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從古代典籍尋找台語的根源

P1010343

台語當然也可以完全用「羅馬字拼音」來書寫,不過,這樣子就等於將台語當一個沒有歷史來歷的語言,重新定義台語的音和義。

但是,大部分台語(除了「外來語」)在「讀音」、「字音、詞彙的意義」與「讀音演變」(台語演變歷史)上,可以取證自「甲骨文字」、「四書五經」、「春秋、戰國以來的子書」、「《說文解字》、《爾雅》、《釋名》等『字書』」、「隋代陸法言《切韻》以下的『韻書』」,這當中特別是韻書對台語的讀音及本字的溯源極其重要。

在比對之間,有時台語保留的讀音與字書、韻書不同,更是難能可貴的資料。版主我時時匍匐爬行於古文字之間,偶爾會見到發揚台語音義的資料,暫時記錄於此,以免散失。

1. 「踗」:敦煌遺書《伍子胥變文》:「慮恐此處人相掩,捻腳攢形而映樹」,蔣驥騁《敦煌文書校讀研究》認為「捻腳」應作「踗腳」,北宋《集韻》〈入聲帖韻〉作「踗,行輕也」,即「放輕腳步」。

pict 28

在北宋《類篇》標音為「奴叶切」,這是和「聶、涅」同音的入聲字而讀作「niap, liap」,在台語「輕聲走、踮著腳跟走」為「liam1-kha1-poo7 」,版主認為應該寫作「踗腳步」,而念字如「思念 su1-liam7、捻香liam5-hiunn1、鯰魚liam5-ah-hi5」,「念、捻、鯰」都不是入聲字,依照形聲字的造字慣例來說,「踗」不會是「入聲字」,應以台語讀音為準。

2. 「攝受」:台語讀作「liap-siu7」。《說文》大徐本標音為「書涉切」,以台羅標音為「siap」,與「涉、澀」同一讀音,台語則和「涅槃 liap-phuan5」的「涅 liap」同音。

pict 29

「葉」有兩音,作地名或姓氏為「ㄕㄜˋ」卻是「余涉切 iap」。

以梵文 Kāsyapa而言,古譯「迦葉」,可見魏晉古譯是將「葉」讀作「siap」,至今「迦葉」在佛教界仍然讀音作「家設」,而非「家頁」。

唐朝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翻譯為「迦攝波」(CBETA, T23, no. 1442, p. 672, a13),可見「攝」也讀作「siap」。

3. 台南妙心寺傳道法師認為「菹」讀作「tsua7」,所以「賭咒」台語稱為「tsiu3-tsua7」,應當寫作「咒詛」,也是「詛咒」的移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