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台灣舊俗

4

1. 版主小時候四歲、五歲時,睡覺前先點蚊香(不是像寺院或廟裡燒香的環狀香,不是鱷魚牌蚊香,而是像針灸時,用艾草條灸穴道的艾條),拿著拂塵趕走蚊子,最後才放下蚊帳,打死殘餘在蚊帳中的少數幾隻蚊子,才準備入睡。2008.7.23 前往台中市國立科學博物館,在中國醫藥展覽區中,又見到醫療用的艾條。

《雜阿含1249經》卷47:「若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不能令牛增長,亦不能擁護大群牛,令等安樂。何為十一?謂不知色、不知相、不去蟲、不能覆護其瘡、不能起烟、不知擇路、不知擇處、不知度處、不知食處、盡[(殼-一)/牛]其乳、不善料理能領群者,是名十一法成就,不能黨護大群牛。」(CBETA, T02, no. 99, p. 342, c12-18)。


2006年菩提比丘訪台時,跟我解釋說,今日的錫蘭佛教寺院仍然如此,黃昏時,拿著特殊的草稈點燃冒煙,屋前屋後緩慢走一圈,用以驅除蚊蟲,準備就寢。


2. 印象中,小時候趕牛車的人有一把鏟子,牛一拉屎,隨手收到牛車上,曬乾了,當燃料。讀佛經時,發現經上記錄印度人會在佛陀來訪前,掃地掃乾淨,鋪上新鮮的牛糞,上面再擺新鮮的青草,對不是鄉下作穡人的我,完全無法想像這種待客之道。有一位來自新竹市的師兄,說他彷彿有這種牛糞鋪地的經驗。

菩提比丘解釋說,今日鄉下的錫蘭佛教徒仍然有此動作,新鮮的牛糞氣味有清新的草香,「乾淨」的牛糞讓坐在草墊上有些彈性,這只是民情不同而已。

3. 小時候哥哥結婚時,通知舅舅準備「母舅聯」,也就是婚禮大廳,由幾位舅舅合資購買一對嶄新的對聯,有些人家,母舅除了「母舅聯」以外,還會送喜幛,喜幛用上等的布匹別上新鈔,鈔票還排成一個「雙喜」字。

4. 依照習俗,婚禮當晚,媒人要帶領新娘子出來請「吃茶 tsiah-te5」,媒人幫新娘子依輩分大小、親疏介紹客人,新娘子輪番請吃糖、檳榔、敬菸,最後是吃茶。較講究的長輩,新娘每敬一樣東西,就說一次「四句聯 si3-ku3-lien5」,有些長輩還會逗笑,「善意地」為難新娘子,媒人要見機解危。最後,新娘要出來收茶杯,每個來賓在茶杯下擺了一份紅包,稱為「押茶杯 te3-t35-au1」,這將會作為新娘子的「私房錢」。散會後,新娘子給每位客人「手帕」、「拖鞋」等小禮物。

5. 依照習俗,新婚第二天由小舅子到新郎家迎回姊姊,台語稱為「頭返客」,意思是「頭次返來作客」,第三天中午新郎必須親自來接新娘回家,照習俗是男方親友陪著新郎來接新娘回家,新娘家會準備豐盛的午餐酒菜招待新郎和來賓,稱為「請女婿 tshiann2-kiann2-sai3」,(我想這個習俗有一點冒險,萬一新郎不願意來接怎麼辦?萬一新娘不肯回去,認為新郎家難纏,情願住在娘家怎麼辦?不知近代的習俗如何?)

6. 小時候,早上起床後,總是從容不迫地享用早餐,同學會到家門口相約排路隊去上學。後來鄰居跟我讀同一年級的「阿吉」告訴我他的早晨作息。於是,有一天必須上學的日子,我起個大早看他的早上工作。他起床後,用小木條在小火爐內搭一個空間,將火種點燃後,擺進小木條之下,等火夠猛之後,再擺入一些稍大的木條和細木炭,並且在爐子上擺了煤炭球,煤炭球點燃後,他就洗米煮稀飯。同一年齡的男孩,我們日子過得十分不同,他要分攤母親的工作,協助照顧弟妹。我是只享受母親、姊姊、嫂嫂的招待。

不知道了那一年,煤炭球突然從都市裡消失,大家改用瓦斯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