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昭慧法師:期刊評比的「學林外史」 ──編輯會議後記


昭慧法師此文在評論台灣科技部人社中心的「學術期刊評比」。其實,在另一國際論文平台的網站 academia.edu 對論文審核有類似的討論。那次討論提到「匿名審稿」的幾個基本問題:
1. 當某一學科十分尖新時,不易通過審核:如地質學的「大陸板塊漂移說」。
2. 審稿速度緩慢。
3. 有些學術期刊遭某一學派「壟斷」,不接受新議題、不接受其他意見。
4. 審稿人員大量或大篇幅刊載自己或自己學生的論文,這是所謂的「近親繁殖」。
5. 部分審稿意見比作者還外行。
====
這些問題,即使安排外審和(雙盲 double blind)匿名審稿也不易解決。有些期刊允許「貴族制審稿」來加快審稿速度,如「具備某一資格即成為『審稿評議委員』,論文除了正常審稿制度之外,得到三名『審稿評議委員』副署即通過審核」。
另外,在編輯部召開退稿審議會議也是一種辦法。
這些辦法在稿源不足的期刊都難以推行。
最終情況會成為大者越大、小者恆小的情況。具盛名的期刊大家擠破頭,不具學術積分的期刊乏人投稿。
我個人認為:
1. 學術期刊的前三名(前五名或前十名)應採「具名評審」。
2. 編輯應對審稿人員訂立「審稿期限」。
3. 對論文作者訂定「評稿義務」。

---------
昭慧法師:〈期刊評比的「學林外史」 ──編輯會議後記〉 2019/1/21
  中午,《玄奘佛學研究》學報編輯會議於台北市忠孝東路陽明春天素食餐廳舉行。大家除了討論本期刊載論文事宜與後續專輯主題之外,用了許多時間,檢討本次科技部人社中心期刊評比的審查意見。

  科技部人社中心的期刊評比,原列A、B、C三級。由於宗教學門被納入哲學學門,宗教學門的學術期刊先天吃虧,難免被邊緣化。《玄奘佛學研究》自100年起,被列為B級期刊;105年起,遊戲規則改變,《玄奘佛學研究》被評為第三級。雖然承辦單位告知:第三級等於原來的B級,但老實說,我們實不知其級別劃分的邏輯何在。

  例如:有一位公正的學者告訴筆者,他觀察到「唯二」被納為某「I」級期刊的某學門刊物,一份脫期相當嚴重,稿源嚴重不足;一份則被圈內人嚴厲批判為「近親繁殖」。然而這「唯二」刊物,分別以第一、第二級,榮登「I」級期刊,其他歷史悠久,編委陣容強大,海內外學者來稿甚豐,在學界風評不錯的期刊,反而全數被擋在「I」級之外。
  歷年評比下來,《玄奘佛學研究》的內審成績都不差,反倒是外審,永遠都有各種外審理由,將它擋在「I」級期刊大門之外。而那些外審理由,大都可以同樣用來指責那些被列為「I」級期刊的學報。
  碰到一些極不友善的匿名評委,寫出些極無厘頭的審查意見,那就更是令人搖頭。例如:本次評比,竟有審查委員指稱:
「部分編委年事已高,似可考慮由較為年輕的學者擔任。」
  我草擬的回應意見是:
  1. 年事已高之編委,皆是望重士林,專業有成且令人敬重之學者,能在內審階段為論文品質把關,也有專業領域之學界人脈,能夠提供適當之審查委員人選,並且大都已經退休,無繁重之教職在身,較能投入時間,提昇刊物水準。
  2. 本刊之編委亦不乏中、青代學者,如○○、○○、○○教授。
  除這兩點回應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年事已高」,與是否適任編委,完全沒有因果關係!
  還有,到底幾歲才能被視作「年事已高」?那些六十五歲剛退休的教授,竟可被視作「年事已高」嗎?
  而且這種評審意見,業已隱藏極大的年齡歧視!
  因此,我們決議:對該評審意見不予理會,以免遵照辦理後,換了一批「較為年輕的學者」,又被下一輪的評審委員指稱「委員年紀過輕,學術份量不足」,弄到父子騎驢,進退維谷。
  這樣粗糙的審查意見,處處可見,茲不贅引。而人社中心竟可依於這些偏執性的匿名評審意見,來評斷一本刊物的等級!
  學界依「匿名審」,以遂其「近親繁殖、黨同伐異」之私,已非一朝一夕之事。問題在於:過往即使有這類「學林外史」,但各種學術期刊,尚可各憑其所刊載論文之水準,逐漸在學門之內,建立起高度的學術信用,從而獲得作者與讀者的信賴。

  如今竟由國家機器透過少數學者,組成「球員兼裁判」的內圈,橫刀攫奪這份學術信用。並且由於「近親繁殖、黨同伐異」的惡癖不改,於是對學術期刊的正常發展,形成了極大的摧毀能量。如前所述,「唯二」被納為「I」級的某一學門刊物,一個是脫期相當嚴重,一個則被圈內人嚴厲批判為「近親繁殖」;其他學界風評不錯的期刊,反而全面被擋在「I」級之外。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我們不要小看這種粗暴攫奪「學術信用」所產生的殺傷力!一本學術期刊,長期被各種莫須有的理由,擋在「I」級期刊外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稿源枯竭的現象。原來,刊登於「I」級期刊的論文,往往在學者的研究評鑑中獲計高分;反之,即便論文精采,只因刊登該論文的學報未列「I」級,學者的研究績效,往往因分數較低而受到影響。因此,學者們努力將論文投到「I」級期刊,也是勢所必然。接著,評審委員就可以依「退稿率不理想」為理由,讓那些被攫奪「學術信用」的學報,永世不得超生。
  至於退稿率與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這兩記用來抹煞期刊與作者心血的冷箭,則更被有心人士操弄到了極點。多有刊物在「匿名」掩護下,以大量碩博士生論文乃至讀書報告,用來充退稿率。還有一些刊物與學者攜手合作,積極互引論文內容,或是要求徒子徒孫大量引用,以這些相互拉抬的手法,來增加影響係數。凡此種種「學林外史」,不一而足。
  因此,今天我向編委們致謝,並且誠懇表示:
  合理的評審意見,我們可以謙虛接受;不合理的評審意見,建議不必理會!我們真的不必為了晉入「I」級期刊,而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
建議人社中心,要讓那些評審意見,接受公開挑戰。就像高教評鑑,原本少數評鑑委員將系所評鑑視作「砍殺異己」的尚方寶劍,後來被吾人強烈抗議,有的學術主管甚至向監察院舉報,這才讓高教評鑑中心虛心檢討,並設計了一套「後設評鑑」的問卷,供受評單位填報。自此以後,那些囂張跋扈的訪評委員才客氣多了,也公正多了!
  此外,「匿名」永遠容易藏垢納污,不要告訴我們,「不匿名容易遭報復」,至少應該有某種機制,牽制那些握有各種評審權柄的人,讓他們知道:一旦評審爭議過大,他們的審查意見必將受到公開檢視,他們的「學術信用卡」也勢將刷爆。
  總之,無論是教師升等審查、研究計畫審查、論文審查、期刊評比,任何一種學術審查,有限度的公開、透明,以及違規懲誡的機制,是絕對需要建立的。否則保護了「匿名」一方,卻讓「匿名」一方肆無忌憚地傷害受審一方,這樣的學術叢林,必然成為藏垢納污的罪惡淵藪!國家公帑,豈能拿來助長這些穢惡呢?

沒有留言: