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記一篇坎坷的論文 2/2


在經、律、論三藏,經是修多羅 Sūtra, Sutta,律為毘奈耶 Vinaya,論為阿毘達磨、阿毘曇 Abhidharma, Abhidhamma。巴利文獻的阿毘達磨 Abhidhamma有七論,與北傳說一切有部的七論完全不同,北傳說一切有部的七論為「一身六足」。「六足」為:《法蘊足論》、《集異門足論》、《施設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識身足論》。「一身」為《發智論》,是佛滅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 kātyāyanīputra 纂集佛說所作。
目前,尚未發現印度文本的《發智論》,僅存漢譯的兩本:
1. 僧伽提婆與竺佛念譯《阿毘曇八犍度論》,翻譯於西元383年
2. 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翻譯於西元660年
-------
《阿毘曇八犍度論》的最後一小節為〈偈跋渠〉,《阿毘達磨發智論》的最後一小節為〈伽他納息〉,兩者都含有十七首偈頌與這十七首偈頌的攝頌。
號稱是詮釋《發智論》的《毘婆沙》(漢譯有三本)卻未對這十七首偈頌作詮釋,從玄奘法師翻譯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知道《發智論》確實有此一篇章,只是太容易了,所以不再解釋。
這十七首偈頌,不僅漢譯不明其字句的涵義。從它的巴利對應偈頌,發現巴利文獻的註釋書也不明白字義。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00:「〈伽他納息〉所有義趣,如文易了,故不復釋。」(CBETA, T27, no. 1545, p. 1004, a2-3)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