T02, no. 99, p. 1, a10-11)
此處「厭離 nibbidā」代表「不感興趣、不抱期待」,即是「於此不生執著 free from attachment」。
如果將此處的「厭離」解釋為「disgusting 厭惡」,是對經文的嚴重誤解。這應該是像一朵花,凋萎,然後自然地凋謝;不是「強烈的厭惡」或「厭惡」。
另一個容易混淆的字是「遠離vossagga(捨棄)」,任何禪修的進展都需要「遠離vossagga(捨棄)」現有的階段,「遠離vossagga(捨棄)」是「定根」的必要條件。
另外還有 Paṭinissaggā:捨離、捨遣
Paṭinissagga,【陽】放棄,丟棄,對之無執著,捨遣,定棄。《清凈道論大疏》(Vism-mhṭ﹐CS:p.1.79):「對諸行轉起對之無執著的隨觀,稱為‘對之無執著’。」(Saṅkhārānaṁ paṭinissajjanākārena pavattā anupassanā paṭinissaggānupassanā.)(Vism-mhṭ﹐CS:p.2.442):「對之無執著:遍舍、跳出,兩種對之無執著。」(Paṭinissaggasaddo pariccāgattho,pakkhandanatth
-------
2017年5月4日
Yuan Chuan Su 留言: ​
蘇老師
隨佛法師對「厭離」的看法,有兩個可能性。
1.隨佛法師誤解初期佛教經典中「厭離」的定義
2.隨佛法師知道「厭離」的定義,但他否定佛法有「厭離」
我的看法是答案應該是1,理由如下:
在隨佛的《中道智人生vs.貪欲、厭離》有提到他的觀點,以下是我從他文中摘錄的內容:
1.分別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的論義 ,背離因緣、緣生的智見,錯誤的提倡用「無常、苦、空、無我」看待「緣生法」。
2.《舍利弗阿毘曇論》將傳統經說的「觀四念處之集與滅」,增修「觀四念處無常、苦、空、無我」。
3. 若是直接認為一切法即無常、無我,這是直接用破邪來看待現實世界,並造成否定現實,厭離現實的心理偏差。見《相應阿含》1經:「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4.「用破邪以顯正」的錯誤經誦,是糅雜《舍利弗阿毘曇論》論義的部義經誦。《相應部》〈蘊相應〉12,13,14經、《相應阿含》1,9,10經等。諸多「直觀五陰無常、苦、無我或是誤認五陰即無常、苦、無我」的部義經誦,確實忘記《相應阿含》262經的提醒。
文中所謂的《相應阿含》1經,應該就是《雜阿含》1經。
從這四點可以了解隨佛法師並不認同《雜阿含》1經的觀點。
至於《雜阿含》1經談到的厭離是對應到原典的哪個字,比對相應部22.14、22.15以及22.51來看,應該是nibbindati。
由此看來,他談的厭離應該是指nibbindati,所以隨佛法師對「厭離」看法,就應如你所說:「將此處的『厭離』解釋為『disgusting 厭惡』,是對經文的嚴重誤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